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10课实验研究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10课实验研究法1.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实验研究法1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研究法的类型与特点(2)熟知实验设计的原则(3)掌握实验设计的常用方式思政育人目标:(I)培养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2)培养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3)培养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验研究法的类型与特点、实验设计的原则教学难点:实验设计的常用方式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互动讨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min)一作业反馈(IOmin)一案例导入(8min)T专授新知(25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T专授新知(35min)课堂小
2、结(3min)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实验研究法概述考勤(2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反馈(IOmin) 【教师】邀请两位小组代表分享与“小学生有关“有关主题设计的一份试卷 【学生】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学生聆听 【教师】对学生的设计的一份试卷进行评价从编制上,试题编制遵循命题要求,没有出现明显的失误;从主题选择上,试卷的主题明确、表述清楚;从合作上,各成员分工明确,积极参与试题编制;从整体效果上,小组代表语言表达流畅,逻辑清楚,其他小组成员能积极完善发言 【学
3、生】聆听通过作业反馈环节,与学生互动,掌握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同时让学生知己知彼,互相学习进步案例导入(8min)【教师】讲述案例,井提问:你认为约翰杜威为什么这么重视实验研究?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于1896-1904年间创办了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并且开展了近8年的教育实验.约翰杜威在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之始,就十分明确地将这个学校定位为真正的实验室。(详见教材)通过案例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约翰杜威为什么重视实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并板书:实验研究法概述传授新知(25min)【教师】讲解新知实验研究法是研究
4、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假设为指导,通过有目的地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然后观察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探索教育规律。一、实验研究法的类型(一)根据实验场所划分1 .实赛室实验是指研究者在人为设定的条件下或人为高度控制的环境中,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或工具,通过操纵自变量和控制无关变量,从而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实验。它具有要求严格、操作复杂、费用高、耗时短、可重复验证等特点.2 .自然实验是指研究者在自然状态下的教育情境中,通过人为控制或改变某些教育因素,探究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实验。它具有要求较低、易于实施、接近生活、控制无关变量难度较大
5、等特点.(二)根据实验目的划分1 .探索性实验是指研究者对未知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进行探索的一种实验。它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等特点。2 .疑证性实唆是指研究者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检验、修订和完善的一种实验.它具有重复性、创新性等特点.(三)根据自变量数量划分【教师】播放视频“钟摆实验”(详见教材)【鞋】5三1 .单因索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只操纵一个自变量的一种实验。它具有研究变量少、操纵容易、实验难度小等特点。2 .多因素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需要操纵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一种实验。它具有研究变量较多、实验难度较大等特点。(四)根据实验控制程度划分1 .前实验是指研究者对无关变量
6、不进行控制的一种实验。它具有控制程度低、误差程度高等特点.2 .真实验是指研究者严格地操纵研究变量,并严格控制各种无关变量的一种实验.它具有实验效度较高、误差程度低等特点.3 .准实验是指研究者不完全控制无关变量,在较为真实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实验。准实验在教育实践中较为现实可行。【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谁开创了实验教育学”的先河?“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二、实验研究法的特点作为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它与其蝌学实验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变革性、控制性和因果性.但是但是,实验研究法又有着自身的独特性。通过讲授法,让学生了解实验研究法的类型和特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一)实验要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实验的研究
7、对象是学生,学生活跃在特定的班级和学校环境中,当实验离开了这一特定的环境,相应的教育现象就不会发生。因此,实验不能脱离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需要在真实的学校环境里进行研究。(二)受到实验标准与价值规范的制约实验要确认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既要以求真作为基础和前提,又要以至善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受到真理标准与价值规范的双重制约。(三)实验的周期性较长一种新教育制度、新教材和新教学方法的实验绝非短时期内所能完成,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到真正的效果。对于较为复杂的实验,研究者往往还需要进行多次实验,才能获得可靠的结论.【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第二节课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一)问题导入(5min)【
