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7《怎样让小车动起来》粤教版教学设计.docx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7《怎样让小车动起来》粤教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7《怎样让小车动起来》粤教版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7怎样让小车动起来粤教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怎样让小车动起来”是承接上一课“做一辆小车”。小车已经做好了,让小车动起来是同学们最想做的事。在上一节课的最后让学生去思考:你的小车能动起来吗?所以这节课可以顺着上一节课的问题来展开。活动1:先让同学们用推或拉的方式让小车动起来,初步体验推力和拉力。接着将绳子换成橡皮筋拉动小车,观察现象,从而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活动2:引导同学们去思考:用推和拉的方式让小车动,这是为什么呢?接着让同学们通过推动桌子、拉动椅子再次感受推力和拉力。活动3:向同学们介绍了推力和拉力,从而使同学们了解力对物体能产生作用,继而再思考生活中哪些地
2、方运用了推力和拉力。二、学情分析怎样让小车动起来,学生首先会想到用推的方法,但为什么用推的方式能让小车动起来呢?学生没有意识到在推小车的时候用了力,“力”对他们来说比较抽象。三、教学策略1.充分体验,感受推力和拉力。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用推和拉的方式让小车动起来是因为用了力,可以让学生去推或拉各种物体,既有轻的物体,也要有重的物体;然后让学生充分交流感受。2.情境再现,列举推力和拉力。生活中很多地方运用了推力和拉力,但学生不一定马上能想到,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相关经历。四、教学目标1.用推和拉的方式让制作好的小车动起来,并在推动桌子、拉动椅子时能感受到力。2 .通过观察橡皮筋拉小车时
3、的变化,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3 .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力对物体能产生作用。4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推力和拉力。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力对物体能产生作用。通话观察橡皮筋拉小车时的变化,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教学难点:学生对“力”比较抽象,很难意识到在推小车的时候用了力。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推力和拉力。六、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小车、课件。学具准备:小车、绳子、橡皮筋、纸山洞、卡片。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动起来的车画面。教学设计5 .教师提问:这些车是怎样动起来的?”6 .指名汇
4、报:马车是马拉动起来的,汽车是发动机带动起来的,火车是用发动机推动轮子,带动火车头的轮子转动,然后火车头前进,拉动列车一同前进7 .创设问题:上节课我们制作的小车能动起来?你们有什么方法?8 .各抒己见:可以推、拉9 .出示课题:“怎样让小车动起来”。(教师板书)【设计意图:制作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一开始的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各抒己见,议论纷纷。这样的情境导入让学生很快明确本节课要探究的主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探究欲望。】(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 .活动1:让小车“动”起来(1)任务驱动:这些方法到底能不能让小车动起来呢?我们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好吗?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怎样让小车动起来 小学 科学 年级 上册 怎样 小车 起来 粤教版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8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