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传统文化元素研究.docx
《动画电影传统文化元素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画电影传统文化元素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画电影传统文化元素研究摘要:动画电影在中国电影历史中有过辉煌,也遭遇到发展瓶颈,然而其始终在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又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中国学派”的代表作品可谓是中国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优秀模范,通过对其和近年国内优秀动画电影作品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解析,将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提供经验。结合近年国内优秀的动画电影案例,探讨在文化融合语境下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从“跨文化价值观的表达”和“动画技术的运用”中应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关键词:动画电影;传统文化;中国学派;元素;解析;文化传承中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拥有着相当庞大的动画电影市场。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动画电
2、影都一直停留在以国内低幼龄儿童为目标观众的阶段,致使其他年龄段的动画市场出现了空缺,任由以美国、日本为主的其他国家大肆占领了我国动画电影相当之大的市场份额。中国动画电影亟需改变这一现状,因此对中国动画电影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关键。如何创作出适合于更大年龄层范围的动画电影作品,是中国动画电影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而传统文化作为经过漫长历史的筛选与淘汰,不断丰富和发展下来的文化精华,对于国家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在以低幼龄儿童为主的动画电影中大多缺失了“传统文化”的底蕴,使得其他年龄层的观众在观看时会产生“幼稚”的看法。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动画电影中,对内起到“传承
3、”的作用,对外则是宣扬、传播中国文化。想着手中国动画电影与传统文化的研究,应从已有的优秀动画作品吸取经验。中国动画电影曾经在世界电影史上有过其辉煌时期,那一时期的中国动画电影可谓是中国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优秀模范。近几年也偶尔出现了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动画电影。通过对这些优秀的中国动画电影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解析,既可以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提供经验,同时也可以更深刻的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价值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电影,大多数学者将此类电影也划归至动画电影的范畴,但由于这类电影的特殊性,所以此类电影不在本文的研
4、究范围。一、“中国学派”中传统文化元素传承的解析1941年由万氏兄弟创作的铁扇公主的上映,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的正式诞生。此后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动画片发展历程,又陆续出现了诸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多部经典动画电影。在动画片的发展历程中,诸如小蝌蚪找妈妈、牧笛、三个和尚等经典动画片均先后在国际各大电影节上获奖。中国的动画片和动画电影开始引起了世界的注意,走上了动画历史的舞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中国动画区别于其他地区或国家的动画而具有的独特的中国艺术风格,进而中国电影中的“中国学派”诞生了。“中国学派”的作品在国内又称其为“美术片”,就是因为它的创作过程深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小蝌蚪
5、找妈妈就是直接借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创作而成的水墨动画,其艺术形式仅为中国独有。“中国学派”除了借鉴了绘画的艺术形式以外,还吸收了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美学思想和艺术技巧。譬如“计白当黑”在水墨动画中就运用得淋漓尽致;又如三个和尚中运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改变了近大远小的视觉习惯,使画面中的各个元素都清晰的展示在观众眼中的同时还呈现出了位置上的远近。除却绘画艺术外,“中国学派”还在剪纸艺术、戏曲艺术等众多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中吸纳了许多经典元素。可以说“中国学派”其实是同时包含了动画片和动画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但由于当时世界动画界中,动画还属于刚刚起步的萌芽阶段,动画片和动画电影的区别还没有明确,因此对“中