8、教师】提问引出新知识点实验设计是实验研究的蓝图,在研究者的实际操作中起着指导作用,保证了实验研究的方向性和科学性,有利于提高实验的研究效率。在讲解知识点之前,请思考以下问题:(1)实验设计的原则是什么?(2)实验设计的常用方式有哪些?【学生】思考、发言用问题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实验设计的原则和常用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授新知(35min)【教师】讲解新知实验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实施实验而设计的一个计划方案,实验设计是实验研究的蓝图,在研究者的实际操作中起着指导作用。一、实验设计的原则(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必须坚持科学的实验方法,坚持客观标准,尊重客观情况和事实条件,实事求是
9、地制订出科学的实验设计。(二)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具体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者需要充分考虑实验研究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如人员队伍的专业性、研究资料、仪器设备、资金等,是否可以保证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研究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切合实际的实验规模,保证实验不仅可以正常开展,还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在能达到实验研究目的的情况下,研究者最好选择易操作、易实施、便于解释的实验类型。(三)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是指研究者所设计的实验,需要能够有效地检验研究假设,解决研究问题,并使研究成果得到有效推广。具体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利用讲授法和师
10、生互动,让学生们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和常用方式,拓展知识广度研究者需要根据课题性质和具体的条件,设计出适合课题的实验研究模式,并增强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研究者需要充分考虑各个研究变量,并能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从而更好地观测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解释实验结果;研究者需要将对实验影响较大的无关变量加以严格控制,尽量提高实验研究中的教育活动与实际教育活动的一致性。(四)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设计的实验需要在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从而使得实验研究具有创新性和价值性。具体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者可以从研究问题方面进行创新,例如,可以选择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弥补现有研
11、究领域的空白之处或完善现有研究;研究者可以从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创新,例如,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从其他角度进行研究;研究者可以从研究对象或研究条件方面进行创新,例如,通过改变类似研究课题的研究对象或条件,在狗以课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研究.二、实验设计的常用方式实验设计中有以下常用符号:S表示被试者;X表示实验处理,即对自变量进行操纵;O表示因变量测量。【教师】播放视频“两个班级”(详见教材)【甦】第(一)单因素单组实验设计单因素单组实验是指研究者只对一组被试者实施实验处理,并测量由此而产生的实验效果的一种实验设计.它只有T自变量和一组实验组,没有控制组.1 .单因素单组后浦方式单因素单组后测是指研
12、究者对一个被试小组实施实验处理,即研究者需要对自变量进行操纵,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并以测量分数对实验效果进行描述的一种实验方式.单因素单组后测的具体表示方式为S(X-O).单因素单组后测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实验方式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单因素单组后测方式易于实施,操作简单缺乏控制组,没有前测结果作对比,没有控制无关变量常用于实验周期短、规模小、被试者选择合理等某些特定情况【教师】讲述案例“单因素单组后测示例”,并遨请学生对此案例进行评价【学生】聆听、思考、回答2 .单因素单组前后涌方式单因素单组前后侧是指研究者对一组被试者进行第一次测量(又称前测,用(,表示),接着对被试者实施实验处理,随后对该组被
13、试者进行第二次测量(又称“后测,用02表示)的一种实验方式。单因素单组前后测的具体表示方式为S(Oi-X-O2)o单因素单组前后测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实验方式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单因素单组前后测方式可以观察实验前后效果没有控制组,不能有效地控制些无关变量对实5佥的影响:前测经历可能会对后测产生影响,从而降低实验效果常用于被试者选择受限,旦研究者对被试者充分了解,同时不存在严重影响实验的无关变量等情况课堂小结(3min)【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本节课学习了实验研究法的类型与特点、实验设计的原则和常用方式;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实验研究法的基本知识,灵活掌握实验设计的常用方式。【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学生可进一步巩固知识作业布置(2min)【教师】布置课后作业1 .实验研究法有哪几种类型?2 .实验设计遵守的原则有哪些?3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实验设计的两种常用方式及区别。【学生】完成课后任务回便知识点,巩固印象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接触了新的知识,学习兴趣较高。不过知识点较多且相对不太好理解,全部消化还是比较难。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方法等各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和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801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