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九册全册音乐教案.docx
《小学第九册全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第九册全册音乐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备课笔记学科:音乐班级:五年级教师:教学进度表本学期实际上课20周,共20节,其中机动2节。周次时间单元及主要内容课时多媒体第1周9.39.7第2周9109.14第3周9.179.21第4周9.249.28第5周10.210.5第6周10.810.12第7周10.15-10.19第8周10.2210.26第9周10.291L2第10周11.5-11.9第“周11.1211.16第12周11.1911.23第13周ll.26ll.30第14周12.312.7第15周12.1012.14第16周12.1712.21第17周12.2412.28复习第18周12.31.4复习第19周1.71.11
2、期末检测第20周L14118期末检测教学计划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一、发声训练部分:1、学会发声音,并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二、识谱部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教师所教的的乐理知识如:中、低、高音阶排列的顺序,掌握的音符、附点、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旋律、感受并认识节拍的强弱规律,力度记号及不同的要求唱法,并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编写、练习听音记谱等。三、唱歌部分: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
3、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四、欣赏部分: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把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课堂形式
4、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Q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教学分析:五年级时期的学习非常重要。在这个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两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为今后的五线谱学习做好了伏笔。学生情况分析: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
5、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第一课种太阳一、教学内容1、唱:种太阳2、做:听音选择合唱练习3、听:咱们工人有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二、教学目的1、学习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2、通过听音练习唱准四度、五度、六度音程,为歌曲学习打好基础;二声部视唱做到音准节奏准确,声部和谐均衡。3、通过听赏歌曲,进一步了解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感受音乐的时代气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唱准四度、五度、六度音程。2、教学难点:二声部视唱做到音准节奏准确,声部和谐均衡。四、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八
7、孔竖笛、卡片若干。_五、课时安排二.丁:;四课时第一:课眩二,,.1,f一、教学内容.1、唱种太阳二、常规练习:/1、师生礼仪。2、发声练习。三、教学新课1、教材分析:种太阳是一首以纯净的童声演唱的歌曲。通过欢快跳跃的旋律,富有幻想的歌词,勾画出天真无邪的少年儿童的形象,表达了他们要使世界变得更加温暖明亮的美好愿望。这首歌曲毕竟是童年幻想性的歌曲,这种幻想在一、二年级是有可能存在的,但到了五年级,这种幻想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头脑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们可以说出如果真的有好几个太阳照耀地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所以在教授歌曲是应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立意,从本质上领会歌曲的意义。2、视唱旋律
8、:(1)、注意四度、五度、六度音程的音准。(2)、注意唱准弱起小节的节奏,调整呼吸。3、听范唱,注意体会歌曲的速度、情绪。4、初步学习歌曲种太阳。(1)、歌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勾画出天真无邪的情绪,演唱时要轻巧、灵活。第二部分是副歌,乐句中的附点十六分音符要准确地掌握,唱出种太阳时愉快的心情。(2)、歌曲舒展、优美,抒发了心中美好的愿望,演唱时注意气息的连贯,换气的轻巧。(3)完整地演唱歌曲。5、思考:(1)、这首歌曲适合用怎样的速度演唱,稍慢、中速还是稍快?(2)、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活泼、欢快的,其中有一句舒展、优美的旋律,你能找出来吗?四、作业复习歌曲种太阳。五、教学后记:第二课时一、教学
