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自由的人”诗学思想论-OnBakhtin'sPoeticsTheoryEmbodiedinFreePeople.docx
《巴赫金“自由的人”诗学思想论-OnBakhtin'sPoeticsTheoryEmbodiedinFreePeople.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赫金“自由的人”诗学思想论-OnBakhtin'sPoeticsTheoryEmbodiedinFreePeople.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巴赫金“自由的人”诗学思想论OnBakhti11,SPoeticsTheoryEmbodiedinFreePeople*作者:江飞作者简介:江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安徽安庆246133)o原文出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合肥)2013年第3期第51-57页内容提要:“自由的人”是巴赫金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具有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主体之人”、“思想的人”以及“人身上的人”,狂欢精神是其内在精神,但“自由的人”的“自由”又必然是相对的。巴赫金的自由思想是深深植根于俄国文化传统和知识分子精神之中的,”一切都是对话,自由才是目的”,“
2、自由”是对话的根本目的,“自由的人”超越了社会学诗学的范围,成为巴赫金诗学体系的原点和归宿,引领巴赫金及其诗学研究走向生活、艺术与人类理想交融互渗的自由之境。AsanimportantconceptinBakhtin,spoetics,“freepeopleareindependentandselfconscious“subjectivepeople,rationalpeopleandpeopleofpeople”;zzCarnivalspiritistheinherentspiritoffreePeoPle,but“freedomisrelative.Freespiritadvocatedb
3、yBakhtinisdeeplyrootedinRussianculturaltraditionandintellectualspirit.Inhiswords,everythingisdialogical;freedomisthePUrPOSe.“Freedomisthefundamentalpurposeofdialogue.Freepeople”transcendssociologicalpoeticsandbecomestheoriginanddestinationofBakhtin,spoetics.Thus,Bakhtinandhispoeticsenterafreestate,a
4、blendoflife,artandhumanaspirations.期刊名称:文艺理论复印期号:20印年08期关键词:巴赫金/“自由的人”/“人身上的人”/狂欢精神/知识分子/Bakhtin/FreePeOPle/PeoPIeOfPeOPIe/carnivalspirit/intellectuals标题注释: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项目中图分类号:IO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2013)03-0051-07中国学界对苏联学者米哈伊尔巴赫金的接受与研究已逾三十年,诸如复调、对话、狂欢化”等核心范畴已成为当代中国学人文学研究乃至整个人文研究的基本话语。近
5、年来,巴赫金诗学(包括文化诗学、历史诗学、社会学诗学等)研究大体在两个领域继续进行着拓展和深入:一为话语理论,即紧扣话语这一核心,进入巴赫金在文学学与语言学、诗学与美学、伦理学与哲学诸多学科的理论建树之内在机理的探究;一为“语境研究,即以比较研究、影响研究的方式来展开对巴赫金理论学说的语境梳理,诸如巴赫金与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克里斯蒂娃、巴特、雅各布森、洛特曼等,或者与马克思主义、形式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民间文化等。这些研究使我们日益理解到巴赫金诗学的庞杂与博大,其对中西人文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启示和贡献是无可替代的。但这其中,对巴赫金诗学表述中出现的“自由的人、人身上的人等基础性、根本性乃
6、至终极性的重要范畴,要么缺乏必要的审视与探究,要么言之寥寥,含混不清。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以下简称问题)的开篇,针对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巴赫金首次提出了“自由的人”这一内涵丰富的特定概念。虽然他并未对这一范畴作出明确的界定和解释,但纵观其诗学体系我们不难发现其隐在的所指。对于最初只能借他人之名发表文章后又被关进北方集中营并被流放的巴赫金来说,这“自由的人”在其生命历程以及诗学、哲学、话语理论中无疑更显得意味深长。那么,巴赫金所高扬的“自由的人到底是怎样的人?是否存在绝对的“自由?巴赫金到底是在怎样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语境中提出这一命题的?这一命题在其诗学体系中又具有怎样的价值
7、?这正是本文试图要阐明的一些基本问题。一、自由的人:主体之人、思想的人与人身上的人”在问题的第一章,巴赫金就明确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中的主人公与欧洲传统独白型小说中的主人公有着本质差异,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恰似歌德的普罗米修斯,他创造出来的不是无声的奴隶(如宙斯的创造),而是自由的人:这自由的人能够同自己的创造者并肩而立,能够不同意创造者的意见,甚至能反抗他的意见。在巴赫金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着普罗米修斯一样坚韧和反抗的性格,他创造出了和他一样蔑视宙斯的新的人类,即自由的人。与自由的人相对立存在的正是“独白型小说的主人公,即“无声的奴隶。之所以无声,是因为这些独白人物虽貌似以自己的声
