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docx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第1课时地球的表面课型资料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地形地貌虽然没有系统的认识,但是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旅途中、网络中、电视中的见闻都会使他们对地形地貌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因此他们可以尝试对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猜测,从而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提供思维线索,激发进一步探究地形地貌特点及其变化原因的兴趣。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地形图,知道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思维* 用比较的方法,区别不同地形的特征。* 根据地形地貌的特征,有依据地预测不同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探究实践*
2、观察地形特征,尝试用超轻黏土制作各种地形的模型。* 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取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态度责任*通过对地形的逐步了解,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及其特征。难点预测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典型地形地貌的视频、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班级记录表、课件。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中国地形图、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活动手册。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一、聚焦(3分钟)1 .播放视频:从太空中俯视地球。2 .聚焦问题: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地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
3、样子?通过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于地形地貌形成及其变化原因的思考。二、探索(20分钟)活动一:观察地形地球仪,从整体了解地球表面的样子。1 .教师出示并介绍地形地球仪。2 .提出观察任务:观察地球表面的特点。3 .小组活动:观察地形地球仪,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4 .交流汇报。5 .教师讲解:地球的表面是高低不平的,大部分被海洋覆盖,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地势的高低。L地形地球仪相比较地形图而言,更加立体直观,学生能够对地球表面的样子形成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二、探索活动二: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从局部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1.谈话:接下来,我们起在地形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区
4、域,观察我国的地形,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2 .学生分组观察。3 .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地形特点。4 .教师讲解地形概念,小结我国的地形特点。5 .提出问题:我们的家乡在地形地球仪的哪个部分?它的地形又有什么特点?活动三:观察地形特点,推测成因。1.谈话:通过刚刚的观察活动,我们知道了全国的地形地貌,图中的这几个地方,它们的地形地貌特点是什么呢?6 .教师用课件展示5种地形地貌图片,学生观察、描述地形。7 .小组汇报交流。8 .提出问题:猜一猜,这些地形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把猜测记录在记录单上。9 .集体交流10 谈话: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这将在我们接下来的学习过程
5、中继续探究。2.引导学生将观察的目光从整个国家的地形,聚焦到自己居住的地区以自己熟悉的地区为切入点进行观察描述,对地形概念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3.教材中的5种地形地貌类型丰富,特点突出,且与后面即将要研究的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这些地形地貌的特点并初步解释原因,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记录表的填写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迹可循。三、研讨(8分钟)通过刚刚的观察活动,我们知道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预设:地面坦荡,边缘陡峭的高原: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的山地;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四、拓展(4分钟)查阅资料,了解影响地形
6、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板书设计地球的表面地球表面:高低不平、海洋多、陆地少高原:地面坦荡,边缘陡峭山地: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我国地形PrH+sk+rc平原:广阔(西高东低)丘陵:低缓盆地: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教学反思】本课是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起始课,课前教师应对学生已有认知经验进行调查,这样才能使得在课程的设计安排上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地形,第二部分是交流我们看到的地形,在内容的安排上面是有层次性的。在教学的时候主要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对于“地形”的理解是片面的,甚至有些是错误的。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却忽略了这一点,没有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什
7、么是地形。因此,后面的交流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在下个班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地形”的概念,方便后面教学的展开。第2课时地球的结构课型资料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观看视频等方式,对于地球的内部结构已有初步的认识,这是本节课教学的基础。但地球内部圈层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是学生没有办法通过生活经验直观感受的。因此,看到火山喷发时岩浆涌动的情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 认识到地球是有结构的,知道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比较地球结构模
8、型,能认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特点。探究实践* 通过了解地球内部构造,能制作一个实物模型模拟地球的结构。态度责任* 乐于与他人合作,积极地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说明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难点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视频资料、班级记录表。学生准备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地球内部结构的相关资料、活动手册。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一、聚焦(5分钟)1 .视频导入:播放火山爆发的视频。2 .展示图片:火山口。回顾上节课观察长白山天池推测地球表
9、面的样子与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关,聚焦问题: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通过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探索(25分钟)活动一: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1 .播放视频:“地球的内部结构”。2 .教师讲解: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学生观察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填写记录单,标明各部分名称。活动二:了解地壳的组成。1.阅读资料,思考以下问题:(1)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哪几类?(2)我们四年级研究过的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分别属于哪一类岩石?2.学生学习,交流汇报。L微课视频的运用,能够更加全面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二、探索3.小结:(1)组成地壳的岩石按照其成因分为三大
10、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2)花岗岩是岩浆岩,砂岩是沉积岩,大理岩是变质岩。活动三:了解地壳的运动。1 .提出问题:地壳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什么力量使地壳运动的?地壳的运动又会产生哪些自然现象呢?2 .播放视频:地壳运动。3 .学生观看视频,并试着解释“岩层受力产生弯曲变形”的形成原因。4 .小结: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活动四: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1 .出示材料: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代表地核、地幔、地壳。2 .思考:为了更加真实地还原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
11、,我们还需要获取哪些信息?(预设: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的厚度)3 .用课件展示地球各圈层厚度的数据。4 .教师与学生共同根据实际数据进行等比例缩小,制作地球结构模型。5 .学生小组活动:(1)制作地球结构模型。(2)切开地球结构模型,观察剖面。6 .交流分享:用小刀轻轻划开地球模型,观察其内部构造可分为三层,最里面红色最厚的一层为地核层,中间黄色较厚的一层为地幔层,最外面蓝色薄薄的一层为地壳层。2 .对岩石进行归类,帮助学生完善关于“岩石”的认知结构,加深对地壳组成的认识。3 .视频演示岩层受力弯曲形成褶皱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进而给第1课中弯曲岩层的形成一个科学的解释。4
