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朱德的扁担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docx
《16 朱德的扁担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 朱德的扁担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6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教学实录朱德的扁担教学实录第一课时板块一初识伟人,识记相关生字师: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插图)看图,谁能想起课文的题目?生:吃水不忘挖井人。师:再看这幅图,(出示八角楼上课文插图)是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课题叫一一生:八角楼上。师:这两篇课文都写到了同一个人,课文里称他为一一生:毛主席。师:“毛主席”姓毛”,“主席”是职务,有谁知道“毛主席”名字叫什么?生:毛泽东。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看打仗的电视剧知道的。师:是呀,看一些有意义的电影、电视剧,也能增长见识呢!“毛泽东”名字里的“泽”字,是我们今天要认的生字。仔细看看“泽”字,
2、猜猜看,“泽”和什么有关?生:“泽”和水有关,因为它是三点水旁。师:是呀,“泽”本来指水或水草积聚的低洼处,你知道“泽”有哪些朋友吗?生:水泽、沼泽。师:真好!给“泽”找了这么多好朋友。毛主席领导工人、农民闹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和他一起闹革命的还有很多伟大的人物,朱德就是其中的一位。(出示朱德照片及标注拼音的词语“朱德”,请学生拼一拼,读一读。)师:朱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在这里是姓,我们班谁也姓“朱”?生:朱某某。师:“朱”本来的意思是红,有一个词叫“朱红”。“德”字,我们在生活中、阅读中经常见到。(出示道德与法治课本封面图片,并将“德”字用红笔圈出。)看本书,熟悉吗?“德”
3、字在哪里?生:道德与法治中的“德二师:这是我们在学习的一门课程。再看,老师这儿还有一张旅游海报,(出示海报图片,并将图中的三个“德”字用红笔圈出。)你发现了吗,这张海报是关于哪个国家的?生:德国。仔细数一数,这张海报中,有几个“德”字?有几个就竖几个手指头。(生数,并举三个手指头。)师:对,这张海报中一共有三个“德”字。同学们,在生活中、阅读中,只要我们有心,就能认识很多生字。毛泽东和朱德都立志解放中国的穷苦百姓,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这种有共同志向的人,我们就称为“同志”。“志”,上面是个一一生:士。师:下面是个一一生:心。师:我们就可以这么记“红军战士一条心”。朱德称毛泽东为生:毛泽东同志。师
4、:毛泽东称朱德为一一生:朱德同志。师: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是一一(板书课题:朱德的扁担)生:(齐读)朱德的扁担。师:“扁担”的“担”读轻声,再读一遍。(生再次齐读课题)师:你们见过扁担吗?谁来指指看,哪一条是扁担?(出示一名战士肩挑扁担图片,并标注挑担、扁担、一副担子三个词语。请一生上台在课件上指出“扁担二)师:对了!扁担扁扁的、长长的,是用来挑担子的工具。你们看,扁担的前后两头各有一个梦筐,梦筐里可以装东西。一根扁担、两个第筐就组成了“一副担子:朱德同志把担子挑在肩上,就叫一一生:挑担。师: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词。生:(齐读)扁担、一副担子、挑担。板块二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师:朱德的扁
5、担讲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赶快去读一读吧!这次读书,要做两件事情,请看一一(出示)1.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师: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生:4个自然段。有没有比较难读的句子? 我读不好。我也读不好。我也读不好。师:很好。这4个自然段中,生: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生:第2自然段的第二句话,生:第3自然段的第三句话,(根据学生反馈,教师在课件上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师:看来,大家认为难读的句子主要集中在这三句话。那我们就一句一句再来练一练。先看第一句。(出示)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师
6、: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读。请听:谁带领队伍到井冈山?生: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师:对,当我们把“朱德同志带领队伍”连起来读,语义就能通过声音很清楚地表达出来了。再听: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谁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生: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师:发现了吗?当我们注意把几个表达完整意义的词语连起来,读起来就流畅了。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会师”吗?生:“会师”就是“两个人见面师:“会师”指的是两个人见面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当时“会师”的场景,你会有新的发现。(播放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之“井冈山会师”视频片段。)师:现在谁知道“会师”是什么意思
