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35003-2023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docx
《NB-T35003-2023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B-T35003-2023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doc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 27.140P 59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PNB/T35003-2023代替NB/T35003-2013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hydrologicalTelemetryandForecastingSystemofHydropowerProjects2023-05-26发布202371-26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HydrologicalTelemetryandForecastingSystemofHydropowerProjectsNBT35003-20
2、23代替NBT35003-2013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施行日期:2023年11月26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3北京国家能源局2023年第4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国家能源局批准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等310项能源行业标准(附件1)、CodeforSeismicDesignofHydropowerProjects等19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2),现予以发布。附件:1.能源行业标准目录2.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国家能源局2023年5月26日附件1:行业标准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采标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196NB/T
3、35003-2023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NB/T35003-20132023-05-262023-11-26lf前三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18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18)100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窕,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规划、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建设技术要求、系统运行管理要求、系统专项投资编制。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一一增加了“基本规定”一章。增加了系统总体设计专题报告编制目录要求。增加了遥测水文站流量自动监测方面
4、的技术要求:增加了重要遥测站图像采集、视频监控方面的要求;增加了移动终端应用要求。原规范章名“系统规划设计”修改为“系统规划”,原规范节名”总体设计要求修改为“-般规定”。原规范“工程施工期”修改为“工程建设期”。一一修改了系统总体设计基本资料要求。提出了系统防洪、抗风、抗震、防雷的安全指标。删除了与CDMA和PSTN通信有关的要求,增加了4G/5G、光纤通信方面的内容和系统通信规约要求,调整了系统通信技术要求。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并负责日常管理,由能源行业水电规划水库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I6)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
5、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2号,邮编:100120)O本规范主编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晏忠林高洁刘代勇张伟平戴荣李鹏张侃侃杨朝宋培兵秦国民李铭王伟王涛冯触宇汪常健博雷梦佳李志福刘涛刘辉军丁希武IV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杨百银徐俊刘书宝叶绪纲张耀宾夏建荣马轶张磊磊望建成何朝晖石瑞格况兴华马顺刚夏传清曹园园李仕胜1总则12 术语23 基本规定44 系统规划55 系统总体设计65.1 一般规定65.2 系统技术指标和设备基
6、本要求65.3 基本资料75.4 系统总体功能75.5 遥测站网分析论证85.6 通信设计105.7 电源及过电压保护与接地H5.8 遥测站和中继站设备125.9 土建工程165.10 水情预报方案配置175.11 数据处理系统185.12 系统建设进度计划206 系统建设技术要求217 系统运行管理要求237.1 运行管理人员237.2 系统运行管理措施238 系统专项投资编制25附录A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总体设计专题报告目录26本规范用词说明28引用标准名录29附:条文说明31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Requirements
7、44 SystemPlanning55 (eneralDesign65.1 GeneralRequirements65.2 SystemTechnicalIndicatorsandBasicRequirementsforEquipment65.3 BasicData75.4 OverallFunctions75.5 AnalysisandJustiflcationOfTelemetryStationNetwork85.6 CommunicationDesign105.7 PowerSupply,OvervoltageProtectionandEarthing115.8 Telemetryand
