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声慢作业.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定时作业(限时30分钟)编号16编制人审核人日期三S声声慢1.下列各组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只恐双溪昨猛舟,载不动许多愁。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陨,如今有谁堪摘?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横线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花谩说年年好。B.东篱把酒黄昏后。把酒临风,感极而悲者矣。C,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山顶千门次第开。3.下列对声声慢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
2、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人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便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词人写“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而晚风,却是“急”的。借洒御风御寒,却酒少、风急、愁多,怎不悲戚?C.雁”却是旧时相识”,有两种含意:一是看到雁想起“鸿雁传书”,想起曾与词人书信往来的丈夫;二是“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两句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痛楚,无奈而又凄迷,盼时光早逝,衬托出了愁苦之深。4下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浣溪沙,根据词的意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淡荡春光寒食
3、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o黄昏疏雨湿秋千。A.病起萧萧两鬓华B.小院闲窗春已深C.江梅已过柳生绵D.归鸿声断残云碧5 .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A.夸张B.拟人C.叠字D.比喻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添字采桑子芭蕉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霭。点滴霖霭,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注】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成椭圆形,开白花,果实似香蕉,霖霭:雨点绵绵不断,滴滴答答不停。愁损:因发愁而损伤身体和精神。北人:北宋灭亡,词人被迫从故乡山东济南流落到江南,故自称“北人”。6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
4、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窗前谁种芭蕉树”的意思是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不知是谁栽种了芭蕉。此句将读者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B.词的上片写芭蕉树的“形”与“情”,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由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进一步将愁引向深处。C.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上片咏物,借芭蕉展心,反衬自己愁怀难遣,郁结于心。D.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苦雨,愁情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变得更重更深。7.有人评论:“下片用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煞住,看似平淡,实极深刻。”试结合李清照生平经历作简要分析。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B
5、项,“猛”应为。C项,“陨”应为“损”。D项,“子”应为“字”。2、答案:D解析:A项,“黄花”都为“菊花”。B项,“把酒”均为“端着酒”。C项,“戚戚”均为“悲愁、哀伤”。D项,“次第”前:光景,后:次序,一个接一个。3、.答案:B解析:“三杯两盏淡酒”说的不是酒味淡,也不是言酒量之少,词人要表达的是:再多的酒,再烈的酒,也消解不了心中的愁。4、答案:C5、答案:C6、B;7、“北人”,实际上应解作“流离之人、沦落之人”,因此,“不惯”也就绝不只是水土气候上的不习惯,而是一种飘零沦落的异乡之感。深怀着这种漂泊感的词人起坐听雨,从这凄凉的雨声中她听到了些什么呢?她又想到了些什么呢?词的结尾就这样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余地,收“言己尽而意无穷”之效。解析:6.应是由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7.要结合本词的写作背景理解“北人”的意思,“北人”在这里应理解为“流离之人、沦落之人”,再结合全词的内容分析,可知结尾句给读者留下了想象余地,收到了“言己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1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