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古代小说研究的拓展维度-ExpandedDimensionsofAncientNovelResearchundertheBackgroundofDigitalizationPlus.docx
《“数字化+”背景下古代小说研究的拓展维度-ExpandedDimensionsofAncientNovelResearchundertheBackgroundofDigitalizationPlu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背景下古代小说研究的拓展维度-ExpandedDimensionsofAncientNovelResearchundertheBackgroundofDigitalizationPlus.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字化+”背景下古代小说研究的拓展维度ExpandedDimensionsofAncientNovelResearchundertheBackgroundof,DigitalizationPlus”作者:张袁月作者简介:张袁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文学地理研究,E-mail:zyy,山东青岛266580原文出处: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0232期第84-92页内容提要:文献数字化作为古代小说数字化研究的基础,最初主要应用于文献版本学。“数字化+”是伴随着数字化转型而产生的古代小说研究新趋势,其核心仍是数字化文献及比对方法,但通
2、过技术叠加复合不同形成了“数字化+GIS”“数字化+可视化”等多种路径,从而推动文学图像学、文学地理学、文学地图学、文学景观学、小说知识学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并可与文献学、叙事文化学、小说评点研究等形成整合互动。随着“数字化+平台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逐步建设,古代小说研究将进一步从“数字化”“数据化”走向“数智化”,这实际对文史学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ASthebasisofdigitalresearchonancientnovels,thedigitizationofliteraturewasoriginallymainlytargetedtothestudyofliterature
3、edition.Digitalizationplusisanewtrendofancientnovelresearchwithdigitaltransformation,whichfocusesondigitalliteratureandcomparisonmethods.However,withtechnicaladvancement,variouspathssuchasdigitizationplus,GISanddigitizationvisualizationhavebeenformed,thuspromotingthegrowthofemergingfieldssuchasliter
4、aryiconography,literarygeography,literarycartography,literarylandscape,andnovelknowledge.Itcanalsointegratewithphilology,narrativeculture,andnovelcommentaryresearch.Withthegradualconstructionofdigitization+platformanddigitization+intellectualization,thestudyofancientnovelswillfurthermovefromdigitiza
5、tionanddatalizationtodigitalintelligence,whichmeansscholarsofliteratureandhistoryneedmoreprofessionalcapacity.期刊名称:中国占代、近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23年07期关键词:数字化/古代小说/比对/GIS/可视化digitizationancietnovels/COmPariSOnGISvisualization标题注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ZWlO5)。中图分类号:1207.4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901(2023)02-0084-09自20世纪末至今
6、,古籍文献数字化已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史,并成为古代小说数字化研究的基础。古代诗文研究领域依托全唐诗全宋词等数据库,在诗歌声律分析、诗词作者考证、诗词传播考察等方面产生了大量成果。相比之下,古代小说对文献数字化的应用更多还是在文献版本学方面,且主要集中在几大名著。随着我国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的新趋势也被带到古代文学研究中,但尚未引起古代小说界的充分关注。本文即尝试以近年来兴起的文学图像学、文学地理学、文学地图学等为例,探析数字化+GIS数字化+可视化”等研究路径如何给古代小说研究带来新的学术增长点。一、文献数字化与古代小说数字化研究的基础文献是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但古代文献不仅数量浩如烟海
