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词中的宋代女性风尚赏析.docx
《婉约词中的宋代女性风尚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婉约词中的宋代女性风尚赏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婉约词中的宋代女性风尚赏析宋代经济繁荣,词作为音乐文学得到了很大发展,可谓极为繁盛。词自五代李煜、温庭筠等“花间派”始,就以闺阁愁怨为主要内容。在宋代闺怨词得到了极大发展,形成一大派,后人为与辛弃疾等描写壮怀激烈的豪放”词派作区别,谓之婉约”词派。说文解字如此解释“婉约”:“婉,顺也,从女宛声。”指女子顺从。约,缠束也。”指束缚。婉约”指女子温顺委屈,束缚自己的言行。“婉约”一词出于国语吴语中的“故婉约其辞”,称婉约派是指其词作柔美、音律婉转,有柔婉之美。婉约词构建出了一个独特的女性世界,从婉约派词中解读当时女性形象,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掘婉约词的价值,理解词人写作的心境,也能了解宋代女性的生活审
2、美情趣。一、婉约词中的女性服饰描写宋词中对于人物服饰的描写多偏向于描绘衣饰的颜色、形态以及声音。不同于绘画等图像记载能够直观体现服饰形象,诗词这样的文字记载所保留下来的形象是更为唯美而抽象的。宋词中用服饰命名的词牌很多,如绿罗裙红罗袄金缕衣菩萨蛮等,可见宋代词人热爱在日常生活中发掘美的体验。婉约词因其内容所限,多写女性服饰,其服饰已经超越外貌描写成为一种意象,对于词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十分重要。(一)婉约词中的女性服饰特点宋代理学兴盛,社会风气保守含蓄,因此女性服饰虽承自唐代,却不同于唐诗中的艳丽大胆。比起白居易缭绫中“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的繁复艳丽,宋人趋于保守,崇尚淡雅沉静的色
3、彩,以及纤细瘦窄的服装廓形。这种转变和当时的政治局势关系很大,宋不同于唐有着八方来朝的自信,和少数民族政权关系紧张,唐人喜着的胡服在宋代也被禁止。宋代女装和唐代相似,都是上衫下裙,不同于唐代的宽衣大袖,改为贴身窄袖衫,下裙裙腰也由腋下降低到腰间,黄机浣溪沙中的墨绿衫儿窄窄裁。翠荷斜领云堆”就可见。对比晚唐张泌的“窄罗衫子薄罗裙,小腰身,晚妆新”直白描写女子的“小腰身”瘦窄,“衫儿窄窄裁”,就体现出婉约派词人的含蓄内敛。又如秦观南歌子中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揉蓝是揉搓蓝草制成的染料,大约与今日的蓝染类似,是一种湛蓝色,杏黄则是微微的橘色。蓝色和黄色碰撞本是很抢眼的,但词人选用的颜
4、色娇嫩,和玉阑的浅碧玉色相得益彰,少女独倚阑干的娇俏尽数体现。以及妥几道的蝶恋花中“嫩麹罗裙胜碧草。鸳鸯绣字春衫好”,元稹也曾写过“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麹尘”,麴是酿酒用的酒曲,颜色大约是浅浅的黄绿色,尤胜碧草,可见是娇嫩无比,用于春衫既合少女的年纪又合时令,亦足可见宋人的风雅以及淡雅颜色之风行。更多时候词人惯于用抽象的方法来描写服饰,例如“罗衣”这样的经典意象,在宋词中也多有出现,例如李清照一剪梅中“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罗衣在三国时的洛神赋中就已出现:披罗衣之璀粲兮,罗衣原指用罗织做的衣物,轻薄柔软,运用到诗词中多是形容衣物的轻薄飘逸。轻解罗裳中的罗裳本是轻薄的熨装,联系上一句红藕香残
5、玉簟秋”,可见词人因爱人远游而在萧瑟的秋天感到寂寞和寒凉,故而身着罗裳,独上兰舟工而卢氏的凤栖梧(题泥溪驿)所写“玉佩灯塔,滴露寒如水”,从听觉反映人物行进中饰物撞击发出“灯玲”之声,大大丰富了服饰的细节,也丰富了读者的感官体验。(二)女性服饰描写的作用分析服饰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物质文化之一,华熨作为礼仪之邦,服饰穿戴的规范是“礼”的体现。前代的诗词中常有用服饰描写来表现人物身份地位等的例子,如九歌大司命中“灵衣兮披披,玉佩兮陆离,以此说明大司命的身份和神秘。因女性服装的变化丰富和极富美感,常常受到文人的青睐。而服饰在诗词中已成为一种意象和典故,用以表情达意。意象,即是寓意于象,文心雕龙神思中
6、道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文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到了客观事物之上,例如郑风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在婉约派的词作中,描写女性人物服饰的用意也是如此:词人借或静或动的服饰意象和景物相互烘托,以此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如李清照永遇乐中“铺翠冠华,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惟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捻金雪柳”是宋代妇女会在元宵时插戴的时令头花。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也提到蛾儿雪柳黄金缕,这就点出了当下节气。词人借回忆当年盛装出游的情形,怀念和平年代的美好生活,对比今Fl自己的憔悴落魄,既是对往昔“铺翠冠华”的热闹元宵的美好追忆,也是对如今山河落陷的伤怀。欧阳修
7、贺明朝中轻转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一句偷捻将女子的娇羞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红裙上用金线绣了双凤,水葱般的玉指轻捻,大红、金线、葱白色的手指,词人将色彩搭配得极为和谐,画面生动地跃然眼前。“石榴裙”这一意象由来已久,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石榴裙是唐代极为流行的裙装,可从中窥见大唐女子的热烈风流。因而“轻转石榴裙带的女子,必然也是妩媚风流的了。二、婉约词中的女性妆容描写婉约词派作品内容以描写儿女生活、闺阁情思为主,因此词人为塑造女性形象往往会选择最具女性美”的方面来描写。梳妆是女性日常生活中极重要的一部分,既与心情紧密相连,又极具女性特征。正如李清照武陵春中的“风住尘
8、香花已往,日晚倦梳头”,“倦梳头”极显人物内心愁苦。女性的妆容同服饰一样,会随着时代背景、社会风气发生演变,因此也走时代风尚的重要体现之一。(一)婉约词中的女性妆容特点宋婉约词作中有许多对于女子妆容的描写,尤其多的是对于眉妆和唇妆的描绘。据统计,全宋词中眉字出现频率高达1509次。眉妆出现频次高的原因,一来是因为眉毛是人类表情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反映出丰需的情感,二是眉妆的造型变化丰南,演变出无数画眉方式,有其造型美。而唇妆除了变化也极丰富外,更因为女子的嘴唇在词作中往往带有香艳色彩,极具女性特征和女性美。如花间派代表,南唐后主李煜的斛珠“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叫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工女子早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婉约 中的 宋代 女性 风尚 赏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00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