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走月亮》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
《2《走月亮》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走月亮》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走月亮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走月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2 .品词析句,揣摩“流着”“抱着”等词语的独特表达,了解反复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效果。3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系生活,感受月光下的景象之美,体会“我”和阿妈走月亮的无限乐趣,体会浓浓的亲情。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 .回答问题。(1)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了在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那月亮是从哪里升起来的?(洱海)(2)“洱海”,作为咱们云南人,并不陌生。同学们去过洱海吗?说说你见到的洱海是什么样子的?想象一下,月亮从洱海升起来了,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 .交流互
2、动。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板书:静谧、安详)3 .齐读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云南的学生,对洱海并不陌生,介绍洱海,能让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拉近了和作者的距离,拉近了和文本的距离。二、范读引路,整体感知1.思考问题。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思考:什么是走月亮?“我和阿妈走月亮”是怎么走的?4 .汇报交流。学生在四人学习小组中交流。5 .归纳小结。教师小结:作者说的走月亮,其实就是作者和他的阿妈在月明之夜散步观景,是去走月光下溪边的小路,去看池塘除了小溪边,他们还到哪里走一走了呢?(山村小道、
3、田野旁边的路上,我们家的地里,田填上)设计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抓住了题目,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题目入手,能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走月亮”,解决了是谁走月亮与去哪里走这几个问题就能帮助学生迅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三、想象画面,品读悟情1 .自读课文。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那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自读课文,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说说你喜欢的原因。2 .品读感悟。(1)出示: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增强体验:真的淘洗过吗?为什么这么说?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带给你怎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月亮 月亮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_2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78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