8、音说话,但其实他们并不具有独立的思想与意志,而是听命于作者的意识,经受作者意志的洗礼,因此,他们只能非常有限地呈现性格逻辑,推动情节发展,却无法发出原声或是异己的声音,可以说,他们的声音只是一种有声的无声。而自由的人则不再是作者言论所表现的客体,而是具有自己言论的当之无愧的主体,具有直接的充分完整的价值。如巴赫金所说,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在于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而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即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的是一种多声部性的、全面对话”的复调小说,主人公作为自由
9、的人,具有各自独立、平等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他不仅是作者观察世界的客体,也是独立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进而言之,自由的人之所以具有独立性、主体性和自我意识,之所以能够与作者平起平坐,是因为他们几乎都是些“思想者”式的人物,他们有思想,有独立意识,爱思考和探索,如巴赫金所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人公,是思想的人;这不是性格,不是气质,不是某一社会典型或心理典型。无论是拉斯科尔尼科夫、卡拉马佐夫,还是梅思金、佐西马,他们都是耽于冥想之人,也都是独立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他们未完成的自我存在和全部生活的意义都在于解决思想”的难题。巴赫金认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世界中,自我意识成为思想的基础,使
10、思想保有自己的重要性和充实意义,反过来,思想又帮助“自由的人的自我意识确立主权地位,使自我意识比任可固定型的中立状态形象都更胜一筹。相较而言,在独白型的艺术世界中,主人公不过是以自己为目的的思想载体,隶属于作者本人的世界观,无论是正确的有价值的思想,还是不正确的或不关作者痛痒的、不容于作者世界观的思想,最终只有作者一个人是思想家,而在主人公身上,个性特点抹杀了他们的思想所具有的价值由此便产生了作品的思想单向性”。更严重的是,在独白型世界中,他人思想要么被同化,要么在论辩中遭到否定,要么就不再成其为思想。可以说,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原则控制了整个独白型艺术,主人公的思想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描绘。而在复
11、调型艺术中,由于上述艺术视觉的改变,作者的立场也由表现作者的思想而转向主人公的思想,思想成为艺术描绘的对象,作者的思想和主人公的思想处于平等的、被描绘的状态。巴赫金进而也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擅长的,却正是描绘他人的思想,但又能保持其作为思想的全部价值;同时自己也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肯定他人的思想,更不把他人思想同已经表现出来的自己的思想观点融为一体。”由此,便有了两种甚至三种思想对话,即作者思想与主人公思想之间、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和主人公自身内部的思想对话。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一个思想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人立场,思想者用一个个声音进行思维,而思想又是超个人的超主观的,它的生存领域不是个人意识,而
12、是不同意识之间的对话交际。思想是在两个或几个意识相遇的对话点上演出的生动的事件,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把思想摆到了进行对话交锋的不同意识的边缘上,所以一个思想(自我)只有在与另一个思想(他者)进行对话之后才能显现其自身,也就是说,才能确定和更新自己的语言表现形式、生成新的思想。不同思想在交往对话中失去自身抽象的纯净性”,但各自又因此而获得复杂、多面、鲜活、开放的生命,所以,复调小说中的思想形象是一种具有自我矛盾的复杂性和生气勃勃的多面性、未完成性的形象,这与独白型小说中的单向性、完结性的思想形象不可同日而语。而陀氏之所以能够塑造如此生动的思想的形象,其根源在于全部的现实生活和时代本身,陀氏具有非比
13、寻常的听力,他听到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得到公认而又强大的时代声音和主导思想,也听到了微弱的、潜在的、没有说出的声音和思想。他将这些来自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声音与思想汇集起来,并灌注于“人的形象”中,创造了思想的血肉形象。虽然这些思想形象也大都有其原型,但陀氏通过把它们纳入到小说的大型对话之中,把它们改造成生动的思想形象,使它们在情节中拥有崭新的艺术生命,使思想的作用与价值真正体现出来。按上所言,思想形象成为艺术世界描绘的重心,并不能因此而遮蔽对人的形象”的描绘。恩格尔哈特认为,思想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人公的意识中,过着独立的生活,因此实际上生活着的不是他本人,而是思想。小说家写的不是主人公的生
14、平,而是主人公身上那思想的生平”,这种判断错误地估计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小说”的真正价值,割裂了思想形象与人的形象的统一关系,为此,巴赫金提出了“人身上的人”的概念:思想作为描绘对象,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占着重要地位,但终究不是他小说的主人公。他的主人公是人,他描绘的归根结底不是人身上的思想,而是如他所亲自说的“人身上的人。思想对他说来,要么是考验人身上的人的试金石,要么是他表现自己的形式,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也许是一种媒介,一种环境,借此揭示人的意识的深刻本质。巴赫金的意思是,主人公的人的形象与思想的形象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我们在思想中并通过思想看到主人公,又在主人公身上并通过主人公看到思
