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威尔逊政府与1919“南北和谈”.docx
《美国威尔逊政府与1919“南北和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威尔逊政府与1919“南北和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国威尔逊政府与1919“南北和谈”孙金龙,赵志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一战结束后,美国打着维护“门户开放”政策的旗号,联合英法意三国就中国南北分裂问题向日本施压。欧美列强,特别是美国的介入,成为推动1919“南北和谈”的主要原因。1919南北议和问题,学界早有关注。台湾学者林桶法所著民国八年之南北议和,从南北议和的背景、议和的过程、议和遇到的挫折等方面,对南北议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林桶法认为“国际压力”是实现“南北和谈”的主要原因,1但未对国际压力,特别是美日斗争在推动南北议和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做进一步分析。在分析南北议和失败的原因时,林桶法认为国内各派系之间的斗争
2、与分歧是议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并未认识到列强也是阻碍中国和平统一的重要障碍,以至于将“联省自治运动”作为实现南北和平统一的途径。陶菊隐所著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对南北议和前后所经历重要事件作了较全面的记录,成为研究1919南北议和问题的重要参考。2段云章论一九一九年南北议和一文分析了和谈期间各派军阀及政客之间的矛盾。3近年来,学界对特定国家及个人在这次议和中所起作用方面的研究较多。本文在借助中外原始档案的基础上,将美国与1919年“南北和谈”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以美日在华斗争为主线,揭示了一战后欧美列强与日本围绕“南北和谈”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客观评价美国在“南北和谈”中所起的作用:美国既是促成
3、“南北和谈”的关键性外部力量,同时也是导致“南北和谈”失败的重要因素。(二)美国介入南北纷争芮恩施在担任驻华公使期间,坚定地维护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竭力主张美国介入中国的南北纷争,在推动“南北和谈问题上尤为积极。早在1917年12月,芮恩施在发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就曾提到:“广州军政府中的伍庭芳等人欢迎由美国驻华公使以美国总统代表的身份对南北双方进行斡旋。”8113由于忙于一战,美国政府并未在这一问题上明确表态。随着一战接近尾声,美国的注意力开始从欧洲转向远东地区,威尔逊总统对中国事务变得积极起来。芮恩施回国休假后,担任美国驻华公使馆代办的马慕瑞(johnvanAntwerpMaeInUr
4、ray)向国务院报告,若徐世昌当选总统,中国将有望重启“南北和谈“。9110中国南北纷争的解决将有利于威尔逊战后国际秩序尤其是远东地区秩序的构建。1918年10月10日,威尔逊总统借庆祝中华民国国庆之机,敦促徐世昌领导中国结束纷争,走向和平统一,并向徐世昌表示,中国只有实现统一,才能在国际上获得相应的国际地位。10威尔逊明确表示支持徐世昌的和平统一政策。徐世昌在给威尔逊的回信中表示:“将尽最大努力推动中国走向和平统一。11威尔逊的贺电成为美国介入中国南北纷争的重要标志。10月18日,芮恩施返回中国后,便立即前去谒见徐世昌,再次劝其推动中国的和平统一。徐世昌向其表示,推动国内和平统一是他的首要政
5、策,但鉴于政府财政困难,希望能获得美国的财政支持。12第二天,芮恩施向美国国务院提出建议,在确保贷款不被用于“腐败阴谋”的前提下,由美国向中国提供财政援助。芮恩施强调形势严峻,请求国务院给予指示。131113-114北洋政府中以徐世昌为首的文治派,本就不甘受段祺瑞摆布。美国明确表示出对和平统一政策的支持后,徐世昌加速了推动南北和平统一的步伐。北洋政府代理总理钱能训奉徐世昌之令,通电广州军政府,以“欧战行将结束,国人不堪再战”为理由,希望“先就事实设法解纷争,而法律问题伺之公议”。2自1917年中国出现南北分裂局面以来,北洋政府第一次正式表明了和平解决南北冲突的态度。美国在中国南北纷争上的态度对
