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会-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习题精讲班.docx
《黄会-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习题精讲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会-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习题精讲班.docx(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老师简介结缘人力感恩培训指待花开黄会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高级企业培训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HR)导师大学生职业指导老师关于考试考试时间考试科目试题题型10月16日下午14:00-16:00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客观题10月17日上午9:00-11:00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中级)客观题下午14:00-16:00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客观题下午14:00-16:30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单选60个必须对55个55分多选20个少选得0.510分55+10=65分多一分都浪费少一分都悲催人生就是遇见你!了解题型社工师考试满分为100分,自08年开始考试以来,及格分均为60分;除中级实务外
2、,题型均为客观题,其中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四个备选答案;多选题20道,每题2分,五个备选答案。保守策略以达到60分为标准线,那么单选题型最好达到40分及以上,多选最好达到20分及以上。单选题型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如果不能找出正确答案,可以考虑以下策略:表述错误的排除;表述同一个意思的排除;表述相反意思的重点考虑;多选题型中,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且至少有一个错误选项,少选情况下,选对部分每个05分;选错了本题不得分。因此,如果模拟分数徘徊在55-60之间,建议选择保守策略。不能选5个备选答案;疑惑的不选;表述意思相同的重点考虑。选题判断有且只有一介正确答案。在答案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
3、选择技巧:排除选项法:把表述错误的、不准确的、不全面的选项排除掉;经验推断法:选择最符合常理的那一介;保护弱者法:选择对弱者、弱势群体最有益的那一项。多选多项选择题:每题5个选项,有2-4个正确答案,不可能出现全对或者全错的情况。宁可放过法: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皆不得分,所以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宁愿少选,不要多选;排除选项法:排除错误顶、对立的选项、无关的选项;捕捉题意:多项选择题,很可能是出一个案例,要求进行分析,要认真审题,紧紧捕捉题意进行选择。强化记忆(翻书)马冬梅(合书)马什么梅?(翻书)马冬梅(合书)什么冬梅?(翻书)马冬梅(合书)马冬什么?(翻书)马冬梅(合书)马冬梅!(合书)马冬
4、梅!!(合书)马冬梅!!(合书)好了我记住了(考试)孙红雷转化知识学理论会陷入误区,好想什么都掌握,最好和书上一模一样。现实的实务考察中,总是转化成实际场景。比如:老张最近丧偶了,情绪非常差,动不动说:活着呀,就那么一回事,死了啥没有。还动不动静坐流泪。你马上就知道老张是老年人,考察的是老人年,丧偶有个伤感期,目前要对老张做的是情绪安抚。所以考试,一定要把知识转化成现实的实务。况且题目会变化,会灵活,会拐弯。天生是社工如果实在想不通,就想生活事件,想想平时碰到什么?看到有人打小孩,哼:儿童社会工作,不能打,我要向有关部门反应。最近比较烦,奶奶生病了,一家人忙乱哼:老人社会工作,关爱老人,照顾老
5、人看到一个女人在街边哭泣,说是:和婆婆吵架,心情烦躁极了,老公不理她。哼:妇女社会工作,婚姻家庭困扰,需要社工来开导。回到小区那个闹心呀,车子堵得开不出,还得打电话叫人移车,你说气人不?哼:社区社会工作,咱们得加强社区自治治理,宣传社区环境打造,提高人们的基本意识哥们,可以当专家了!多听课一定要多听课精讲课程听三遍刷题刷错了一定要记录下来考前两天看看这一招至少挽回10分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第一节接案老张因保外就医成为社区矫正对象。社会工作者去老张家进行家访时,通知他本周三到社区矫正中心参加法制讲座。上述情况中,老张属于()的服务对象。A.主动求助B.机构转介C.外展发现D.非自愿型【答
6、案】D【解析】老张本来就是社区矫正对象,他应该主动来听讲座,结果是社工家访发现的,因此是非自愿型。王女士因为女儿的小偷小摸行为很苦恼,向社会工作者老李抱怨:我真不知道女儿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平时也没少给她零花钱,但她还是拿别人的东西,怎么管都不行J为了解王女士的问题,老李下列回答中属于事实性沟通的是(A.我能理解您的苦恼B.您觉得自己有什么资源可以帮助女儿?C您觉得自己做些什么可以帮助女儿改变?D.您发现女儿有小偷小摸行为时做了什么?【答案】D【解析】事实性沟通是指客观,不可改变,小偷小摸就是事实。在接案会谈中,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抱怨丈夫不关心自己,不顾家,下班回到家只顾上网。此时,社会工
