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孔乙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5 孔乙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 孔乙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孔乙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孔乙己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了解小说的结构。思维发展与提升:关注文中的神态、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分析其背后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以笑写悲的写法,深入把握小说的主题。教学重难点:1.抓住文中神态、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分析孔乙己形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解读孔乙己个人的悲剧性。2.探究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及其原因。教学过程:孔乙己第一课时【一课一得】通过梳理情节,明确本文情节安排上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以咸亨酒店为背景,围绕孔乙己这一中心人物,描写发生在其中的几个场景。一、导入:同学们好,从今
2、天开始,由我来给大家上连续一周的课,我来自红谷滩教体局教师发展中心,我叫单文娇。根据我的介绍,大家知道了我的姓名了吗?(知道,单文娇)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小说孔乙己,孔乙己是一个人的姓名吗?(是)(不是,是他的绰号)孔乙己有姓名吗?为什么不用他的真实姓名?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呢?(大家不关心他,不了解他)好,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来看看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二、理情节:(一)看插图,判断这幅图中对应课本哪一段?你的依据是什么?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老师】丰子恺是中国现代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漫画家,被誉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丰子恺为鲁迅的小说
3、绘插图共计194幅,可以说这是一代艺术大师与文学巨匠深度“合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鲁迅小说。【学生】:对应第4段和第6段。4 .孔乙己被人取笑偷东西,他为自己争辩(判断依据:画面有有个穿长衫的人,端着碗,还有一群穿短衣的人在那里笑;柜台里面还有两个人,可以判断一个应该就是文中的“我”,另外一个是掌柜。)6 .孔乙己被嘲笑捞不到半个秀才(判断依据:这一段也是写大家笑孔乙己的内容,而且孔乙己脸色不大好看。)(二)丰子恺为本文共画了七幅插图,判断另外六幅图对应课本哪一段?你的依据是什么?请概括情节。1、2.咸亨酒店,短衣帮和穿长衫的不同喝酒方式(对应第五幅图,判断依据:画面上有穿长衫的,
4、背着手,慢慢踱进酒店里面;柜台外面,有一些穿短衣的人靠着柜台喝酒,聊天。)(老师补充:群贤毕至,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都汇聚在这里。出自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远年指多年。花雕是指花雕酒,是浙江绍兴最富特色的酒。花雕酒又名状元红和女儿红,相传古时江浙地区的人都会自家酿黄酒,因为想送人但苦于一般的器皿不够精细,所以就请人烧制一些外面雕有龙凤、花草、鱼鸟的瓦罐或土罐,因此装在此类器皿中的黄酒被尊称为花雕。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都以他的故乡浙江绍兴为背景。)7 .孔乙己被人取笑偷东西,他为自己争辩8 .孔乙己被嘲笑捞不到半个秀才,他显得颓唐不安9 .孔乙己教“我”“回”字的四样写法。(对应第三幅图,判断依据
5、:因为图画中孔乙己穿着他打满补丁的长衫,把酒碗放在柜台上,上面还有一碟茴香豆,伸出右手食指指向柜台后面的小伙计,一脸笑容。)10 孔乙己给孩子们分吃茴香豆。(对应第四幅图,判断依据:孔乙己还是穿着缀满补丁的长衫,右手伸开五指罩住茴香豆的碟子,冲一个小孩子摇右手,是告诉孩子他的茴香豆已经不多了。)10.掌柜结账,发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喝酒的人说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对应第一幅图,判断依据:掌柜取下粉板,发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IL孔乙己用手走来喝酒,“我”探出头去看“我”端酒给孔乙己,众人取笑他偷东西被打断腿(对应第二、六幅图,判断依据:第二幅图孔乙己坐在一个蒲包上,一群人围着他笑,“我”端一碗
6、酒放到门槛上给孔乙己喝。第六幅图,孔乙己对着门槛坐着,“我”探出头去看。)(三)丰子恺没有画出来的内容:5 .孔乙己读书但没进学,好喝懒做,偶然偷窃,品行好,不拖欠酒钱。12 .后来一直没有看见孔乙己。13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追问:为什么没画出来?为什么有的画对应两段?有的两幅画对应一段?【明确】有些情节画不出来,像第五自然段交代孔乙己身份、生活状况、人品等。12段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也画不出来。孔乙己的结局也没办法画。(四)情节安排与其他小说的不同:鲁迅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时间先后顺序,全文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部分。孔乙己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以咸
7、亨酒店为背景,围绕孔乙己这一中心人物,描写发生在其中的几个场景。(五)请你复述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我在咸亨酒店当伙计,生活单调、无聊。孔乙己给大家带来快乐,他来喝酒,大家就嘲笑他偷书被打,他读过书,但没有进学,偶尔偷窃,他还被人嘲笑没捞到秀才。孔乙己会热心教我写“茴”字、分茴香豆给邻居孩子吃。最后孔乙己偷到丁举人家,被打折了腿,用手走来喝酒又被人嘲笑,以后一直没见到他。大约他的确死了。三、续写情节:根据情节的发展,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孔乙己用手走回去后发生了什么?字数200字。下节课交流。孔乙己第二课时【一课一得】通过事件和人物的神态、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分析其背后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理解人
8、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一、导入:小说往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小说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常常能折射出世态人情和时代风貌。“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译了外国文J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二、析人物之孔乙己(一)根据上节课概括的情节来分析第4段孔乙己被人取笑偷东西,他为自己争辩死要面子第5段孔乙己读书但没进学,好喝懒做但品行好,不拖欠酒钱好喝懒做,品行好第6段孔乙己被嘲笑捞不到半个秀才,他显得颓唐不安热衷功名第7段孔乙己教“我”“回”字的四样写法。热心第8段孔乙己给孩子们分吃茴香豆善良第11段孔乙己被人取笑偷东西挨打,他
9、恳求大家不要说自欺欺人、可怜(二)根据人物相关的描写来分析仔细阅读4T1段,勾画出描写孔乙己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并选取典型语句分析其形象特点。要求:分析时要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品味。1.外貌描写(两处外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第4段)这是孔乙己刚出场的样子。“站着”表明他生活贫困,经济、社会地位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看不起“短衣帮”,硬摆读书人的清高架子,刻意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拉开自己同“短衣帮”的距离。“身材高大”说明他
10、尚且有劳动能力,可他的胡子却“乱蓬蓬”的,长衫又脏又破可见此人懒惰遨遢,好逸恶劳。皱纹间的“伤痕”表明他生活中常受人欺辱。“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第11段)这是孔已已最后一次出场。外貌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可见他遭受了非人的折磨,穷困潦倒到了极点。此时的他被丁举人家打断了腿,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已经陷入了绝境。2 .动作描写“便排出九文大钱。”(第4段)“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J(第11段)思考:“排”“摸”这两个字可以互换位置吗?为什么?不能。“排”指一个一个摆开,孔已已此举有在短衣帮面前炫阔之意,其实恰恰表现出了
11、他的虚荣、穷酸;“摸”指小心探取,断腿后的孔乙已生活更加穷困,衣袋大,钱少,要摸索一番才能找到钱,与之前的神气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此时孔乙己的生活已经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3 .语言描写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第4段)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第6段)孔乙己这种特殊的说话方式反映出他对读书人身份的固守和痴迷,他受封建教育荼毒,自命清高,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他卖弄学问,以此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孔乙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06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