6、其他列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早在美国介入前,英国已向北洋政府及日本就中国南北停战议和问题提出了劝告。但因受一战及英日同盟等影响,英法难以在这一问题上对日本施加压力。美国表态后,英法等国对向北洋政府,尤其是日本施压的态度变得更加明确。美国的行动遭到了日本的反对。日本驻南京领事在同江苏都督李纯的谈话中表示了对美国行动的不满:”美国是在干涉中国的内政J13113然而,随着一战的结束,国际上要求和平的声音日盛,中国国内要求和平谈判的呼声也不断高涨。协约国开始准备缔结和平协定,日本若再公开支持段祺瑞发动内战,不仅会在世界面前失去道义,甚至会影响到日本在即将召开的战后国际和平会议上的地位。寺内内阁被原敬内阁
7、取代后,新内阁声称将对中国南北双方持“公正”的态度,并表示愿与英美等国家采取一致行动。1当然,日本并未真正放弃对段祺瑞的支持,原敬内阁态度的变化除受欧美列强压力所致外,更重要的是想获得在中国南北纷争问题上的主导权。为此,10月23日,日本首先向英法美意四国政府提出建议,由五国共同向中国南北双方施压,以促进中国的和平统一。151918年10月24日,徐世昌获悉列强准备采取集体行动后,召集北洋军事将领在北京开会,商讨南北和平问题。面对国内外的压力,段祺瑞不敢再公开反对和谈。会议决定赞成议和。1918年10月25日,徐世昌签署和平令。16(三)美国推动列强在华“联合”行动根据日本在10月23日提出的
8、建议,1918年10月30日,北京公使团向北洋政府提出说帖,指责中国未履行参战义务,并列举出所谓的12条“罪状”。14183面对列强的施压,11月16日,徐世昌召集各地督军参会并作出决议:“若南方不提出过于苛刻条件,(会议)将一致赞成和平统一之方针。”2徐世昌于当天下令停止内战。芮恩施对徐世昌的做法比较满意,为表示支持,准备向北洋政府提供财政贷款,但又担心贷款被北洋政府中的“武统派”用于中国内战,于是向美国政府建议,各国向中国提供的财政援助,必须在中国实现和平统一后,由一个被各国认可的中国政府来支配;各国向中国提供的贷款只能用于国内的重建,资金的使用需由向中国提供财政援助的国家掌管。1711月
9、16日,美国国务卿蓝辛(RObertLanSing)对芮恩施提出的建议表示支持。18北方虽已下达停战令,南方却迟迟未表态。11月19日,美国驻广州总领事在芮恩施的指示下,会见了广州军政府外交总长伍廷芳,以可能会失去“国际同情”为威胁,要求南方响应北方发布罢战退兵的命令。211月20日,徐世昌致电南方和谈总代表唐绍仪,希望他竭力促成南北和平。211月23日,广州军政府下达停战令。对此,孙中山表示:“此次军政府停战令之发布闻缘于美领事警告所促成。”19在美国的施压之下,南方也只能“听令”行事。至此,南北政府均已下达停战令。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南北冲突,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召开和谈会议,仍阻力重重
10、。段祺瑞不敢公开反对徐世昌下达的停战令,遂暗地抵制。以段祺瑞为首的“武统派”拉拢曹银,准备保举他为副总统,以此来削弱徐世昌的权力。5249芮恩施不得不承认:“北方领袖虽不敢公开反对徐世昌的和平计划,但还是好战的。”5248-2491918年11月22日,美、日、英、法、意五国驻华公使在北京召开会议,在美国的提议下,各国一致表态支持徐世昌政府。美国提出只有重新统一后中国才能获得各国援助的建议也得到了英法等国的支持。日本以所谓不干涉中国内政为借口,表达了对英美等国的不满。上述五国在会上还特别提出:“中国双方应毫不迟延、坦白真诚地谋求取得和解的办法J5249芮恩施负责起草了这次会议的备忘录,根据日本
11、的建议,适时再将会议备忘录送至中国南北政府。欧美列强打算迫使日本终止对段祺瑞的军事贷款,日本并未明确表态。美国政府要求其驻日本公使继续劝说日本,不久后美国政府获悉:“美国提出的只有中国统一后才能向其提供财政支持的建议已被日本所接受。日本最后也不得不向美国作出部分妥协。日本也声称,之前已经与中国签订及未完成的协议将继续得以保留。”20就在欧美列强准备再次向南北双方施压之际,北洋政府中“武统派”督军仍在密谋反对徐世昌的和平计划,他们不仅联合安福系议员反对徐世昌所倚重的钱能训内阁,曹银等人更以督军团的名义要求徐世昌恢复段祺瑞内阁。主战派一系列活动让欧美列强大为不满。1918年H月29日,英国驻华公使