8、RelayStationEquipment125.9 CivilWorks165.10 HydologicalForecastingSchemeConfiguration175.11 DataProcessingSystem185.12 ConstructionSchedule206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SystemConstruction217 RequirementsforSystemOperationandManagement237.1 OperationandManagementStaff237.2 OperationandManagementMeasure
9、s238 CostEstimation25AppendixAContentsofGeneralDesignReportofHydrologicalTdemetrjfandForecastingSystemforHydropowerProjects26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281.istofQuotedStandards29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311总则1. 0.1为规范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1.1 .2本规范适用于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
10、。1.2 .3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根据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行的需要,进行系统规划、总体设计,并提出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1.0.4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水情自动测报系统hydrologicaltelemetryandforecastingsystem利用遥测、遥控、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技术,自动完成流域或测区内水文、气象、汛情、工情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并据此做出水文预报,发布水文信息,为水利水电工程防洪、发电等实现科学管理的水文测报方面的自动化系统装备。2.0.2自报式体制selfre
11、portingmode遥测站在被测要素发生变化或定时等事件的触发条件下,主动发送数据的工作模式。2.0.3应答式体制polling-answerbackmode遥测站响应查询指令发送数据的工作模式。2.0.4混合式体制mixmode遥测站具有自报式和应答式两种功能的工作模式。2.0.5遥测站telemetrystation实施水情信息数据采集、存储、发送的水情测站。2.0.6中继站relaystation为解决因路径损耗太大、信号微弱或地形影响,在遥测站与中心站之间设立用于转发中心站指令和遥测站数据信号的接力站。主要用于超短波通信。2.0.7中心站centralstation负责系统实时数据汇
12、集、处理和信息发布的总控制中心。2.0.8分中心站subcentralstation负责系统部分遥测站的数据接收、处理和信息发布的分控制中心。2.0.9遥测站网telemetrystationnetwork构成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各类遥测站的组成及其分布、通信联络的集合。2.0.10测报范围telemetrycoveragearea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遥测站网所覆盖的流域范围。2. 0.11遥测终端机remoteterminalunit(RTU)能自动控制完成数据采集、存贮并进行编码,与通信设备连接,自动完成数据传输的仪器,也称为数据采集器。2.0.12中继机relaymeter能通过无线或有线信道
13、,自动完成遥测数据信号或指令的接收及转发的仪器。2.0.13传感器sensor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2.0.14通信终端communicationterminal在通信网络中承担发送和接收信息任务的通信设备。2.0.15水情预报hydrologicalforecasting根据流域前期或现时已知的水文、气象等信息,运用水文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河流、水域等水体在未来一定时间的水文情势作出先期推测和预告的工作。2.0.16水文模型hydrologicalmodel为模拟水文现象而建立的实体结构或数学与逻辑结构。2. 0
14、.17预见期forecastleadperiod预报依据水文资料最后时间与预报要素出现时间之间的时距。2.0.18系统反应速度systemresponselime系统接收新数据到完成水情作业预报需要的时间。3基本规定3.0.1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应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原则。3.0.2在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应进行论证,需要建设系统时,应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并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总体设计。3.0.3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应采用可靠性高的设备、软件和适合流域水文特性的水情预报方案。3.0.4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测报范围,应根据工程对水
15、情预报的要求和流域水文特性等因素确定,并应充分利用工程上下游已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相关信息,梯级开发流域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相互衔接协调。3.0.5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满足工程施工期水情服务需要,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满足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4系统规划4. 0.1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必要性论证应根据流域水文特性、工程特性及防洪度汛要求,结合梯级工程、防汛部门、电网公司等对系统的需求,从工程度汛安全与发电及其综合利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5. 0.2系统规划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与要求:1调查分析工程所在流域水文气象特征、水文站网及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工程施工与运行特点、流域内交通及通信等基
