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东北老工业基地.docx
《本期主题:东北老工业基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期主题:东北老工业基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期主题: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建立及奉献老工业基地,要紧是指在建国前与20世纪50、60年代(部分70年代)形成的,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生产规模大、历史上对全国经济进展做出较大奉献的工业基地。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东北成为全国重化工业基地,为建立独立、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历史性奉献。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建立(一)恢复进展与布局调整阶段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开展较早。1949年IO月1952年末,前苏联向我国提供的42个援建项目,其中有30个设于东北。其重点是: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军事工业与铁路交通运输业。由于当时国际环境与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
2、有些企业由华东上海与与朝鲜接壤的丹东与沈阳等地迁移到黑龙江与吉林两省。产业布局的调整,对加强地区加工工业与轻工业比重,发挥了积极作用。(二)“一五”期间57项重大工程的建设“一五”时期(1953T957年),国家确定东北为重点建设地区,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东北占57项,为全国总投资的37.3%。其中辽宁24项,黑龙江22项,吉林11项。这些项目大多数为新建项目,有的是依靠原有的老厂进行改建、扩建。在重型加工工业分布上,以沈阳为中心,包含了辽宁省的大连、鞍山、本溪、抚顺、阜新;吉林省的长春、吉林、辽源、通化矿区;黑龙江省的哈尔滨、齐齐哈尔、富拉尔基、鹤岗、双鸭山等,基本形成了沿哈大线几个
3、要紧城市为中心摆布重工业的地域格局。表1:“一五”时期东北地区前苏联援建项目省份数量要紧项目辽宁24(1)鞍山钢铁公司。(2)本溪钢铁公司的扩建。(3)抚顺发电厂。(4)阜新发电厂。(5)大连第二发电厂的增容。(6)阜新新丘竖井。(7)阜新平安竖井。(8)阜新海州露天煤矿。(9)抚顺东露天矿。(10)抚顺老虎台煤矿。(11)抚顺西露天矿。(12)抚顺胜利矿刘山竖井。(13)抚顺龙凤矿竖井的新建扩建。(14)抚顺石油二厂。(15)抚顺铝厂。(16)沈阳第一机床厂。(17)沈阳第二机床厂(中捷友谊厂)。(18)沈阳风动工具厂。(19)沈阳电缆厂。(20)大连造船厂改建扩建。(21)杨家杖子铜矿。(
4、22)一一二厂(沈阳飞机制造公司)。(23)四一OFo(24)渤海造船厂的新建与扩建改建工程。吉林11(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及自备电厂。(2)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3)吉林染料厂。(4)吉林电极厂(现吉林炭素厂)。(5)吉林化肥厂。(6)吉林铁合金厂。(7)铝铁生产部分。(8)通化湾沟工井。(9)丰满发电厂。(10)吉林电石厂。(11)辽源矿区西安竖井厂。黑龙江22(1)哈尔滨电机厂。(2)哈尔滨汽轮机厂。(3)哈尔滨锅炉厂。(4)哈尔滨轴承厂。(5)哈尔滨伟建机器厂(原哈飞)。(6)哈尔滨东安机械厂。(7)哈尔滨东北轻合金厂(原哈尔滨101厂)。(8)哈尔滨量具刃具厂。(9)电碳厂。(1
5、0)电表仪器厂。(11)阿城继电器厂。(12)佳木斯造纸厂。(13)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14)鹤岗兴安台10号立井。(15)鹤岗东山1号立井。(16)鹤岗兴安台洗煤厂。(17)鸡西城子河洗煤厂。(18)鸡西城子河9号立井。(19)鹤岗兴安台2号立井。(20)双鸭山洗煤厂。(21)友谊农场。(22)齐齐哈尔钢(北满特钢)。合计57(三)后续重大项目建设在“一五”与“二五”期间,中央各部委与省区也安排了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其中包含,以大庆油田开发为主的能源基地建设,石油化学工业基地、黑色与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与森工企业的建设,其产品满足了东北需要,并大量地支援了国家建设。通过二十几年的进展,
6、东北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骨干企业与战略产业,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步建立了起来。到1978年,东北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百分比为16.56%,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利税总额占全国百分比分别为20.45%、20.43%;要紧工业品如原煤、原油、钢、水泥占全国同类产品比重分别为16.29%、53.83乐29.06%、13.84%。二、历史性奉献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国家经济进展战略的产物,在短短的几年中,中国建立起了自己独立的重化工业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军事工业生产能力,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巩固了新兴的社会主义政权及其经济基础。老工业基地建立之后,
7、作为“共与国长子”的东北三省为国家经济社会进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要紧表现在:高比例物资调出。从50年代老工业基地建立以来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东北三省生产的钢材、煤炭、石油能源、机械产品等物资以高比例、低价格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国各地,用于全国各地经济建设。财政上缴与无形利润转移。50多年来,仅辽宁省净上缴中央的财政收入就达1780亿元,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辽宁全省工业生产固定资产原值的2倍多,能够兴建相当于两个辽宁的工业基地,能够建设50个大型石油化纤企业。东北三省长期的利税上缴形成了巨大的无形利润的转移。大量的人才与技术输出。据不完全统计,在19491978年间,沈阳向全国各地输送技术人员
8、I09万人,鞍山支援全国建设人才5.1万左右,在全国众多大中型钢铁企业中,几乎都有鞍钢支援的工程技术人员。客观地说,东北作为近代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支撑了国家经济。东北完善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成套的工业设备、娴熟的技术工人,与丰富的资源,使得东北在建国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为国家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奉献。转轨时期衰退及逆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与沿海开放战略的实施,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东北工业,不再是国家的投资重点,加之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惯性,东北的进展步伐开始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一、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在经济大潮中,东北老工业基地陷入了以产业老化、产品缺乏竞争
