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材.docx(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材培训教材二OO七年九月七日第一章: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概述1第二章: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10第三章: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46第四章: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操纵与管理71第五章: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保障体系111第六章:煤矿本质安全文化132第七章: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评价157第八章: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187第九章: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204第一章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概述1.1 适用范围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适用于中国所有在建与生产煤矿安全管理。1.2 引用标准(1)煤矿安全规程(2)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3)中华人民共与国固体废物污染
2、环境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与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5)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7)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8)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0)劳动法(11)煤矿救护规程(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3)建筑灭火涔配置设计规范(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标准(1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17)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18)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19)国家有关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及危险化学品存储场所的设计与设施配置要求(20)人因工程学中受限作业空间尺寸、通道空间尺寸、限定维修空间尺寸要求(21)中有关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规
3、定(22)井工矿井的十三种矿图(23)国家有关放射装置的定期检验规定(24)中危险化学品的储运要求(25)中地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26)国家有关事故调查构成员的规定(27)国家有关事故调查中对员工的处罚规定(28)中危险废物处置规定(29)国家有关安技措资金的提取标准(30)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31)有关机电设备防爆标准耍求(32)中地面变电所标准(33)中地面建筑物设计与施工规定(34)防探水钻孔设计要求1.3有关术语(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疾病、财产缺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者状态。(2)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缺失的组合。(3)危险源辨识:对煤矿
4、各单元或者各系统的工作活动与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可能造成的缺失程度进行估计与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5)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操纵或者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6)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7)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者潜伏的各类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
5、可与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8)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要紧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既包含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包含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对煤矿的安全管理来说,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属于狭义的不安全行为,而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则属于广义的不安全行为。(9)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煤矿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表达“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同意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与安全生
6、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10)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继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操纵,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与社会可同意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11)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与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操纵或者消除。(12)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能够消除或者操纵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能够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与企业标准从严制定。(13)管理措施:是
7、指达到管理标准具体方法、手段。(14)PDCA: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含计划、实施、检查与改进,从管理的计划到改进是一种闭环的管理。1.4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总要求煤矿建设本质安全管理首先要结合煤矿自身经济技术条件,尽量做到选用先进设备、合理工艺、科学的开拓布局与经济的资源开采,人员整体素养要不断提高,各环节做到科学、合理与优化,所有这些都有助于煤矿进行本质安全建设,而且有助于提高煤矿的本质安全可靠性。煤矿最好有质量标准化管理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质安全建设。1.4.1 体系目标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在
8、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继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杜绝已知规律的、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煤矿生产事故发生的煤矿本质安全目标。具体表达在下列几个方面:(1)人员的本质安全。要求员工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与较强的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安全素养,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作业环境与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杜绝人为失误,实现人员的本质安全。实现人员无失误,继而实现人员的本质安全是煤矿本质安全中的基础性环节。相关于物、系统、制度等三方面的本质安全而言,具有先决性、引导性、基础性地位。(2)设备的本质安全。一
