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课思考.docx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课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课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课思考今天听了小颖老师的一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感慨很多,以此自省自己的课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是部编四上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记叙文,在这之前单元编排的是以“爱国”为主题的三首古诗,因此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要首先在这篇课文中落实。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训练要素在本册书中,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第四单元“神话”单元,就提出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语文要素。那么第七单元相较于第四单元,它的不同在哪里呢?第四单元中的文章都是神话故事,都是讲了一件事情,而第七单元文章里的事件不再仅仅是一件。这就需要学生
2、首先找出事件,然后对每个主要事件进行概括,继而把它们连缀起来,组成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当然,我们在概括每个主要事件时,仍然能够用上第四单元所学的方法。所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学生首先应该能够找到文章讲了几件事,然后抓住主要人物对主要事件进行概括,最后学习怎么将几件事按照一定的逻辑连接起来。今天的课堂上,老师的板块划分非常清楚。首先,学生分享了查阅资料所得到的周恩来的生平知识。然后,出示本节课的成功标准,回忆了之前学过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之后,让学生交流讨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教师组织班级分享,概括三个主要事件的内容。总体来看,条理很清楚,目标也基本是明确的。而且整个课堂中,老
3、师非常注意学生的自主合作,每次合作给出了比较充分的时间,因为长时间形成的规范,学生之间的合作非常默契。老师很强调学生间互相的倾听,彼此表达补充很自如。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去学习的。但课堂中有些地方,我觉得值得商榷。第一,成功标准“包办”了学生的一个难点开课伊始,老师给出了成功标准“我能聚焦主要人物和事件,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成功标准中,直接指出了课文讲了三件事。这一点值得商榷。因为从后面学生的讨论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三个事件到底应该对应文本的哪些段落,争议非常大。所以,首先通过学生自己读课文来思考文章讲述了几件事,老师不应该代替为之,因为,面对全新的文本
4、,要运用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时,能够自主找出事件,应该是学生日后阅读理解中必备的技能。第二,小组讨论时间偏长,学生自主静心阅读和动笔的时间较少。教师在带领学生回忆完第四单元学习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后,就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小组讨论概括三件事的主要内容,继而总结去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做法是不是放手太快了些,我一直在反问自己。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这个方法,第一个事件,是不是应该先给学生自我阅读的时间,动笔先自己写下来,然后教师给出一定的指导。一方面,概括本身就需要凝练语言,所以需要有自主阅读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另一个难点是在概括主要事件时,能够围绕主要人物来写,以便为后面三件事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 崛起 读书 听课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78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