6、国学派”的赏析、学习也不需要将动画片和动画电影作出明确的区分。(一)造型设计动画电影区别于传统的真人演绎电影其中一个地方,就在于动画电影的全部角色、场景的造型都源于制作团队的设计,并不需要考虑演员是否符合角色形象、实际拍摄场地的问题。作为具有高度假定性的动画电影,其人物造型、场景造型、道具造型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在从表达理念付诸视觉效果时,创作人员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主观能动性,创作出符合导演意图的造型。其中,人物造型是一部动画电影(动画片)中最核心、最突出的元素,是对观众而言最直接接触到的部分。因此人物造型成为了所有“动画”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在传承中国文化的关键点。从大闹
7、天宫的人物造型设计可以看出,孙悟空的面部造型设计借鉴了传统京剧艺术中的脸谱元素;玉皇大帝的造型是结合了中国传统帝王画像和民间年画、木刻中部分财神、灶王爷等人物的造型加以创造而成的;而四大天王和七仙女的形象则来自于敦煌壁画,七仙女的造型更是凸显了“飞天”的神韵。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大闹天宫中的人物造型是充分传承了中国艺术传统后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动画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传承的外在体现方式之一。哪吒闹海作为另一部“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其风格与大闹天宫则截然不同。没有了明显的戏曲艺术的踪影,转而以一种跟为内涵的方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大闹天宫中也有“哪吒”这一人物,只不过大闹天宫里,哪吒是一个小配
8、角反派,其人物设计理念秉持的是基于无锡本文微信网页版特别策划一一为大时代留影:华莱坞电影研究一一本栏目与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合办泥娃娃和庙宇壁画中善财童子之上创建出一个反派形象。而哪吒闹海中的哪吒作为这部电影的主角,在角色的造型设计上需要有更多的考量。“在导演阐述中也曾提及设计哪吒造型的张仃先生吸取了中国门神画、壁画里的素材,配以民间画常用的青、绿、红、白、黑等色彩,使人们感到常见又新鲜,既有传统的东西,又有提炼与加工。”1除了哪吒人物造型以外,在电影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混天绫”也是有所考究的。在电影中,混天绫是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传于他的法宝之一。由于这件法宝搅乱了龙宫,迫使龙王三太子熬丙征讨哪
9、吒才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故事。可以说混天绫是电影中触发矛盾冲突的“契机道具”,所以如何设计就尤为重要。混天绫是一条柔软的红色飘带,这个设计十分符合中国绘画中人物的造型设计方式。“早在东晋时期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就在神仙的身上画上红色飘带,营造出一种奇幻绚丽、飘逸浪漫之美J2在电影中,混天绫的设计显得轻盈、坚韧而非同寻常,可见这种艺术传统的传承是成功的。四海龙王找李靖兴师问罪的时候,乌云上的纹路是以汉代传统装饰纹样“卷云纹”为核心加以延伸而成的。可见哪吒闹海里造型设计或多或少都是由中国艺术传统的元素进行加工后创造而成的。(二)动作设计大闹天宫中的人物动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元素。
10、动画中的角色大多臂展修长而轮圆,行动起来充分体现了京剧艺术中“圆”“曲”“收”的特点,在制作行走和冷兵器的打斗场面时则更多的借鉴了身段表演中的“四欲法则”,即:欲左先右,欲进先退,欲放先收,欲上先下。下面从影片中选取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辅以论证。孙悟空在东海龙宫“借”走定海神针离开龙宫时,在半空绕了一个圈飞走。这种以在原地打转代表行走的方式是以戏曲为主的舞台艺术所常见的,大闹天宫中曾多次利用类似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动作。这么做既可以使画面动起来,不会显得过于呆板,又可以不挪动镜头,使场景和配角不产生变化。在孙悟空和四大天王的打斗中,戏曲艺术的影子更为明显。像增长天王的剑被孙悟空猴毛变成的盾打
11、败时,两手摊在身前手心向上来回颤抖用以表现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的动作属于典型的京剧艺术“摊手”的表现方式。包括持国天王和多闻天王收回法宝的动作也由京剧动作演变而来。又如诸多角色在说话时,采用探头、缩身等动作,人物在表现情绪,尤其是生气和恼怒时,发出的“咿咿呀呀”的声音均来自戏曲的演变。与之相比哪吒闹海中的人物动作设计则更偏向生活化,动作更为流畅自然。然而其中依旧存在众多戏曲元素的影子。比如开场时,东海龙王在天上喷水时龙颈先收再伸的动作;李靖得知妻子生了“不知是个什么”后前往查看时的走路方式,一手撩着衣服下摆一手按在剑上的动作也是京剧中动作的变形。而在人物间打斗的动作和声音动作设计上,则依旧如大闹
