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docx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术备课(三年级下册)学校:年级:三年级姓名:_时间:第二学期课题:水墨游戏体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备课人:时间:教学目标: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3、工具的使用。4、用笔、用墨的训练。教学准备: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黑、装水的瓶子等。教学方法:示范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入:教师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一一“水墨游戏工二、探索新
2、知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三、创作体验1、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2、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四、展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件作品,最后师评价。五、拓展延伸创作一
3、幅其他题材的水墨画。板书设计水墨游戏1,焦、浓、重、淡、清2,作品展示:个案修改教后反思:课题:重重复复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备课人: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用具、剪纸用具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现在有一家设计公司要开发一种新的项目,想请同学们帮忙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一会儿,就在我们班级进行评比,选出最佳设计作品送
4、给设计公司,你们说好吗?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二、探索新知教师出示课件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幅画有什么特点?(1)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2)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3)板书课题:重重复复。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基本形式。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三、创作体验自由想象,进行课堂练习。师:除了动物鱼的图案可以进行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基本形
5、吗?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诱导学生说出还有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四、展评交流1.作品展示评价2.生评一师评相结合五、拓展延伸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好基础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板书设计重重复复1 .设计方法2 .作品展不个案修改教后反思:课题:曲曲直直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备课人: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2、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3、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
6、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2、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曲”或“直”的物品和胶水、剪刀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探索新知1、师:“这节课我们谈论曲与直J(教师板书“曲曲直直”2、师:“在课前老师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线条家族中的曲曲直直”。播放课件线的认识与表现,了解直线与曲线的类型及它们给人们的感觉。绘画中的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线有许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线的美感具有无穷的魅力。线的种类大体有直线和曲线两类。直线有:垂直线、平行线、
7、斜线、折线和交叉线等。曲线有: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欣赏范图:这是幅山涧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优美曲线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另一幅岩石图,挺拔的直线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垂直线给人庄严、挺拔、高洁、希望和正直的感觉;霍克纳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许多水平线,水平线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螺旋线则有变化、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规则的曲线、使人感到明朗、整齐圆滑有序;自由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3、师:你们也带来不少曲与直的物品,互相观察、细心触摸、再跟同组的同学介绍,一起感受一下,特别要讨论一下这样的直或曲的物品带给你什么感觉。学生小组讨
8、论,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讨论习惯。学生分组介绍,讨论。4、直与曲物品展示。5、图片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曲线、直线或材料用得好吗?三、创作体验在看过大师的作品后,你想亲自动手实践一下吗?我给大家安排了两种练习要求,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其一。作业要求:(1)选择一张风景照片或者绘画作品,感受画面色彩,用画笔记录自己的色彩感受。(2)自选一幅风景图片或绘画作品,发挥创造力,可以改变原有画面色调,表达自我感受。范画演示:播放教学小视频。四、展评交流把自己作业相互展示一下,自评互评,谈谈对自己、对其他同学作业的看法。教师点评。六、拓展延伸师:用你们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组成什么样的作品?板书
9、设计曲曲直直1,直线感受2,曲线感受3,运用教后反思:课题:平平稳稳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备课人: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2、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2、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教学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水、PPT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用投影仪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物体造型有什么特点?师小结:对称、均衡的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二、探索新知引导学生感受均衡:中
10、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小组讨论: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的,小组个别同学汇报小结。师小结:这些对称的或给人以平衡感的物体、图片,都给人平稳、庄重、整齐的感觉。三、创作体验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的作品。学生作业,教师巡视制导。四、展评交流作品展示,评出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归纳小结。五、拓展延伸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板书设计平平稳稳1对称、均衡2、构思设计及表现教后反思:个案修改课题:感受声音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备课人: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达
11、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声音节奏的认识与表达。3、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教学重点、难点:1、启发学生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2、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教学准备:课件、绘画工具。教学方法: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结合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润、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坚硬、热烈、紧张。二、探索新知启发视觉表现。如果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示,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柔软?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柔和,用线表现节奏如同音乐的节拍,有上下、强弱