9、方面是对机器设备系统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的要求,要求机器设备具有故障检测与安全防护功能,安全可靠性高;另一方面是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要确保机器设备正常运转不存在安全隐患,达到本质安全管理标准。(3)环境的本质安全。煤矿生产环境应符合安全规程与标准的要求,且作业环境整洁卫生。(4)管理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科学、简洁、完善、高效。管理体系应包含完备的管理标准体系、管理措施体系与保障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切实落实到位的管理保障体系。管理标准应做到“每一条已知规律的风险的产生原因,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标准予以消除”;管理措施应能够做到“只要员工按照管理措施要求,尽职尽责,每一条管理标准都能够得到落实”;相应的监督
10、保障体系与预警系统应保障:“每一项管理措施都有具体的人员负责,假如责任人失职,能够及时发现、制止,并有反馈信息二1.4.2 体系定位本质安全管理定位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根本目标的,以预控为核心的,以危险源辨识与本质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为基础的,与传统安全管理相比更有效、更科学、更系统的管理,使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达到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水平。1.4.3 体系文件1.4.3.1规章制度本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是煤矿各类规章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煤矿应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所要求的各项责任制度,这些制度应该包含现有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该涵盖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同
11、时形成一套完整的能切实保障安全生产的制度体系。本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包含:(1)本质安全目标管理制度;(2)本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包含责任追究);(3)本质安全投入保障制度;(4)本质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制度(5)本质安全管理专家顾问制度;(6)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7)本质安全监督检查制度;(8)基于本质安全的矿用设备器材管理制度(包含采购、保管、使用、检查、维修、保养、报废);(9)基于本质安全管理的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含人员准入;工作制度;本质安全教育、培训(含不安全行为矫正);入井人员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下井及带班制度);(10)本质安全文化建设保障制度;(11)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12、12)煤矿认为需要制定的其它安全管理制度。1.4.3.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手册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手册包含:(1)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基本知识手册(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风险管理手册(3)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手册(4)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操纵与管理手册(5)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保障措施手册(6)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手册(7)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及标准手册(8)煤矿本质安全信息管理手册1.4. 3.3程序文件本质安全管理程序文件应该包含:(1)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工作启动程序;(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程序;(3)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程序;(4)煤矿本质
13、安全管理人员准入程序;(5)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程序;(6)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程序;(7)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程序;(8)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建设实施程序;(9)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安全运行检查与监测程序;(10)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制定、启动程序;(三)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内部评价程序;1.4 .3.4记录煤矿应该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安全记录,用以证实其安全管理工作符合其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与取得的实际成果。煤矿应该建立、实施与保持一个或者多个程序,用于安全记录的标识、储存(存放、保护)、检索、存档与处置。安全记录应建立纸质与电子两套记录系统,同时字迹清晰,标识明
14、确,具有可追溯性。1.5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构成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要紧包含风险管理、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操纵、组织保障管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与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1.5.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在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际的人员配备条件、机器装备条件、自然地质条件等,综合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安全检查表、问卷调查法、标准参照法与工作任务分析等危险源辨识方法,系统地辨识存在于煤矿上的危险源与其起因与后果。危险源辨识是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找到危险源才能确定管理对象,继而建立本质安全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并制定相应
15、的管理措施、政策与程序。本质安全管理要求煤矿建立煤矿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体系与煤矿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如人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辨识、机器设备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辨识、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辨识等)。辨识出的危险源根据风险评估进行分类管理,包含危险源的监测与监控。风险评估另外一层含义是危险源根据动态信息检测对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程度进行定量评价,以确定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缺失的范围与程度,继而进行风险预警与预控。1.5.2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辨识出的危险源通过提炼成为管理对象,对过管住管理对象来实现对危险源操纵。制定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目的是根据事故发生