9、力、市场萎缩、企业停产半停产为要紧特征的结构性衰退。其一,经济增长乏力。自80年代以来,东北GDP平均增速同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低3-5个百分点。其二,经济效益全面下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产值下降,企业大幅度亏损。其三,经济地位下降,1978年以来的20多年间,东北三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份额不断下降,经济进展步伐相对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日益扩大,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89年13.09%下降到2001年的9.14%。1978年,辽宁、黑龙江与吉林的人均GDP仅次于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但2001年在全国的排位却下降到第8、10与14位。在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省
10、地区生产总值是广东的两倍,而2004年,广东(16039.46亿元)是辽宁(6872.65亿元)的两倍多;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与东部六省市的平均值相当,2004年,只相当于其44.4%,人均GDP更是仅相当于上海的1/3。二、面临的逆境(一)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重视国有经济与大型企业,忽视非国有经济与中小型企业,形成了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格局。改革开放以后,东北三省对经济结构也进行了多年的调整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国有经济比重仍然过高。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目前也不尽合理。重工业与加工工业比重大,轻工业比重小;民营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进展缓慢。(二)市场化
11、程度低,国企进展艰难,经济进展缺乏内在活力东北地区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都比较深,市场化进程缓慢,市场化程度在全国处于下游水平。据有关数据说明,东北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总指数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较弱。东北国企的改革大多是由政府推动,自上而下进行。国企改革后,一是依靠集体的社会基础无法维持了,能够替代集体的形态还没有产生,使人们产生了盲目与无助,这样使政府推行的市场经济体制就缺少一个有效支持其存在与进展的社会基础。市场经济缺乏内在动力,缺乏积极性。二是普遍缺乏赢利能力。养老、冗员等问题导致企业亏损,政府就务必给予有政策性负担的国有企业以政策性优惠与补贴
12、,从而形成了预算软约束。国有企业不断向政府要保护、补贴来弥补其亏损,其管理不当、效率低下、进展缓慢也就不可避免。(三)资源面临枯竭,接续产业进展缓慢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但是通过半个多世纪无克制的大量开采与粗放经营,东北地区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特别是煤炭、黑色金属、石油、木材等资源储量大幅度减少。2003年,辽宁省煤炭产量已经下降到全国第9位,阜新、北票煤矿已经整体破产,抚顺、南票煤矿的部分矿井已经关闭。黑龙江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也已经关闭了许多井口。占全国石油产量50%的大庆油田可开采储量也只剩下30双我国最大的森林工业基地伊春的16个林业局中已有12个无木可采,能
13、够开采的林业局可采的成熟林只剩下1.7%,可采木材不足500万立方米。东北地区以依靠资源而建立的城市比较多,资源日益枯竭,接续产业的进展却很缓慢。(四)就业矛盾突出,社会保障不足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关、停、并、转,下岗失业职工增多,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矛盾突出。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其它经济成份进展缓慢,社会财力难以满足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支出。据调查,老工业基地的社会保障问题与全国相比:一是享受保障的人数多;二是集中度高;三是基金缺口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是继实施沿海进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战略决策。一
14、、振兴战略实施过程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与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与地区进展接续产业(简称“两个支持”战略)。这是中央首次明确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方略。2003年8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市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一次会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进展。2003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ll号文件),就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文件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是党
15、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文件中明确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类扶持政策,包含减债卸负、财政税收支持、项目投融资与就业、社保等。以此为标志,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正式启动。2003年12月2日,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构成立,温家宝总理担任组长,黄菊、曾培炎副总理担任副组长,国务院25个要紧职能部门作为领导小构成员单位。2004年3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4年要抓好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快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二是大力推进产业
16、结构优化升级。三是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四是切实做好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2005年5月1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认为,2004年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开局良好。会议明确2005年要做好七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农业,统筹协调城乡进展。二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转换。四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展开放型经济。五是统筹人与自然与谐进展。六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战略,加强科技开发与人才培养。七是注重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2005年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
