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乡土文学劳动伦理叙事的迁延与异变-TheExtensionandChangeoftheNarrativeofLaborEthicsinLocalContemporaryChine.docx
《中国当代乡土文学劳动伦理叙事的迁延与异变-TheExtensionandChangeoftheNarrativeofLaborEthicsinLocalContemporaryChine.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乡土文学劳动伦理叙事的迁延与异变-TheExtensionandChangeoftheNarrativeofLaborEthicsinLocalContemporaryChine.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当代乡土文学劳动伦理叙事的迁延与异变TheExtensionandChangeoftheNarrativeofLaborEthicsinLocalContemporaryChineseLiterature作者:王朱杰/孙基林作者简介:王朱杰(1981-),男,山东平度人,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在读博士生,主攻中国现当代文学;孙基林(1958-),男,江苏丰县人,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山东威海264209)o原文出处:河北学刊(石家庄)2020年第20202期第107T14页内容提要:在中国现当代历史文化语境之中,“劳动”一词有着独特
2、的历史意味。在延安文学时期,劳动伦理透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勤勉的土地耕种成为农民身份认同的标志,并由此衍生出相应的伦理价值和意义。在这一时段的文学叙事中,乡土劳动伦理发挥着支撑性作用,农民对现代革命话语的理解和接纳凭借着乡土劳动伦理逻辑而达成。在“十七年文学”时期,乡土劳动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农人本色,还上升为一种政治品性,具有了传统伦理价值之外的政治以及相应的美学价值。新时期乡土文学一方面罐续了“十七年文学”劳动伦理的叙事逻辑,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逸出了其意义系统,开始向乡土劳动伦理回归,显露了一种弥合历史罅隙的叙事心态。Inthecontextofmodernandcontemp
3、oraryChinesehistoryandculture,thewordulabor,hasauniquehistoricalsignificance.IntheperiodofYan,anliterature,laborethicsrevealedastronglocalflavor.Locallaborethicsplayedasupportingrole.Peasants,understandingandacceptanceofmodernrevolutionarydiscoursewasachievedthroughthelogicoflocallaborethics.Inthepe
4、riodof“SeventeenYearsLiteraturew,locallaborhasakindofpoliticalcharacter,whichhasthepoliticalandaestheticvaluebeyondthetraditionalethicalvalue.Inthenewera,thelocalliteraturebegantoreturntothelocallaborethics,revealinganarrativementalitytoclosethehistoricalgap.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20年10期关键词:乡土文学/劳动伦
5、理/劳动光荣/劳动改造IOCalliterature/laborethics/laborglory/IabOrtransformation标题注释: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20)02-0107-08在中国现当代历史文化语境之中,劳动一词有着独特的历史意味。劳动不仅仅被视为一种谋生方式,对劳动的价值认同除却农耕社会所衍生出的诸如耕读传家、以农为本等传统乡土伦理倾向之外,针对土地的劳动还被附加上了现代经济、政治等层面的属性,从而具有了现代伦理的价值