7、作者最适宜的提问是(A你觉得丈夫有问题,是吗?”B.你是否觉得自己也有过错?C你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是吗?D.你能说说你丈夫不关心你的具体表现吗?【答案】D【解析】A是引发问题,B是质问对方,C是引导婚姻问题。只有D是合适的提问,因为王女士只是抱怨丈夫。社会工作者老罗接待了前来求助的陈先生。陈先生告诉老罗,自己辛苦赚钱养家,不上班的妻子不仅不体谅他,花钱大手大脚,还总是说他太抠门太懒惰,不关心这个家,也不关心她和孩子,现在夫妻关系紧张,他很苦恼。为深入了解陈先生的求助过程,老罗适宜的提问是(A.陈先生,您对我们有什么期望?”B.陈先生,您是怎么知道我们机构的?”C.”陈先生,您为这次面谈做了什
8、么准备?”D.陈先生,您来我们机构之前做过哪些尝试?”【答案】D【解析】考点是接案,所以要了解求助过程,其他3个答案问的和案子内容关联不大。第二节预估张冰要为服务对象撰写预估摘要,那么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的预估不包括(A.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动机B.社会的体制和组织环境C.服务对象的社会网络资源D.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功能发挥【答案】A【解析】服务对象自己的A排除,因为题目问的是社会系统。小心坑,小心坑()是预估的最终目的。A.对正确的计划做出贡献B.正确认识服务对象的问题C.全面把握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D.解决服务对象提出的一切问题【答案】A【解析】教材原话制订出正确的计划。因此要学会变通,A是最
9、接近教材原话的。在社会工作的预估阶段,探索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以及服务对翻寸问题的感受,属于谢U(A.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B.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C.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D.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答案】B【解析】要学会审题目,对问题的感受就是主观因素。服务对象怎么看?在社会工作中,预估的主要任务有(A.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B.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C.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消极因素D.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E.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答案】ABDE【解析】参考教材预估的主要任务。CE肯定去除一个,而消极我们不主张,因为不利于服务对象改变。第三节计
10、划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拟在杨村开展精准扶贫项目。该机构社会工作者在项目计划中详细列出了服务的目的及目标、关注的问题和对象。按照服务计划构成的要求,该项目计划的内容还应包括(A.服务要使用的方法B.服务要改变的人C.服务要影响的政策D.服务要改变的系统【答案】A【解析】计划就是目的目标,问题和对象,还有方法。B肯定排除,上面有对象了,C政策和计划无关。D系统是计划内容,也在方法中。社会工作中,服务计划的构成内容不包括(1A.目的及目标B.巩固已有改变C.关注的问题与对象D.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答案】B【解析】计划阶段还没有开始介入,B是结案才考虑的事情小王向社会工作者求助。在制定目的和目标时,社
11、会工作者与小王讨论协商,认真询问了他的愿望,最后对需要达到的目的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上述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体现了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A.公平公正B.详细和具体C.社会工作者单方面制订D.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答案】D【解析】尊重服务对象,和服务对象一起商量。据社会工作实践结果的研究显示,多数社会工作者的助人活动无功而归,或不能完全达到计划的目标的重要原因是(A.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在计划时无法达成一致B.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没有朝同一目标努力C.服务对象大多持有对社会工作者怀疑的态度D.社会工作者大多对服务对象持有怜悯的态度【答案】B社会工作者小李在与服务对象小强的面谈中了解到,小强上课经常走
