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注解——第三章(敬守版).docx
《楞严经注解——第三章(敬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楞严经注解——第三章(敬守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楞严经注解一第三章(敬守版)楞严经看到这里,就会体会到,大都讲的是致虚致静状态下自己的见性,所以就要求需要致虚致静,慈悲救苦救难的心态,才看的明白其中的意义。否则,就是看看热闹罢了楞严经第二章,佛祖对阿南讲到:人的诸多幻想之相,都是随生随灭的,这些幻相从哪里来,就是来源于五阴六入。十二处。至十八界。简单的说,人对事物的感应方式就是五阴、六入、十二处、至十八界o如来,是保持在妙觉明体的如来藏状态,即是“正遍知,而通常人是和如来相反,就是上文说的“性颠倒。是说,人们就通常的喜欢钻进这些幻相之中,而忘却自己本心性状态。幻相是不可长久的,如是就生生死死,循环往复。慈悲的佛祖,为了让人更清楚的了解五阴六
2、入。十二处。至十八界的人的反应状态,逐条逐条的详细分析说明了,人的各个感应出来的幻相是什么状态的,这些状态不是外界来的,也不是人的某个器官产生的,从而说明,这些幻相,本身就是人的本心性自有特性。即佛祖说的如来藏真如性。这些幻相,与人本心性之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我们就需要找出这些幻相的存在,让自己的心神从这些幻相中脱离出来,回到自己的本心性上去,这样人就清净了。这个需要各个人自己去发现了。就像阿南在第一章体会到的,如果不自己去修,那听到和没听到是一样的。这一章,主要靠自己去体会这个幻相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好,找出自己是否被这些幻想相所迷惑。言辞相对好懂。以下进入第三章原文:复次阿难!云何六人,本
3、如来藏妙真如性?再者,阿南,为什么说,六入,本身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眼入虚妄,即眼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当眼睛看东西疲劳之后,在疲劳的眼睛,和感觉到的疲劳之间,就有明(能见到的)或暗(看不清的)两种状态出现,如是乎
4、,人们就喜欢在这眼睛疲劳状态下结合现实去想象某种状态的事情。然后,心随着想象而去。就是迷了。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六入中,每段都有这样相同的一句。菩提瞪发,理解成内心智慧的努力感知,瞪,带有很用力的看的意思。这一句,理解成,当疲劳了,内心就感到,眼睛(耳、身、意、鼻、舌)和疲劳两个相,都是内心的两种感知。这两个感觉之中,发生的,就是六入。这种忘见,第二章,讲到两种,即同分忘见,和别业忘见。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
5、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耳入虚妄,即耳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打比方说,假若把耳朵堵住,头内就嗡嗡响。-会耳朵会疲劳,在疲劳的耳朵,和疲劳之间。如是乎,有平静与响动两种状态出现,就会有想法。如果心随着想象而去。就是迷了。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 闻,非通塞来, 塞?如因塞有, 机,本无自性。吸此尘象
6、, 非于根出, 通则无闻, 若从空出,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 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 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 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毕竟无体。当知是 塞则闻灭,云何知 必无通塞;如是闻 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鼻入虚妄,即耳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假若,屏住呼吸,憋久了,轻微的呼吸,会觉得外界是冷气,从而体会到鼻孔的通和塞,通了,可以闻见外面的香气和臭气,憋住久了,鼻子会疲劳。在疲劳的鼻子,和感觉到的疲劳之间,就有通塞两种状态出现,如是乎,人们就喜欢在这疲劳状态下结合现实去想象某种状态的事情,体会到鼻子的通和塞,就想入非非的。如果心随着想象而
7、去。就是迷了。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舌入虚妄,即舌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比如说,一个人用舌头舔嘴巴,舔久了