16、的机理,运用系统的方法,通过适当的管理标准与措施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从而将风险消除、降低或者操纵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本质安全管理标准是处于安全状态的条件,是衡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合格的准绳,是管理工作应达到的最低要求。有了管理标准,还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来进一步说明如何做从而达到要求,同时运用适当的方法使单位每名员工明确其职责权限及范围,它是员工安全行为的指南。本质安全管理要求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要全面覆盖煤矿的所有危险源。具体地,管理标准应做到“每一条已知规律的风险的产生原因,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标准予以消除”;管理措施应能够做到“只要员工按照管理措施要求,尽职尽责,每一条管理标准都能
17、够得到落实二1.5.3人员不安全行为操纵与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也是一种危险源,本部分要紧是根据人员不安全行为产生机理,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途径与操纵方法。1.5.4组织保障管理:组织保障是为了顺利实施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煤矿应该设立什么样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的人员准入与培训机制、良好的安全文化体系等。1.5.5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应进行监管,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评价与考核,以确保管理体系能够达到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要求。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是检验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的效果,通过评价判别是否达到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
18、目标,同时,找出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本质安全管理系统,不断杜绝由于人为的、已知规律的、可控的因素而导致的事故,逐步减少煤矿重大与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煤矿管理长效安全。本质安全管理要求对监督、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缺陷及时向上级报告,有关部门应及时对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完善。1. 5.6信息系统煤矿的各个层级都需要借助信息来识别、评估与应对安全风险。信息系统首先应搜集详实的生产安全信息,包含危险源信息、风险程度信息、风险应对信息、生产作业信息、地质条件信息、环境信息、政策落实执行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信息、监管报告等;其次,应具有有效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保证信息传
19、递的及时性、全面性、连续性、针对性;再次,信息系统要保证决策者能够及时获得决策所需的各类有关信息。第四,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应具备上下交流的通畅渠道,以便于管理政策的全面贯彻及实施情况的及时与准确反馈。第二章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是煤矿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存在着各类不确定因素,使得煤矿生产中面临着各类风险,能否对这些风险预先进行识别、评估,继而进行有效的管理、操纵,对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正是在多年生产实践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关的先进管理经验而形成的基于风险的煤矿安全管理方法,其要紧内容包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危险源监测、风险预警等。本章
20、要紧介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危险源监测、风险预警方面的知识。对煤矿来说,风险是永远存在的,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就应该包含风险管理。然而到现在为止,关于“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定义与认识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我们首先务必介绍“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定义及其有关问题。1.1 风险的通常定义及其有关问题尽管“风险”一词我们经常遇到,但是目前学术界对风险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由于对风险的懂得与认识角度不一致,或者对风险的研究的角度不一致,不一致的领域对风险概念有着不一致的解释。在煤矿安全领域,风险该如何懂得呢?1.1.1 风险的定义及其分类目前对风险的定义能够归纳为下列几种代表性的观点:其一
21、是把风险懂得成缺失,认为风险能够折算为货币数量,如期望缺失,这是以缺失数量大小来懂得风险的;其二是把风险懂得为发生缺失的可能性大小,这是概率风险概念;其三是将风险懂得为出现好结果或者坏结果的差异性,用方差进行刻划,称之为方差风险概念;其四是抽象风险概念,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其五是认为风险是一种事态(事件或者状态),或者称局面,用风险分布来描述风险。分析以上定义可知,尽管各学科对风险的定义不尽统一,但是,各学者是将风险定义为两个层次:首先强调风险的不确定性,其次强调风险给人们带来的缺失。本课题中,我们研究的要紧是煤矿安全风险,在此风险与危险紧密有关,危险的定义是可能产生潜在缺失的征兆,它是风险
22、产生的前提,没有危险就无所谓风险。因此综上分析,我们定义风险为: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缺失的组合。事故是缺失发生的直接或者外在的原因。按照这种对风险的懂得,风险是一个二维概念,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可能造成的缺失两个指标进行衡量,即:风险zzj式中P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C一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缺失。对煤矿安全风险能够从不一致的角度进行分类,以便于全面准确地分析风险,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操纵。(1)按风险的大小可分为: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通常风险;低风险。(2)按照风险可能导致的煤矿事故类型可分为:瓦斯事故风险;水灾事故风险;火灾事故风险;顶板事故风险;机电事故风险;运
23、输事故风险;放炮事故风险;其他事故风险。(3)按照风险来源分类可分为:来自人员的风险;来自机(物)的风险;来自环境的风险;来自管理的风险。这里的人员指的是煤矿所有的人员。包含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的所有人员(见表2-l)o机(物)是对系统中设备、设施、材料、工具等的统称。环境(在此指的是环境条件)一方面指的是井下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包含:水文情况、地质构造情况、顶(底)帮情况、地热等;另一方面指人为制造的工作环境条件,包含: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情况、照明情况、供风情况、井下巷道布局情况、工作面布置情况、施工质量情况、巷道路面情况、供电线路布置情况、作业区域警示标志
