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教学设计.docx
《《太阳系》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系》教学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太阳系教学设计太阳系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能用自己的话正确描述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建立太阳系的概念。2 .能感受八大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的遥远,进而感知太阳系的庞大。3 .能通过阅读、整理资料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征。4 .能与同学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感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步感知太阳系1 .通过观看录像导入新课,初步感知太阳系。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已经通过查阅资料对太阳系有了一些了解,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索太阳系的奥秘(指幻灯片)。先来看一段录像,看完以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比如:太阳系有哪些成员,它们是按什么顺序组成的,又是怎样运动的呢?一起看。(播放
2、录像,师生共同欣赏)2 .通过交流,初步理解太阳系。师:谁先来说说,太阳系有哪些成员?(学生发言)师:八大行星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呢?(学生发言)师:八大行星又是怎样运动的呢?(学生发言)师:你们看得特别认真,知道了许多太阳系的秘密。(指图)太阳系里有太阳和八大行星,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一边自转一边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按顺序排列在太阳的周围,它们距离太阳到底有多远呢?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资料,(出图片)这是八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你能试着读读吗?(学生自读)师:谁来试着读一读?(学生试读)师:只是读这些大数还是很难想像八大
3、行星距离太阳到底有多远,下面我们来个观日旅行,亲自感受一下。(出示表格)老师想问问你们,你知道是什么把咱们的“神舟七号”送上太空的吗?(火箭)对,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它的速度是每小时27000千米,相当于每秒钟75千米,也就是它不到1秒钟就能从咱们学校飞到北国商城。真是太快了!现在我们就坐火箭分别从地球、火星和海王星出发进行观日旅行,需要多长时间呢?(出示幻灯片)可以通过这样的计算(出示幻灯片)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从地球到太阳大约需要5556小时,这么多小时是多少天呢?大约是232天。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感言)师:从地球到太阳需要5556小时,一小时是多少秒啊?(3600秒)从地球到太阳得
4、有多少个咱们学校到北国商城那么远呀!师:从火星到太阳和从海王星到太阳地时间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计算(出示幻灯片)从火星到太阳需要352天,从海王星到太阳需要19年,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学生感言)师: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真是太漫长、太遥远了,然而这只是行星到太阳的直线距离,我们知道八大行星一直在不停地环绕太阳运动,使得太阳系是一个圆盘形,多么庞大的太阳系呀!现在静下心来,试着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太阳系是什么样的!(帮助想像):太阳系的中心是巨大的太阳,八大行星按顺序排列在太阳的周围,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然后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离太阳最远的海王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特别遥远,如果从海王星乘坐
5、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到太阳得需要19年,而且八大行星一边自转一边绕太阳公转。3 .借助模型,初步建立太阳系的概念。师:好,睁开眼睛吧。老师制作了一个太阳系的瞬间模型,(出示模型)来看看跟你想象的是不是一样?师:(指太阳)这是什么?生:太阳。师:(指八大行星)它旁边这些星体呢?生:八大行星。师:(指太阳)太阳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它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指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离按顺序排列在太阳周围,这是一一水星,然后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离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它们在自转的同时沿着各自的轨道绕太阳公转。(指模型)太阳系就是这样一个运
6、动着的井井有条的天体系统。它非常庞大而且拥有无穷的奥秘。(二)探索太阳系的奥秘1 .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师:老师知道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你们有很多感兴趣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出示幻灯片,教师读)(1)八大行星哪些是固态星,哪些是气态星?(2)八大行星的体积有多大?(3)八大行星有没有卫星?(4)八大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是怎样的,?师:你还可以研究感兴趣的其它问题。(出示:我感兴趣的其它问题教师读)师:为了帮助你们研究,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张表格,(出示表格)(见下页)行星小档案我们小组想研究的问题:讨论:八大行星的特征跟它在太阳周围的排列顺序有什么关系?师:(指表格)我们该怎么研究