8、,舌头疲劳,这时,若身体有病,嘴巴是苦的,健康的人,嘴巴是甜的。不动时候,嘴巴就淡淡的,在疲劳的舌头睛,和感觉到的疲劳之间,就有味道、平淡两种状态出现,如是乎,人们就喜欢在这疲劳状态下结合现实去想象某种状态的事情,对于有味道、和平淡之间,就会产生很多想法。比如说,感觉甜了,会身心快乐,想到自己将要如何如何就舒服了。如果心随着想象而去。就是迷了。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
9、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身入虚妄,即身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比方说,两只手,一只手热,一只手冷,两手相触摸,如果手冷的多,热手就变冷;如果手热的多,那冷手会变热。这样两手相触摸,就有离合,一阵之后,两手冷暖相仿,这样身体有疲劳之相。在疲劳的身体,和感觉到的疲劳之间,就有离合、违顺两种状态出现,如是乎,人们就喜欢在这眼睛疲劳状态下结合现实去想象某种状态的事情,这个感觉就是这里说的“身入。如果在这身入
10、过程中,对这个手的离合,及不离合都有妄想,如果心随着想象而去。就是迷了。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逾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若从空出,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
11、非因缘,非自然性。意入虚妄,即意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比方说,一个人,在疲劳时就睡着了,睡眠足够之时就醒了。这个刚睡醒的状态,什么都没有开始去做。又很清醒。这样的时候,就想想睡前做的,就是记忆的事情了。把记忆的事情都丢开,就是失去记忆。这些记忆生(产生)、住(停留)、异(比较)、灭(丢开),颠倒想象。最后这些回忆,还是回到自己的固有习性上去,不会相互逾越。比如想着起来搞点喝的,喝什么呢?最后还是回到自己以为的好喝的东西上,比如说蜂蜜。你以为蜂蜜好喝,那你的想法就归到蜂蜜上去了。把这样的心里活动叫做“意知。都是意念中的想法(意知根),想到疲劳了。在疲劳的意念,和感觉到的疲劳之间,就有生、灭两
12、种状态出现,如是乎,人们就喜欢在这眼睛疲劳状态下结合现实去想象某种状态的事情。这个“意知,有个特点,就是没有外界干扰情况之下的平静想法。发生在行动之前。如果是外界影响下的感知,那就不是意知了。意念久了就疲劳,在意念和疲劳之间,就不间断的,去想,去联想过去的事情,一会想想这个,一会联想那个,就是流不及地。把这个状态,就叫做“觉知性。这个“觉知性的状态,就是“意入。如果心随着想象而去。就是迷了。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再者,阿南,为什么说,十二处,本身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这个十二处,是六个相对的部分。二六即十二,就是十二处。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
13、,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色与见,二处:如佛所说,观看祗陀林的树木,及泉池的时候,是怎么见到的呢!是物体有颜色然后眼睛见到了,还是眼根就能显示万物的色相呢!如若眼根就能显示物体的色相,当看空间的时候,色性就没有了,什么东西就都看不见了,那怎么来看到这个空是什么呢!空亦如是,意思是讲,如若眼根就能显示物体的色相,那看空的时候,空处应该有很多东西存在呢!那空就不是空了。如果说,是物体有
14、颜色然后眼睛见到了外物的,那看空间的时候,因为空间没有颜色,那见性就没有显现出来了,就什么都见不到,那怎么来体会这个空的颜色呢!(实际上,见性是能体会到空的存在的)所以讲,见性,及见性所展示出的色空,都找不出,具体在什么位置。见、色所产生的虚妄想相,与人本心性之间,无因缘的关系,也不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从而推断,这些幻相,本身就是人的本心性自有特性。即佛祖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就是说,色与见,二处虚妄,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非自然性,第二章讲到,如果有自然的关系,就应该有个具体的存在形式,找不出来,就是非自然性。这里十二处中,讲到的人体方面,都是意念感知到的那个心里印象。比如这里说的眼,不是对着镜
15、子看到的自己的眼睛,而是意念感知到的眼睛。后面依照此类推。不明白这一点,就不能明白十二处是如来藏真如性,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一章节,讲到,听与声
16、,二处虚妄,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旃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旃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旃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人;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燕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燕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一章节,讲到,嗅与香,二处虚妄,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