15、想。正如有研究者所论证的刃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有两类人物:一类是理性、道德、有信仰的基督的代表,如梅思金、马卡尔、阿辽沙、佐西马长老等;一类是邪恶、疯狂、欲望强烈的恶魔的化身,如瓦尔科夫斯基、地下室人、斯塔夫罗金、伊凡等。二者虽然看似水火不容,却有着共同的精神源流一对自由至死不渝的渴求。在这一过程中,前者跟随了上帝,在信仰中找到了归宿;后者选择了撒旦,在疯狂中发泄着自我。也就是说,陀氏竭力塑造的是有血有肉的“自由的人”,而非概念化的思想的形象,他们在信仰与疯狂的召唤下,行使着作为一个“人”的自由权力和独立思想。假如我们放弃对人身上的人的神学理解(11),我们可以说,巴赫金所指的“人身上的人即
16、有充分价值的思想同这一思想载体的人的形象”有机结合、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的自由的人(12)。上述独立性、主体性以及自我意识的强调、思想形象的创造,赋予“自由的人以开放性、反对背后议论、未完成性等特征,也使思想的人”具有了走向人身上的人的可能;此外,作者的思想也不是直接赤裸地进入文本,而是以人的形象进入,表明其理想的意向、发表真理性的议论等,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看作是他小说中某些思想形象的思想原型,而只有在思想与思想的对话交际中、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人身上的人才能被揭示,既揭示给别人,也揭示给自己:“人身上的人不是物,不是无声的客体,这是另一个主体,另一个平等的“我,他应能自
17、由地展示自己。而从观察、理解、发现这另T我,亦即“人身上的人的角度看,需要有一种对待他的特殊方法一对话的方法。这也就是那个全新的立场,它能将客体(实质上被物化了的人)转化为另一个主体,另一个能自由展示自己的我。(13)独白”只能让人物成为纯粹的客体,作者可以替人物思想甚至随意结束他的命运,却不能深入到人身上的人”当中去;而对话却使人身上的人”摆脱物化而成为主体,成为能够“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我,成为自由的人”。对于真正的自由的人来说,思想是一种媒介或环境,思想的本质是对话,人只要一进入纯粹的永无完结的思想领域,只要变成不为己利的思想的人,他便可以克服自己的“物质性而变成人身上的人”,揭示出人的意识
18、的深刻本质,正是在这一点上,人的形象和思想的形象交融互渗,作为思想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作为艺术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完成了统一,而这也恰恰是塑造自由的人的旨归所在。二、狂欢精神:自由的人”的内在精神巴赫金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每一个现象上,他能感知存在着深刻的双重性和多种含义”(14),而无论是双声语,还是双重思想,巴赫金对双重性的理解归根结底来自于对以狂欢节为代表的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诙谐文化、民间文学的发掘和探究,正是狂欢节孕育了狂欢精神,而狂欢精神又成为了“自由的人的内在精神。在拉伯雷研究中,双重性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自始至终贯穿于巴赫金对狂欢节、狂欢文化和狂欢化文艺作品的研究之
19、中,可以说,双重性是巴赫金狂欢诗学的基本哲学立场。在这一哲学视界之下,狂欢节意味深长:与官方节日相对立,狂欢节是庆贺暂时摆脱占统治地位的真理和现有的制度,庆贺暂时取消一切等级关系、特权、规范和禁令。这是真正的时间节日,不断生成、交替和更新的节日。它与一切永存、完成和终结相敌对。它面向未完成的未来。(15)这种与解放、自由、新生和反叛紧密相连的广场“狂欢”,是民众对一切等级秩序、特权、规范和禁忌,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形态的畏惧、恭敬、仰慕、礼貌、地位等的藐视和反叛。巴赫金说:在狂欢节期间,人们只按照它的规律,即按照狂欢节自由的规律生活。狂欢节具有宇宙的性质,这是整个世界的一种特殊状态,这是人人参与
20、的世界的再生和更新。就其观念和本质而言,这就是狂欢节,其本质是所有参加者都能活生生地感觉到的。(注:着重号为原文所有)(16)狂欢节的双重性正在于它把神圣与世俗、高尚与低下、伟大与渺小、聪明与愚蠢集聚、统一和结合了起来,通过具体感性的形式,比如狂欢节上笑谑地给国王加冕和脱冕的仪式,让全民活生生地体验到充满理性的自由的狂欢精神。而狂欢节上的笑”作为广场上自由的人情绪与行为的直接表露,作为狂欢节话语的独特形式f口象征,正体现了事物双重性和相对性的本质,体现了这种狂欢的世界感受的重要内容一新陈交替、平等对话的精神:狂欢节上的笑,同样是针对崇高事物的,即指向权力和真理的交替,世界上不同秩序的交替。笑涉
21、及了交替的双方,笑针对交替的过程,针对危机本身。在狂欢节的笑声里,有死亡与再生的结合,否定(讥笑)与肯定(欢呼之笑)的结合。这是深刻反映着世界观的笑,是无所不包的笑。两重性的狂欢节上的笑,其特点就是如此。(17)正是有了双重性的狂欢节上的笑,才有了双重性的狂欢式的笑。巴赫金明确指出:”这种笑是双重的:既是欢乐的、兴奋的,同时也是讥笑的、冷嘲热讽的,它既否定又肯定,既埋葬又再生。这就是狂欢式的笑。(18)而狂欢式的笑的精髓和特性在于:一,它是全民的包罗万象的笑,是在摆脱等级束缚和俗世烦恼后的自由的、民主的笑,”与自由不可分离的和本质的联系(19),显示出人们试图摆脱压抑、寻求解放和自由的内在渴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巴赫 自由 诗学 思想 OnBakhtin sPoeticsTheoryEmbodiedinFreePeople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0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