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开题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开题报告江宁区XX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12345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河北峰峰春光中学徐祥军由我们课题组申报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经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被立项为邯郸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现由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提出课题的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在此,请各位专家和领导进行评议和指导,也请课题组成员加以审议。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课题的提出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更是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
2、实力的战略措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J这样把课程的一部分权利放给学校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则成了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我们的认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
3、课程。诚然,当今的社会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教育天地,无穷无尽的鲜活资源,尤其是本土本乡的特色产业和风俗文化更是具有无可替代的个性化的宝贵资源。因此,如何合理的有效地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教育服务,便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地处举世闻名的磁州窑故乡一一峰峰。峰峰西倚太行,东望平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和革命文物星罗棋布。峰峰有全国、省、市级文物23处,是我省的文物大区之一。仅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就有三处六个分布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1处,第二个王看苇子灯也已入选国家级,也即将成为又一处国家级的非遗。仅这些国字号的文化资源在我区就有这么多,而且有些在国内和国外影响很大,
4、如众所周知的磁州窑文化,历史上就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誉。千年窑火,生生不息,孕育出古老灿烂的中国磁州窑文化;她不仅在国际上有影响,而且它还是双料的“国保”,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这在全国也不多见。其中大师刘立忠,XX年入围“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项目第一批候选名单。XX年,他的磁州窑烧制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时,响堂山石窑集中国石窟雕刻艺术之大全,享誉中外。除此之外,矿区的文化资源在文化构成上十分全面,既有代表皇室贵族阶层主流文化的响堂,也有代表社会最底层大众的民间艺术磁州窑。再有,矿区的文化传承脉络清晰,从原始社会
5、一直可以写到现当代。所以,矿区的文化资源就像新发现的煤层一样,储备量大,具有深厚的底蕴,需要多层次地挖掘与开发。这几年,区政协在挖掘峰峰地方文化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峰峰文史资料、峰峰民间文学连续出版多部,是最好的成果。XX年的政协会上,专门下发了关注峰峰文化软实力的文件,将峰峰文化的发展纳入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还在互联网上,通过百度搜索“峰峰文化”,找到相关网页约5980篇,中国旅游文化网、鼓山文化网等网站和本区文史资料等文献资料里对一些乡土文化都有介绍,尤其是XX年本区举办了首届磁州窑文化节,XX年建成了磁州窑博物馆,同时还有磁州窑史话峰峰民间文学等一些书籍都对磁州窑文化进行了专题介绍,这些都
6、对宣传和弘扬本区乡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本区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学习的峰峰乡土文化读本。同时,根据课题组的调查,作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大部分中学生,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少之又少,大部分同学知道有磁州窑、南北响堂石窟,但对磁州窑的科学构造、制作技艺、历史影响等知之甚少,对磁州窑文化了解也不够全面、深刻;对于南北响堂石窟也仅限于知道有这个景点,不知道石窟的建造年代,更不要说了解石窟文化了。如果说,对于磁州窑和响堂山石窟,由于近几年来的宣传,还了解一些的话,那么其他一些家乡文化,比如苇子灯、大社面塑等,同学们简直是闻所未闻。针对
7、上述问题,为了大力弘扬和继承本区乡土文化,让后代了解家乡的历史,了解家乡的文化,激发起本区中小学生从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加快本区校本课程开发力度,我们课题组决定以古老多彩的“峰峰乡土文化”为课程资源,形式多样地开发“峰峰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决定把峰峰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作为一项重点课题进行研究,拟通过本课题研究实现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峰峰乡土文化相融合,学科教学与峰乡土文化相整合,探索一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新路子,使得峰峰的乡土文化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课题的研究意义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是一个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我们
8、把实施过程看作为一种学习生活方式,以“峰峰乡土文化”为主题,螺旋式地向纵深发展,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强调的是新的教学观和新的学习方式,尝试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学习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课程形态。为此,具有下列特殊的意义和价值。1.促进树立新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通过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更好地选择开发与利用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使教师形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2 .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特别注重选择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取向。在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既要突出新课程改革理念,又要体现家乡乡土文化特色,使二者珠联璧合,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浓厚的“乡土味”,“家乡气”,使教师树立起乡土
9、文化和生活中处处有课程资源的观念,以便创造性运用家乡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观,从而不断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3 .促进学校办学理念深化、扩展。实施家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就是对学校办学理念的一次提升、一次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可以明确学校独特的办学方向,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开发校本课程的新课程观。研究价值1 .有利于学生学习乡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通过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丰富乡土历史文化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家乡乡土文化资源,把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各科教学相结合,拓展国家课程,提
