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路基地基处理.docx
《城市轨道交通路基地基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路基地基处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轨道交通路基地基处理1 一般规定1.1 地基处理方法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轨道类型、场地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地形地貌特征、处理目的和地区经验,同时考虑工期及使用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1.2 地基处理设计应满足路基稳定、沉降变形控制或基床、支挡结构物地基承载力要求;饱和粉土和松散砂土地基,应满足防止振动液化或地震液化的要求。1.3 轨道交通工程构筑物分界处、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及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过渡的地基处理措施,减少不均匀沉降。1.4 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前应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地基处理效果,确认技术上可行后,方可正
2、式施工。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查明原因,调整设计参数或改用其他地基处理方法。1.5 地基处理范围不应小于基底范围,换填垫层地基的换填宽度应考虑应力扩散宽度;碎石桩等挤密处理地基,范围宜在路堤坡脚外缘扩大1排3排桩。1.6 对地基承载力和工后沉降控制要求较高的路基或地基土层性质或成层分布较复杂时,采用单一地基处理措施难以保证地基处理效果,可采用多种地基处理组合措施综合处理。1.7 沉降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往往有一定差异,为了确保工程安全,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竖向和水平向位移观测及评估工作,根据实际变形观测资料指导施工,确定铺轨时间。2常用地基处理方法2.1 换填垫层法可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
3、处理,换填深度不宜大于3mo1换填垫层可采用砂砾石垫层、碎石垫层、灰土垫层、水泥十垫层和加筋垫层等。对于换填底部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设置中粗砂或碎石垫层,厚度不小于100mm;2换填垫层的设计应满足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的有关规定。2.3 预压地基适用于处理大面积场坪工程的淤泥质土、淤泥、冲填土等饱和软粘性土地基,不应用于正线及到发线地基处理。处理工艺包括堆载预压、真空预压、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等。1真空预压适用于处理以粘性土为主的软弱地基。当存在粉土、砂土等透水、透气层时,加固区周边应采取确保膜下真空压力满足设计要求的有效隔断密封措施。对塑性指数大于25且含水量大于85%的淤
4、泥,应按地区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加固土层上覆盖有厚度大于5m以上的回填土或承载力较高的粘性土层时,不宜采用真空预压处理;2对堆载预压工程,预压荷载应分级施加并确保每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对真空预压工程,可采用一次连续抽真空至最大压力的加载方式;3当处理区域的荷载超过有效真空预压的压力或处理区域对地基变形有严格要求时,可采用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其总压力宜超过处理区域要求的竖向荷载;4对主要以变形控制设计的处理区域,当地基土经预压所完成的变形量、平均固结度及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卸载。对以地基承载力或抗滑稳定性控制设计的处理区域,当地基土经预压后其强度满足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要求时
5、,方可卸载;5预压地基加固应考虑预压施工对相邻建筑物、地下管线等产生附加沉降的影响。真空预压地基加固区边线与相邻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距离不宜小于20m,当距离较近时,应对相邻受影响的建筑物、地下管线等采取保护措施;6预压地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D采用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作为竖向排水通道时应设置水平向砂垫层或无砂排水层,砂垫层厚度不宜小于500mm。袋装砂井和排水垫层材料应选用中粗砂,粘粒含量不宜大于5%,渗透系数宜大于IXlO-2cms;2)袋装砂井直径宜为70mm120mm,塑料排水板的当量换算直径dp(mm)可按式(2.1J)计算:,2(b+5)dv=-(2.1-1)yit式中b塑料排水
6、板宽度(mm);塑料排水板厚度(mm)。3)袋装砂井及塑料排水板的平面布置宜采用正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有效排水直径(mm)与间距,(m)的关系为:正三角形排列de=1.051(2.1-2)正方形排列de=1.13/(2.1-3)4)袋装砂井及塑料排水板的间距应根据地基土的固结特性、允许工后沉降和工期要求等确定;5)袋装砂井及塑料排水板的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地基的稳定性和工后沉降要求、工期等综合确定。堆载预压时,袋装砂井及塑料排水板宜穿透受压软土层;6)真空预压法的设计内容除以上内容还要包括:预压区范围和分区大小;排水砂垫层及真空管网设置;真空预压施工工艺;要求达到的真空度和停抽真空标准;加固区
7、周界的密封隔离措施;地基的变形及稳定性计算等内容;7)真空预压地基处理范围应至基底或基础轮廓线以外不小于3m;膜下真空度宜稳定在85kPa以上且应均匀分布,排水竖井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平均固结度宜大于90%;预压分区面积尽可能大且呈方形,分区面积宜为20000m2-40000m2;真空泵宜按I(M)Om21500m2配备一台。8)预压地基的平均固结度和设计预估最终竖向变形量可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T15-38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9)预压土加载速率应根据地基土的强度确定。路基稳定性应按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的有关规定进行检算;10)当上覆回填料作为路基本体时,应符合本标准第6
8、章的要求。2.4 碎石桩适用于处理松散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以及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kPa的饱和黏性土地基,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并可考虑碎石桩竖向排水功能对地层固结沉降的影响。碎石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振冲法和沉管法。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可液化地基,在路堤坡脚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基底下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且不应小于5m;2)桩位布置宜采用正三角形、正方形布桩;3)振冲法碎石桩桩径宜为500mm1200mm,沉管法桩径宜为400mm700mm;4)桩间距应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大小和场地土层情况,结合施工设备综合考虑,宜为桩径的23倍
9、;5)桩长不宜小于4m;当相对硬层埋深较浅时,可按相对硬层埋深确定;当相对硬层埋深较大时,应按地基变形允许值确定;对按稳定性控制的工程,桩长应不小于最危险滑动面以下2.0m的深度,并满足沉降及承载力要求;对可液化的地基,桩长应按要求处理液化的深度确定;6)碎石桩桩体材料应采用不易风化的碎石、卵石、含石砾砂、矿渣等性能稳定的硬质材料,含泥量不大于5%。桩体材料粒径宜为20mm150mm;7)垫层:在顶部宜铺设厚度为30Omm600mm的垫层,垫层材料宜用砂砾石或碎石加筋垫层,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其夯填度(夯实后的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不应大于0.9;8)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
