茅盾与姚雪垠的《李自成》.docx
《茅盾与姚雪垠的《李自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茅盾与姚雪垠的《李自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茅盾与阊鼬李自成李自成是姚雪垠于抗战时期动念、1957年开始秘密写作、1963年出版第一卷、1999年全部完成出版的五卷本长篇历史小说。由于这部小说的创作时间长,并且还是贯穿了政治动荡的“十七年1以及整个的“文革”时期,其历史小说的创作主张、思想主题上的“儒法斗争”、结构形式上的“章节回目”以及围绕小说写作、出版而“上书主席”等,一直到今天都有不少的传言、争议与误会。其实,要弄清楚这些事情也并不困难,它们已如实地写在了茅盾与姚雪垠的书信集谈艺书简之中。说到姚雪垠的历史小说创作主张,姚雪垠的儿子姚海天在谈艺书简编后记中曾经指出,自1974年至1980年的7年时间里,姚雪垠与茅盾共通信88封,其中
2、,收入谈艺书简的73封大“都是围绕李自成谈长篇历史小说创作或其他重要文艺理论问题”。很然,姚海天所说的“谈长篇历史小说创作或其他重要文艺理论问题”无疑就包括“历史小说的创作主张工读谈艺书简可知,关于历史小说的创作主张,是姚雪垠与茅盾谈得最早,也是最多的一个问题。归纳起来,他的主张大致有如下四点:一,历史小说是历史科学与小说艺术的统一”;二,历史研究是历史小说创作的基础,作家首先要对历史深入研究和理解,然后才有艺术的构思,也即先研究历史,做到处处心中有数,然后去组织小说细节,烘托人物,表现主题思想”;三,“写历史小说毕竟不等于历史,它“既要深入历史,也要跳出历史”,并且允许“虚构”和“翻案”。四
3、,长篇历史小说还有一个创作上的“美学问题”,它包括如何追求语言的丰富多彩,写人物和场景如何将现实主义手法与浪漫主义手法并用,细节描写应如何穿插变化,铺垫和埋伏,有虚有实,各种人物应如何搭配,各单元应如何大开大阖,大起大落,有张有弛,忽断忽续,波诡云诙等等)对于姚雪垠的这些创作主张,茅盾在回信中虽然没有像姚雪垠那样作大段的理论阐述,但他都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一一作了回应。如他说李自成毕竟是小说,不是历史”,“全书翻旧案者必多”,“第一卷中写战争不落三国演义等书的旧套,始合乎客观现实的艺术加工”等,都表达了与姚雪垠几乎相同的观点。其中,特别是1975年6月18日至21日的回信,他详细写下了对于李自成第
4、二卷各章节的读后看法和修改意见,更可说是与姚雪垠的“艺术追求”和创作“美学”恰相吻合工当然,两人观点“恰相吻合”的还有李自成思想主题上的“儒法斗争:所谓“儒法斗争”,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儒法斗争”也即“儒法之争,它是中国先秦时期儒家与法家之间的学术思想论争。狭义的“儒法斗争”乂称1评法批儒运动”,它是指在“文革”后期的70年代,由毛泽东发起、被“四人帮”所利用的一场全国性、群众性的儒法斗争史研究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红旗杂志、人民日报等权威报刊相继转载上海市委写作组以“石仑”为笔名发表在学习与批判创刊号上的论尊儒反法一文,大力宣扬“儒法斗争”的观念。文章认为,“儒家是维护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5、统治的反动学派,法家是代表新兴的地主阶级利益的进步学派,儒家提倡“礼治”,法家提倡“法治”,儒家主张守旧,法家主张革新,儒家与法家的斗争不是学术主张之争,而是两种思想、两条道路的斗争,“是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在思想政治战线上一场剧烈的阶级斗争”。儒法斗争不仅在春秋战国时期存在,而且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进行着“,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一时间,这种观点广泛传播,并很快占据主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茅盾以商量的口气在1974年12月23日的信中向姚雪垠“贡献鄙见”:现在展开历史上儒法斗争的研究,凡分析农民起义全都着重突出其反儒反孔;您此书写李自成之所以能号召广大农民,实质上有其
6、反儒反孔的一面,似乎还可以正面点出,重笔写几个插曲(似乎可以虚构),则更妥善。第卷您本来还要修改,似乎在第章中就可以突出李自成反儒反孔之措施,以后逐章加浓。李自成内部矛盾之尖锐化与深化,似乎也可拉扯上儒法斗争。尊见以为何如?接到茅盾的书信不到一周,姚雪垠便写了回信。他在12月29日的信中主要从侑法斗争的角度谈了李自成中几个人物的塑造:李自成是我国历史上农民革命的杰出英雄,但他有历史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也表现在他受了儒家思想的腐蚀。我在第一卷中即埋伏了李自成失败的一个原因:“问道于孔孟,求救于牛金星。”牛金星这一个有“经世致用”之学的孔孟之徒,只想做一个“佐命元勋”,开国功臣。他对李自成的事业有过
7、帮助,但也起了较大的腐蚀作用。在我原来的设计中,李岩这个人在思想上受了管仲、贾谊、诸葛亮等人的影响,所以在第二卷中强调写他向李自成建议据宛洛为根本,抚辑流亡,恢复生产,经过年来的评法批儒学习,我想应该将他所受的法家思想加重一点,但是,也要有个分寸.据我看,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能有纯粹的法家,也没人自觉地要做法家,无宁说常常是外儒内法。针对此信,茅盾在1975年1月6日的信中首先肯定了姚雪垠李自成是我国历史上农民革命的杰出英雄,但他有历史的局限性”的观点“至为精审,接着又说:你将修改第一卷,鄙意以为李尔重同志从前评第一卷已将李自成改的一个原因:问道于孔孟,求救于牛金星”,此语一针见血。这根伏我
8、仍当保存,因为李自成不可能像刘邦那样自觉地轻儒垂法也。历史人物的性格是复杂的。其发展过程也是复杂而曲折的,因而我以为第一卷中虽写了“问道于孔孟,求教于牛金星,仍然可以写李自成有其反孔、儒的法家思想及其措施。历史上农民起义领袖之所以能号召广大农民,就在于反孔、反儒您想把李岩主要写成外儒内法,这是对的。而同时他也有历史的局限性,不可能是一个彻底、坚决的法家。1975年3月7日,姚雪垠乂给茅盾写信,“略微详细地谈了他对于“李自成与批孔问题”的四点意见:(-在李自成全书中要努力写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至于“批孔”,需要重视这个问题,但不能强拉硬凑(二)李自成和朱元璋都是领导农民战争的杰出领袖,都生活在封
9、建社会后期他们都受了儒家思想很深的毒,都按照儡家的政治思想去建立封建王朝(三)根据现存的、经得住推敲和复杳的文献资料,李自成没有过反孔政策和措施,倒是相反的资料不少。这正是他的弱点,他的局限性。李自成的积极的面远远超过两汉以来的任何法家,也远远超过他自己的消极的一面,所以他是历史上的杰出的农民英雄。(四)历史运动的现象(包括一个时代的具体人物)是很复杂的,不出于总的阶级斗争轨道,但不一定都在“儒法斗争”的范畴之内,李自成领导的大规模农民战争是对明末北方封建统治阶级的致命打击,其历史意义和作用的深度与广度大大超过了地主阶级内部的“儒法斗争能够努力写好这一点,李自成这部小说就基本上完成了任务。此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自成 姚雪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75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