7、,载体与藏所也非常分散,而文献数字化所提供的海量文献及便捷检索,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古代文学研究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口口09的难题。文献数字化的直接产物是数字化文献,但文献数字化并不等于数字化文献。数字化文献只是文本形态载体的转变,其本质仍然是文本,而文献数字化产生的是信息数据。以小说为例,数字化文献呈现的是人物、情节、地理空间等小说文本要素,文献数字化则聚合了人名、地名等信息数据。这些信息数据可被检索、提取、统计、比对,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如果说数字化文献的主要意义在于极大地节约了人力、财力和时间,那么文献数字化的意义则更多在于可根据研究者的需求,提取、编辑与组合不同的数据,从而解决不同的
8、文学问题。这正是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以业务为核心,立足业务需求,用数字化工具解决业务问题。在古代小说数字化研究中即是指研究者从数字化文献中提取所需的信息数据,用以解决文学研究问题。文献数字化在古代小说研究中的最初主要业务”在文献学领域,并集中于四大名著的版本研究。在古代小说版本数字化以前,学者研究版本需要四处访书、购书,将多部书堆叠在一起对照比较,遇到不夕M昔的版本,还需要抄录比对,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人工比对文本,因而对多版本小说的同时同地研究成为急迫的业务需求。而版本数字化后可将小说多个版本集成于同一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计算机自动比对(数字化工具),根据研究者的不同需求,还可选择对小说版本进行分
9、窗口或逐行逐字的比对,从而使研究者把宝贵时间专注于研究本身(解决业务问题),也为小说文本的校勘、小说版本的演化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数字化+”能够使小说研究的视角更多维,形式更丰富,但并未改变小说数字化研究的核心:文献数字化与比较方法。将与小说研究密切相关的文本、图像、评点、方志等数字化以后,可通过版本比勘、文字比对、图像比对、文图比照等方式探析数字化文献之间的关系。此外,由于数字化往往涉及大数据,故数理统计也成为小说数字化研究中常见的方法。不过统计本身并非研究目的,只是中介,最终仍需通过对统计数据所生成的图表、图像等进行比较,以挖掘文学深层信息。二、数字化+背景下古代小说研究的新领域数字化+
10、”是本文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在数字化技术上叠加其他技术作为研究手段。数字化+并三库纯的技术复合,而是研究者根据研究需求(业务需求),选择适用的技术手段对数字化文献进行处理(数字化工具),并由此发则口揭示新的文学现象与规律(解决业务问题)。将数字化+引入古代小说研究,有助于拓展古代小说数字化研究的维度,在文学图像学、文学地理学、文学地图学、文学景观学、小说知识学等新兴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数字化+可视化:文学图像学图像学本是艺术研究的新方法,引入中国后与图志、插图等相结合,如今已逐渐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图像学2。与古代诗文多为文字形态不同,古代小说常附有插图。这些插图与文
11、本往往有互文关系,或强化文本,或扭曲文本,对研究古代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有重要价值。3324然而,不少小说插图本在出版时都被删去了插图。古本小说集成古本小说丛刊等虽收录了不少插图,但学者很难个人购入这些大型丛刊,查检不便。随着小说版本数字化建设,附着于文本的图像也得以数字化,而文学图像作为一种将文本及文学史料可视化的独特视角,自然地将“数字化与可视化联结到小说研究中。不过,对文学图像的研究本身尚未体现出数字化+可视化”在技术层面的特征和优势。如果将海量的文学图像数字化,并实现检索、统计等功能,那么研究者就可根据需要提取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挖掘。目前国内尚未有成熟的文学图像数据库建成,但在技
12、术层面并不难实现。就数据库所需的海量基础数据而言,中国古代小说插图数量庞大,据不完全统计,仅古本小说集成古本小说丛刊古本戏曲丛刊等几部丛刊中的插图数量就多达20余万幅4。且不少插图已随古籍的数字化转为了数字化图像,后续只需将其独立与集成即可。要实现检索功能,可对收录的图像数据进行标注,基本标签包括图像的类别、标题、来源、主要视觉内容等。当图像附加标签后,不仅容易检索,而且图像由此转为了“数据,从而也就可以实现统计功能。在此基础上,文学图像学的数字化+可视化研究有两条基本路径:其一,通过图像比照,建立图像之间的关联,从而将“文-文或文-图”的视角转换为图-图”的可视化视角,以此发现关联图像反映的
13、时代或地域信息。虽然传统研究也会涉及图像比照,但数字化图像的优势在于多数据与大数据的比较,因而对于多版本多插图的小说而言,可集成于同页面的数字化图像显然比翻阅多部纸本图像更便捷。目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均已有了上图下文的数字化插图比对本5617-640,这不仅可以方便地对不同版本的小说插图进行比较,而且为版本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当更多此类插图比对本问世后,研究者还可通过文-文”文-图图-图等多重交互比较,找到文学与图像的深层关联。其二,通过图像统计,并利用可视化手段生成树图、弦图、词云图等二次图像,从而将文字描述或表格形式转换为更为直观的图像形式,从而揭示出文学图像中隐含的现象与规律。
14、在传统研究中,也有论者通过阅读大量图像后总结出一些规律,如郑振铎就曾在搜集三千余种附插版画图籍的基础上,对中国历代版画插图的特点做出了精当总结,如明刊小说插图繁夥且多精雅工致,而清刊小说多无插图且趋于简陋等117-126。然二十多年的搜集之功,非一般人所能企及。而数字化图像海量集成、批量获取的特征,则可使研究者节约大量搜集的时间,将精力更集中于对图像的统计与分析上。此外,数字化图像的可复制、可分享特征,能够让更多学者异地共时研究;数字化图像的大数据优势,也能使图像统计更精确、完整地反映文学历史图景,避免了印象式判断。在数字化+可视化”的辅助下,文学图像学将突破当前局限,得到新的拓展。例如,文学