17、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就进一步扩大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提出:一是鼓励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加快体制与机制创新。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推进重点行业与企业的技术进步。三是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着力提升服务业的进展水平。四是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健康进展。五是营造良好的进展环境,为加快对外开放提供保障。2006年6月6日,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认为,2005年东北地区经济社会进展保持良好态势。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继续
18、推进。会议提出,2006年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一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二是努力进展现代化的大农业。三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加快振兴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五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六是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二、国家振兴政策落实情况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制定实施了一些系列的有关政策。(一)财税政策增值税转型。2004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财税字2004156号)与2004年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启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增值税转型工作。从2004年7月1日起,东北地区从事装备制造业、石油化
19、工业、冶金工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军品工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等8大行业的增值税通常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用于自制固定资产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与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运输费用等所含进项税金,准予用当年新增加的增值税税额抵扣。当年没有新增加的增值税税额或者新增加的增值税税额不足抵扣的,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继续抵扣。2004年下半年,东北地区共认定增值税转型试点企业40306户,占东北地区增值税通常纳税人总户数的32.24%,占工业增值税通常纳税人总户数的60.87%东北地区转型试点企业新增固定资产进项税发生额15.76亿元,实际抵退税额12.58亿元。2005年3月,财政部、
20、国家税务总局又下发了关于2005年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28号),进一步明确了对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抵扣及实施步骤等有关问题。2005年,东北地区共有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企业41168户,占东北地区增值税通常纳税人总户数的31.35%,占工业增值税通常纳税人总户数的59.89%,同意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发生额57.24亿元,实际抵退税额32.36亿元。从一年半的运行情况来看,增值税转型没有造成税收收入的大幅下降。从长期来看,增值税转型将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并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时起到了鼓励投资与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企业所得税优惠。2004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
21、务总局下发了关于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东北地区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除外),可在现行规定折旧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受让或者投资的无形资产,可在现行规定摊销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摊销年限;东北地区企业的计税工资税前扣除标准提高到每月人均1200元。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又发出通知,明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适用范围,仅限于东北三省一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企业。此外,国家还率先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实行全面减免农业税的政策,扩大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补贴范围与规模。2004年中央财政对东北三省农
22、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粮食、良种等直接补贴达53.1亿元。国家还决定,对部分企业历史形成、确实难以归还的历史欠税,按照规定条件经国务院批准后可给予豁免。对东北地区的低丰度油田与衰竭期矿山,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能够在不超过30%的幅度内降低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二)金融政策同意商业银行进一步采取灵活措施处置不良资产与自主减免贷款企业表外欠息。减免表外欠息与核销呆坏账的工作在2004年已经展开。国务院已批准同意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3家政策性银行对四级可疑类贷款与表外欠息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决定减免的条件、标准、时限、权限及企业的偿债方式。截至2004年底,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3家银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期 主题 东北 工业基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37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