12、、长短、起伏变化。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由形,通过点、圆、方、三角等基本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其基本方法是: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由此产生各种缓慢、激烈的运动节奏。给人流动、滑行、奔驰、激荡、升腾的感觉。欣赏抽象绘画作品康定斯基(俄)用圆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用飘带式和漂浮体造型表现一种活泼、游动不定的、变幻的感觉。马列维奇(俄)用直线组成的一个个图形,形成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闭上眼睛听音乐,根据乐曲节奏想象出现的图形,也可以根据乐曲中的乐器奏出的乐音创造符号进行表达,符号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变化。三、创作体验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听音
13、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三、展评交流作品展示,评出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归纳小结。七、拓展延伸启发学生可选择各种方式和材料来表达声音,如人体动作(舞蹈)、雕塑等。板书设计感受音乐1.旋律、节奏2.音乐表达个案修改教后反思:课题:迷彩服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备课人:时间:教学目标:1、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2、学习几种制作方法,拓展学生思维。3、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2、色彩的搭配。教学准备:绘画用具、剪纸用具教学方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解放军战士穿的迷彩服吗?出示迷彩服的图片,观察迷彩
14、服的色彩及图案。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进化,身上形成了跟周围环境接近的图案和色彩,就象一件件的迷彩服。二、探索新知展示欣赏各种有斑纹的动物图片。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对吗?(1)欣赏课本上有斑纹的动物图片。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2)学习几种制作技法。注意色彩的搭配。A、运用点、线、面画动物身上的斑纹。B、用纸蘸颜料印动物身上的斑纹。C、用纸对折,一半涂画你喜欢的几种颜色或花斑,另一半镂刻出动物的外形,然后把纸合上,制作完成。(3)请同学们动动脑筋,还有其它的什么制作方法。三、创作体验选择一种方法为你喜爱的动物设计一件迷彩服,和它们一同去参加动物联欢会。四、
15、展评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可以选出自己喜欢的评价,教师总体点评。五、拓展延伸还能用什么办法为你喜欢的动物穿上漂亮的外衣板书设计迷彩服1 .图案装饰特点2 .色彩搭配教后反思: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备课人:时间:教学目标:1、以欣赏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彩色玻璃窗镶嵌画的艺术特点。2、掌握利用套色剪纸制作窗花的方法,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创作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颜色、材料来设计玻璃窗,在设计中,捕捉创作的灵感。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套色剪纸的方法,并学会运用套色剪纸来制作窗花。2、玻璃窗造型的设计及镂空的技法运用。教学准备:彩纸、剪刀、胶水、彩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
16、激趣导入1、欣赏彩色玻璃窗镶嵌画图片。2、小朋友说说这些图片的特点及给你的感觉。(从纹样、色彩上进行欣赏)3、师对彩色玻璃窗做简单的介绍:彩色玻璃窗镶嵌画,早在罗马式时期就开始使用,一般使用于教堂,公元1314世纪又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堂装饰中采用彩色镶嵌画和窗玻璃画,这种透光的画面在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烛光下摇曳,闪耀不定,画上的圣像和五彩装饰图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神迷,非常吸引人。4、揭示课题:彩色玻璃窗二、探索新知1、欣赏书本图片,并请小朋友思考:如何用我们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彩色玻璃窗?2、与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引出镂空这种表现方法,师示范几种镂空的技法。3、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老师设计的这些
17、镂空的图案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对称,造型奇特)4、欣赏做好的彩色玻璃窗:老师是怎样套色的?为什么颜色会这么鲜艳呢?结论:在镂空的基础上,老师使用了不同颜色及纹样的手工纸来进行套色,从而做出了颜色鲜艳的彩色玻璃窗。5、欣赏一组窗户造型设计的图片,对学生在窗户的造型上做进一步引导。三、创作体验1、作业:用彩色的手工纸拼帖玻璃窗。2、要求:造型奇特、色彩鲜艳。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展评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可以选出自己喜欢的评价,教师总体点评。五、拓展延伸运用其他材料进行装饰创作板书设计彩色玻璃窗1、套色剪纸方法2、造型设计作品展示:教后反思;课题:我的同学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备课人:
18、时间:教学目标:1、熟悉人物结构,知道人物的大致比例关系与站立着的人物的主要特点。2、用学过的写生知识,画站立的同学。3、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写生人物画产生兴趣,乐于尝试。学会尊重并感谢担任模特的同学。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线描的形式写生站立的人物,注意如何表现同学的比例关系与特征。2、引导学生写生技法。教学准备:课件、绘画工具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索结合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范画一一美术老师自己的画像师:同学们说出这是谁,你知道是谁画的吗?生:是美术老师。师:像吗?为什么?说出老师的特征。(从年龄、脸型、头型、五官)师:老师用画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同学
19、介绍给老师认识呢?生: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一我的同学二、探索新知师:请小朋友们互相观察一下同学们的特征。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书上的小朋友们的同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画肖像画要抓住人物主要特征。师:我们有请今天的小模特,请出被画的同学引导学生认识头像人物写生的方法:(1)画脸型(2)画发型(3)画眉毛(4)画眼睛(5)画鼻子(6)画嘴巴(7)画耳朵(8)画服饰三、创作体验学生写生、教师辅导(写生同学站立的姿势)四、展评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可以选出自己喜欢的评价,教师总体点评。五、拓展延伸运用相同的方法写生身边其他人板书设计我的同学1、人物结构2、线描特点3、比例关系教后反
20、思:课题:家乡的桥和塔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备课人:时间: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2、桥和塔的造型表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索结合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和塔,观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图片与资料,大家完成了没有?(1)你们在哪里见过桥和塔?(2)它们在结构
21、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征?二、探索新知1、欣赏教材中的范画,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1)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怎样表现桥和塔?(2)他们怎样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3)你们觉得哪幅作品画面组合得好,为什么?2、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师:欣赏了这些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家乡的桥和塔。请同学们看作画要求。三、创作体验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或塔,利用各种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大胆的想象、构思,自由地创造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周围景物,学生创作,教师辅导:四、展评交流小组互评,指出优点与不足,提出修改提高的建议。教师点评。五、拓展延伸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绘画和制作桥和
22、塔。大胆想象,创作出“未来的桥和塔二运用其他材料创作立体桥和塔(陶土、纸张等)板书设计家乡的桥和塔1、结构、造型2、表现手法个案修改教后反思:课题:我设计的一本书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 备课人:教学目标:时间:1、通过学习设计制作封面,使学生对设计的方法有所了解并掌握封面设计的基本方法。2、通过欣赏不同形式的封面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感。3、在课堂学习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美术的兴趣与爱好。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如何设计、制作一本书的封面的方法教学准备:卡纸、彩纸、铅笔、橡皮、彩笔、胶、收集的小资料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结合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读书,接触过许多的书,不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美术 下册 教学 设计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0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