12、朱尔典代表北京公使团就“武统派”企图恢复段内阁的企图,向北洋政府外交部提出质询。北洋政府连忙予以否认。141901918年12月2日,美日等国代表谒见徐世昌,将芮恩施所起草的备忘录送至北洋政府。备忘录中对中国南北分裂状况表达了不满:“中国持续两年的分裂不仅损害了外国的利益,对中国也是不利的。”21备忘录在同一天也被送至广州军政府。五国的联合“劝告”不仅挫败了主战派推翻钱能训内阁、恢复段祺瑞内阁的阴谋,也使素来嚣张跋扈的好战军阀们变得“温顺”起来。1918年12月3日,徐世昌召集段祺瑞等军阀及内阁成员召开特别会议。在徐世昌宣布五国意见书后,段祺瑞等人一致表示服从徐世昌的命令,同时也表示同意广州军
13、政府的意见,召开和平会议。2虽为联合劝告,列强间的意见却并不一致。1918年12月3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表示不能阻止日本国民在中国创办财政和经济事业,“只要这些事业是我们两个友好邻邦之间特殊关系的自然而合法的产物同时,日本政府决定不向中国提供他们认为可能增加其国内局势复杂性的财政援助”。22芮恩施对日本的动机表示怀疑:日本的声明为继续向中国提供贷款保留了余地,而关于中日“特殊关系”的表述,目的是为继续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制造借口,其中就包括日本已经与中国达成的参战借款合同及西伯利亚战争协议。22(四)美国与和谈前南北双方的暂时妥协列强提出联合“劝告”后,南北双方加速了在召开和谈会议问题上的磋商
14、,但双方仍在会议召开地点、陕西停战等问题上发生争议,导致和谈会议召开的时间迟迟难以确定。为便于借助外国势力对会议进行监督,南方主张在南京召开会议,北方则主张将会议地点定在上海。另外,南方在陕西停战问题上的态度尤为坚决,并将此作为召开和谈会议的先决条件。1918年12月11日,北洋政府选定和谈代表后致电广州军政府:“尊处代表各员,当已派定,务希从速电示,俾便接治。”23在各方压力下,1919年1月9日,广州军政府确定和谈代表后致电徐世昌:“兹派定唐绍仪君为总代表,章士钊、胡汉民诸君为代表,即日赴沪,听候陕、闽、鄂西问题解决,即行开议。”24鉴于当时的南北政府财政都极度困难,芮恩施在与日本驻华公使
15、商量并达成共识后,向北京外交使团提出,希望在1919年1月25日将关税余额交付中国,以保证南北政府的开支。25外交团同意了芮恩施的建议。南方虽已选定和议代表,但仍坚持将陕西停战等问题作为和谈的前提条件,南北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继续争执不下。和谈会议的召开仍面临很大困难。列强于是决定向广州军政府施压,“英、法、美、日、意五国特正式通告南方,如能于本月二十五日派出代表赴沪开会,并在会议内决定用途,则所有去年之关余千二百万,可照所定用途拨用。否则,将关余于二十五日后统交中央政府(北洋政府)”。26在美国的主导下,五国驻华公使也频繁接触,准备向南北双方提出措辞更为严厉的“劝告”。消息传出后,段祺瑞为首的“
16、武统派”大为惊恐,形势才得以急转直下,南北和议迅速展开。2一直作为南北“调停人”的江苏督军李纯提出划定南北界限,双方各在自己的界限内剿匪,南北双方公推一名大员前往陕西监督停战等五条办法。27李纯的建议得到了双方的认可。迫于列强的压力,广州军政府选派的以唐绍仪为团长的和谈代表团终于在1919年1月25日抵达上海。2面对即将召开的和谈会议,芮恩施向北洋政府提出了裁兵建议,”两方开议,首先决定裁兵大纲,签字互换。电请元首特派代表并选派南北军财要人,延请英、美、法、日军事家合组裁兵委员会,即日在京会议南北一律裁兵各种方法”。28国际压力,尤其是美国的介入,成为南北停战议和的关键性外部因素。但和谈正式开
17、始后,双方却在陕西停战等问题上争执不下,裁兵一事终未能实现。二、和谈开始后美国调停争端的外交努力1919年2月20日,和谈代表在上海正式会面,由此揭开了“南北和谈”的序幕。期间,双方因在陕西彻底停战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导致和谈出现较长时间的中断。因此,“南北和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为2月20日3月2日,共计11天;第二阶段时间为4月9日一5月13日,共计35天。“南北和谈”在上海正式开始前夕,“巴黎和会”也在凡尔赛宫拉开了序幕。上海及巴黎召开的两个“和会”也成为欧美列强与日本争夺在华利益的国内国外两个战场。“南北和谈”期间的很多议题如公布“中日密约”等,均与“巴黎和会”中所涉中日相关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威 政府 1919 南北 和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4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