7、?生:“会师”就是两支队伍会合了。师:对了!“会师”就是两支队伍会合了。1927年,毛泽东同志带领队伍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1928年,朱德同志也带领队伍来到了井冈山,和毛泽东同志的队伍会师了,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师边说边板画“井冈山”简笔山形图,相机板贴“毛泽东”“朱德”“队伍”“会师”等词语,板书“井冈山根据地二)师:两支队伍会师,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的事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生再次练读)师:读得真好。第一句会读了,再看第二句。(出示)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师:哪里生产的粮食不多?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师:所以,常常要抽
8、出一些人到哪里去挑粮?生: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师:连起来读一读。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师:读得真不错!一学就会。那第三句能不能自己练一练,读给同桌听?(生自主练读,然后读给同桌听。)师:认为你的同桌读得不错的,请送给他(她)一个大拇指!(同桌互送大拇指)师:课文中的长句子读好了,老师相信,其他句子你们也能读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再课文,完成这几件事,请看一一(出示)1.读:再读课文。2 .排: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把图片按故事内容的顺序排一排。3 .说:借助图片,简单说一说故事内容。(出示四幅图片:第一幅是“一起挑粮”,第二幅是“藏
9、扁担”,第三幅是“重找扁担写上名字”,第四幅是“井冈山会师二)师:这四幅图,根据课文内容该怎么重新排序?生:4-l-2-3o师:故事先讲一一生: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和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师:再讲一一生: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去挑粮。师:接着讲一一生:战士们把朱德同志的扁担藏了起来。师:最后讲一一生: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大家就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师:那你们能看着图片,连起来说一说吗?(生借助图片,自己坐在位置上连起来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说完后,再请一生站起来说。)板块三聚焦“挑粮”,品咂文字中的艰难师:红军为什么要去挑粮呢?挑粮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认认真真
10、读一读课文第12自然段。要求如下:(出示)1 .读:再读课文第12自然段。2 .画:红军为什么要去“挑粮”,用“画出相关句子;从哪些地方看出“挑粮”的艰难,用”画出相关句子。师:大家自主学得差不多了。谁读懂了,红军为什么要挑粮?你画了哪句话?生:我画的是第2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其中“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就说明粮食不够大家吃。师:两支队伍驻扎在山上,山上生产的粮食却不多,所以要去挑粮。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吗?生:我画的是这段的第一句话,其中“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说明山上的粮食不多。师:那你知道什么叫“储备”吗?生:就是“准备”的意思吧!师:这两个词意思有点接近,储备就是“储存备用的东西”。那粮
11、食不多,吃完了再下山挑就行了,为什么要“储备”粮食呢?生:因为敌人就在山下,等到没有粮食了再去挑,万一敌人打上来,就来不及了。生:而且没有粮食,战士们就没有力气打仗了呀!师:对。当时敌我双方的情形是怎样的?生:第1自然段说井冈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而且敌人把井冈山包围了。师:你怎么知道敌人把井冈山包围了?生:课文说要“粉碎敌人的围攻“围攻”说明被包围了。师:不仅被包围,而且随时有可能生:攻打上来。师:这儿有一些写着“敌人”的词卡,谁能来摆一摆?(生上台把“敌人”的词卡摆在井冈山山形示意图的周围)师:你为什么这样摆?生:课文中说“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所以要把“敌人”的词卡摆在山下边,
12、还有“围攻”这个词,可以看出敌人把井冈山根据地包围了。所以要把词卡围成一圈。师:你很会读书!为了粉碎敌人的围攻,让他们的阴谋不能得逞,所以,读一一生:(齐读)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师:读得很好!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挑粮”的艰难?用”线画出了哪些句子?生:我画的是“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师:从这个句子的哪些地方看出来“挑粮”的艰难?生:“来回有五六十里”,说明路非常远,走起来会很累。师:挑粮第一难一一生:路远!师:还有吗?生:“山高路陡”说明山很险,很难走。师:(出示
13、“陡”字的古文字形)请看“陡”字,古时候是这么写的。左边这部分表示陡峭的山。看图片,就像这样耸立的高山。右边的“走”,在古时候表示逃跑的意思。看到这么陡峭的山,吓得赶快逃走。这就是“陡二挑粮第二难是一一生:山险!师:还有没有其他的难处?生:(犹豫)非常难走也说明很难。师:是的,但是“非常难走”到底难在哪里呢?你看前面,一个是路途远,难!一个是路很险,难!这两个难都把难在哪里说清楚了。还有一个难,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来想。这么远、这么险的路,战士们和我们平时去旅游一样,只是背个小背包吗?生:不是的,要去挑粮。师:想想看,他们还难在哪里?生:(恍然大悟)他们肩上的担子还很重。担子重了,就很难走!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6 朱德的扁担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扁担 第一 课时 教学 实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0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