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美育文化建设路径.docx
《民族院校美育文化建设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院校美育文化建设路径.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族院校美育文化建设路径摘要:民族院校在服务地方美育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资源整合、共生关系的鲜明优势,针对地方美育文化发展中优质美育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区域间优质美育资源不均衡、美育师资职前教育与职后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可通过传承地域民族文化、培养美育未来教师、开展美育教师培训及多元化美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加强民族院校对地方美育文化建设的支持,构筑适应民族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美育生态壁龛,为地方美育教育和美育文化发展提质增效。关键词:民族院校;美育;文化建设民族院校是我国普通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重要使命,肩负着服务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化
2、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责任,在整个民族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民族院校逐渐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学科结构也逐渐适应时代要求做出合理调整和布局,这样才能更加坚定自觉地遵循“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民族工作服务”的办学思想。民族院校因其特殊的办学定位和立足于多元民族文化环境的优势,在服务地方美育文化发展方面也形成了一些比较典型又富有地域特色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探索地方美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也为构筑适应民族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美育生态壁龛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一、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美育文化建设的优势1.资源整合的优势“高等院校作为传播和培养社
3、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与生俱来就是文化建设的主体J1我国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资源为民族院校美育教学提供了自然美育资源,各民族地区独有的风俗人情等传统民族文化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审美资源。2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员,民族院校在推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技术技能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从美育师资的配备,还是美育学科专业的发展,抑或是美育协同创新研究方面,民族院校都能以独特的积淀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融入教育教学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增强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构建中华优秀传统
4、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地方美育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传承与创新支持。2.共生关系的优势区域内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导着地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地方高等教育也可为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人才资源和科技进步环境,两者之间是一种具有高适配性的共生关系。正如布鲁贝克所言,“如果大学拥有充分为社会服务的知识,却缺乏把这些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和责任感,那么公众就会认为大学是无用的,大学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据”3。从创办于1848年的威斯康星大学与州政府进行长期密切的合作,并首次将社会服务定义为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开始,大学就改变了“象牙塔”形象,衍生出了社会服务职能。民族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员,更要坚持
5、在中国大地办大学,要将大学的人才资源、创新资源、成果资源向社会输送。在做好社会服务的同时,充分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建立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开发地方美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在文化传承中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丰富多彩的美育资源助力地方美育教育,体现高度的“融合性”和“融合力”,与地方社会文化事业达到共生的高适配性发展。二、地方美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美育的对象主体是国家数以亿计的青少年学生。从相对宽泛的美感教育来看,学校教育体系的每门课程都蕴含着美育潜能,对于提升美感素质而言,艺术课程更具外显性、丰富性和集中性,因此,音乐、美术课程应承担起提升青少年美育素质的主
6、体责任。学校音乐、美术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就要紧密围绕这一主体责任而实施。实际上,当前地方美育发展还受制于理论、师资等条件限制,尤其是一些学院在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上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L优质美育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开展学校美育工作,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是三个关键要素。当前美育课程标准和美育教材都由教育部审定,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但在美育师资方面,存在着很多可变性和不可控性。一方面,美育师资短缺,2017年教育部出台了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提出了破解现阶段学校体育美育教师紧缺问题的途径,美育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进一步追溯美育师资质量,就会发现每所学校外显化的艺术教育成
7、效不平衡,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美育师资水平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制约因素。同时,美育设施也是开展美育教育的必要条件,是美育教育得以实施的有效保证,而现实情况是区域内美育设施配备不平衡、不完善现象依然存在。由此,当前地方美育教育中就呈现出优质美育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主要表现在美育师资质量有待提升问题、美育设施不完善等方面。2.区域间优质美育资源不均衡地方中小学教育中,大家关注最多的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待,由于资源供给不均衡,出现了“择校热”“学区房”等等一系列衍生问题。美育教育中,实际上也存在美育公平机制的缺失问题,这一问题会阻碍美育公平性的实现,导致产生由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两极分化现象,最终
8、将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获得美育的权利。4公平不仅是规则的公平,更应该是资源配置的公平。比如,应该让美育教育惠及全体青少年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了解美、欣赏美,让每所学校都能达到美育最基本的所需条件,具备最基本的美育设施。当前,区域内存在城乡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美育公平性缺失,致使这些孩子无法享受到公平的美育教育资源,针对此问题,北京市已先行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主要通过高等学校、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体育美育教学,即“高参小”项目,将优质的美育资源融入中小学美育教学,为中小学美育特色发展提供新动能,以期补偿区域内优质美育体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的公平性缺失问题。3.美育师资职前教育与职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族 院校 美育 文化建设 路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0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