12、神,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为此,小李与小强共同制定了改善小强学习状况的目标。下列目标中,恰当的是(A.减少小强上课走神的次数B.提高小强的学习能力C.延长小强上课注意力的集中时间D.改变小强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答案】C【解析】小强的问题是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跟不上进度。B、D两项属于最终目的,作为目标不够具体;A项减少上课走神的次数,并不代表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延长.而只有延长上课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才能改善学习状况。A、C两项比较而言,C项更契合、更准确。第四节介入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期的主要任务是()社会工作计划的目标。A.制定B.修改C.落实D.完善【答案】C小敏由于父母
13、离婚,家庭贫困,经常被同龄孩子嘲笑,性格较为内向、孤僻,不愿与人沟通交往,学习和生活都面临困境。小敏的妈妈求助于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联系学校,帮助小敏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互动;联系小敏所在社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让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这种介入属于(A.整体介入B.间接介入C.综合介入D.直接介入【答案】C下列事例中,社会工作者选择“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这一介入行动原则的是(A.为下岗职工牵线搭桥并鼓励其自主选择再就业机会B.鼓励一贯内向的自闭症青年上台自我介绍C.号召其家人齐心帮助戒毒青年进行戒毒康复D.提高经济投入帮助网瘾少年寻找替代品并最终戒除【答案】A【解析】介入行动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
14、则,从服务对象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并且在决定介入行动时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由服务对象决策和参与的介入行动将会使他们有更强烈的愿望去承担责任和完成任务。题中,”为下岗职工牵线搭桥并鼓励其自主选择再就业机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鼓励其自主选择再就业机会体现了服务对象自决的原则。下列有关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行动中应遵循的原则叙述错误的是(A.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B.个别化C.瞄准服务目标、考虑经济效益D.与服务对象相互独立【答案】D社会工作者不能单枪匹马地采取介入行动,要依靠服务对象,与他们紧密配合,双方共同合力参与介入行动。体现了社会工作介入行动的()原则。A.考虑经济效益B.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C
15、.个别化D.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答案】D第五节评估社会工作者小王正在开展一个震后伤残学生家长减压互助小组,督导要求她对小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分别做出评估。为此,小王应向督导提供有关服务过程中的()信息。A.服务网络B.服务结果C.介入对象D.介入行动【答案】D【解析】考点过程评估要提供什么信息。在社会工作的基线测量评估中,建立基线的方法不包括(A.确定介入的目标B.制定工作计划C.选择测量工具D.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答案】B【解析】考点基线测量()按照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分轻重缓急,制定出几个目标,然后使用大家认可的等级尺度,来测量和计算出服务对象实现个人化目标的情况。A.目标核对
16、表B.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C.个人目标尺度测量D.基线测量评估【答案】C【解析】审核题目要特别注意关键词句,个人化已经告诉你答案了。相对于差别影响评分,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的局限性在于(A.测量比较困难B.测量比较粗糙C.有时服务对象会倾向于给予消极的评价D.带有服务对象的主观色彩【答案】B【解析】考点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小心题目有干扰项目。教材原话局限在于:测量比较粗糙。第六节结案在网络成瘾青少年小组的最后一期,社会工作者通过视频,和组员一起回顾整个小组活动过程,让小组成员回顾他们曾经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行动和步骤。这种做法是(A.给服务对象提供积极支持B.回顾工作过程C.识别服务对
