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2套(含答案).docx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2套(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2套(含答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2套(含答案)一、判断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x”;全部选或全部选“J,均记为。分。)1、我国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培养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参考答案:错解析:我国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遗传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诸因素中起着主导作用。参考答案:错解析: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2、在教学活动中,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作用
2、下降,教师的压力也随之减少。参考答案:错解析: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作用不会下降3、上课听讲,师傅带徒,母鸡带小鸡都是教育现象。参考答案:错解析:上课听讲是狭义的学校教育,师傅带徒弟是广义的教育中的社会教育,母鸡带小鸡不是教育现象。4、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民风民俗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参考答案:对解析: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5、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显得很重要,因此,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将已成定论的知识教给学生。参考答案:错解析: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能力,不仅仅是知识。6、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安排在一个教
3、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参考答案:对解析:题干就是复式教学的定义7、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人手里,就全都变坏了。”由此,他提出自然教育的主张。参考答案:对解析:卢梭认为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8、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充分利用班干部和规章制度约束学生,实现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控制。参考答案:错解析:班级管理是保证班集体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并不是控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9、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参考答案:错解析: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专门职业10、师生关系是隐性课程。参考
4、答案:对11、不同的学生受同一个老师教育,心理反映各不相同,说明人的心理想象是先天固有的。参考答案:错12、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意志三大领域。参考答案:错解析: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系统:认知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3、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个体相对持久的变化。参考答案:错解析:学习是指由个体由于练习或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的变化。14、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经常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参考答案:错解析:“我是谁”是初中生经常思考的问题15、学习困难学生就是智能不足的学生。参考答案:错解析:学习困难学生有可能是因
5、为智能,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学习困难。16、场依存的学生更多地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同参考答案:对解析:场依存的学生更多依赖外部学习环境,所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同17、学生学会在听课和看书时如何做笔记属于策略性知识。参考答案:对解析:学会学习是属于策略性知识18、动作技能与肌肉运动有关,与大脑无关。参考答案:错解析:动作技能与大脑有关,要先在大脑当中形成关于动作技能的内部的动作意向,以作为实际执行行动时的参照19、处于习俗道德水平阶段的学生道德判断的标准依赖于老师,家长等权威。答案:错解析:依赖老师,家长等的权威是属于前习俗阶段20、按照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观点,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的条件
6、是模仿。答案:错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观点是:行为是由于先前特定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模仿是班都拉社会学习的观点21、“上行下效”,“耳濡目染”,这是班杜拉所强调的观察学习的具体体现。参考答案:对解析:班都拉的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22、在教育行政执法中,违法者必须服从教育行政执法主体单方作出的处置决定。参考答案:错解析:除另有规定的特殊情况之外,一般均可由教育行政执法主体单方依法作出处置决定,违法者必须服从。23、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可收杂费。参考答案:错解析: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和杂费24、根据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和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7、参考答案:错解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发=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教育计划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结合学校的计划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教育。25、教育法律救济以侵权损害事实为前提。参考答案:对26、学生申诉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参考答案:对解析:学生申诉处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三条:申诉受理条件,必须以书面方式提出且书面形式符合本办法要求。27、学校通过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可以逐渐改变社会风气。参考答案:错解析:因果倒错。学生的品德形成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并不是学生的品德改
8、变社会风气。28、“终身学习”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基本内容。参考答案:对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五条:终身学习29、教师职业道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认知。参考答案:错解析:最重要的是教师道德行为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发现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认识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OA.奥苏贝尔B.布鲁纳C.柯勒D.瓦。根舍因参考答案:B解析:布鲁纳认为,知识学习最有效的形式是发现学习。2 .某教师对学生说:“我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得干什么。”这种教师属
9、于OA.仁慈专断型B.放任自流型C.民主型D.强硬专断型答案:D解析:强硬专断型也是权威型教师强调学生服从教师的一切要求。3 .“不愤不启”“不俳不发”见诸于OA.大学B.中庸C.论语D.学记参考答案:C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4 .实用主义教学是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A.马克思主义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赫尔巴特教育学答案:D解析: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在批判赫尔巴特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5 .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长期存在的对立是OA.神本位与人本位8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C.社会本位与自然本位D.个人本位与自然本位参考答案:B解析:选择和
