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O第一节项目概述O第二节编制的根据与原则1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与范围3第四节研究工作概要4第五节要紧经济技术指标表7第六节研究结论8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10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1第三章项目区旅游资源分析14第一节旅游资源现状14第二节旅游资源分布、类型17第四章市场需求分析18第一节国内旅游基本特征18第二节市场进展现状18第三节本地市场分析20第四节远程市场与机会市场21第五章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23第一节项目建设地点23第二节项目建设条件23第六章项目建设规划28第七章建设
2、规模及要紧建设内容29第一节项目设计的原则29第二节建设规模及要紧建设内容30第八章项目建设方案33第一节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3第二节建筑工程33第三节道路工程41第四节公用工程42第九章节能专篇46第一节编制的根据46第二节采取的措施46第三节节能效果48第十章环境保护工程49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53第一节职业安全卫生53第二节消防54第十二章项目管理57第一节项目管理57第二节项目施工进度62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4第一节投资估算64第二节资金筹措67第十四章财务评价68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79第一节结论79第二节建议79附图及附件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井冈山风景名胜
3、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单位名称:井冈山旅游进展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耀冈三、项目性质:新建四、项目拟建地点:井冈山茨坪白银湖五、项目建设期:22个月六、建设内容及规模:基地面积:79436i112,其中生态停车场:50000m2,停车场进出口道路建设:2000m,总建筑面积:532(2其中,游客服务中心3500m2,进出口牌楼360i112,换乘发车区:960m2,下客区长廊:500m2;电子门禁系统(景区监控),排水及其它附属工程。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估算总投资4100万元,申请中央专项资金及地方自筹解决。八、效益分析:本项目年可实现营业收入8496万元,年
4、上缴所得税658.12万元,实现税后利润1336.1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37.06%,财务净现值5670.86万元,投资回收期4.45年。第二节编制的根据与原则一、编制根据(一)政策根据1、中华人民共与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与国自然保护区条例4、中华人民共与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l1999)5、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6、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计办投资200215号)7、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8、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9、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0、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502981999)11、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进展规划纲要12、江西省旅游业“十五”计划至2020年旅游的进展规划纲要13、江西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14、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5、井冈山市国民经济与社会进展“十一五”规划16、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17、国家颁布的城市建设的其他有关规范18、建设单位对可研编制单位的委托书(二)技术根据1、江西省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国家有关部委关于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与标准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国家现行的产业政策、财会、税收制度5、由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项目基础材料二、编制原
6、则1、与城镇进展相协调旅游开发与城镇进展衔接,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还要协调好旅游与环境保护、农田水利之间的关系,使旅游开发与经济社会进展协调一致。2、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由于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旅游景观与文脉的趋同性已成为制约旅游进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旅游规划应与井冈山市的社会进展战略衔接,依托本地资源,明确优势,抓住机遇,预见未来进展的可能性,高起点与高标准地引导旅游区的进展。旅游规划在充分研究本地文化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强调个性,通过创意与策划,塑造具有明显差异性的特殊旅游产品与形象。同时,旅游开发在遵循城镇经济进展规律的前提下,适度超前规划,强调规划的前瞻性、进展
7、中的弹性与实施中的可操作性。3、可持续进展原则井冈山的突出优势就是环境与景观好。因此在规划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要突出“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保持人与自然的与谐关系。以可持续进展为目标,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综合协调。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与范围一、研究过程我公司受井冈山旅游进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进行本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根据国家对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与深度的要求,我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要求,结合该旅游区进一步进展要求,对设计理念、建筑物摆布、公用配套
8、设施建设等问题,与井冈山旅游进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入交换了意见,于2010年11月下旬完成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二、研究范围1、项目可行性及必要性;2、旅游资源分析;3、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论证;4、总体布局;5、对环境影响的研究;6、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7、节能节水;8、工程进度实施计划建议;9、投资估算;10、经济效益分析;11、研究结论。通过对本项目在技术与经济上可行性的研究,对项目技术方案的论证与对经济效益的评价,拟定切合实际的建设方案。第四节研究工作概要一、项目提出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人均GDP已超过100o美元,总体达到小康。据分析,当
