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元桢墓志》的艺术风格.docx
《浅析《元桢墓志》的艺术风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元桢墓志》的艺术风格.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元桢墓志的艺术风格2024-01-0922:48尹纯志书法艺术元桢墓志是北魏中期典型碑刻。虽没有北魏晚期碑刻文字的酣畅淋漓,但因其古朴雄奇,字势奇均,用笔变化丰富。结体中间收紧,左右舒展,既严谨又洒脱,大部分字都有向右上倾斜之感。与传统的“横平竖直”大庭相径。章法上,字与字之间,行于行之间,两两呼应。尽显快意洒脱,又无杂乱之感。本文将从其艺术风格,时代背景,以及对自身的影响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关键词:元桢墓志;艺术风格;影响;探元桢墓志作为北魏宗子墓志之中最早的,历代研究魏碑的学者大多对其展开过研究。主要是是以实用性为主,来进行对其用笔、结构、章法,来进行分析,还有少部分对刻工、历史背景进
2、行探讨。本文立足于之前文献的基础上,对元桢墓志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一、元桢墓志概述(一)、简介元桢墓志1926年出土于河南洛阳邙山,是同期出土众多北魏墓志铭中的一块,刻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属于北魏中期的经典碑刻。17行,每行18字,共有306字。高71厘米,宽71厘米。现存于西安碑林。(二)、艺术风格元桢墓志是隶书向魏碑过渡的典型代表。这个时候的书刻大多都是“隶楷杂糅”或者是楷书中带有隶书的味道,这时期的碑刻大多结字比较像隶书,宽礴平正,字略扁。用笔撇捺开张,横平竖直。本文将着重从艺术风格和字形、结构、章法、用笔来进行讲述。1.用笔(1)、横画写法元桢墓志里的横,一般有两种表现
3、形式,一种是楷书的,一种是隶的。写的时候没有过多的提按,气势磅礴。比如说里边的“十”字,“大”字里边的长横。切笔入峰,中锋平铺。收笔时略微上调,现在来看于成熟的唐楷好像没有多大的差别。“华”字“年”字的几个横的方向都不相同。入笔的角度也大不相同。表现出了书法的变化丰富性。同时又保留了隶书长横的“一波三折”的表现形式。这样的表现方式在整个碑帖中都没有几个,但是已经初步有了“洛阳体”的样子。并且“横画紧接”已经在这里形成了,比如“春”、“声”这两个字的横画不论是长短,方向,入锋的角度都不同。各有各的姿态。(2)、点的写法魏碑之中的点大多用的都是三角形点。出现率高,并且处理的方式各种各样。比如里边的
4、“极”、“庶”、凝”、流”用三角的点来表现出金石碑刻的特点。另外,在里边我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点,就是,有一些字的笔画,它也用了点来代替。比如“庚”的捺画,“第”的其中一(3)、竖画写法元桢墓志中的竖也是拥有百般姿态的。比如长短、粗细、藏锋、露锋、尖笔、圆笔、方笔,还有倚侧。最有意思的当属出锋当向。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有些字的出锋是在左边的,比如“在”“洋”等。还有从右边出锋的比如“华”“惟”等。竖画的表现形式相对于横画来说变化没有那么多,但是还是挺丰富的,有上边粗下边细的,比如“十”、“年”、“军”也有上边细上边粗的,比如“仁”、“早”。还有两头细中间粗的,比如“降”魏碑就是这样,表面看着
5、好像没什么变化,可是谁又能说清里边的丝丝缕缕(4)、撇的写法元桢墓志中的撇是我们掌握其特点的需要特别注意的。魏碑之中的撇与唐楷之中的撇又不相同,比较浑厚大气。可以从它的行笔过程、入笔方式、角度来进行探讨。在里边不难可以看出它在行笔过程中应用了多种行笔方式。比如“层”字就是下笔轻,行笔铺毫收笔轻。再看入笔,比如“朱”就是入笔轻,行笔重,收笔轻。有很多字的撇画于它们的长横是两相呼应的,比如“者”“孝”。(5)、捺的写法元桢墓志之中的捺画可谓千姿百态。有取法楷书的方捺,也有具有隶意的“一波三折”,还有二者结合的。比如“凝”、“水”“定”是楷书之中最常见的方捺。“之”、“是”就是取法隶书的“一波三折”
6、。甚至我们可以发现在唐楷里边,有许多取法也是来自于魏碑。(三)、结构元桢墓志之中的结构虽然大部分都是左低右高。但是如果仔细研究的话,就可以发现它每个字的结体都是不一样的。里边最显著的特点有,撇捺来张,气势磅礴。大开大合。比如“大”、“朱”、“凝”等字。也有收得极紧的字与之呼应。比如“军”、“桢”等子。也有少部分是左高右低的,比如“仪”、“式”等字。但是最大的特点还是斜画紧接。(四)、章法魏碑之中的章法大多都是一格一字,元桢墓志也是。在原碑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还是比较规整的,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又可以看出字与字之间的承接连带关系。通过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穿插与呼应关系来营造变化
7、多样的章法。(五)、刻工对墓志的影响说到刻工,那么就得要说一说时代背景了,当时能有这么大规模的墓志的就只有王公贵族。而我的课题元桢墓志的主人,南安王元桢,毋庸置疑他是个皇族,而且在当时迁都还起了特别大的作用。所以说,当时为他题写墓志铭的一定是当时很厉害的书家,在书法上有一定造诣的大家。从字的结构,用笔,章法结构的变化就能看出来。而北魏时期的刻工并不是那么厉害,而且古代的工匠,我们应该都了解大多都是世袭的,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也没有专门的学校。虽然不发达,但是能够给皇室服务的,也是当时的佼佼者了。虽然受到迁都的影响,但是刻的还是能够表现出书写者的快意潇洒。不可置否存在一些碑别字和简化。还有一些误刻
8、,生硬。总体来说,还是能够轻而易举的看出来魏碑气象就很好了。二、元桢墓志元显俊墓志元景造像题记综合对比(一)、历史背景对比碑刻是书法艺术与匠人的雕刻艺术相结合的。所以我能在了解碑刻作品的时候不光要知道当时的艺术书风,也要了解当时的工匠的体系是否完善。北魏孝文帝改“拓跋氏”为“元氏”,因此元氏墓志是北魏的皇室墓志。以元氏家族的特殊地位和身份,使得死者的墓志在选石、书丹、镌刻等方面都与众不同。大体而言,其选石考究,书写恭谨,镌刻精到。正因为墓主身份的比较尊贵,因而在书法风格上主要表现为平正、温润、和谐、典雅、秀逸、美观,有一种皇室风范。而元景造像题记。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系营州刺史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元桢墓志 浅析 墓志 艺术风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1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