17、象的积极因素D.解除专业关系【答案】B【解析】这种做法是回顾工作过程。经过评估以后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都认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时,根据协议社会工作者提议结案服务对象也接受,由此就进入结案阶段。这种结案属于(A.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B.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口实际原因的结案C.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D.目标达成的结案【答案】D【解析】A转换身份没有B不存在C是抗拒,案例中没有看到抗拒。小李是一名在北京工作的社会工作者,由于要辞职回家乡,需要对正在服务的服务对象结束工作关系。这种结案属于(A.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
18、结案B.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口实际原因的结案C.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D.目标达成的结案【答案】A在社会工作中,服务对象在没有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是(1A.解案B.结案C.评估D.彳领【答案】B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第一节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小玲,10周岁,在早年母亲离家出走后,一直与父亲生活。最近,小玲父亲因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n年。小玲自父亲入狱后在邻居家暂时寄居。从为小玲创建健康成长的环境这一长远目标来看,此时,社会工作者应谋划为小玲提供()儿童福利服务。A.保护性C.支持性D.补充性【
19、答案】B小红8岁时,其父母因吸毒被送入强制隔离戒毒所,因无其他法定监护人,小红被送到儿童福利机构照管。近期,小红妈妈即将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为判断小红能否在妈妈出所后回家生活,社会工作者应对()进行评估。A.小红的健康状况B.小红妈妈的监护能力C.小红的学习状况D.小红爸爸的戒毒效果【答案】B单亲妈妈小芳向社会工作者小李诉说,10岁的儿子小明常因打网络游戏,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不好。小芳工作单位离家较远,没有足够时间照顾儿子,小李邀请小芳参加社区四点半课堂,并联系退休党员王阿姨与小芳家结对,在小芳下班前替她照顾儿子,同时,小李还介绍小芳加入助苗成长微信群”,向心理专家学习亲子沟通的方法,
20、以提高其亲职能力。小李为小芳家提供的上述服务属于()儿童福利服务。A.治疗性B.补充性C.替代性D.保护性【答案】B一向品学兼优的小明近来学习成绩下降、沉默寡言,身上还常常青一块紫一块。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明父亲遭遇失业、离婚后借酒浇愁,打骂小明,小明害怕回家再遭父亲打骂,向同学借了钱,查好了南下广州的列车时刻表。这时社会工作者应该(A.辅导小明提高与父亲沟通的技巧,降低被打的风险B.向小明的同学和邻居了解情况,对虐待事实进行确认C.与小明沟通,告诉他不要着急,以后会帮他处理这个问题D.缓解小明的焦虑,并联系儿童保护中心提供庇护【答案】D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社会工作者小谢在某村开展精准
21、扶贫时发现一户需要帮助的家庭,这家的父母一年前意外离世,留下三个孩子,老大已成年在外务工,老二和老三在镇上读初中,家庭经济困难。老二和老三在小谢的协助下递交了孤儿资格条件认定的申请并获得通过,按时领到了生活费。小谢的上述服务属于(A.链接政策资源B.提供家庭支持C.改善家庭监护D.开展家庭寄养【答案】A社会工作者老蒋在外展工作中发现了一名13岁男孩,男孩瘦小的身上留有许多新旧伤痕,经询问后得知,男孩常因吃饭慢、衣服脏、事情做不好而遭到母亲打骂。老蒋进一步调查评估后,初步判断男孩可能遭受了家庭暴力。为此,他首先应当(A.向公安机关报案B.为男孩寻求法律援助C.对母亲进行法制教育D.将男孩安置到儿
22、童福利机构【答案】A社会工作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支出是家庭的负担,投入高,但回报少,还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在这种观念下,这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自己供孩子上学已经是尽职尽责了,对孩子的学习放任不管。针对家长的上述观念和行为,社会工作者应为他们提供()服务。A.亲职教育B.亲子关系辅导C.课后托管D.儿童问题辅导【答案】A小张夫妇结婚多年未育,向儿童福利院提出收养儿童的申请。为审核其资格,社会工作者小郑负责对小张夫妇进行家庭评估。评估时,小郑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是了解小张夫妇(A.家庭育儿能力和条件B,是否知晓收养儿童的手续C.希望收养多大年龄的儿童D.是否知晓收养家庭的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助理 社会工作 实务 初级 习题 精讲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59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