9、人均GDP达到800美元至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旅游第一大接待国。旅游业已被我国政府列为第三产业支柱与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进展机遇。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进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消费结构升级,旅游消费成为新热点,旅游业进入兴盛期。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现。井冈山市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全市20个乡镇场与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5.8万余人,总面积为1308.58平方公里。井冈山整个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冈上多井状盆地,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192
10、7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培养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与国的奠基石”、“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是一座革命的山、英雄的山。境内拥有100多处革命旧居旧址,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是人们同意革命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地的生动课堂。井冈山是一座风光绮丽的山、秀色迷人的山。这里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融雄、险、秀、幽、奇为一体,峰峦、山石、瀑布、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高山田园风光
11、应有尽有,有“同山不一致季,十里不一致天”的特点。森林覆盖率高达80%;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是一个“天然大氧吧”。随着近几年井冈山旅游的蓬勃进展,特别是红色旅游及自驾游的兴起,旅游车辆增多带来的交通堵塞、安全问题日益凸现。2008年,井冈山景区旅游观光客运的开通,解决景区内的交通问题,但茨坪中心景区旅游车辆停放面积已日趋不够,严重影响到景区旅游接待能力、规模与服务质量,也将影响井冈山市旅游事业的进展。基于此,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也就势在必行。二、项目建设条件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位于井冈山市茨坪白银湖,海拔866米,是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区。桐木岭,遍
12、山桐树,春夏桐花盛开,煞是好看,故有“桐木岭”之称。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在桐木岭上修筑哨口,属著名的五大哨口之-O桐木岭沟壑纵横,地势险峻,古时修建的石级小道与五里亭点缀其间。东侧深谷中还有一石槽瀑布,长约二百米。沿盘山公路,还有簇簇鹿角杜鹃。罗浮位距茨坪东北面二十公里,桐木岭脚下,是一块约四平方公里的山中盆地,是省属国营井冈山综合垦殖场场部所在地,人称罗浮为“小茨坪二要紧景物景观有水库、峰峦、五股泉、旗罗坳战斗遗址等。人文景观及自然风光而形成的极具开发价值与开发潜力的新型旅游开发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项目建设与进展的基础性条件。项目在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上较为成熟,项目建
13、设可行性较强。三、设计方案根据井冈山市旅游开发区建设工程的进展战略与目标定位,结合规划区域的地理位置条件,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通过外来旅游车辆集中停放中心生态停车场,景区客运车辆换乘游客至中心景区或者旅游景区的方式。解决井冈山旅游交通及车辆停放问题。本项目只研究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建设,景区旅游车辆的购置另选方案。四、建设的要紧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建设内容如下:1、新建生态停车场:建设面积50000平方米;2、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3、新建进出口牌楼及停车场主通道建设(1)进出口牌楼即是停车场卡口,设计同时双车道进出,宽18米、长4米,高5米,
14、建设面积360平方米。(2)停车场主通道2000米,其中:停车场通道长1480米、宽12米,换乘区通道长520米、宽8米。4、建设电子门禁系统(景区监控);5、换乘发车区、下客候车长廊换乘发车区设计日最大送客量2万人计,应同时发车10辆,发车位10个。设计发车长廊80米,宽12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下客区长廊宽5米,长100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6、配套建设景区给排水、电力、消防、环境整洁、绿化等基础设施。第五节要紧经济技术指标表表1要紧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占地面积1基地总面积ID2794362游客服务中心Hl22000占基地总面积2.52%3生态停车场IB250
15、000占基地总面积62.95%3.1大客车停车场m29650占基地总面积12.15%3.2小车停车场2m40350占基地总面积50.80%4换乘区、侯车长廊2m3200占基地总面积4.03%5停车场内道路、绿化m24236占基地总面积30.51%二要紧经济指标1总投资万元41002资金来源万元41002.1中央专项资金及地方自筹万元41003营业收入万元8496平均年收入4营业税及附加万元467.285总成本万元6034.426利润总额万元19914.31平均年利润7财务内部收益率%33.278盈亏平衡点%35.94接待游客量第六节研究结论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
16、改善,可支配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与质量有了新的选择与更高要求。井冈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国家园林城、“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与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风景区总面积26L43平方公里,分为11个景区,76处景点,460多个景物景观。井冈山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知名度大、震撼力强、组合条件好,“红”、“绿”相映的革命人文景观与秀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这在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城”与“全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建设井冈山生态停车场项目,关于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解决景区交通堵塞及旅游车辆管理