24、及避灾线路情况等。管理在此要紧指:组织机构、机构职责、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文件记录、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人员配备等。表2-1煤矿人员层次划分表层级人员特点职责决策层矿领导班子策划、决策对本单位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对安全工作进行总体研究、部署,对重大安全生产问题作出决策管理层矿科室参谋、管理对本业务范围内安全工作负责。按照决策层的要求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进行管理与监控执行层区队长、技术员贯彻、执行按照决策层与管理层的安排具体抓好安全工作的贯彻执行工作,对本区队安全工作负责操作层班组长、操作工人操作、落实生产现场的实际操作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与技术措施的具体落实者,对本班组或者操作岗位职责范围内的
25、安全工作负责1.1.2 风险的特征风险的特征是风险的本质及其发生规律的表现。正确认识风险的特征,关于加强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1)不确定性。风险是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综合的产物。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风险何时发生,以何种形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结果都不易确定、把握与描述。风险的不确定性要紧表达在三个方面: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与缺失程度的不确定性。(2)客观性。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使人们遭受不幸或者灾难的可能性,而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变化过程中的特征,故而风险也必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客观存在,它普遍存在于日常的生产与生活中。风险的客观性说明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6、,而只能认识与操纵风险,要求我们务必承认与正视风险,采取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风险,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缺失程度。(3)可测性。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本质属性。但这种不确定性并不是指对客观事物变化的全然无知,并非说明人们对它束手无策。我们能够根据以往发生过的类似事件,立足统计资料与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对某种风险发生的频率及其造成缺失的程度做出推断,从而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与衡量。这个过程就是风险评估过程,它对风险的操纵与防范、决策与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损害性。在工程安全领域,凡是风险的发生都会带来缺失,这种缺失可能是经济上的缺失,也可能是人身上的损害。风险的损害性要求我们在识别风险的基
27、础上,务必预先操纵防范风险。(5)潜在性。尽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日常生产与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风险,但是这只是意味着人们时时处处面临着遭受缺失的可能。这种可能要变为现实还有一段距离,还有赖于其他有关条件,这一特性就是风险的潜在性。因此,正确识别、认识风险,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能够达到减小风险、操纵与管理风险的目的。总之,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且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人们只能把风险缩减到最小的程度,而不可能将其完全消除。这就要求人们主动地认识风险,积极地管理风险,有效地操纵风险,把风险减至最小的程度,以保证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行。1.1.3 风险、危险源、事故之间的相互关系风险与
28、危险源、事故三者各不相同,但关系密切。危险源的英文为hazardsource”,英文词典给出其词意为“危险的源头”(ASourceofDanger)o危险源的定义是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疾病、财产缺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者状态。这种根源与状态来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物)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管理漏洞与缺陷。危险源最根本的特征是破坏性、潜在性,除此之外还具有下列特征:(1)复杂性。危险源的复杂性是由于系统实际情况与作业活动的复杂性决定的。(2)多变性。生产过程中,某些危险源可能随时在发生变化。如每次作业尽管任务相同,但由于参加作业的人员、作业的场所地点、使用的工具以至于所采取的作业方式不一致,
29、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也会不一致。相同的危险源也有可能存在于不一致的作业过程中。(3)可知性。危险源尽管具有潜在性,但是按照辩证的观点来看,一切客观事物都是可知的。根据多年生产的经验与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总结分析,能够在生产作业中预先识别出危险源,这也是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与前提。(4)可预控性。危险源的可知性决定了人们能够事先识别出危险源,相应地采取有效地措施或者利用先进的技术操纵危险源。通常对事故的定义为:人们在实现其某一意图而采取行动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这种行动暂时地或者永久地停止的事件。事故是由于客观某种不安全因素的存在,随时间进程产生某种意外情况而显现出的一种现象。事故
30、具有因果性、随机性、潜在性的特征。(1)因果性。因果性,是某一现象作为另一现象发生的根据的两种现象之关联性。事故是相互联系的诸原因的结果。(2)随机性。随机性是指事故属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随机事件。(3)潜在性。潜在性是指人们在人在生产活动中所通过的时间与空间,不安全的因素是潜在的,条件成熟时在特有的时间场所就会显现为事故。根据危险源、风险、事故的定义与特征,不难看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危险源是风险后果产生的根本原因,危险源的存在导致风险的存在,危险源的潜在性导致了风险的不确定性与潜在性。而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风险的实际发生,即潜在的风险变成了实际的事故,风险的不确定性又导致
31、了事故的随机性与潜在性。因此能够说,危险源、风险与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预防事故发生首先务必研究风险,而研究风险又务必以研窕危险源为起点。2.2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定义及其有关问题描述风险管理的产生与进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只是将其应用于煤矿安全管理方面仍属一个较新的课题。2. 2.1风险管理的产生与进展风险管理思想的萌芽能够追溯到远古时代原始人类的生存活动,作为系统的科学,风险管理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风险管理起源于德国。一战后,战败的德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经济衰竭,因此提出了包含风险管理在内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风险管理兴起于二十世纪30年代。1
32、931年,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首先提出风险管理概念,在以后的若干年里,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探讨与研究风险管理问题。1932年成立纽约保险经纪人协会,由纽约几家大公司组织定期的讨论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风险管理的兴起。风险管理问题真正受到普遍重视并被推广则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企业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变速器装置引发火灾,造成巨额经济缺失;其二为美国钢铁行业因团体人身保险福利问题及退休金问题诱发长达半年的工人罢工,给国民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缺失。这两件大事促进了风险管理在企业界的推广,风险管理从此得到了蓬勃进展。1963年,美国出版
