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劳动法串讲.docx
《自考劳动法串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劳动法串讲.docx(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劳动法串讲讲义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劳动法课程是全国窗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掌握和运用劳动法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劳动法治实践问题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劳动法课程是全国高等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本科的必考课,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法律关系、就业促进制度、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社会保险法、劳动法律责任以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通过对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学习,形成自觉运用法律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法律思维;树立基本的劳动权利观念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熟悉主要劳动法律制度;掌握运用劳动法理论分析劳动法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培养解决劳动争议案件的能力;为进一步巩固与学习其他法律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教材的选用劳动法课程所选用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郭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9月第1版。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较,无论是在章节体系,还是在内容上均做了较大的变动。整合了章节体系结构,老教材总共包括二十章内容,新教材共十二章,在对章节重新调整的基础上,增加了章节的容量。在内容上,调整了劳动合同、劳动安全卫生基准制度、就也促进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劳动法律责任、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内容。尤其是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
3、H起正式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新教材在这点上变化比较大。2007年8月30H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就业促进法。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卜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这两部法律完善了我国的就业促进法律制度、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新教材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保险法,使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保护范围不断扩大。新
4、教材把社会保险法作为专门一章进行规定,与老教材相比变化较大。三、章节体系本课程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劳动法的基础知识,具体包括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劳动法律关系;第二部分着重介绍劳动法的各项基本制度,具体包括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基准与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基准制度、社会保险制度,该部分内容是劳动法的核心部分。第三部分是劳动法保障实施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劳动保障监察制、劳动法律责任、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考情分析一、历年真题的分布情况劳动法历年考题的分值分布情况如下:年份章名、题型2009年2010年2011年一、劳动法概述(选、名
5、、简)7分14分15分二、劳动法律关系(选)45分4分三、就业促进制度(选)1分3分4分四、劳动合同制度(选、名、简、论、案例)21分44分48分五、集体合同制度(选、简、论)11分15分23分六、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制度(选、名、简论)3分10分21分七、工资基准与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选、名、)8分10分10分八、劳动安全卫生基准制度(选、名、简)2分13分8分九、社会保险法(选、名、简、案例)16分41分30分十、劳动保障监察制度(选、简)2分9分3分十一、劳动法律责任(选择、名)3分2分2分十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选、名、案例)20分29分24分二、题型分析劳动法的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
6、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考试题型相对比较固定,变化不大。在答题时主要是注意新旧法律的不同,根据教材变化运用新法回答问题。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通常是考核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绝大部分知识点属于识记和领会层次。在整个试卷中是难度较小的一种题型,较容易得分。但其考核知识点涉及面较广,基本涵盖每一章的内容。所以要求考生要认真仔细学习教材,掌握基础知识。2 .多项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比单选所涉及知识点要复杂,内容要多。从应试的角度来说,多选题的考点一定是适合考多选的知识点,这一点特别提醒大家注意,这样在复习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意识的将具备这种特点的知识点加以格外的标识。相对于单选题来说,
7、多选题的难度增大,确保答题准确率的方法只能是提高教材的熟练程度。当然,要特别注意多选题中备选项与正确答案的细小变化。3 .名词解释题:涉及到对教材中重要概念的考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总结重要概念。4 .简答题用来考核考生对某方面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一般只需要直接作答,答要点即可,不需展开。5 .论述题:是简答题的拓展,要求能够在回答要点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充分详细的分析论证,绝对不能只答要点,不展开。那样一定会扣分。论述题所涉及知识点相对还是比较集中的。6 .案例分析题:是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一般在大纲中以应用的层次要求。答题时一定先要认真审题,正确判断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的范围,要学会融会
8、贯通。结合问题找出法律依据,在答题时要法律与事实相结合,重点论述法律依据。劳动法的案例分析题比较集中,集中在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这些章节。三、本课程的复习方法劳动法课程的学习需要有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及行政法学等课程的知识作为基础,学习该课程应注意掌握以下方法: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劳动法是实践性很强的法学学科,只有联系我国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实际,才能掌握和理解劳动法的内容。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适用劳动法律、法规,加深对劳动法知识、理论和各项具体制度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司法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加深对劳动法基本理论的理解。2、掌握
9、基本的劳动法律、法规。在学习劳动法课程时,应当注意与学习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结合起来,通过了解劳动法律、法规的内容与立法精神,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特别要说明的是在教材出版后、考试之日6个月以前颁布或修订的与教材有关的劳动法律、法规,也属于考试的范围,在学习时应特别加以关注。3、坚持系统学习和重点学习。系统学习是必要的,它要求学员通读大纲和教材,全面掌握其章节体系与基本内容。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一门课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劳动法律问题的能力,也才能适应自学考试的要求。与此同时,学习又要抓重点。在教材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介绍,相对于其他内容来说是学习重点;实用
10、性强、应用面广的制度规范及其运用也是需要把握的重点。4、注意把握大纲与教材的关系。大纲是教材的基础,大纲中提及的问题要在教材中去寻找答案。因此,学习大纲、教材某些部分时要与相关的章节内容联系起来学,要善于运用对比及拓展、延伸的方法进行学习。内容串讲第一章劳动法概述复习建议本章是劳动法的基础知识部分,涉及到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在历年考试中,都有出题。建议学员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一、劳动法的概念(一)劳动法的定义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J广义上的劳动法:凡是
11、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和劳动关系相密切联系的所有的法律规范。狭义上的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二)劳动基于合同义务、劳动关系、职业上、有偿的劳动。(三)劳动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部门规章5、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6、国际劳工公约7、规范性劳动法律、法规解释8、其他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一)劳动关系1、劳动关系的含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2、劳动关系的特征(1)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者)。(2)劳动关系必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4)劳动关系具有纵向关
12、系(隶属关系)和横向关系(平等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5)劳动关系以劳动力的给付为主要内容。【例题】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关系的是()。A.作家王某与某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所形成的关系B.张某在试用期内因视力未达到乙厂录用要求而被乙厂辞退C.甲公司为其职工购房向银行提供担保D.某理发店职员陈某在为顾客丙提供理发服务时不慎致其面部受伤,丙要求陈某赔偿【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对劳动关系的理解。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ACD选项均不是劳动关系,应该由民法调整.B选项是劳动关系。3、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