10、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特别注重选择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取向。在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既要突出新课程改革理念,又要体现家乡乡土文化特色,使二者珠联璧合,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浓厚的“乡土味”,“家乡气”,使教师树立起乡土文化和生活中处处有课程资源的观念,以便创造性运用家乡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观,从而不断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3 .促进学校办学理念深化、扩展。实施家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就是对学校办学理念的一次提升、一次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可以明确学校独特的办学方向,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开发校本课程的新课程观。二、
11、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综述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它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各个方面。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它以充分考虑到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凸现学校自身特色等为主要特征,体现了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如今,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响亮口号与明确目标。由于各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差异
12、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各不相同,使校本课程开发各有特色。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方分权的国家,国家只是提供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学校,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可以称之为校本课程;而法国、俄罗斯、泰国等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一级制定严密的计划,地方和学校执行计划,在课时安排上只留出一小部分,给学校自主设计课程。在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的起步较晚。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自主权的增多,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发布后,各地、各校根据决定提出的“建立新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精神,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和实验。较典型的
13、有江苏锡山中学、上海七宝中学等学校。我们省校本课程开发做得比较好的有保定市新华区、邯郸市丛台区等学校。这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内容、程度及评价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力推进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令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瞩目的成就。自此,校本课程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形态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校本课程的蓬勃发展。从上述国内外这一类型的研究分析,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国各地形成了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新热潮。并且涌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如北京东城区的中国共产党在东城的足迹,大兴地区编写
14、的乡土教材大兴我的家;广州市教育局编写的乡土教材广州地理;浙江省衢州二中的“南孔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编写的面向中学生的乡土读本贵州读本。钱教授认为:“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这就是失根,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在这个层面上,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强调J“人的精神就是立足大地,仰望星空。要想立足大地,先得认识脚下的土地,保持住自己的根J这也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认为:“校本的,才是更有发展价值的二这充分说明,近来利用乡土文化促进学校教育研究已经得到教育界人士的
15、普遍认同。但却不可否认,这类研究还十分泛化、笼统,只有粗线条的原则、内容,缺乏有效的措施、方法等。有的只是就乡土文化而“教”乡土文化没有对乡土文化所包含的全面的教育价值加以挖掘,没有对此进行深化和辐射,更没有把乡土文化与课程融合一体。三、课题核心概念界定1 .乡土文化乡土文化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乡土文化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本课题所研究的乡
16、土文化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2 .校本课程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做出的关于课程开发的决定或所采取的课程开发活动方式,其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自身,其核心在于强调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决策依据,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3 .峰峰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它就是学校依托峰峰一一我们的家乡,以家乡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为资源,根据“以家乡的文化为基础,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以师生为课程开发主体”的办学理念,进行课程的规划,方案的设计,活动的组织、辅导、评价与研究成果展示,使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搜集、讨论、制作等诸多
17、方式去进行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课程体系。四、课题依据1.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力是指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其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一一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一一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如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多元智能理论是本次新课改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也是本课题研究重要的理论依据。2 .构建主义理论构建主义普遍认为学习是学生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