17、,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符合市场需要,有利于提高本地区国民经济运行效率。3、项目投资设计合理,经济与社会效益较好,可行性较强。综上所述,该项目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还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说明该项目是可行的。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旅游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现代朝阳产业。以“行、游、住、吃、购、娱”为要紧内容的旅游活动对经济社会的加快进展有着巨大的带动与促进作用,据专家分析,一个人的一次外出旅游活动,为其直接服务的部门有17个,为其直接拉动的行业高达120多个。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被认为的进展
18、最迅速,效益最明显的行业。依托于旅游能够进展带动各类类型不一致的制造业与服务性行业,进展旅游可谓“一业兴,百业旺二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人数剧增,自驾游越来越普及,特别是黄金周与节假日进入风景区的车辆越来越多,茨坪旅游镇(中心景区)及各大出入口车辆拥挤不堪,经常造成交通瘫痪,甚至旅游车辆都无法运行,严重阻碍了风景区旅游业的正常进展。问题的存在,不仅给游客带来负面影响,还对风景区环境与风景资源造成影响与破坏。因此,解决风景区内的交通瓶颈问题,树立风景区良好形象,避免对其环境与风景资源造成影响与破坏,是风景区管理部门当务之急。纵观全国知名风景名胜区的经验,只有在旅游镇外围建设相
19、应规模的旅游基础设施,操纵外来车辆进入景区,才能真正解决上述最为棘手的现实问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含生态停车场、服务中心及换乘中心等配套设施。游客乘车或者自驾车进入生态停车场,到服务中心购票(及其它服务活动),再经换乘中心换乘风景区观光车进入各个景区或者旅游镇。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大旅游资源开发的力度,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已经成为形势进展的必需。井冈山旅游已初具规模,建设生态停车场,是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与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为解决景区交通问题及旅游车辆停车都有重大意义。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旅游资源优势显著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
20、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又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同时还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与全国十佳优秀社会教育基地。2007年5月8日,吉安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风景名胜景区总面积261.43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黄洋界、龙潭、主峰、桐木岭、湘洲、笔架山、仙口八大景区。井冈山集革命人文景观与旖旎的自然风光为一体,革命胜迹壮丽河山交相辉映光照千秋,风景名胜区有60多个景点,320多处景观景物。景观分为八大类:峰峦、山石、瀑布、气象、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及高山田园风光,还较好地储存了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遗迹100多处,其中24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这里巍峨群峰矗立,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有气势磅礴的云海,瑰丽灿烂的日出,十里绵延的杜鹃长廊与蜚声中外的井冈山主峰。井冈山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景点,汇雄。奇、险、峻。秀、幽的自然风光特点,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为14.2oCo是从事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革命传统。旅游观光。避暑疗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当年郭沫若游览井冈山时曾感慨万千,挥毫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从进展趋势看,经济社会进展对旅游业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项目区良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为项目的建设与进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保障。二、政策环境良好2009年12月
22、,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进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意见按照科学进展观的要求,对旅游业提出了全新的定位,指出把旅游业培养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并就新时期旅游业进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具体的进展目标。意见提出了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进展,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到旅游业进展建设中。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三、项目得到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本项目既是十二五的开局之作,也是十二五的重点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据井冈山市委、
23、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项目在井冈山旅游进展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小组的领导与协调下,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同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关部门在土地收储、交通通讯、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供了支持。1、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符合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井冈山市旅游进展规划要求,实施本项目有法律方面的根据。2、本项目作为井冈山市旅游景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协同配合,保障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3、项目建设单位井冈山旅游进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井冈山市旅游龙头企业,通过多年来的进展,积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及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理念先进,经验丰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景区 旅游 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3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