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方案6篇.docx
《2024年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方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方案6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4年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方案6篇2024年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方案1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J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作家、科学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往往也与他们的读书分不开的。我校开展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将学生读书面拓宽,特制定本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二、成立“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三、实施目标:(一)通过课外读物的推荐,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一)通过课外读物的阅读,在班级甚至是学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
2、读书习惯。(三)通过课外读物阅读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四)通过开展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使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四、实施内容:(一)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推荐进校园课外读物,向家长公开推荐目录。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课外读物,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得提供校内场所供单位或个人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方式销售课外读物。学校各班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推荐符合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分解到各个学期,每学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65万字。各班
3、级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班主任要认真督促检查,确保计划得到落实。(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1、各班级要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每周更新一次)、学习园地、墙壁等,营造书香氛围。2、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3、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读书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4、在班级里开展好书推荐的活动,可以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在班级里进行交流,还可以发挥板报、墙报的作用。5、各班级要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以读书为内容的活动,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2024年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方案2为规
4、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为学生营造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就加强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要求如下:一、指导思想课外读物管理是“五项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校园意识形态安全:课外读物是育人的重要载体,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事关学校育人方式的革新。学校要深刻认识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将其纳入校园管理、纳入监测通报之中,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要求,规范程序,完善机制,压实责任,建立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的“防火墙”,严防问题读物渗透校园。二、成立领导机构为做好此次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
5、,特设立XX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组织机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其他行政成员及各班班主任三、加强引导管理学校要切实履行课外读物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加强学生课外读物的正面引导,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精神传达到每一位教职工和广大家长。通过主题班会、家长会、读书会、书香校园建设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和学生宣讲文件精神和要求,鼓励学生多读经典书籍、多读红色书籍、多读正能量书籍,有效提升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学校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组织开展针对行政干部、教师、图书馆管理员等各相关群体的培训交流,积极探索课外读物管理的有效经验和创新举措;要注重引导学校精选课外阅读内容、改进阅读方法
6、,建立促进主动阅读的有效机制,激发学生阅读激情,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推动学校育人方式的创新。2024年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方案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根据区教体局文件精神,我校充分发挥课外读物的育人功能,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学生阅读活动,努力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现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我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充分认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管理办法要求,不断提升学校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能级,规范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程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丰富拓展教育资源,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二、
7、基本原则把握方向,守住底线。课外推荐读物要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对于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或存在十二条“负面清单”情形的课外读物,一律不予推荐和选用。梳理源头,分类管理。把控进校园课外读物主要渠道,实行分类管理。对于各类进校园课外读物读按照“凡进必审”“凡荐必审”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机制。加强研究,创新机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筛选平台和数据库,探索有关文献资料的采集、日常借阅和风险防范等管理模式,加强对阅读数据的分析和运用,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三、主要任务(一)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发挥阅读主
8、渠道作用1、增量提质馆藏图书,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作为课外读物进校园最主要的渠道,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做好学生课外阅读需求调研。鼓励学科教师、图书馆专业人员、家长、学生代表等多方推荐,积极扩充馆藏图书数量,确保和提升馆藏图书品质,充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2、建设图书馆课程,丰富课外阅读活动。重视学生阅读需求,关注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加大学校图书馆课程建设力度。组织全校教师共同开发图书馆课程,定期开展图书馆利用教育,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入馆教育等课程;组织开展名师导读、读书沙龙、新书推荐等分享交流活动。3、有序引
9、进数字出版产品,探索有效管理办法。在充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根据学段特点,有序引进馆藏图书中的数字出版产品,做好信息化时代新媒介阅读指导,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要求,探索出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数字出版产品进校园管理办法。4、加大图书馆建设力度,提升服务能级。根据图书馆建设相关标准,加大空间改造、资源配置和信息化环境建设力度,提升图书馆服务能级。积极参加学校图书馆评估活动,争创示范图书馆。以评促建,提升图书馆品质,让学校图书馆成为学校教育资源的.“配送中心”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文献中心”,力争把图书馆办成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空间。5、收集阅读信息,挖掘数据价值。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技术,对图书借阅情况进
10、行统计分析和对策研制。及时收集学生借阅信息,并从不同维度做好分类统计和差异比较。利用信息化手段,定期向学生推送个人借阅信息和个性化的推荐书目,同时为馆藏图书管理和新进图书遴选、图书馆课程开发建设等积累数据,提供精准服务。6、加强队伍建设,服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落实图书馆专业人员资格准入规定,建立与完善图书馆专业人员培训进修、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二)丰富课外读物资源,规范进校园渠道1、严格遴选各类捐赠读物。受捐赠课外读物进校园,学校要按照管理办法加强审核,并报区教育局备案。2、有效管理各类读书活动。学校对任何形式进校园的读书活动都要审核活动方案,按照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3、建立教师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课外读物 校园 活动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6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