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武氏檄》古代散文百花园中一朵奇葩〔169〕.docx
《《讨武氏檄》古代散文百花园中一朵奇葩〔16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讨武氏檄》古代散文百花园中一朵奇葩〔169〕.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讨武氏檄,古代散文百花园中一朵奇葩(169)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1、一杯之土;2、六尺之托(孤)。语义:1、原指代唐高宗李治的坟墓,一般喻指极其微贱的东西,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2、原指代高宗的继位之子中宗李显,一般指未成年的孤儿。出处:1、唐骆宾王讨武氏檄;2、北宋欧阳修新唐书;3、明胡应麟补唐书骆侍御。骆宾王宣读讨武氏檄画二、骆宾王7岁赋咏鹅,被誉“神童”骆宾王(626?717年?),婺州义乌人。唐侍御史、文学家,名列初唐四杰。骆宾王出身官吏之家,父亲为县令。他出生在贞观初年,其父据易经卦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取名“宾王”、字“观光”,意为,仰观国家大治之光,以宾客身份,入朝辅佐
2、君王,对儿子寄于厚望。他自小受到良好的家教,又天资过人,智慧出众,幼年即能属文赋诗。那时,他家门前有口池犷,每到春天,柳丝拂水,池清见底,白鹅戏水,景色优美。他7岁时,朝廷来的客人,见他幼小可爱,聪明伶俐,问几个问题,都对答如流,惊讶不已。当看到门外池塘里,有群白鹅正在浮游时,客人想再考考他,便指着池塘,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加思索,便吟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可是绝妙好诗!全诗先以孩子惊喜声,导出歌咏对象“鹅”,接着,通过视觉听觉,绘声绘色绘形,把白鹅的“曲、向”线条美,“歌、浮、拨”动态美与音韵美,以及“白、绿、红、清”色彩美,都活灵活现地描画出来,是一幅栩栩
3、如生的白鹅戏水图。客人惊喜异常,赞他“神童”。咏鹅诗,语言简洁、诗意清新、画面优美,童趣盎然,是传统的启蒙教材,古往今来,骆宾王一直是人们认识的第一位诗人。骆宾王赋咏鹅诗画三、骆宾王科考不顺,仕途曲折骆宾王10岁时,父亲任青州博昌县长,他随父读书。几年后,父亲病逝于任上。从此,他失去依靠,便寓居博昌,后又移居兖州瑕丘,在落魄贫困中,度过早年的岁月。他肩负父辈的期望,为了科考入仕,尽管处境艰难,也一直发奋努力,自强不息,并学有所成,擅赋诗文。可是那时,科考还不糊名,他没有家庭背景,科考不顺,没有及第。高宗永徽年间(650-655年),唐高祖16子、道王李元庆非常赏识他,召为幕僚。后来,诏令各地举
4、荐人才,道王要他施展才华,写篇好文章,启奏皇帝,不愁找不到好差事。这可是极好的机遇,人家热情相待,可他却写自叙状说,“令炫其能,斯不奉命”,拍拍屁股,走人了。664年,高宗泰山封禅,看到他写的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召他入朝,擢为奉礼郎,升东台学士。又因事受贬,从军西域,再入巴蜀,长期守边。678年,他先后任武功、长安主簿。其时,他创作长诗帝京篇,公认为一代绝唱。经大臣裴行俭推荐,入朝为侍御史。其时,武则天当政,他多次上书讽刺,而获罪入狱,作在狱咏蝉,以蝉喻己,表达愁思。后来遇赦获释,复任临海县丞。684年,武则天废中宗,九月,徐敬业在扬州起兵,任骆宾王为艺文令,起草讨武氏檄。年底,徐敬业兵败,
5、骆宾王下落不明。据野史,他隐名出家,享寿90多岁。骆宾王长篇歌行体帝京篇骆宾王的一生,才华横溢,却人生飘零,壮志未酬:少年天才,却科考不第;俩入朝廷,却两次遇难;从军边塞,却造反失败。那时,他起草讨武氏檄,创作不朽雄文,成就人生辉煌,是何等大义凛然、心雄万夫!可是,转瞬之间,却不知所踪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一生都处于理想与现实、怀才与不遇的矛盾冲突之中,让后人在仰慕他的绝世才华时,又不禁要哀叹他多舛的命运。为徐敬业讨武矍檄骆宾王名著讨武氏檄四、檄文内容,“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典故本事)683年,高宗去世,太子李显继位,是为中宗。第二年,即684年,应是中宗嗣圣元年;只因他说了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讨武氏檄 古代 散文 百花园 中一朵 奇葩 169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02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