12、.让学生通过亲自制作模型,再次从整体上感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三、研讨(5分钟)1 .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2 .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你的理由是什么?(地壳在不断地运动。理由:地壳运动使岩层受力发生弯曲变形)梳理本课研究内容。四、拓展(3分钟)查阅资料:了解地球内部的不断运动,会发生什么?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后而研究地震和火山喷发作铺垫。板书设计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先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接着认识地壳的组成,了解地壳运动,并通过制作地球的结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
13、,为后面进一步研究地震和火山喷发奠定了知识基础。在教学地球内部结构的环节中,我采用了微课视频教学的方式。视频中讲解了各圈层的特点,信息量较丰富,学生能很快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教学效果较好,比单纯依靠文字资料和老师的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3课时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有关地震的信息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是有较多的接触与积累的,特别是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的内部结构以及地壳运动对岩层的影响。尽管学生对地球的内部结构有所了解、对地震的现象并不陌生,但对地球内部运动与地表形态变化之间的因果联系却不清楚。这也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前概念的水平。核心素养目标科学
14、观念* 知道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 认识到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科学思维* 根据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地震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探究实践* 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地震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态度责任* 保持对地震现象的探究热情,乐于参加模拟实验。* 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知道抗震救灾的基本常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难点结合真实情景及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班级记录表。学生准备泡沫小盒、保鲜膜、泥土、水、活动手册。教学过程师生活
15、动指导设计意图一、聚焦(4分钟)1 .复习导入:地球的结构。2 .谈话: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核中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3 .展示图片:地震后的公路。(地震后的公路路面隆起、断裂)4 .聚焦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通过对地震后路面真实情景的展示,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地震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课研究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二、探索(25分钟)活动一:了解地震的成因。1.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猜一猜:地震是怎样形成的?2 .学生思考交流,提出自己对于地震成因的观点。3 .谈话:要想解开地震成因之谜,我
16、们需要观察地震发生时的现象,根据现象作出假设,并用实验验证我们的假设。L实验前引导学生依据前面所学知识对地震的成因进行假设,明确模拟实验的目标。二、探索4 .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交流:(1)实验材料分别模拟什么?预设: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拉开或挤压是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什么?预设:除了要观察“地面”的变化外,还要注意观察“地面”断裂、隆起的位置与“板块”对接边界的位置关系。5 .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6 .交流汇报。7 .用课件展示岩层弯曲和断裂、错动的图片,根据实验现象和对图片的观察,试着对地震的成因进行解释。
17、8 .小结:组成岩石圈的六大板块在不停地运动,它们相互碰撞、彼此分离。板块边缘构成了地球表面的活动带,是地震的高发地区。活动二:了解地震给地表带来的变化。1 .提出问题:地震会给地形地貌带来怎样的改变呢?2 .用课件展示教材上的资料、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3 .师生交流。小结:地震会使地面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强烈的地震会极大地改变地表形态。活动三:制作抗震防灾海报。1 .思考: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与互救呢?小组交流分享。2 .分组活动:制作宣传海报。2 .在实验前指导学生明确实验中各个材料分别模拟什么,使学生将自然现象与模拟实验建立1对应
18、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将实验中获得的证据用于解释自然现象。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分析地震对地形地貌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从阅读、分析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三、研讨(6分钟)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试着分析一下地震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为什么?2 .解释汶川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地震。(汶川处于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此次地震是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地壳运动和地震的成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会用知识解释真实现象。四、拓展(3分钟)地震发生前自然界是否会给我们发出一些预警信号?板书设计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板块不停地运动:碰撞、分
19、离地壳或岩石圈机械变形、变位:升降、漂移、褶皱、断裂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模拟实验探究地震的成因,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原因,虽然对模拟实验兴趣浓厚,但实验易乱,易失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在教学中要有序地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精心设计。第4课时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火山喷发的自然现象并不陌生。他们从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这种自然现象有所了解,但是他们对火山喷发的了解仅限于视频、文字、图片等,并没有进行深入地了解与探究。本课将引导他们通过模拟实验、阅读并分析资料等方法对火山喷发的原因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进行深入地学习、探究。核心素养目标
20、科学观念* 通过模拟实验,知道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 知道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地形地貌,也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思维* 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模型分析的方法,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并分析火山喷发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探究实践*能运用观察、模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获取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态度责任*认识到人类、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获得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难点合理设计并开展模拟实验,获取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视频资料、班级记录表。学生准备火山喷发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
21、(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活动手册。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一、聚焦(5分钟)1 .视频导入:播放火山爆发的视频,创设情境。2 .聚焦问题:火山喷发是怎样一番情景?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会给地球带来哪些改变呢?(预设:火山喷发与地震都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是地球内部力量的两种表现形式)通过视频导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思考并建立相关科学概念的内在联系。二、探索(25分钟)活动一:了解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1.用课件展示火山喷发的资料,学生阅读、分析:火山喷发时的情景会伴随哪些现象?2 .师生交流:火山喷发时形成裂缝、熔岩喷涌、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3 .阅读资料:长白
22、山天池和叙尔特塞火山岛。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分析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小组交流分享。L资料介绍了两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便于学生通过分析资料形成对“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的清晰认识。二、探索活动二: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1 .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推测火山喷发是如何形成的?说说猜想。(预设:高温高压、地壳中薄弱地带、岩浆中的大量气体)2 .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交流:(1)实验材料分别模拟什么?(预设:土豆泥代表火山,番茄酱代表岩浆,酒精灯加热则代表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2)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提示:不要使用石棉网,而是对罐头盒直接加热:番茄酱要适当稀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 科学 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地球表面 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31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