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子》研究述要.docx
《《尉缭子》研究述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尉缭子》研究述要.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尉缭子尉缭子最早的著录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宋代元丰中期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成为武学必读之书,影响日大。一、关于成书年代及作者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艺文志承自刘歆的七略,由此可以推定尉缭子一书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即已流传。宋代以后,疑古之风渐盛,南宋陈振孙在其所著直斋书录解题中首次对“武经七书”本尉缭子的真实性提出质疑道:按汉志杂家有二十九篇,兵形势家有三十一篇,今书二十三篇,未知果当时本书否1360,怀疑为后人假托之作。以后对该书的质疑之声不断,如清代姚际恒即以尉缭子战威中讲了与孟子完全相同的话,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而认为“岂同为一时之人,其言适相符合如是耶?其伪昭然”220。姚鼐亦
2、说:“尉缭之书,不能论兵形势,反杂商鞅刑名之说,盖后人杂取,苟以成书而已”352,认为内容驳杂,当是后人杂取众说纂辑而成。谭献认为:“阅尉缭子O世以为伪书,文气不古,非必出于晚周,然精语不可没也。”4近人黄云眉在古今伪书补证中也对今传尉缭子与艺文志所录之尉缭的一致性提出质疑,将今本尉缭子视为伪作5129。只有明胡应麟在四书正伪中认为宋世以孙、吴、司马、韬、略、尉缭、李卫公为兵家七书孙武、尉缭,亡可疑者。31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大量古兵书竹简,其中有尉缭子竹简残卷。从残简书写字体,及不避汉初皇帝名讳来看,可以断定成书时间当在秦汉之际以前刀。另据裘锡圭先生的认识,“从一部书的开始
3、出现到广泛传抄,通常总要经历不太短的一段时间。这几种书的著作时代应该不会晚于战国”864.据此,汉书附注中关于尉缭为“六国时”著作的说法是可信的,伪作之说不成立。关于尉缭,史籍无生平事迹记载,仅在汉书艺文志杂家类尉缭下自注六国时三字。尉缭子开篇有“梁惠王问尉缭子曰”一句,遂缁书经籍志中尉缭子下注:“尉缭,梁惠王时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一句,即秦始皇时也有的缭,而所处时代比梁惠王时晚数十年。郑椎通志注梁惠王时人,隋志一卷”798,宋王应麟称其为六国时人,施子美七书讲义则称尉缭为齐人也,而所著之书乃有三代之遗风。10515明茅元仪武备志称其为“魏人工清朱墉武经七书汇解称:“
4、尉姓缭名,魏人,鬼谷之高弟,善理阴阳,深达兵法,与弟子隐于夷山,因惠王聘,陈兵法二十四篇。11216以上说法,均未给出其说的史料来源。梁启超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中认为:“史记秦本纪云: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其计以散财物赂诸侯强臣,不过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J据此可知尉缭籍贯及时代。”1238即认为尉缭为秦始皇时人。钱穆则在先秦诸子系年中认为:“史记尉缭子说秦王在始皇十年,今传尉缭书有梁惠王问,年世不相及。后人因谓今所传者乃兵家尉缭,在梁惠王时,而始皇时杂家尉缭则佚。13570对两个尉缭子的认定,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主要有.三种观点:一定认为尉缭为梁惠王时人,以何法周的尉缭子初探为代表,该文从今本
5、尉缭子对社会问题的描述性文字,以及引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推断尉缭为梁惠王时期人7。第二种观点则从军事学的角度,从书中反映出的战争观、军制、阵法等推断作者为秦始皇时期人,主要以龚留柱的(尉缭子考辨为代表14。此外,尚有第三种观点,认为梁惠王时的尉缭与秦始皇时的尉缭为同一人,以徐勇校注的尉缭子吴子一书为代表15。作者时梁惠王生卒时间进行了考证,认为梁惠王在位59年,卒于公元前310年,故而认为与梁惠王答对的尉缭与秦始皇十年与始皇答对的为同一人,也即尉缭不满二十岁时见于梁惠王,近九十岁时见于秦始皇,并在旁证史料的基础上,对这一推定进行了进步解释。关于尉缭其人的问题,学术界已有比较深入的讨论,但因
6、史料缺乏,所有结论均依逻辑或常理推断,虽不乏灼知独见,但无论哪一种结论根基都不稳固,缺乏坚实可靠的证据。相对而言,认为两个尉缭为不同时代的两个人,较好理解.在没有新的、更有力的证据出现之前,维持对尉缭其人所处时代悬而未决的状态,当是客观和科学的态度。二、后世对尉缭子的研究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在“杂家”和“兵形势家”分列有尉缭二十九篇和尉缭三十一篇,目前所见的尉缭子仅有二十四篇,仅从篇数上看,与汉书著录的两个版本均不相同。此后,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尉缭子五卷,列入杂家。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尉缭子六卷,均列为杂家,兵家中不见有著录。颜师古引刘向别录日:(尉)缭为商君学。梁代刘艇文心雕龙诸子云:
7、“尸佼尉缭,术通而文钝16309,所言尉缭,亦指杂家。贞观初年,魏徵等人编纂群书治要,选录尉缭子中的天官兵谈战威兵令四篇。明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尉缭子,兵书也,班固以为诸子类,真于杂家,此之谓见名不见书。隋、唐因之,至崇文目,始入兵书类175390明代宋濂在诸子辨中称:“尉缭子五卷,不知何人书。或曰魏人,以天官篇有梁惠王问知之,或曰齐人也,未知孰是。其书二十四篇,较之汉志杂家二十九篇,己亡五篇。”1827清代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说:“权势二字,乃明允谪诈残忍,以商鞅、韩非、尉缭为师,贼道殃民之大恶,读孔、孟书者何忍效之?19可见王夫之也将尉缭子归入商君一派。尉缭子另有逸文数条。如唐代徐坚
8、撰初学记卷二十二武部引用尉缭子:“一贼挟剑击于市,万人无不触辟者,臣以为非一人独勇,一市万人皆不肖也。20528初学记卷二十四宅部引尉缭子“天子宅千亩,诸侯百亩,大夫以下里舍九亩,历代之宅20578.唐代虞世南撰类书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尉缭子“天子文衣文缘”21541,宋代太平御览卷六八四、卷六八六同引尉缭子“天子玄冠玄缨,诸侯素冠素缨,自大夫以卜.皆皂冠皂缨223062.有学者根据上面数条所论多属古代礼制范畴,而与兵法无涉,因而推断,今本的尉缭子流传自汉书艺文志杂家尉缭二十九篇。如顾实称:“初学记御览引尉缭子并杂家言,是其书唐宋犹存。史记日: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其计以散财物赂诸侯强臣,不过三十
9、万金,则诸侯可尽此当为杂家尉缭,非梁惠王时之兵家尉缭。23153北宋崇文总目将尉缭子列入兵家,这是汉书艺文志之后第一次关于兵家尉缭子的著录。宋元丰四年(1080)神宗诏令朱服、何去非等人选定武学教材,经反复权衡,最后确定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七部兵书入选,合称为“武经七书工此后尉缭子多被列入兵家。宋史艺文志著录尉缭五卷,列入兵家,无杂家。宋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称:“汉志杂家有尉缭子二十五篇,兵形势家有尉缭子三十一篇。今杂家亡而兵家传二十四篇。24913明代胡应麟认为:“然汉志兵家自有尉缭三十一篇,盖即今所传者,而杂家之尉缭非此书也。今杂家亡而兵家独传,故郑以为孟坚之误,舛矣。25
10、267清代编修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肯定了这一说法,“故胡应麟谓兵家之尉缭即今所传,而杂家之尉缭并非此书。今杂家亡而兵家独传,郑以为孟坚之误者,非也2625350近人吕思勉认为:今尉缭f二十四篇,皆兵家言,盖兵家之尉缭也。二十四篇中,有若干篇似有他篇简错,析出,或可得三十一篇耶。27142但亦有如梁启超称:“初学记太平御览并有引尉缭子文,为今本所无者,其言又不关兵事,当是杂家尉缭佚文,然则此二十九篇至宋初尚存矣。”1239他认为尉缭为两人,都有著作传世,今本尉缭子乃是杂家尉缭与兵家尉缭两部书拼合而成。学术界对于今本尉缭子传自何处尚无定论。一些学者认为,两种尉缭原是两本不同的书,今本由兵形势家尉缭三
11、十一篇流传而来;另一些学者则持相反的认识,即今本尉缭子由杂家尉缭二十九篇流传而来。还有学者认为,汉书的分类本身有误,是将一书分列为两类之中,从而引起误解14。目前所能见到的尉缭子版本,古本主要有:一是银雀山汉墓竹简本,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本子。其中有六篇,即兵谈攻权守权将理原官兵令与今本尉缭子对应篇章内容基本吻合。但兵令篇的字体及简式与其他几篇不同,反与同见一块篇题木牍的守法守令等篇相同28-29二是群书治要节录的四篇。这是唐魏徵摭拾群书辑成,选有尉缭子四篇,即天官兵谈战威兵令。文字与竹简本基本相同,被认为是最接近原书的本子。三是武经七书本。现存宋本尉缭子是陆心源丽宋楼所藏,清光绪年间流入F
12、l本岩崎氏静嘉堂。另有清人影宋抄本朱服校定武经七书之尉缭子,书藏于我国台湾地区。30从宋代以来流传的都属于今本尉缭子,有二十四篇,分别为天官兵谈制谈战威攻权守权十二陵武议将理原官治本战权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束伍令经卒令勒卒令将令踵军令兵教上兵教下兵令上兵令下。可以看出,“武经”本的兵令篇被分作上下两篇,这与竹简本和群书治要本不同。据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载,理学家张载曾注有尉缭子一卷,当是最早的注本,但已散佚。现存尉缭子最早注本是宋金时期由施子美注解的尉缭子讲义,该书是武经七书的全注本。序言中称:“三山施公子美为儒者流谈兵家事。年少而升右庠,不数载而取高第,为孙、吴之学者,多宗师之。今得其平昔所
13、著七书讲义于学舍间,观其议论,出自胸臆。又引史传为之参证,古人成败之迹,奇正之用,皆得以鉴观焉。10序明清两代注本很多,比较重要的有明代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刘寅感于当时传本武经七书除孙子外,其他六书均无注,且阙误甚多,遂删繁撮要,断以经传所载先儒之奥旨,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格言,讹舛者稽而正之,脱误者订而增之,幽微者彰而显之,附会者辨而析之31刘宾序。篇名下有题解,重要的文句下有详解.该本在当时为武经善本。清代有丁洪章辑注武经七书全解本,有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赐书堂刊本。该书体例新颖,有“全旨以提其纲,有“节旨”以挈其领,“注以训其字义,硫以释其句理,同时参订历代注家之言,备载战例,间有发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尉缭子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7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