13、企业单位等组织的劳动关系。(2)国家机关的劳动关系。国家机关与所用工勤人员之间的劳动关系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3) 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4) 社会团体的劳动关系。(5) 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与其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注意: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家庭保姆、自然人用工等性质的劳动关系仍不属于我国劳动法调整的范围。【例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于().A.国家机关公务员B.现役军人C.依法成立的基金会D.农业劳动者【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国家机关公务员与国家机关的关系适用公务员法调整。现役军人与农业劳动者也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
14、3条规定:“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故C选项正确。(二)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1、劳动行政关系2、劳动服务关系3、劳动团体关系4、处理劳动争议关系【例题】下列社会关系中受劳动法调整的有()。A.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在职业认证方面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关系B.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在工伤认定方面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关系C.工会组织与用人单位在执行劳动法、工会法过程中发生的关系D.某单位与职工在集资建房中发生的关系【答案】ABC【解析】本题考察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ABC均属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
15、联系的社会关系。AB是劳动行政关系,C属于劳动团体关系。D属于不属于劳动关系,也不属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第二节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学员了解中外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几个具有典型性的法律性文件。比如:1、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资产阶级“工厂立法”(又称“工厂法”)的开端,是现代意义的劳动法产生的标志。【例题】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制定该法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劳动法的起源。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2、中国立法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16、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也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第三节国际劳动立法IR况一、国际劳工组织(一)国际劳工组织的产生1919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正式成立。(二)国际劳工组织的性质、特点、组织机构1、性质:国际性的政府间组织。2、特点:“三方性原则”【例题】在国际劳工组织的会议上,各国代表团成员中必须有()oA.专家代表B.政府代表C.工人代表D.雇主代表【答案】BCD【解析】国际劳工组织的各成员国代表应由劳工代表、雇主代表、政府代表三方代表组成.二、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国际劳工公约、国际劳工建议书【例题】有关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的说法,错误的是()。A.公约对全体会员国具有约束力B.国际
17、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国际劳工标准C.建议书作为会员国制定法律的参考D.建议书不需要会员国批准【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对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的理解。公约要经成员国批准对该成员国才有法律效力,并不是对全体成员国具有约束力,所以A错误。BCD均正确。第四节劳动法基本原则十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三、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公平保护原则四、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基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五、坚持法律调节与“三方”对话相结合的原则【例题】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包括()A.劳动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B.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C.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D.三方协调原则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答案
18、】C【解析】本题考察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注意新旧教材在劳动法基本原则上有所不同,按照新教材只有C正确。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复习建议本章是劳动法的基础知识部分。涉及到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本章内容较为简单,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从题型来讲主要是选择题。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概述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特征(一)主体的特定性(二)平等性、隶属性(三)内容体现了国家与当事人的双重意志(四)客体表现为兼有人身性与财产性的特定的劳动行为和财物(五)围绕劳动者的保护展开
19、【例题】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B.劳动法律关系既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劳动者、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C.劳动法律关系既包括财产关系也包括人身关系D.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既具有平等性也具有从属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对劳动法律关系的理解。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劳动者、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故B选项是错误的.三、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一)劳动者
20、1、劳动者的法律含义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自然人。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概念(1)达到法定年龄:16周岁【例题】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的时间是()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我国劳动法将就业年龄规定为16周岁。(2)具有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一般表现为三种情况,即有完全劳动能力、有部分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一)用人单位中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等;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1、等。五、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例题】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B.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C.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D.劳动法律事实【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劳动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方面要素。其中,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六、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1、劳动行为2、财物七、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一)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二)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一切客观情况。合法行为r以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标准违法行为劳动法律事实以行为主体为标准劳动法律行为劳动
22、行政行为劳动服务行为劳动团体行为劳动争议处理行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第二节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例题】下列权利中不属于我国劳动者权利范围的是()。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C.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D.罢工权【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劳动者的基本权利。ABC均属于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但我国劳动法中没有规定劳动者的罢工权。第三节劳动者的基本义务第三章就业促进制度复习建议本章内容较为简单,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从题型来讲主要是选择题。第一节就业与就业促进一、劳动就业的概念和特征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某种具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劳动就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劳动法 串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48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