33、的保险手册刊载了企业的风险管理一文,引起欧洲各国的普遍重视。以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门化。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风险管理进展迅速,形成了系统化的管理科学。它不仅同地质学、生态学、气象学有关,而且与系统工程学、行为科学有密切的联系。风险管理是现代科学领域里的一个综合性巨型工程,正向着更广阔的前景进展。2. 2.2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内涵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煤矿生产或者生活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类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操纵,以达到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的科学管理方法。由此定义能够看出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由风险识别、评估、操纵等环节
34、构成。其中风险识别与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操纵是风险管理的关键与目的。能够通过下列内容来懂得这几个环节的含义,以助于更加深刻的认识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程序与内涵。(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对现实与潜在的风险进行鉴别的过程,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要紧任务首先是明确单位或者企业所面临的所有风险的种类、可能发生的风险后果,其次是分析各类事故存在与可能发生的原因。煤矿所面临的风险要紧是上文所述的煤矿八大事故风险(即瓦斯、水、火、顶板、机电、运输、放炮及其他事故风险),分析这些事故存在与可能发生的原因是风险识别的重点工作,这个工作就是通常的煤矿危险源的辨识。因此,危险源辨识是煤矿本质安
35、全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工作。(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可能造成的缺失程度进行估计与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3)风险操纵。风险操纵是风险管理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其具体又可分为事前操纵、事中操纵与事后操纵三个小环节。事前操纵的要紧工作任务是在风险识别与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产生原因一一危险源,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使得风险管理“有法可依二事中操纵要紧是对危险源的监测过程,事实上也就是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贯彻落实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前面工作进行跟进审核的过程。事后操纵是在对危险源监测的基础上,通过采集到的危险源动态信息,分析其
36、风险状态,对己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操纵,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这三个环节互为前提,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且互相渗透。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人们对风险的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补充、更新,对风险的评估也要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而重新进行,因此在风险操纵阶段,同时需要识别新出现的风险并及时对其进行评估。2.2.3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理想目标是实现煤矿生产的本质安全化,将风险降到最低,最终达到杜绝责任事故,减少非责任事故的目的。2.2.4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不一致于现行的煤矿安全检查管理法与安全隐患排查管理法,它
37、具有其鲜明的特点:(1)全方位管理。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管理过程,反映了企业的自组织与预控能力,它要对煤矿生产过程中所有可能的危害因素(包含人的不安全行为、机与环境的危害状态、管理漏洞与缺陷等等)进行管理;(2)全过程管理。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贯穿煤矿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从煤矿的设计、建设、生产到报废,在每个工作环节都要实施风险管理。(3)螺旋上升管理。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的管理过程,该管理过程起始于对危险源的辨识,接着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然后制定相应的危险源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对风险进行预先操纵,继而对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控,并对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分析、预
38、警、纠正,同时辨识新的危险源,为下一阶段的安全管理循环提供经验累积。整个风险管理是在不断循环改进的过程中动态进行的。(4)以预控为核心。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预控,即在对煤矿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全面准确辨识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操纵危险源,切断风险出现的渠道与条件,预先操纵风险,使其不可能出现。(5)双保险、闭环式管理。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是一套双保险、闭环式的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首先要辨识危险源,并对其进行合理操纵,预防风险的出现,接着要对已知的危险源进行持续地监测,同时辨识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新的危险源,在对已知风险预控失效或者出现新的风险时,风险管理系统能及时
39、作出反应,对风险进一步进行分析、预警,并加以操纵或者消除,遏制其扩散演变为事故,造成缺失。2.3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及基本原则遵循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工作流程与基本原则对整个工作的开展十分必要。2.3.1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对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内涵的分析,清晰地给出了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见图2-1所示)。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煤矿危险源进行辨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三种状态及时态、同时还要分析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及事故类型,这个过程事实上也就是风险识别的过程。风险管理的第二步是风险评估过程。此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衡量