9、内容1、复习歌曲。2、做:听音选择、合唱练习。二、常规练习1、师生礼仪。2、发声练习。三、复习歌曲种太阳1、复习歌曲种太阳,师生评议。2、听范唱,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3、指导学生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请个别同学进行表演唱。4、讨论课后的两个问题:(1)把三种速度都尝试一遍,说出不同的速度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再选择合适的速度。(2)选出节奏舒展、优美的旋律:最后一句。练习唱一唱。5、完整地演唱歌曲。四、综合练习1、听音选择:(1)你能听出老师弹的是哪两个音吗?听出后在唱一唱。(2)先进行听音练习,把53、42、25等音程大跳唱准,再进行本题的练习。2、合唱练习:(1)、唱好连
10、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说说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2)、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3)、练习中的二声部视唱,要注意一声部的弱起小节和连续的附点音符,声音要轻巧有弹性,第三小节有两拍没有附点的节奏要唱准确,干脆地结束。二声部从正拍起,要唱好强弱,声音应短促、有力。五、作业完成综合练习。六、教学后记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1、听:咱们工人有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二、常规练习1、师生礼仪。2、发声练习。三、听:咱们工人有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欣赏咱们工人有力量(1)教材分析:咱们工人有力量是作曲家马可(19181976)在东北工厂体验生活后的力作,1948年作于佳木斯。当时东北己经解放,马可亲自
11、看到了工人阶级热气腾腾,忘我劳动的场面十分激动,连词带曲一气呵成完成了这首歌曲,歌曲反映了工人阶级的劳动热情和改造世界的豪迈气魄。第一乐段采用了类似劳动号子似的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动力性很强。第二乐段节奏更为紧凑,情绪也更为热烈,在结束前停留在全曲最高音“5”上,强歌曲推向高潮。歌曲吸收了民间秧歌和劳动号子的节奏、音调,成为一首富有新时代气息的工人歌曲。(2)明确欣赏重点:引导学生注意领唱与齐唱的紧密配合,进一步了解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3)初步欣赏歌曲,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体会歌曲的情绪。(欢快、执列)(4)学生进行讨论上面的问题。(5)完成课后的填空。(6)再次欣赏歌
12、曲,尝试着唱一唱,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2、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教材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39年创作于延安,原名八路军进行曲,1950年改名。歌曲采用进行曲形式,音调激越、高昂,风格明快、豪迈,体现了革命的时代精神,塑造了人民军队的英勇形象。(2)明确欣赏的重点:感受进行曲的特点。(3)初步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的速度和情绪。说说和你心里的设想是否相似。(4)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5)完成课后的填空。(6)随着音乐原地踏步。四、作业:完成课后的作业。五、教学后记:第四教时一、教学内容八孔竖笛:如歌的行板二、常规练习1、师生礼仪。2、发声练习。三、八孔竖笛1、复习音阶。2、出示如歌的
13、行板旋律。3、跟琴声视唱旋律,注意气息的控制,以及二拍子、三拍子的混合运用。4、分乐句学习吹奏乐曲。四、作业复习八孔竖笛曲。第二课盼红军一、教学内容1、唱盼红军2、做随着指挥手势唱歌听音填空模唱3、听茉莉花码头调4、八孔竖笛沂蒙山小调二、教学目的1、通过教唱盼红军,使学生了解当年红军与人民的鱼水之情,学会用轻巧抒情的声音表达歌曲内容,掌握多次出现的切分音节奏。2、要求学生较熟练地掌握本课的二部视唱曲,并感受情绪和风格;基本准确地听记旋律;进行模唱。3、通过欣赏歌曲,了解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对比本课出现的民歌,知道中国各地的民歌各具特色。4、巩固高音区的吹奏技巧。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
14、会用轻巧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2、教学难点:掌握多次出现的切分音节奏。四、教具准备钢琴、磁带、八孔竖笛、卡片若干。五、课时安排四课时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唱盼红军二、常规练习1、师生礼仪。2、发声练习。三、学习新课1、教材分析:盼红军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四川民歌,演唱者持小碟、竹筷边敲边唱边舞,叮当之声伴随着悦耳的歌声十分动听。曲调抒情优美,曲折委婉,表现了演唱者的深情和喜悦。这首民歌为一段体,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上句为4小节,下句扩展为7小节,上下句虽不对称,但风格统一,一气呵成,的节奏型贯穿全曲,使曲调的抑扬顿挫更显清晰。2、节奏练习。3、视唱旋律。4、听范唱,体会歌曲的情绪和风格。5
15、、理解歌词的意义,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体会演唱者的心情。6、初步学习歌曲。四、作业1、找出歌曲中带有切分音节奏的小节,练习拍一拍。2、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盼红军。五、教学后记: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处理歌曲盼红军。2、综合练习。二、常规练习1、师生礼仪。2、发声练习。三、处理歌曲1、复习歌曲,师生评议。2、本课的换气较难,要十分敏捷,尽量保持乐句的连贯。3、一起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4、完整地演唱盼红军。四、综合练习1、随着指挥手势唱歌。(1)要求:随着老师指挥的手势唱小黄鹏鸟,感受和盼红军不同的情绪和风格。(2)出示小黄鹏鸟的旋律。(3)练习跟着老师的指挥手势演唱小黄鹏鸟,注意唱出
