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晋太庙制度——为什么司马懿是晋太祖?.docx
《二晋太庙制度——为什么司马懿是晋太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晋太庙制度——为什么司马懿是晋太祖?.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晋太庙制度为什么司马懿是晋太祖?原创2024-01-2406:12历史长河边的磨坊#冬日生活打卡季#东西二晋其实存在“二个”晋太祖,一个是公元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朝,追封其父司马昭为晋太祖(太庙中虚位);另一个是东晋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九年(公元413年),执政的刘裕同大司马琅珊王司马德文确立了宣帝司马懿的太祖之位。东晋为什么这样做,看晋朝君王世系图就明白。*;*西晋*东晋*W*E司30 ( 王*司马到35武帝55司马炎(265-290)惠帝B司马衷”元市司马窗“317-372)桓彝桓温楚帝桓玄(403-404)废太子司马懋。康帝M文帝中司马昱(371-372)成帝司马衍22(325-
2、342)司马岳22孝武帝(342-344司马曜35(372-396)司马丕25,g,s程帝45司马聃19361-36536卜371)(344-361)小帝!寒笆学马德文3718)(419-420)当”历史产河边的野坊东西二晋的“起点”是司马懿,如果以司马懿的儿子为“太祖”,则其它兄弟为庶支,也就是说东晋所有君主都没资格做皇帝,这是东晋不能接受的,所以要改“太祖”。至于为什么到末代皇帝时才改,这就涉及二晋相对混乱的太庙制度。两汉的太庙制度西汉的刘邦起于草莽,其部下多是亡命无赖之徒,这群人根本不懂礼法,因此初期的宗庙制度就仅仅依靠少数文化程度较高的文官推动执行。礼记中有说法;“天子七庙,三昭三穆,
3、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土一庙。庶人祭于寝。”西汉最初的“天子七庙”确实是七座皇帝庙,每死一个皇帝就单独为他建一座庙,而且还在生前建在城内,类似另一种意义上的墓。到汉文帝时,长安城内已有三座庙,太上皇庙,高祖庙和惠帝庙。当时的长安城不大,再加上这些庙规模很大,很占地方,汉文帝在位时改变了旧有的设置方式,不在都城内设宗庙。白此以后,西汉皇帝都把庙设于各自的陵旁,这样陵寝与庙之间虽然相距甚近,却还是有严格的区别.形成所谓的陵庙模式。到东汉时,又出现了问题。因为东汉的都城在洛阳,而西汉的都城是长安,且西汉皇帝的“庙”全在其“陵”旁。东汉
4、的皇帝又认为自己是西汉的后代,有正统性,所以为了“正统性”,东汉皇帝必须定时去一趟长安,再去祭祀十一个皇陵。光武帝没什么问题,毕竟是开国皇帝,勤劳一些没问题,但问题是东汉第二个皇帝汉明帝,明帝不想跑十一遍皇庙。于是汉明帝将长安汉高祖的高庙迁到洛阳,再将众西汉皇帝的神位摆在“高庙”内,分室摆放,这样就可大大节省时间,拜刘邦的同时,也顺便祭祀其它西汉皇帝。又为证明东汉与西汉并列,将刘秀与高祖刘邦摆在“开国受命之祖”的位置上,就在高庙的一边新建光武帝的庙,为世祖庙。东汉皇帝死后也不必再建新庙,再都住进世祖庙里就行。这就同堂异室之制就为后世朝代所沿袭。晋朝的太庙制度魏嘉平二年(250年),司马氏在洛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庙 制度 为什么 司马 懿是晋 太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5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