15、插图研究主要关注文本图像,文学图志研究更侧重壁画、出土文物等,而当这些图像集成于同一数据库中,研究者就可以通过图像比照,将文本内部和外部的图像建立关联,从而更大程度地还原文学图像的时代地域风貌。再如,有些小说插图虽然粗劣,却会因价格低廉而受到普通民众欢迎,如果将这些海朝图也纳入图像统计和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研究集中于热点名著和精工版本的现状,从而更全面反映古代小说的传播情况。此外,图像的数字化还将打破文本与影视的界限,可以通过文本图像与影视图像的比较,对古代小说的改编传播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研究。(二)数字化+GIS:文学地理学与文学图像学一样被列为古代文学最新趋向71109-1132
16、的文学地理学,是一门有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81,对强化文学空间维度具有积极意义。在文学地理学的两本开拓性著作一曾大兴的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1995)与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2006)中,对文学地理分布的研究还主要依赖于人工统计,对文学地理数据的呈现方式主要是表格。近十余年来,文学地理学则更多依托数字化+GIS”的结合,基本实现了对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段文学地理分布的全覆盖。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属于一种信息化技术。中国古代文献史料数量庞大,而GIS能对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因此特别需要被引入到像历史学
17、和古典文学研究这样的学科中9。数字化与GIS都长于大数据处理,但数字化处理的数据主要是标量(数量),GlS处理的数据则为有方向的矢量,因此对于文学地理这样需要处理大量空间信息数据的研究而言,在数字化基础上应用GIS是题中之义。传统小说研究更关注人物和情节,即使注意到地名,也仅限于和中心情节密切相关的主要地名。有些地名可能在单篇小说中只是一掠而过,意义不大,但若在不同小说中反复出现,则可能反映出特定的时代或地域特征。以唐传奇为例,从唐传奇中的地名可发现唐代哪些城市更受关注,由此进一步探析古代小说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但如何将大量唐传奇中的零散地名提取出来是一个难点。如果使用传统手段,需要阅读几百篇小
18、说,再对小说文本中的地名进行人工标注,然后将其录入EXCEL,才能实现下一步的统计;而利用MARKUS这样的古籍标注工具,则可以对数字化小说文本中的地名进行自动标注和快速提取,辅以数据清洗与人工校正后,即可利用词频统计软件得出各城市在唐传奇中的出现频次。统计结果显示,长安在唐传奇中复现频次最高,其次是洛阳和太原,而这排在前三位的城市恰好是唐代的三大都城。同样,可对宋传奇进行统计,排在前列的是开封、扬州、洛阳、临安等城市,也是都城与繁华城市居先口0。由此可证明“文学重心的分布一般在京畿之地、富庶之区、文明之邦与开放之域口162这一文学地理规律,也反映出古代小说鲜明的城市属性,而不像古代诗歌有大量
19、篇目描写田园乡村。同样,明清公案小说等小说类型往往卷帙浩繁,人工标注地名的工作量巨大,用MARKUS则可实现对大规模地名的自动标注。此外,与小说研究密切相关的方志,也可通过用此方法进行快速标注。如利用MARKUS,完成民国郸县志中3877个地名、3070个官名、2872日期的精确自动标注和统计只需要半小时12。MARKUS之所以能够实现古籍的半自动标注,并非由于本身开发了强大的分词标注技术,而是主要依托了所关联的权威语料数据库。也就是说,MARKUS并非直接识别和标注小说文本,而是将小说文本与外部关联语料库进行比对,发现匹配的语料数据则予以标识。MARKUS要标注地名,就需要关联GIS相关数据
20、库,如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若需标注历史人名和官职名,则可关联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可见,数字化+GIS并非仅限于人们通常能够想到的数字地图,除了地理空间信息的采集、定位、管理,数字化+GIS还可在地理数据分析及趋势预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果要进行更细致的比较,还可以利用GIS,将地名转换为有经纬度的矢量数据,然后在历史地图上进行定位和分析。如前文所述的唐传奇与宋传奇,利用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可查询到小说中城市地名的经纬度,并在唐代和宋代历史地图上进行定位,会发现宋传奇的地名分布与唐传奇相比虽有所变化,但从整体来看,宋传奇最密集的区域仍在河洛地区与江
21、南一带,从而可以改变通常认为的宋代小说中心完全南移的印象式判断。尤其是在文学地理学研究重心由外部研究向内部研究转变133-9的背景下,长期遗落在研究者视野外的大量非经典作品也将不再只是冷数据,而可以通过数字化+GIS得以激活,并以大数据的形式发掘出新的文学现象。(三)数字化+GIS+可视化:文学地图学、文学景观学、小说知识学文学地理学在应用GIS时,通常会绘制出数字地图,因而最初的文学地图研究主要依附于文学地理学,但近几年文学地图以其在空间视角方面的独特优势,已逐渐发展为独立的研究领域。2021年,以文学地图学国际论坛的召开与西南大学文学地图学研究中心成立为标志,文学地图学初步启动建设。目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化 背景 古代 小说 研究 拓展 维度 ExpandedDimensionsofAncientNovelResearchundertheBackgroundofDigitalizationPlus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70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