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吏的“清廉诗”.docx
《古代廉吏的“清廉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廉吏的“清廉诗”.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廉吏的清廉诗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流传千古的“清廉诗”,这些诗大多为颇有文采的官员所作,其中不乏清官良吏。他们淡泊自律,清心直道,常赋诗明志,充满正气,为后人传诵称道。坦陈为官事项。唐朝诗人白居易做官比较廉洁,他曾任左*,位虽不高,职在谏言,于此他坚守本分,主张“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他关心民瘦,常以诗诉民声,留下了观刈麦卖炭翁等经典诗篇,诉说百姓生活艰辛,揭露社会弊病。白居易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逢职务变动时,都要将自己的收入或财产悉数赋诗“公示”O初出仕时,他任秘书省校书郎,即负责官署公文、书籍校对的官员。他作诗说:“幸逢*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2、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不久,白居易升迁左*,薪俸相应提升,于是赋诗曰:“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兼京兆户曹,赋诗曰:“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縻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困”。贬*司马,又赋诗日:“岁縻数百石,月俸六七万“。接着,外派到*任刺史,赋诗曰:“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后重回京城,再授宾客分司,题诗:“俸钱八九万,给受无虚月。”晚年官至太子少傅,他在诗中说,“月俸百千官二品回到*履*颐养天年时,还领到了一些“养老金”:“寿及七十五,俸占五十千”。临终前,他又展示了一下他的家产:“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郭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仿佛获缗二三千“o把自己各个阶段的俸禄或财
3、产写出来公示于众,体现了白居易别具一格的为官坦荡之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在任*刺史期间始终清廉自律,“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集”,过着清苦的生活,他先后疏通六井、筑*湖堤,为当地百姓做出不少政绩。阐明廉洁心迹。“检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这是明朝*知府况钟一次任满赴京时写的一首诗。况钟曾三任*知府。他到任后,清廉正直,重士*,严惩贪官,平反冤狱,兴办学校,被*人称为“况青天”。当其卒于任上,吏民聚哭,为之立祠。清道光年间,*人蔡信芳任*知县,他清廉勤勉,颇有政声。离任之日,百姓拦道挽留,蔡信芳写诗相赠:“罢郡轻舟回*,不带秦中一寸棉。回看群黎皆有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清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96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