16、本情况。2 初拟水情预报配置方案和系统测报范围、遥测站网。3 通信方式、通信组网和工作体制规划。4 拟定遥测站、中继站、中心站、分中心站主要设备。5 初拟土建工程项目。6 拟定系统基本功能。7拟定系统建设计划和工程建设期水情测报服务计划。4.0.3系统规划宜编制包括系统建设必要性分析和系统测报范围、遥测站网、通信组网、基本功能、设备、土建工程、系统投资估算等内容的规划报告。5系统总体设计5. 一般规定6. 1.1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总体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与要求:1收集与分析工程所在流域水文气象特征、水文站网布设及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工程施工与运行特性、流域内交通及通信等基本资料。2功能需求分析,
17、确定系统基本功能。3站网分析论证,确定系统测报范围、遥测站网和各测站水文要素的监测方法。4通信设计,确定系统通信方式、通信组网方案和工作体制。5电源设计,确定系统的电源方式和过电压保护、防雷接地措施。6测站设备配置,确定系统的遥测站、中继站主要设备。7土建工程设计,拟定系统的测站总体布置和土建工程项目及其主要技术指标。8水情预报分析论证,提出系统水情预报方案配置。9数据处理设计,确定数据处理设备和软件平台功能。10拟定系统建设计划和工程建设期水情服务计划。11编制系统建设投资和水电工程建设期水情测报服务费用概算。5. 1.2对于梯级工程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根据梯级工程建设运行管理需要,分析设
18、立分中心站的必要性。6. 1.3系统总体设计应编制总体设计专题报告,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总体设计专题报告目录宜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5.2系统技术指标和设备基本要求5. 2.1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 遥测站至中心站数据畅通率不小于95%,其中,遥测水文站和水位站等重要站的数据畅通率不小于99%。2 作业完成率不小于98%。3单次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预报作业的时间不大于20min3 数据传输误码率应符合下列规定:DVHF通信和光纤通信不大于IX10*。2)移动通信不大于1X1CP。3)卫星通信不大于1X10*。5.2.2系统设备应在下列站址环境条件下能正常工作,当站址环境条件不满足
19、时,应保证设备不损坏,并可考虑其他辅助手段保证设备正常工作。1中心站、分中心站适用温度为0+40、相对湿度不大于90%(+40C)。2遥测站、中继站适用温度普通型为-10C+55C,特殊型为-40C+70C,相对湿度不大于95%(+40C)。5.2.3中心站、分中心站计算机网络系统应具备防攻击、侵入、干扰、破端和非法使用的能力,与其他自动化系统互联时,应配置安全防护设备,具有信息保密要求的还应配置信息加密设备。5.2.4遥测站安全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监测水库水位的水位站遥测最高水位不应低于工程校核洪水位。坝下水文站、水位站遥测最高水位不应低于工程校核洪水下泄最大流量对应的水位:施工区的水位
20、站遥测最高水位应高于施工度汛防洪标准对应的水位。河道水文站、水位站防洪标准应为50年100年一遇洪水,测洪标准不应低于30年一遇洪水。雨量站高程应符合相应的防洪标准。2 设施抗风不应小于当地5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基本风压取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3 设施抗震应按当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4 测站防雷接地电阻应小于10。,采用交流供电的应小于4Qo5.3基本资料5.3. 1系统总体设计应收集、掌握和了解下列基本资料:1 工程所在流域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资料。2 工程总体布置、施工防洪度汛等设计文件。3 工程运行调度技术与管理要求。4 流域水文气象站网、梯级工程水
21、情自动测报系统等基本情况。5 系统遥测站所在地供电、通信、交通、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人文等基本情况。5.3.2系统遥测站设计应进行现场查勘,收集地形、地质、水力条件、建站条件等基本资料。5.4 系统总体功能5.4.1 遥测站对需要监测的水文要素应具有实时自动采集、传输、现地存储功能和人工置数功能,并应实现无人值守的全天候工作。5.4.2 4.2流域控制性水文站、入库水文站、出库水文站、坝前水位站等重要测站,在具备通信条件时宜具有图像采集或视频监控功能。5.4.3 中继站应实现实时自动接收、转发遥测站信息的功能和无人值守的全天候工作能力。5.4.4 中心站或分中心站信息接收处理应具备无人值守
22、的全天候工作能力,应实现NB/T35003-2023实时自动接收遥测站或中继站信息,并自动进行解码、检纠错、转换、存贮等相关数据处理功能。5.4.5 中心站或分中心站应具有遥测站水文要素值越限、电源电压过高过低自动报警和设备工况自动记录功能。5.4.6 系统应在中心站或分中心站实现信息查询与编辑、水情作业预报、信息发布等功能。5.4.7 系统宜在移动终端实现信息查询、水情作业预报、信息发布等功能。5.4.8 系统宜具有与厂内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监控系统、闸门控制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等有关系统联网的功能,具备信息交换、水务计算、水库调度、闸门远端控制等有关分析和处理工作的条件,可与厂内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NB T35003 2023 水电工程 水情 自动 测报 系统 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6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