17、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既尝与味,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一章节,讲到,尝与味,二处虚妄,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
18、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一章节,讲到,身与触,二处虚妄,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
19、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一章节,讲到,意与法,二处虚妄,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再者,阿南,为什么说,十八界,本身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这个十八届,指的是,三个一组,共六组。即十八个。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
20、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个十八届中,共有六组,第一组中的三界,指的是:眼睛、外物的颜色、通过眼和色形成的对外界的认知。佛说,阿南,如你如上所知,人通过眼睛来获得的对外界反应,人性上,通过这个反应,就有了认识。比如说,你通过眼睛反应,识别有一颗绿色的小树。这个绿色树,就是眼识。现在就来看看,人本性上的认知,与眼睛,和树的颜色,及眼识一一即“绿色小树”之间的关系。现在就来看看这个认知,是因为眼睛产生的
21、,以眼睛来界定这个认知的吗?还是外物的颜色产生的认知,用外物的颜色来界定这个认知的?假若这个眼识的认知是因为眼睛才会产生的,那对着无色的空间,眼睛应该没有什么可以去分别认知了,就是没有对外界的反应了。丛然你识别的本性再好,怎么去表达这个无色的空间呢!你所见的不是青黄赤白颜色的变化,就无从说明眼睛的反应的状态,如是就不能界定自己对空间的认知了。(实际上,人对无色空间是有认知的,只是不是通过眼缘而来罢了)。从而说明,眼缘为识,这个识,不是因为眼睛产生的。(我间隔一段时间,返回来看看译文,发现直接译出原文,还是不好懂,还是意译比较好,按照原文一字不漏翻译,感觉还是难懂,时间一久,变成另一篇古文了。挨
22、过酷暑,陡然感觉,天气太热,探索问题受到限制,往往还伤脑子。莫非这就是佛家提倡的休夏自恣的原因吗?楞严经讲到这,必须做到,明了到自己的本性状态,就是除去各种外援的影响,返回自己的本心上去思考。包括五阴六入。十二处。至十八界的情绪影响都整理好。楞严经注解到这,就不能说成注解了,只能是说,在保持自己本心性状态下,来体会释迦摩尼佛告诉人们的东西。能够观察到多少,看各人的本性如何了。)假若这个眼识的认知是因为外界颜色的变化才会产生的,那么面对无色的空间,是不是可以说“眼识”就不存在了呢!如果不存在,就不能识别虚空的特性了。如果眼识是外界的颜色引起,那么,这个眼识是会随着外界颜色的改变而变动的,如不变动
23、,就不可以形成对外界丰富的眼识界。相对虚空来说,不能说虚空也是变来变去的了,面对绿色有绿色的虚空,面对红色,就有红色的虚空,这样是不可以形容虚空的境界的。如果说眼识不随着外界颜色有变化,是恒定不变,那这个眼识也没办法来界定虚空的特性。虚空也是有丰富的内涵的。总结出来,意思是说,若果眼识由外界颜色而来,那么不论是眼识有无变化,都不能很好的来界定虚空的特性。第三个部分,如来说假若若兼二种,眼色共生,是说假若眼识是由于眼睛和外界的颜色共同产生的,会是什么情况。那就会,合则中离,离则两合。这里把这个眼识,说明清楚,这个眼识,就是本性上的认知。如同楞严经第一章“举臂屈指解释的一段,再摘过来看看:如是就有
24、如来的两次著名的举臂屈指。佛在第一次举臂屈指之后,就问阿南,见到什么,阿南说“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问,你用什么见到的。阿南就说,这个我和大家应该都是一样,用眼睛看到的。佛就说了,你说你眼睛看到如来的光明拳,耀汝心目,那用什么当做自己的心来体会如来的“光明拳,耀汝心目呢?如来这个比方,也打个比方来说明较为明白一点。比方说,一个喜好吃豆腐的,见到一盘烧好的豆腐,如是,感触有香味,那是鼻子感觉到的;颜色很有吃相,那是眼睛看到的;味道很适合口味,那是嘴巴体会到的;那自己的心应该都知道这些的,那心是什么呢!所以讲,这个眼识,是本心性上的感知。与外界本非因缘,及自然性!再回来看现在这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楞严经 注解 第三 敬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3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