6、和意义。在延安文学时期,农民对现代革命话语的理解和接纳,凭借着乡土劳动伦理的逻辑而达成。在“十七年文学”中,乡土劳动不仅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农人本色,而且还上升为一种政治品性,对劳动伦理的重构成为推进革命前行的强劲动力。新时期文学一方面凄续了“十七年文学劳动伦理的叙事逻辑,另一方面则开始向乡土劳动伦理回归。本文选取这三个时段的典型文本进行一种历史切片式的解读,以便探索劳动话语在中国文学中的构件、节点以及穿行其中的伦理逻辑和运作机制,并寻绎中国历史发展的循环往复及连续性。一、传播与限定:劳动伦理乡土性与政治性的关系延安文学时期正值革命话语秩序的初创期,毛泽东文艺思想对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倡导,
7、民间文艺形式和文化资源被视为文艺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延安文学所展现的是一种民间的、乡土性质的叙事。在劳动伦理层面,延安文学所内含的劳动伦理透露出一种浓浓的乡土气息。在传统农本社会,针对土地的体力劳动是农民根本的、唯一的生存方式,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农民本分。规规矩矩的土地耕种成为农民身份认同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并由此衍生出相应的伦理价值和意义。劳动的意义是经验的、世俗的,如果深入到文本的叙事肌理层面便可以看到,即便是在政治外壳的包裹下,乡土劳动伦理仍在内里发挥着一种制约或支撑的作用,如土改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围绕地主顾涌成分问题所产生的争议,即如此。小说首先回溯了顾涌的发家史,顾涌起先也是苦出身,
8、是个拦羊的孩子,后来靠着在荒瘠的土地上流血流汗,受了四十八年的苦,才积累起现在的家业。所以在划分成分时,农会主任程仁反对将顾涌划为革命阶级的对立面一地主,理由就是顾涌的发家靠的是自食其力、克勤克俭的劳动:他这个地主可跟李子俊不一样,李子俊是坐着不动弹,吃好,穿好,要钱他老顾么,是一滴汗一滴血赚来的呀!他的生活也不强,省吃俭用,咱们要把他同李子俊一样看待,管保有许多人不乐意!在是否将顾涌划分为地主成分问题上产生争议,说明了现代革命政治话语在进入传统乡民意识时与乡土劳动伦理发生了某种方衲圆凿的Sa踣。顾涌的穷苦出身,白手起家,以及他那一滴汗一滴血的苦干、省吃俭用所累积起来的财富,在乡土劳动伦理逻辑
9、中无疑是合法的、正当的,同时也是这种传统道德有效性的活生生例证,即只要恪守作为农民的本分,吃苦耐劳、克勤克俭,就有可能在土地上抬起头来,在实现脱贫致富的同时赢得乡土社会的尊重。因此,面对这种结构性的限制,政治性劳动伦理话语要想获得传播的合法性,必须借助于传统的伦理逻辑,或者说,乡土劳动伦理的回归正是现代政治革命的立论基础。同样是地主,如果说对凭借苦干发家的顾涌还存在争议,运用移植的革命话语说明、解析这一人物的政治身份和阶级属性时受到乡土伦理的限定,那么,对反面人物钱文贵的定性则显得顺畅多了,只不过背后所遵循的伦理逻辑实际上如出一辙,即钱文贵虽被定性为反动阶级分子,但这种反动性只是一个政治外壳,
10、其内里支撑的仍然是一种乡土劳动伦理逻辑:近年来村子上的人都似乎不大明白钱文贵的出身了他不像庄稼人他们家里的妇女,也是不怎么劳动,他们家里就没有种什么地,他们是靠租子生活钱家的人不怎么劳动,靠着地租和钱文贵的势力和能活动就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毫无疑义,这与自食其力、克勤克俭的乡土劳动伦理是相悖的,村上人”对钱文贵的不明白,首先表达的是一种基于乡土劳动伦理的不认同。正是在这个逻辑上,钱文贵在成为政治意义上的反动阶级之前,已经沦为乡土劳动伦理意义上的异己分子。换言之,乡土社会对钱文贵乡土社会身份之外阶级本质的认定,对反动、剥削等革命话语的理解和接纳,正是通过乡土劳动伦理逻辑而达成的,政治性劳动伦
11、理从村民对钱文贵经济来源的“不明白”地方着手,连接起传统认知结构的终点与现代革命政治的起点。劳动”是由一个传统的、具体的伦理范畴蜕变为现代的、抽象的哲学和政治概念,由一种农耕时代的乡土德性转化为现代政治德性。劳动取代了所有传统社会之中的理论、实践、上帝、资产等地位,并且成为了检视一切事物是否合乎人的理性的唯一标准。口赵树理创作于1945年初的小说地板便体现了劳动伦理的价值论转向。在地板中,叙述者试图讲通这样一个道理,即粮食是劳动生产的,而不是地板土地生产的。为此,小说整体上采用了一种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地主王老四对减租减息”政策怀有抵触情绪,认为粮食是由土地生产的,出租土地收取地租理所当然。因
