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主流汽动引风机方案.docx
《3种主流汽动引风机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种主流汽动引风机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针对国内主要的3种汽动引风机技术,从设备配置、技术特点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汽动引风机改造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背压式汽电双驱动方案的系统配置最为简洁、所需场地较少、系统可靠性最好,且净收益最高,但投资额也较高,3种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时间差别较小。三种配置方案1.1 凝汽式汽动图1凝汽式汽动方案示意图该方案一般配置2台5O%容量的静叶可调轴流风机,设2台凝汽式给水泵汽轮机,需要设置供汽管道系统、轴封系统、凝汽器、凝结水系统、抽真空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润滑油系统等。由于引风机改为给水泵汽轮机驱动,为满足机组启动需求及降低辅机故障减负荷(RB)工况下机组运行风险,每
2、台机组设置1台备用电动引风机。1.2 背压式汽动按热用户需求不同可将供热分为工业供热和采暖供热。该方案一般配置2台5O%容量的静叶可调轴流风机,设2台背压式给水泵汽轮机。由于给水泵汽轮机排汽直接排至供热系统或主机热力系统,因此不需要设置冷端系统。与凝汽式汽动方案相比,该方案可以减少凝汽器、凝结水系统、抽真空系统及循环冷却水系统。为满足机组启动需求及降低RB工况下机组运行风险,每台机组设置1台备用电动引风机。图2背压式汽动方案示意图1.3 背压式汽电双驱动背压式汽电双驱动在石化行业应用较多,在火力发电行业应用较少。该方案配置了2台5O%容量的静叶可调轴流风机,设2台背压式给水泵汽轮机和2台异步电
3、动发电机。该方案与背压式汽动方案相比,不同点主要有:(1)多设置了2台异步电动发电机;(2)减速齿轮箱必须有离合器;(3)不用设置备用电动引风机。厂内6kV母线图3背压式汽电双驱动方案示意图1.43种方案对比3种方案的主要设备配置情况见表1(“卡表示方案中配置该设备)。由表1可得:凝汽式汽动方案增加的辅助系统最多,需要占用的场地较多,且维护工作量最大;背压式汽电双驱动方案较背压式汽动方案增加了2台异步电动发电机,但是减少了备用电动引风机,其系统配置更为简洁,所需场地较少,且维护工作量最低。表13种方案的主要设备配置比较项目凝汽式背压式 背压式汽动 汽动 汽电双驱动给水泵汽轮机 引风机供汽管道系
4、统给水泵汽轮机本体润滑油站控制系统排汽管道系统凝汽器凝结水系统抽真空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齿轮箱异步电动发电机引风机本体烟道系统备用异步电动发电机电动引风机本体引风机烟道系统技术特点当前大3数火电机组在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烟气系统的阻力有所增加,原增压风机和引风机合并等造成引风机功率增加较多,造成电动引风机启动电流过大而造成6kV厂用电母线电压降低,对厂用电系统带来冲击,并且电动引风机的厂用电率较高。另外,定速引风机在中低负荷时不但效率较低,而且风机叶轮的磨损较大,而大功率电动机变频改造又存在高成本、高故障率等不利影响。因此,应对大型火电机组汽动引风机改造的可行性进行研究。2.1 工作汽源的选择凝汽
5、式汽动方案的汽源可选择主机四段或再热冷段的抽汽。选择再热冷段抽汽作为汽源时,蒸汽过热度偏低,叶片水冲击较大,若进行叶片抗水蚀处理,则成本增加较多,若不进行水蚀处理,汽轮机寿命将大大缩短。若借鉴给水泵汽轮机汽源,将主机四段抽汽作为汽源,则可利用的焙降大且热效率高,系统运行更为可靠。所以对于凝汽式汽动方案,选择主机四段抽汽作为汽源更为经济。背压式汽动方案的汽源可选择再热冷段、再热热段或者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的抽汽,也可选择主机汽轮机高压缸、中压缸的某级抽汽。从背压式汽动改造案例看,大多数汽源选择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的抽汽,而不选择再热冷段和再热热段的抽汽,这主要是因为再热冷段的蒸汽过热度偏低,经给水泵
6、汽轮机做功后很容易进入湿蒸汽区,叶片受到的水冲击较大,而再热热段的蒸汽温度参数则要求匹配材质更好的供汽管道及阀门。汽电双驱动方案的汽源选择与常规背压式汽动方案一致。2.2实际改造前的注意事项(1)从锅炉方面分析,若汽动引风机的汽源是锅炉低温再热器出口或蒸汽低温再热蒸汽管道抽汽,锅炉的供汽能力及抽汽后对锅炉受热面安全运行的影响应由锅炉厂核算,且对汽动引风机进行改造后,锅炉换热情况发生变化,应当结合实际对锅炉受热面进行综合调整,达到不降低锅炉效率及运行安全性的目的。(2)从主机汽轮机方面分析,若汽动引风机的汽源是锅炉低温再热器出口或低温再热蒸汽管道,主机汽轮机是否能承受轴向推力的变化应当由汽机厂核
7、算,并且需要对原主机汽轮机通流部分进行核算,确认改造方案是否影响主机汽轮机的夏季出力。(3)从给水泵汽轮机与风机设计匹配方面分析,应当尽可能提高轴系运行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齿轮箱由给水泵汽轮机厂家供货,因此给水泵汽轮机厂家需要对风机和齿轮箱的轴系进行扭振计算。(4)从引风机本体方面分析,引风机调速运行后,应当由风机制造厂对叶轮和前导叶进行加固,提高其可靠性。23改造后存在的问题汽动引风机改造前虽然会对方案详细地进行论证,但实际运行中仍然会存在个别问题,在对一些电厂进行调研后,主要归纳出如下一些问题供前期可研阶段参考。(1)凝汽式汽动方案中的系统相对独立,但是增加的辅助系统最多,运行中小故障较
8、多、维护工作量大。(2)背压式汽动方案中的给水泵汽轮机的排汽全部回收至除氧器时,经常会出现排挤四段抽汽的现象,从而导致除氧器压力升高,并进一步导致给水泵汽轮机进汽压力偏大、排汽温度过高等问题。(3)当前火电机组逐步参与深度调峰,对于背压式汽动和背压式汽电双驱动方案,改造后的机组不适合进行深度调峰,而采用凝汽式汽动方案的机组在深度调峰过程中的适应性较强。(4)无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汽动引风机技术,机组在启动过程中,并入第2台汽动引风机操作难度较大,对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5)采用背压式汽动方案的机组由于轴封漏汽量大,普遍存在着润滑油质不合格的情况,滤油工作量较大。经济性分析3.1 比较方法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流 汽动引 风机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8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