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七言诗背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阶段:七言诗背诵.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言诗目录1.回乡偶书唐贺知章2.凉州词一一唐王之涣3凉州词一一唐王瀚4 .出塞一一唐王昌龄5 .芙蓉楼送辛渐一一唐王昌龄6 .从军行(七首其四)一一唐王昌龄7 .送元二使西安一一唐王维8 .望庐山瀑布一一唐李白9赠汪伦一一唐李白1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一唐李白11 .早发白帝城一一唐李白12 .望天门山一一唐李白13 .别董大一一唐高适14 .绝句(四首其一)唐杜甫15 .江畔独步寻花(选一)一一唐杜甫16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17 .锦瑟一一唐李商隐18 .夜雨寄北一一唐李商隐19 .大林寺桃花一一唐白居易20 .乌衣巷一一唐刘禹锡21 .滁州西涧一一唐韦应物22 .小儿垂钓一一唐胡
2、令能23 .泊船瓜洲一一北宋王安石24 .惠崇春江晓景一一北宋苏轼25 .题西林壁一一北宋苏轼26 .示儿一一南宋陆游27 .观书有感一一南宋朱熹28 .游园不值一一南宋叶绍翁29 .三衢道中一一宋曾几30 .石灰吟一一明于谦3L画鸡一一明唐寅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衰(CUi):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
3、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全句意谓口音未变鬓发却已疏落、减少。译文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释1.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2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3m或2.6m)。3 .羌笛: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4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
4、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注释1.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2 .欲:将要。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O3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君:你。4 .征战:打仗。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
5、有准备活着回来。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释但使:只要。2 .龙城飞3:Z青奇袭龙城的事情。或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3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4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5 .度:越过。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麋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释1.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2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3
6、 .平明:天亮的时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4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5 .孤:独自,孤单一人。6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7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
7、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部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都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渔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1.泡(yi):润湿。2 .客舍:旅馆。3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4 .
8、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注释1 .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2 .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1|:河流,这里指瀑布。3 .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4 .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5 .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
9、布落差之大。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1 .汪伦:李白的朋友。2 .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3 .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4 .不及:不如。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
10、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1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2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3 .之:去、到。4 .广陵:即扬州。5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6 .辞:辞别。7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8 .下:顺流向下而行。9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10 .唯见:只看见。11 .天际流:流向天边
11、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释1 .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2 .朝:早晨。辞:告别。3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4 .还:归;返回。5 .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6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
12、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1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2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3 .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4 .开:劈开,断开。5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6 .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7 .两岸
13、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8 .出:突出,出现。9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嚏:昏暗。白日嚏,即太阳黯淡无光。雄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译文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
14、有谁不知道您呢?绝句四首(其一)唐杜甫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注释(1)西岭:西岭雪山。(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3)泊:停泊。(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译文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江畔独步寻花(选一)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1 .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2 .蹊(xi):小路。3 .留连:即留恋,舍不
15、得离去。4 .娇:可爱的样子。5 .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注释1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2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3 .寻常:经常。4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凝的弟弟。玄宗
16、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5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6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7 .君:指李龟年。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注释1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2 .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3.
17、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4 .“庄生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建建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5 .“望帝”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6 .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鲸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7 .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
18、在县东二十八里。”8 .只是:犹“止是”、“仅是”,有“就是”、“正是”之意。译文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注释(1)寄北:写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19、(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5)秋池:秋天的池塘。(6)何当:什么时候。(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却话:回头说,追述。译文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同你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大林寺桃花唐白居
20、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注释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释【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
21、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寻常平常。【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旧时】晋代。译文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春潮带雨晚
22、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注释(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2)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注“有本作处。(4)春潮:春天的潮汐。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飘浮。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丽九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注释1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2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3 .莓
23、:一种野草。苔:苔辘植物。映:遮映。4 .借问:向人打听。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译文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2 .绿:吹绿。3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4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5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
24、况下称河流为“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6 .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惠崇春江晓景北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注释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篓蒿:草名,有青蒿、白蒿
25、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鲸”,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4)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依依:不舍之貌。楚辞恋恋兮依依。”归人:回家的人。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更待:再等;再过。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篓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26、,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1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2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3 .侧:侧面。4 .各不同:各不相同。5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6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7 .缘:因为;由于。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示儿南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注释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2 .
27、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3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4 .但:只是。5 .悲:悲伤6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7 .同:统一。8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9 .北定:将北方平定。10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IL家祭:祭祀家中先人。12 .无忘:不要忘记。13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
28、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观书有感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1)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2)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3)渠:他,指方塘。那(nd)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4)源头活水
29、“: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注释1 .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2 .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3 .屐(ji)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4 .小扣:轻轻地敲门。5 .柴扉(fe
30、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鹏四五声。注释三衢道中:在去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黄鹉:黄莺。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
31、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鹏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注释1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2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3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4 .浑:全。5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注释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平生:平素,平常。轻:随便,轻易。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一:一旦。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译文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08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