12、此,尽管按照法令同意减租,但他思想上打不通:我的租是拿地板换的,为什么叫我少得些才能算拉到?他拿劳力换,叫他把我的地板缴回来,他们到空中生产去!”而同样是地主出身的小学教员王老三结合自己的种地经历,予以一种现身说法式的反驳,即同样的地板,因饿死了佃户,只能亲自下地耕种,但自己却不会劳动,最后几乎颗粒无收,而只有等到会劳动的人下地,才得到丰收的成果。由此可见,财富是人/劳动创造的,而不是土地:老弟!再不要跟人家说地板能换粮食,地板什么也不能换人家农会主席跟区上的同志说得一点也不差,粮食确确实实是劳力换的,不信你自己今年种上二亩地去试试!”在此,与自食其力的劳动收入相比,依靠田产的财产性收入不仅在
13、政治上被宣布为非法,而且从思想上被推导出有违常识的逻辑性悖论,在这场饶有意味的革命启蒙中,劳动不仅作为一种乡土德性受到推崇,更作为一种政治德性获得了传播的思想和理论基础。由此一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等土改小说所描述的土改初期的普遍现象,即老一辈佃农对地主不下地劳动却吃大米白面,自己流血流汗却缺吃少穿的不满以及由此所生成的心理基础一土地私权的正当性,被豁开了一道缺口,革命的“政治启蒙在进入传统乡民意识时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开始从思想上得以解决。对劳动伦理而言,乡土劳动伦理所发挥的传播作用更典型地体现在劳动的改造功能上。与“十七年文学”特别是合作化小说中所描述的劳动改造相比,延安文学的劳动改造
14、在更大程度上强调的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好人的新生,一种自食其力的传统伦理的回归,即通过劳动,地主、“二流子”等反动和落后人物抑或游手好闲的乡村边缘群体被改造为自食其力者,重新获得乡土社会的接纳,成为传统伦理意义上的正派人。劳动改造这一抽象的政治命题,在乡土伦理的逻辑推演中被化约为世俗心象,从而顺畅地融入到传统心性结构之中。在暴风骤雨中,贫农侯长腿”土改后娶了地主的侄媳妇李兰英,土改工作队萧队长这样教导他:劳动能改造世界,也能改造人。你可告诉她:劳动五年,大伙也不再把她当地主娘们看待了。只要她干活,就是好的。而李兰英改掉了白吃白喝,游手好闲”的坏毛病,变得爱干活、老实,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从而回
15、归于传统伦理意义上的农民本分。劳动能改造世界,也能改造人的现代政治含义由此得到具象化说明,进而获得了自我传播的合法性。可以看到,在当时的延安文学特别是秧歌剧和短篇小说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改造二流子的作品,如动员起来中的张栓夫妇,由鬼变人中的刘小七,刘二起家中的刘二,金宝娘中的金宝娘,钟万财起家中的钟万财,土地的儿子中的李老三,大家喜欢中的王三宝,一朵红花中的胡二,等等。这类作品大多遵循一种沦落一帮助一劳动自新2的叙事模式,其中的主人公大多都在人民政府的帮助教育下,逐步树立起“劳动光荣”的观念,由好吃懒做、贪图享乐的“二流子转化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即转化为传统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好人,重新得到乡村社
16、会的接纳,同时也佐证了新政权的某种“德性正当性。二、光荣与改造:劳动伦理重构的两个维度在“十七年文学”中,乡土劳动伦理对政治题旨所发挥的限定作用被不断削弱,劳动伦理的意义层面,即劳动的价值认同被表述为政治意义上的劳动光荣”。与传统伦理话语相比,光荣无疑是一个现代性、政治化词语,它更多地指向由政治权力自上而下所倡导的一种社会风尚,背后往往昭示着一种行政动员的意图,如“参军光荣、支前光荣、入社光荣乃至结扎光荣、致富光荣”等。因此,在“十七年文学”关于劳动光荣的叙述中,劳动不仅在乡土伦理的层面上受到肯定,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农人本色,而且还拥有了国家所推崇的政治品性及相应的美学价值。而劳动之所以光荣
17、,则源于劳动的彼岸性、精神性目的指向,即只有那种为集体、为国家、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劳动,用专递出一种未来大同世界的愿景时,光荣”才会成为可能,此时的劳动褪尽了此岸的、世俗的、个体的烟火气息,而作为一个普遍而抽象的象征指符嵌入到现代民族国家直至大同世界的构造体系中。在特定时代,这种劳动的典型表现是以“互助组”及“合作社等形式组织、以建设社会主义为目标的集体化劳动,而4侬时代的单干劳动非但无法与劳动光荣这一宏大伦理话语相关联,反而因其个人发家的目的而被推导出“复辟倒退”的政治逻辑和阶级剥削本质。如创业史中梁三老汉不愿意参加互助组,而热衷于走自发道路,以家庭为单位单干发家,梦想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