40、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可能造成的缺失大小,此过程是对风险(也是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过程。风险管理的第三步风险操纵过程,此过程又能够细化为: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危险源的监测、预警、操纵过程。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识别)结果,确定管理对象、管理要紧责任人、监管责任人及监管部门,其次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危险源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注:上述步骤中全面的工作内容见后续有关章节。图2-1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图2.3.2实施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实施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工作量大、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这个实施过程中务必遵循下列原
41、则与要求:(1)领导重视。实施风险管理务必有强有力的领导,各项计划与工作任务才能得到落实。这要求首先煤矿高层管理者务必把风险管理融入煤矿整个的管理组织中,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所需的设备、人力等资源,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与制度;其次高层领导应树立领导原则,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持续遵守风险管理中制定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否则将可能影响风险管理实施效果,也会降低领导威信。(2)全员参与。实施风险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企业组织的根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风险管理得以贯彻落实,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全员参与表达在:危险源辨识过程需要全体员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配合风险管理工作人员一
42、起辨识工作任务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风险评估过程需要全体员工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可能带来的缺失进行推断、衡量与审核;风险操纵过程需要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各项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操纵风险,同时识别、评估新的可能出现的风险,使风险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改进。(3)责任明确。责任明确是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实施风险管理,需要把风险管理的方针、程序与标准措施的制定、执行、执行效果评估、修订等工作、责任明确到部门与个人,使从领导到基层操作人员,都能熟悉并负起工作中的责任。2.4煤矿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辨识了危险源之后,才能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继而制定合理的操纵措施。这项工作全面、准确与否直接影
43、响着后期工作的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要明确辨识的范围并进行单元划分,同时需要搜集辨识的根据,其次要确定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最后按照辨识的基本内容进行辨识。1 .4.1煤矿危险源辨识内涵煤矿危险源辨识是对煤矿各单元或者各系统的工作活动与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煤矿危险源辨识不一致与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检查已经出现的危险,排查的目的是为了整改,消除隐患。而危险源辨识是为了明确所有可能产生或者诱发风险的危害因素,辨识的目的是为了对其进行预先操纵。煤矿危险源辨识是一项富有制造性的工作,在工作中,不仅要辨识系统现有的危险源,还要预测分析出系统潜在的、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源
44、。2 .4.2煤矿危险源辨识单元的划分煤矿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是煤矿所有的系统(生产系统、非生产系统)。为了便于辨识工作的开展与避免遗漏,首先要对整个煤矿进行合理划分,确定危险源辨识的子单元。子单元能够按照空间进行划分,如:掘进工作面及其附属巷道、采煤工作面及其附属巷道等;也能够按照劳动组织进行划分,如:综采一队、综采二队、通风队、运转队等;还能够按专业进行划分,如:采掘专业、洗运专业、机电专业等。不管按照哪种方式划分子单元,务必遵循下列原则:(1)独立性。即子单元在危险源辨识范围上尽量独立,不要交叉重叠,不要出现某个对象或者某个范围同时属于两个子单元的现象;(2)全面性。即子单元的全体须是整个煤
45、矿系统,不可出现某个对象没有隶属单元的现象;(3)科学性。即子单元的划分务必科学合理,便于后期危险源监测及操纵等工作的开展。2.4.3煤矿危险源辨识的根据确定什么因素是危险源,需要一定的科学根据,因此,在危险源辨识前,需要广泛搜集有关的资料,并根据需要进行科学地筛选,作为辨识的根据。通常地,企业需要搜集下列几方面的资料:(1)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与其他要求。比如: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中华人民共与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中华人民共与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等。(2)有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3
46、)本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有关信息。(4)煤矿事故发生机理。(5)其他有关资料。比如:最新颁布的标准、条例、要求等。2.4.4煤矿危险源辨识的方法目前煤矿危险源辨识常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经验分析法与系统安全分析法。2.4.4.1直接经验分析法直接经验分析法就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根据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与工艺技术标准等进行分析,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作出定性的描述。目前实践中常用的直接经验分析法要紧包含:工作任务分析法;直接询问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法等。各类方法有其优缺点与适用范围见表22。表2-2直接经验分析法方法名称实施步骤适用范围优点缺点
47、工作任务分析法以清单的形式列出系统中所有的工作任务与每项任务的具体工序,参照有关的规程、条例、标准,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每道工序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辨识煤矿现有工作条件下各工作任务中存在或者潜在的所有危险源。简便、详尽、易掌握。受工作人员主观因素影响。直接询问法组织有现场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交谈,询问具体工作有什么危害因素,根据交谈来初步辨识出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源。复审煤矿企业危险源辨识结果。易发现遗漏的危险源。受人员主观因素影响。现场观察法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现场观察,辨识系统存在的危险源。要求现场观察的人员要具有安全技术知识与掌握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复审煤矿危险源辨识结果。易发现遗漏的危险源,且结果客观准确。限于对现存在危险源的辨识,应用范围比较窄。查阅记录法查阅生产单位的事故、职业病的记录及从有关类似单位、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辨识出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复审、补充煤矿危险源辨识结果。针对性强,可找出能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应用范围较窄。24.4.2系统安全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是利用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分析。要紧包含: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37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