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抗疱疹病毒感染药物.docx
《传染病防治:抗疱疹病毒感染药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治:抗疱疹病毒感染药物.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染病防治:抗疱疹病毒感染药物1、阿昔洛韦和伐昔洛韦阿昔洛韦(ACV,无环鸟昔)是喋吟核昔衍生物,其抗病毒作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这与其作用机制有关。阿昔洛韦在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经磷酸化形成单磷酸阿昔洛韦后才能起抗病毒作用,而磷酸化需借助病毒编码的胸腺咯咤脱氧核甘激酶(TK)的作用,故在未受感染的细胞内,阿昔洛韦不能转化为单磷酸阿昔洛韦。单磷酸阿昔洛韦又经宿主细胞激酶的作用,转变成三磷酸阿昔洛韦。后者在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细胞中的浓度比未感染细胞中高40100倍。三磷酸阿昔洛韦通过以下二方式抑制病毒:干扰病毒DNA聚合酶以抑制病毒;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与增长的DNA链结合,造成DNA链的中断。
2、阿昔洛韦为广谱抗病毒药物,主要对单纯疱疹病毒(HSV)1型和2型具强烈抑制作用,其抗病毒的活性比Ara-A强160倍。对其他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EB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对巨细胞病毒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内尚未发现病毒编码TK的基因,对它的抑制作用推测是感染细胞内激酶将阿昔洛韦磷酸化成为三磷酸阿昔洛韦,从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少数VZV株因不产生TK而对ACV耐药。阿昔洛韦可作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首选药物。每天Iomg/kg,每8h静脉滴注,疗程10d。儿童112岁为6mgkg每8h一次,57丸阿昔洛韦对皮肤、粘膜疱疹的疗效也较为显著,需根据疾病的严重程
3、度和病人能否口服,而选择阿昔洛韦静脉使用或口服给药。口服剂量一般为剂量为200mg-400mg,每日5次,疗程57天。对处于化疗期或器官移植后的病人,阿昔洛韦的预防性静脉用药可减少单纯疱疹病毒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VZV对阿昔洛韦的敏感性较差,故治疗时常需较大的剂量。阿昔洛韦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疗效较差。伐昔洛韦(VCV,明竹欣),又称为万乃洛韦,是阿昔洛韦前药,体内活性型为ACV三磷酸,为HSVDNA聚合酶底物竞争性抑制剂及DNA链末端终止剂。水溶解度比ACV好。口服吸收好,很快在人小肠壁及肝脏内被VCV水解酶迅速水解成ACV。VCV口服生物利用度为54.2%,比ACV(15%20%)高3倍。临
4、床应用的剂量为口服500mg,bid,510天;治疗带状疱疹的剂量为口服IOoomg,tid,7天d。口服万乃洛韦比阿昔洛韦更有效,在预防巨细胞病毒(CMV)疾病方面万乃洛韦更有优势。阿昔洛韦和伐昔洛韦安全性极好,而且患者一般对其有良好的耐受性。它们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肾功能不全和中枢神经系统(CNS)毒性。脱水和原有的肾功能不全有发展为肾功能损害的倾向。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震颤,肌阵挛,精神错乱,昏睡,躁动,以及产生幻觉。肾功能不全易导致神经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骨髓毒性损害也有极少量的报道。尽管阿昔洛韦被广泛使用,但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抗药性
5、却较少见(1%),而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却比较高,包括艾滋病毒感染者(约为5%)或骨髓移植者(30%)。耐药及难治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均能感染高度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静注瞬甲酸或西多福韦对于阿昔洛韦耐药病毒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2.喷昔洛韦和泛昔洛韦喷昔洛韦(PCV)为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类似物。PCV在HSV感染细胞内由病毒编码的胸腺咯唾核昔激酶进行第一步磷酸化,生成PCV单磷酸衍生物,然后由细胞核甘酸激酶逐步磷酸化成PCV二磷酸及PCV三磷酸,PCV三磷酸为抗病毒活性化合物。其抗病毒作用机制与ACV三磷酸相似,为HSVDNA聚合酶底物竞争性抑制剂及DNA链末端终止剂。正常细胞内PCV三磷酸很少,故
6、选择性强,对细胞毒性低。PCV三磷酸对HSVDNA聚合物酶的亲和力不如ACV三磷酸,但PCV三磷酸在感染细胞内被病毒胸昔激酶磷酸化效率比AeV高,PCV三磷酸浓度高,且持续时间长,PCV三磷酸在HSV感染细胞内半减期为1020h,故抗病毒活性强而持久,用药次数比ACV少。PeV抗HSV-l,HSV-2及VZV的活性与ACV相似,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抑制作用弱。口服喷昔洛韦的生物利用度小于2o目前喷昔洛韦的剂型仅有外用乳膏剂和静脉注射用粉针剂。主要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也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泛昔洛韦(FCV)为喷昔洛韦的前药,FCV口服吸收快,在肠壁和肝脏由脱脂酶和黄喋
7、吟氧化酶催化迅速转化为PCVo口服吸收好,其生物利用度平均为77%,高于阿昔洛韦。该药主要用于带状疱疹和单纯疱疹的治疗。治疗带状疱疹推荐剂量为每次25OnIg或500mg,每日3次,连服7天,发疹48h内用药较好。治疗原发性单纯疱疹,每次250mg,每日3次,连服5天。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每次125mg,每日2次,连服510天。患者对喷昔洛韦(局部使用)有良好的耐受性,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大多数不良反应为局部刺激或轻度红斑。口服泛昔洛韦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和腹泻。妊娠及哺乳妇女慎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很少出现喷昔洛韦耐药,但与阿昔洛韦类似,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却可出现耐药性(2.1%)
8、。大多数阿昔洛韦耐药株与喷昔洛韦存在交叉耐药。3、更昔洛韦/伐更昔洛韦更昔洛韦(DHPG,)又称丙氧鸟甘,是去氧鸟昔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与阿昔洛韦相似,但在侧链上多一个羟基,使其能掺入宿主和病毒的DNA中,从而抑制DNA的合成,但对病毒DNA多聚酶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宿主DNA多聚酶的抑制。该药可对抗多种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以及人疱疹病毒-8,它比阿昔洛韦能更有效的对抗HCMV和EB病毒,其抑制病毒作用较阿昔洛韦强25100倍。口服更昔洛韦的生物利用度非常低(小于给药量的5%),故须静脉注射给药。90%的该品24h内通过肾脏排出,其血浆半减期为34h,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防治 疱疹病毒 感染 药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54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