12、天宫一样,几乎采纳了戏曲艺术中的特点。在打斗动作上,比如哪吒在跟夜叉打斗时,两人持武器亮相、定型的动作,短兵相接时的动作行径都与戏曲艺术中武行的动作相似。而声音动作中,在打斗激烈和高潮时采用以喷呐、锣鼓、镖等为主的戏曲器乐作为背景音乐,人物发出哈哈大笑和生气时也时仿照了戏曲艺术中较为夸张的声音表现方式。(三)选题来源“中国学派”诞生的背景本就是国内提出了“创造民族化的动画片”的倡议。例如上文提到的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里都采用了脸谱式的人物设计,背景音乐使用的是中国传统乐器,大量借鉴戏曲艺术。又如在动画的类型上不光出现了水墨动画,还出现了剪纸片、木偶片等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类型。可以说“中国
13、学派”的出现证明了中国动画“民族化”的成功。我们不能将“民族化”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划等号,但是“民族化”一定程度上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在“中国学派”的一系列代表作品中,看到了各式各样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动画电影从发展之初至今,涉及题材基本上分为两大类:改编类和原创类。对于改编类题材的动画电影,主要包含文学作品改编和俗语神话改编两种。以美国迪斯尼为主的动画电影从创作伊始白雪公主先后创作了小美人鱼小飞侠长发公主等。都是从童话文学作品改编而成。而在“中国学派”众多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乎大多数作品都属于改编类题材,这与中国拥有丰厚的文化历史密切相关。部分作品是根据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
14、,例如:铁扇公主、猪八戒吃西瓜、大闹天宫都根据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改编而来;哪吒闹海则改编自封神演义;崂山道士是根据聊斋志异。此外还有一系列改编自民间传说或故事的作品,譬如根据张士杰收集的自鸦片战争之后、义和团运动之前流传于渔民间的同名民间传说改编的渔童;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的小蝌蚪找妈妈;还有根据敦煌壁画中鹿王本生故事改编的九色鹿;以及由民间俗语改编的三个和尚,这些都是根据中国其他艺术形式中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可见“中国学派”的作品在题材的展现上也是充分吸纳了中国各类古、近代艺术传统中的精华而构成的。在对“中国学派”的动画作品传统元素解析后,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作品极大程度上印证了
15、“中国电影艺术来自于戏曲艺术的延伸”这一特点。也发现了“中国学派”在传统元素的传承上更多的比较直接的展现,并未通过解构重塑传统元素。这一点,近年出现的中国优秀动画电影则呈现出另一种创作方式。二、近年中国优秀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的元素传承解析随着大量日美动画作品的引入,国内观众的喜好与审美倾向有了一定的转变。因此近年来,大量中国国产动画的角色形象都偏向了日美风格,而失去了中国自己的风格。但是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几部影片既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像大鱼海棠、小门神等影片,虽然故事内容不如人意,但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体现民族风格上,仍有很多可以借鉴与学习之
16、处的。(一)造型设计在造型设计上我们主要可以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后文缩称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后文缩称魔童降世)两部作品着手。大圣归来开头的场景正是大闹天宫的主要内容之一。区别是大闹天宫的借鉴表现得较为明显,而大圣归来则显得隐晦一些。例如大圣归来中四大天王的形象更偏向于中国佛教雕塑艺术中四大天王的形象,只是这些造型设计都在原有佛教雕塑的形象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动,使人物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加上造型鲜明,特点突出,才能达成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的目的。可见,我们在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时,是需要做出一些现代元素的融合的。魔童降世的造型设计则比较具有创新意识,打破1传统的常规刻板设计理念。首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画电影 传统文化 元素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22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