7、,怎么阅读搜集到的资料呢?首先经过小组讨论确定想研究的问题,然后找出需要的内容,再找到关键的字、词、句子和段落勾画出来,并且用简单的文字记录在表格里,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师:现在就从这些问题里面(指图)选择一个或者两个你们感兴趣的进行研究,开始吧。(小组交流,整理资料)(2) 报交流,探索太阳系的奥秘。师:大家都有不少收获,八大行星哪些是固态星哪些是气态星,谁先来说说?大家注意听,看他说的对不对,你有没有补充。(学生介绍)师:(指模型)离太阳比较近的四颗行星是固态星,离太阳较远的四颗行星是气态星。它们的体积有多大呢?生:水星体积最小,木星体积最大;八大行星的体积分别是:师:老师也搜集到了这些
8、数据,(出示数据)那个小组有补充?(学生发言)师:八大行星按体积排序(出示幻灯片)四颗气态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比较大,它们也是离太阳较远的行星,而四颗固态行星地球、金星、火星和水星的体积比较小,它们也是离太阳较近的行星。这是四颗固态行星,谁的体积最大?(地球)地球体积大约是水星的18倍。那四颗就更大了!最大的木星体积大约是地球体积的1300多倍。如果把它们和太阳放在一起呢?(出示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感言)师: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八大行星已经够大了,太阳更大,真不愧是一家之主。太阳系大家庭的八个孩子也就是八大行星有没有卫星呢?(学生交流)师:八大行星的自转和公
9、转是怎样的呢?(学生发言)师:哪个小组研究其它问题了?(学生汇报)师:你们真棒!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了这么多的知识。(本部分借助模型)(三)整体感知太阳系,形成太阳系的概念师:(指图片)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太阳系里有太阳、八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你知道这个大家庭里还有哪些成员吗?生:太阳系除了太阳,八大行星,卫星还有小行星.慧星,流星体.师:谁再来说说?生:.师:你们知道得真不少!现在我们再次借助录像来欣赏庞大、壮美的太阳系。(视频)师:(出图片)太阳系原来有九大行星,但是由于冥王星被取消行星资格,降级为矮行星,所以现在的太阳系就是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矮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组成的天
10、体系统。师:太阳系非常庞大,也拥有太多的奥秘,今天我们只是认识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你一定还有许多问题想知道答案,比如为什么离太阳近的行星是固态星体积比较小,而离太阳远的行星是气态星而且体积大,为什么气态星卫星数量多,为什么金星跟其它行星自转方向不同,冥王星为什么被取消行星资格?彗星为什么会拖着长长的尾巴?等等。.那么,我们就一起继续关注太阳系,更多的奥秘等着你们自己去探索发现。第二课时一、提出任务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太阳系的许多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根据上节课学到的知识来做一个太阳系的模型。二、明确方法师:制作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制作提示。(一)把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L5亿千米作为一个天文
11、单位,用这个天文单位表示各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并记录下来。(二)用2厘米代表一个天文单位,按比例换算出模型中各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三)以“太阳”为圆心,分别以换算后各“行星”到“太阳”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画出各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图,形成太阳系的模型图。(四)选择适当的材料做“行星”,将它们放置在模型图中各自的运行轨道上,做成一个太阳系模型。三、自主设计师:现在请大家根据计算结果,设计自己小组的太阳系模型。(启发有兴趣的学生考虑行星的大小。)四、展示交流总结建模的过程、方法和注意问题。各小组交流从计算设计到制作模型的过程。太阳系教学设计2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星星、月亮、太阳
12、这些天体每天都伴随着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会对它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探究的欲望。从学生认识的角度来看,这一个单元是让学生把他们的视野扩大到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在科学课堂上尝试用不同于平时常用的观察、实验方法去认识宇宙中的事物,这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意义和挑战性。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教师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教学准备,采用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本单元教学内容能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2、学情分析小学阶段从三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程,也就是说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毕业班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年的科学知识。通过三年的.学习,同学们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了一定的
13、进步。我所任教的六年级毕业班,学习氛围良好。同学们学习态度端正,对世界、对科学充满了探究的兴趣。只是还需要任课老师的指导和提点。3、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八大行星从近到远排列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过程与方法:知道组成太阳系的天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会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太阳系;能对数据、信息按需求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来建立太阳系的模型;初步建立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外能积极地从事信息收集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