16、4/4拍的韵律。(4)感受小黄鹏鸟和盼红军不同的风格和情绪。盼红军四川民歌欢快小黄鹏鸟内蒙古民歌抒情2、听音填空。3、模唱。五、作业继续巩固本课的练习。六、教学后记: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欣赏茉莉花码头调二、常规练习1、师生礼仪。2、发声练习。三、欣赏1、茉莉花(1)、教材分析茉莉花是一首流传较广的汉族民歌,原名鲜花调,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风格也基本相同,以河北和江苏的最为典型。曲调优美流畅,由于茉莉花的音调具有十分典型的中国民歌特色,因此被意大利作曲家用于歌剧图兰多中。(2)、欣赏歌曲,要求学生注意其五声性的特点和曲调平稳而婉转流动的特点。(3)、出示茉莉花旋律,试着演唱旋律及歌词。(4
17、)根据旋律的起伏画出线条,再跟着录音唱一唱。(5)编几个舞蹈动作,随着音乐表演。2、码头调(1)、教材分析码头调是一首在苏州一带流行的时调,属民歌中的小调类。曲调优美、旋律柔顺而动听,具有浓郁的吴语地方特色。歌曲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俗语赞美了苏州。(2)欣赏书上的两张图画,说出是什么地方。并请同学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苏州的名胜古迹。(3)欣赏码头调,使学生感悟到优美婉转的地方小调是与当地的人文景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4)让学生说出码头调是用什么地方的方言演唱的?并且说说苏州方言的特点,大家一起来试一试。(5)说说茉莉花和码头调旋律的共同特点。(优美婉转)3、师生共同小结,说说对江苏民歌的认
18、识与感受。4、作业:模唱茉莉花与码头调。四、教学后记:第四课时一、教学内容八孔竖笛沂蒙山小调二、常规练习1、师生礼仪。2、发声练习。三、八孔竖笛沂蒙山小调1、复习如歌的行板,师生评议。2、出示沂蒙山小调旋律,跟着琴声视唱。3、分乐句吹奏。,4、要点:巩固高音区的吹奏技巧。四、作业复习如歌的行板沂蒙山小调五、教学后记:第三课牧童一、教学内容1、唱牧童2、做听音添卡片,用直线连乐句3、听母亲教我的歌小小的礼品4、八孔竖笛深深的海洋二、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歌曲牧童,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感受快乐的情绪并表现出来O2、通过听音填空和连接上下句练习,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培养调式感,主音感。3、通
19、过欣赏歌曲,感受外国歌曲的旋律特点,以及歌曲所表现的情绪。4、八孔竖笛学习二声部合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准、音色的控制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二声部合唱的能力。四、教具准备钢琴、磁带、八孔竖笛、卡片若干。五、课时安排四课时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唱牧童二、常规练习1、师生礼仪。2、发声练习。三、教学新课1、教材分析:歌曲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畅,节奏轻快,加上简单和谐的一句二声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地放牧的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歌曲结构规整,分为四个乐句:一、二、四乐句完全相同,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乐句由两个节奏组成,富有动感;切分音贯穿始终,使整首歌曲充满、活力。
20、2、节奏练习:3、视唱旋律:4、练习二声部轮唱。5、听范唱,体会歌曲的情绪和速度。6、初步学习歌曲。7、试一试,用下面那一种节奏型为牧童伴奏比较好?四、作业复习歌曲牧童。五、教学后记: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处理歌曲。2、综合练习。二、常规练习1、师生礼仪。2、发声练习。三、处理歌曲。1、复习歌曲,师生评议。2、注意唱准切分音节奏,感受它的跳跃感。3、注意音准和谐,先单独练习,再进行合唱。4、歌曲可采用领唱、合唱的形式演唱。为了使快乐的情绪达到高潮,也可以在二段唱完后隔一小节轮唱的形式再唱一遍第一段。5、完整地演唱歌曲牧童。四、综合练习。1、根据老师弹的旋律,把卡片上的音填到括号里,再连起来唱
21、一唱。(1)出示几张卡片上的旋律。(2)听音练习,师生评议。(3)经过讨论,得出正确答案。2、下面左右两边的乐句怎样连才好听?请按你的选择用直线连一连,再唱一唱。3、教师小结。五、作业完成课后的练习O六、教学后记: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听母亲教我的歌小小的礼品二、常规练习1、师生礼仪。2、发声练习。三、欣赏歌曲1、欣赏母亲教我的歌。(1)教材分析母亲教我的歌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作品,作于1880年。这是他所写的歌曲中最著名的一首。曲调朴实无华,亲切动人,在简练的音乐语言中充满了怀念的愁思,感人肺腑。歌曲曲调采用214拍,而伴奏却用了6/8拍、两种节拍的复合使用,生动地表现出母亲心灵的颤动。(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第九 册全册 音乐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88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