10、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或采用单桩静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可按现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KrI5-38有关规定进行估算;9)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和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的有关规定;10)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稳定性应按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的有关规定进行检算。2.5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粘性土、粉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土层,对于欠固结软土,应考虑欠固结因素。按施工机械叶片搅拌方向可分为单向水泥土搅拌桩和多向水泥土搅拌桩
11、,其施工工艺宜采用浆液搅拌法(常称“湿法。1水泥土搅拌桩用于处理泥炭、泥炭质土、有机质土、PH值小于4的酸性土、塑性指数大于22的粘土,在腐蚀性环境中,无工程经验时,必须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确定其适用性;2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土搅拌桩的平面布置宜采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或矩形;2)水泥土搅拌桩桩径宜采用50Omm800mm;3)水泥土搅拌桩宜选用强度等级为42.5级及以上的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可用被加固湿土质量的12%20%,水灰比可取0.50.6;4)竖向承载搅拌桩的长度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确定,并应穿透软弱土层到达地基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
12、为提高地基抗滑稳定性而设置的搅拌桩,桩长应超过危险滑弧以下不少于2.0m;湿法加固深度不宜大于20m;5)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应在桩顶设置加筋垫层,厚度可取30Omm600mmo垫层材料可选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垫层的夯填度不应大于0.9;6)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可按现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T15-38有关规定进行估算;7)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稳定性应按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2.6 旋喷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素填
13、土和碎石土等地基。有动水压力和正在涌水的工程,不宜使用。施工方法包括单管法、双管法和三管法等。1地下水有侵蚀性时,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作为胶凝材料,粉煤灰掺量宜通过试验确定;2旋喷桩复合地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旋喷桩加固体强度和直径,应根据注浆方法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无现场试验资料时,可参照相似地质条件的工程经验确定,宜为50Omm1500mm;2)旋喷桩间距应根据注浆方法、复合地基承载力、容许工后沉降等因素确定,宜取2倍3倍桩径。其布置形式宜采用正三角形或正方形;3)竖向承载旋喷桩的长度应根据上部结构对承载力、稳定和变形的要求确定,宜穿透软弱地层到达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为提高抗滑
14、稳定性而设置的旋喷桩,其桩长应超过危险滑弧以下不小于2m;4)旋喷桩复合地基宜在基础和桩顶之间设置一层砂砾石或碎石加筋垫层。垫层厚度宜为30Omm600mm,垫层材料可选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O垫层的夯填度不应大于0.9;5)旋喷桩的主要材料为水泥,宜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可取0.81.5。根据工程需要可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及掺合料,其类型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6)旋喷桩施工前,应根据现场环境和地下埋设物的位置等情况,复核设计孔位。3旋喷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可按现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T15-
15、38有关规定进行估算;4旋喷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稳定性按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2.7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及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素填土地基。对淤泥质土及夹有块石或碎石、卵石层的地基,应按地区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1应选择承载力和压缩模量相对较高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2 CFG桩及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CFG桩和素混凝土桩桩径宜为40Omm600mm;2) CFG桩和素混凝土桩宜采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或矩形布置,桩间距宜为3倍5倍桩径;3) CFG桩和素混凝土桩固化剂宜选用强度等级为42.5级及以
16、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4) CFG桩和素混凝土桩的桩顶应设置扩大桩头(或桩帽)和加筋垫层,桩帽与主体宜刚性连接,垫层厚度宜取30Omm600mm0垫层材料宜采用砂砾石、碎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5) CFG桩及素混凝土桩桩体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应满足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的有关规定。3 CFG桩及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有关规定进行估算;4 CFG桩及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稳定性按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2.9钢筋混凝土桩板结构用
17、于基础变形控制严格的深厚软弱地基、桥隧间短路基过渡段、岔区路基及既有路基加固、岩溶及采空区地基处理等。1桩板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桩、托梁和承载板或钢筋混凝土桩和承载板组成,钢筋混凝土桩一般选用机械成孔灌注桩,也可采用预制打入(压入)桩;2桩板结构各构件耐久性设计应满足有关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等的规定;3桩板结构设计根据连接方式、组合形式及设置位置的不同,分为非埋式、浅埋式及深埋式三种,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非埋式桩板结构宜为三跨或多跨一联,承载板左右分幅,桩与承载板通过托梁连接,托梁与桩刚性连接,中跨承载板与托梁刚性连接,边跨承载板与托梁连接,相邻联的承载板间设置伸缩缝,承载
18、板与上部轨道结构直接连接;2)浅埋式桩板结构的桩与承载板直接刚性连接,承载板上部通过基床表层与轨道结构连接;3)深埋式桩板结构设置在路堤基底,桩与承载板直接刚性连接,承载板上部为填方路基;4)桩板结构设计荷载和结构计算应符合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IolO6的有关规定。4桩板结构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板结构承载板跨度宜为5m10m,厚度宜为0.6m1.5m,灌注桩桩径宜为0.8m1.25m;2)同一跨(联)桩基中,不应同时采用摩擦桩和柱桩,不宜采用不同直径、不同材料和长度相差过大的桩;3)双线路基非埋式及浅埋式桩板结构的横向间距宜与轨道线间距保持一致;4)非埋式桩板结构应用于无昨轨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轨道交通 路基 地基 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6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