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船舶通航管理办法-全文及解读.docx
《海南自由贸易港船舶通航管理办法-全文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自由贸易港船舶通航管理办法-全文及解读.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南自由贸易港船舶通航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域船舶航行、停泊、作业的秩序,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预防船舶走私风险,服务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等法律,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域内船舶航行、停泊、作业及相关活动。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省、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船舶通航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协调联动综合治理机制。海事、农业农村、旅游和文化、交通运输、海关、海警、公安、出入境边防检查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域船舶通航管理相关工作和各自
2、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第二章交通条件和航行保障第四条省、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时,应当统筹海上交通、旅游、渔业等空间需求。第五条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及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林业、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海事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海上资源开发利用的沟通与协作,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划定港口公用锚地、非设关地锚地、船舶停泊区时,应当配备必要的海上交通支持服务系统,并征求海事部门的意见。省发展改革部门在编制涉海产业发展规划、涉海项目立项时,应做好对相关设施、航路、锚地等的合理避让,并征求自然资源
3、和规划、生态环境、林业、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海事等部门的意见。省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在开展涉海工程项目用海审批时,应当征求海事部门的意见。省生态环境部门在开展涉海工程项目环评核准时,应当征求海事、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意见。省林业部门在编制涉海林业规划和制定开发利用、保护涉海自然资源的重大政策时,应当征求海事、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意见。省交通运输部门在编制港口规划和审批港口岸线使用时,应当统筹航道、锚地、导助航设施、监管设施等港口设施规划建设,审查岸线使用方案对航道、通航安全的影响情况。省农业农村部门在制定渔业发展规划,建设渔业码头时,应当征求海事、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
4、的意见。海事部门划定或者调整船舶定线区、港外锚地以及对其他海洋功能区域或者用海活动造成影响的安全作业区,应当征求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林业、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意见。第六条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实际需要,划定的港口公用锚地、非设关地锚地、船舶停泊区,由海事部门依法统一公布,各有关职能部门依法监督。第七条建设海洋工程、海岸工程项目,应当开展项目通航安全影响及风险分析,研判规划选址、建设内容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存在的重大风险,明确需配套建设的海上交通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保障船舶通航安全和项目营运安全。第八条建设海洋工程、海岸工程影响海上交通安全
5、的,应当根据情况配备防止船舶碰撞的设施、设备并设置专用航标。经海事部门核定的安全作业区应当设置相关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或者警戒船。有关设施、设备等应当符合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处于良好适用状态,避免对船舶通航安全造成影响。建设建筑物、构筑物和海洋工程、海岸工程,使用设施设备,应避免对海上交通支持服务系统、海洋观测系统、军事设施等造成影响;造成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影响。第九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按规定申请发布航行通告,以便主管机关及时更新通航环境变化情况,降低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一)建设海洋工程、海岸工程;(二)划定、改动或者撤销航道、锚地;(三)设立、撤销或者改
6、变助航标志;(四)设置或者撤除系船浮筒;(五)划定、改动或者撤销禁航区、禁锚区、水底管线保护区、海缆保护区;(六)划定、改动或者撤销抛泥区、倾废区、训练区、养殖区、安全作业区、桥区水域等;(七)可能影响通航安全的水上水下作业或者活动;(八)其他有碍海上航行安全的情形。第十条不得在船舶定线区、航道(路)、锚地、港口水域、桥区水域、安全作业区等水域从事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作业和活动。第三章航行管理第十一条国际航行船舶进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应当从对外开放口岸进出。船舶因人员病急、机件故障、遇难、避风等紧急情况需要进入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域的,应当在进入的同时向海事部门紧急报告,接受海事部门的指令和监督。海事
7、部门应当及时通报海警、出入境边防检查、公安、海关等部门。第十二条船舶进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应当按规定向主管机关报告航次动态、在船人员、客货装载等信息。主管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将有关信息通过省指定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部门间共享。第十三条固定航线和固定水域航行的船舶可采取日报形式报告。以日报形式报告的,在开航前应当向主管机关报告当日所有航次计划,航次计划包括在船人员、客货载运等信息情况。第十四条有以下情形之一,可认定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域固定航线航行的船舶:(一)琼州海峡两岸港口航行的客滚运输船舶;(二)海南本岛与海上作业平台、海上风电场之间航行的补给、交通、作业辅助船舶;(三)海南本岛与海上作业
8、区、装卸站之间航行的运输、交通船舶;(四)海南本岛与三沙市之间、海南本岛与其他岛屿之间航行的船舶;(五)其他经相关主管部门认定的固定航线航行的船舶。第十五条有以下情形之一,可认定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域固定水域范围航行的船舶:(一)在安全作业区范围内航行或作业的船舶;(二)在海上作业平台区域范围内航行或作业的船舶;(三)在港外装卸站区域范围内航行或作业的船舶;(四)其他经相关主管部门认定的固定水域范围航行的船舶。第十六条船舶航行应当遵守船舶报告制、船舶定线制、交通管制、桥区水域管理等规定要求。船舶不得违反规定擅自改装或者进行伪装,以及实施碰撞、抛撒障碍物、超高速行驶、强光照射驾驶人员等危害公共安全
9、的行为。第十七条船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和开启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北斗终端系统,不得擅自关闭、拆卸系统。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当及时报告主管机关并迅速修复。第四章停泊管理第十八条船舶应当在符合安全条件的码头、泊位、装卸站、锚地、安全作业区停泊。船舶停泊不得危及其他船舶、海上设施的安全。第十九条船舶不得违反规定在海缆保护区、桥区水域、船舶定线区、航道(路)及其他禁止锚泊水域锚泊。紧急情况下,应当向主管机关紧急报告,并接受主管机关的指令和监督。第二十条停泊船舶应当按照规定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显示信号、悬挂标志;(二)保持在规定的频道上正常值守,不得在规定的值守频道从事与海上交通安全无关的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 自由贸易 船舶 通航 管理办法 全文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0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