18、的长者”,梁生宝则对他说,这样干的结果只能是劳力强的农民不断兼并劳力弱的农民的土地,产生新的“财东,恢复到土改之前的局面。由此可见,推举劳动光荣的风尚正是政治性劳动伦理诉诸彼岸的、精神性的劳动价值取向的表征,是新的国家意识形态话语对传统乡土劳动伦理及其话语秩序的重构。在这一重构过程中,与集体劳动相对立的小农式单干劳动开始瓦解,并逐渐丧失其存在合法性,入社的农民实现了从“好庄稼人到好社员的身份转换,互助组、合作社在新中国的土地上遍地开花。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劳动光荣所昭示的是一种国家意志主导的公共性社会风尚,如果要说明这种风尚是否得到流行,相对封闭的私人性空间无疑是最合适的镜像,即只有当公共话语获
19、得私人生活空间的接纳,得到具象化的说明,才能证明其流行性。所以,以男女情爱为主要内容的两性关系的全新表达,则成为“劳动光荣”这一新式伦理叙事的重要表征。在柳青的创业史中,梁生宝因刘淑良爱劳动、爱合作社而在她身上发现了一种调和的美,并对其心生爱慕。周立波的山那面人家,在结婚典利J上,新娘居然拿出红色的劳动手册,向新郎官提出要进行劳动比赛的要求。在浩然的艳阳天里,焦淑红对萧长春萌生的情愫,源于萧长春公而忘私,一心一意抓革命、促生产的革命精神。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就具体作品而言,值得注意的是铁木前传。与创业史、艳阳天等“十七年文学的典型性文本相比,它的意义结构显得交错往复,政治性劳动伦理所表征的历史
20、必然性之单线推进表现得并不那么直接,作品虽然也触及到劳动光荣的伦理话题,但因孙犁民间化、个体性美学表达的缓冲,这种触及浅尝辄止,指向模糊和犹移。一方面,它叙述的是一个有关民间情义的故事。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在混乱的旧社会患难与共,相互扶持,结下了珍贵的友谊。后来,黎老东一心只顾着个人发家,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渐渐地对依然贫困的铁匠起了轻视之心;傅老刚一气之下,搬离木匠家,参加到村里合作社的集体劳动中。不难发现,傅老刚与黎老东的分道扬镭,只有置于传统民间义利之别的伦理框架内才会得到更为恰当和精确的阐释,即木匠忘恩负义、为富不仁,而铁匠则重义轻利,至于最后接纳铁匠的合作社的集体劳动更像是这种义利冲
21、突逻辑的延伸。换言之,铁匠对集体劳动的皈依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义的寻找,集体劳动对物质日常的超越和义对利的天然排斥在铁匠身上暂时结盟了。另外,九JL与六儿童年友谊的破裂,也源于六JL不爱劳动、游手好闲、斗鸡走狗,沦为乡村“二流子,违背了作为农民的本分。这样一种负面形象,同样出于传统乡土劳动伦理的设定,由此反映了孙犁以传统伦理框架去承载、包裹新时代认知的叙事意图。如果说劳动光荣”是政治性劳动伦理的意义维度,指向彼岸世界,那么劳动改造”则是这T仑理的规则维度,指向此岸世界。有别于延安文学指向乡土劳动伦理的回归或修复,十七年文学”所表述的劳动改造的目的在于纯化、提升此岸人民的人性质素,重塑一种崭新的历史
22、和阶级主体,以获得通往未来世界的通行证。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已经成为践行这种人性改造的有效路径,人民日报在1957年专门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各级领导人员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要求县、区、乡的干部,而且县级以上的各级党委的主要领导人员、在政府和人民团体中工作的党的主要干部,包括党的中央委员在内,凡是能够参加体力劳动的,都应该每年抽出一部分时间参加一部分体力劳动。1960年代,全国广泛开展了知识分子到乡村参加体力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运动。正如有论者所说的,体力劳动”绝非仅仅只是某种有待掌握的技能,其重要意义更在于,它乃是保证有文化者获取社会主义觉悟、进而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神圣中介4。岂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当代 乡土文学 劳动 伦理 叙事 迁延 TheExtensionandChangeoftheNarrativeofLaborEthicsinLocalContemporaryChine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7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