14、一起合作、交流有关太阳系的信息;能创造性地制作太阳系模型;意识到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且是可以被认识的。4、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行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5、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6、教学准备太阳系图片、课件、八大行星数据表、橡皮泥、小皮球等二、教学环境选择口J简易多媒体教室口交互式电子白板口网络教室口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太阳系1、自学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你知道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吗?(2)你能说出课件图片中太阳系各成员的名称吗?(3)你能向
15、大家介绍其中一个成员的特点吗?2、举行一次介绍太阳系交流会(提前布置,每组介绍一种天体:太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矮行星、彗星、流星等)3、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包括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二、建立太阳系模型1、提出任务:建一个太阳系八大行星模型2、讨论:建立这个模型,要解决哪些问题?(每个行星的大小、排列的顺序、绕太阳转动的轨道和方向等)3、从书本里查找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4、教师提供八大行星的大小比较图,让学生进行直观比较。5、用橡皮泥捏太阳系八大行星各成员的大小。如果把木星的直径捏成7厘米大
16、小,那么其他行星的直径大约捏多少厘米?6、按太阳系八大行星排列的顺序摆放在桌面上7、思考并回答:各大行星是按什么方向绕大阳公转的?哪个行星公转周期最短,哪个行星公转周期最长?有什么规律?8、思考并回答:各大行星在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吗?哪个自转最快?自转方向都一样吗?哪个自转方向与众不同?9、思考并回答:如果让各大行星绕太阳公转,在桌上行吗?为什么?三、观看一段关于介绍太阳系的视频1、拓展性提问:太阳系是怎么形成的?2、你还有什么疑问?四、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与工具口J课堂提问口J书面练习口制作作品口测验口其它建立太阳系模型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作业:课后收集关于太阳
17、系的资料,并与全班同学交流五、备注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1、准备纸质图片代替PPt2、演示模拟实验代替视频太阳系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太阳系的构成,九大行星的一些特征及其运动规律。2、通过对太阳系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宇宙中的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资料的阅读、研究能力。教学准备:1、有关太阳系的图片资料。2、介绍宇宙天体的科普书籍数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太阳是一个发光、发热的星体,体积、质量都相当大;我们又知道地球带着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太阳不停地
18、转动。除地球外,还有哪些星体也围绕着太阳在转动呢?这是我们本课要研究的问题。二、了解构成太阳系的,星体(1)出示太阳系挂图或投影片。提问:你们了解了太阳系的那些知识?小结: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天体叫“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的天体叫做“行星”。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转动的天体叫卫星。行星和卫星自身都不能发光,我们之所以能见到它们,是它们反射了太阳的光。围绕太阳旋转的有哪些星体?指导阅读:看九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图片作出回答。小结: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板书课题)太阳系是一个很大的天体家族。(3) 了解围绕太阳转动的九大
19、行星的名称。提问: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中,大行星有哪几颗?学生回答自己对太阳系已有的了解。(1)我们知道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2)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3)太阳系里有太阳、九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4)太阳系里有九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更生、冥王星。(5)每颗行星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三、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4) 了解九大行星运动的特点。谈话:请同学们继续研究,重点阅读、分析图片和资料:“九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图”、“九大行星体积比较示意图”、“天文学家观测到的九大行星数据表”以及从太空探测器
20、拍回的一些行星面貌的照片,先找共同的特点,再找各自的特点,并说出你得出结论的依据。讨论: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概况。(2)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根据“天文学家观测到的九大行星数据表”,用橡皮泥表示九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设计一个方案,说说怎样做这个实验。假如太阳的直径缩小为14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径该是多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又是多远呢?我们能在操场上完成这样的游戏吗?九大行星环绕太阳旋转有下列一些特点:(1)九大行星都是按逆时针方向环绕太阳公转的;(2)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3)公转的轨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4)它们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而没有飞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阳系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2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