18、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间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其构建机制含四大要素: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因此,构建主义理论是本课题的理论依据之一。3 .政策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不仅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的框架,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要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的教学模式。这些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4 .实践
19、依据我校是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实践研究的实验校。在“为立身打基础,为报国做准备”办学目标和“科研先导,文化强校,打造魅力春光”办学思想指导下,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高起点,高品位,慎重实施,逐步推进”为基本原则,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的提高有直接或间接帮助的课程为主要内容,以“人文与科学”讲座课程为龙头,开发出了培养“四有”+特色人才的“A级学校文化特色课程,B级学科拓展特色课程,C级兴趣小组活动课程,D课题引领课程”四级校本课程。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五、研究目标1.依据校本课程理论,通过本研究,开发峰峰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读本2 .依据行动研究等科研方法
20、,建构峰峰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3 .依据新课程理念,探索实施峰峰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案例六、研究内容1 .家乡乡土文化社会调查研究首先,对实验年级学生进行民俗文化问卷调查;其次,组织学生到磁州窑文化博物馆、遗址、作坊和响堂石窟、民俗农村等地方进行社会调查;最后,分别写出调查报告作为阶段研究成果。2 .磁州窑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科整合教学方式的研究主要开发以下校本课程:美术教学与磁州窑文化整合的校本课程;化学课与磁州窑文化整合的校本课程;政史地学科与磁州窑文化整合的校本课程;创作磁州窑文化专题网站。3 ,响堂山石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途径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制定响堂山石窟文化校
21、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举办响堂石窟文化专题讲座;参观调查响堂石窟文化发展历史与研究状况;创作响堂石窟文化专题网站。4 .峰峰地名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案例的研究一是收集峰峰地名来源的历史资料;二是通过地名了解民俗文化;三是收集峰峰名人资料,撰写建立峰峰名人小档案。5 .峰峰地方特色饮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的研究主要收集和村香醋、和村羊汤、大社面塑等具有悠久历史的特色饮食文化资料,制作峰峰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网站。6 .峰峰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的总体方案研究第一,制定峰峰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实施方案;第二,制定峰峰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激励评价方案。七、研究方法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
22、育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学生姓名鲁孝坤学号类型网络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层次指导教师日期目录摘要:1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园环境;开发;利用1一、乡土资源的巧妙开发2乡土材料的收集.2乡土材料的利用.2创设主题墙,体现农村特色的室内环境4创设主题墙,体现材料教育的多功能性5三、创设与园本课程和传统民俗相关的环境6献】6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农村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乡土资源,本文从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
23、特点,将乡土资源巧妙地渗透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到环创的各个角落,使幼儿学会互助合作,珍惜资源,乐于参与实践,积极探索。运用乡土自然资源等,通过教师与幼儿的合作,创设出与幼儿生活相适宜的环境。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园环境;开发;利用一、乡土资源的巧妙开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J我园有着丰富的农村乡土资源和废旧材料,供幼儿操作,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愿望和动手的欲望。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这是他们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十分重要且具有良
24、好效果的教育过程,培养他们从小就有变废为宝,不浪费任何资源的环保意识。乡土材料的收集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材料对活动区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的各种农作物、野花、野草、野果,根据季节变换各不相同,它们均是农村孩子的天然玩具。它们既是引发幼儿探索活动的刺激物,也是幼儿主动建构、认识周围世界的中介。如何收集具有教育价值的乡土资源,我们组织教师共同研究,从以下两方面开展了收集活动: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展现自己的收集品,并通过相互交流、研讨,扩展活动思路,明确收集范围与收集的多种途径。既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收集本土材料,又要求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类。我们根据当地农村特色,把乡土材料分成:植物类
25、、沙石类、民间劳动工具类、昆虫动物类和其他废旧日用品类,为开展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奠定物质基础。二是拓展收集途径,发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收集活动。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收集各种材料对孩子进行区域活动的重要价值,让他们真正了解各种物品的再造性功能与作用。同时,让家长欣赏一些利用收集的材料制成的成品、半成品教玩具,以激发家长的积极性。在亲子活动中,让家长利用自己和孩子一起收集的物品,开展各类创作活动,也能大大激发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兴趣。乡土材料的利用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它为孩子和知识之间搭起了桥梁,是孩子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工具,是幼儿在区域中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的有效载体。适宜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幼儿在操作、摆弄材料的过程中会不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向自己挑战。因此,教师应非常重视材料的提供与利用。1、植物资源的利用我们在幼儿园里专门开辟了种植区,种一些简单易长的蔬菜与农作物,让幼儿了解蔬菜、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了解其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并引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教师还组织幼儿采、摘、挖,并且带领幼儿烧菜、品菜,这样不仅能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收获,更能知道怎样珍惜劳动的成果。我们还把采来的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8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