10、确立教育目的时,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长期存在的对立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6 .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关于缄默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OA.它是显性知识B.可以被明确地传授C.可以用词语表达D.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而获得参考答案:D解析:缄默知识指教师的隐性知识,指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而获得。7 .利用校园的花坛、草坪影响学生的品德,这种德育方法是O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说服教育法参考答案:C解析: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情感陶冶法8 .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是OA.教师的素养B.学校的管理C.国家的政策D.学生的认识参考答案:A9 .在德育
11、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要处理好的关系是OA.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10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D.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关系参考答案:C解析:10 .传统教育学认为教育学有两个基础:一是心理学,二是()A.哲学B.伦理学C.人类学D.社会学参考答案:B解析: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上。11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OA.一般发展B.全面发展C.情感发展D.自我实现参考答案:D解析: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论观点,强调学生“自我实现”的作用,教师仅仅起促进作用。12
12、 .古代学者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一致性原则B.正面引导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严格要求原则参考答案:C解析:1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始终强调把O放在最优先位置。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参考答案:A解析:14 .上历史课时,教师将学生带到博物馆观看文物,这种教学方法是OA.模型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意念直观参考答案:B解析:观看历史实物进行学习是实物直观15 .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体现的是OA.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C
13、.教学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和结合参考答案:C16 .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班主任角色的定位不包括()A.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者B.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C.学生自我完善的辅导者D.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参考答案:A17 .针对当时农民存在愚、穷、弱、私四大问题,提出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种教育。采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大方式的教育家是()A.雷沛鸿B.晏阳初C.陶行知D.梁淑琪参考答案:B18 .下列不属于新课程倡导的三维课程目标的是O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能力与结果D.情感,态度价值观参考答案:C19 .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4、这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参考答案:D20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时会或明或暗的传递给学生,并对其产生影响,这种效应是()A.从众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马太效应D.晕轮效应参考答案:B21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时会或明或暗的传递给学生,并对其产生影响,这种效应是()A从众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马太效应D晕轮效应22 .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橡皮擦”归到“文具”这一总的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A下位学习B同位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学习答案C23 .在指导学生面试时,教师非常重视训练学生进入面试考试时的仪态,仪表、眼神及如何和面试官
15、打招呼等细节,以期待给面试管留下好印象,这是充分利用了()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参考答案:C24 .按照信息心理加工学的观点,的学生能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人的心脏和血液循环是什么关系”等问题需要的是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D默会知识参考答案:A25 .教师中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going”的“ing”在教学生学习“Playing”“coming”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解释这种学习现象的是()A共同要素说B形式训练说C概括化理论D实质训练说参考答案:A26 .学生把自己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A.内部不稳定可控
16、的B外部稳定不可控的C内部稳定可控的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答案:B27 .教学中教师讲到重难点时,放慢语速,提高音调,这是利用刺激的()A适应B对比C泛化D分化参考答案:B28 .老师问妙妙:“你有兄弟吗?”,“兄弟叫什么名字?”“明明”,“明明有兄弟吗?”“没有”。按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妙妙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的阶段参考答案:B29 .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属于()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参考答案:B30 .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能放慢阅读速度或重这主要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17、A计划策略B反馈策略C调节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参考答案:C31 .学生小敏在近端时间总是反复检查自己的考卷、作业、书包等,总认为试题有遗漏,作业没做完,书包里的东西没收完这种行为表明他有()倾向A焦虑B过敏C强迫D怀疑参考答案:D3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包括()A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B诊治学生的心理疾病C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D帮助学生树立有问题时的求助意识参考答案:B33 .萌萌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萌萌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是()学习A言语信息B态度C智慧技能D认知策略答案B34 .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划分的
18、主要依据是()A新旧知识是否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B学习是否主动学习,反复练习C要学习主要内容是教师呈现还是由学生发现D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还是获得知识参考答案:A35 .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说明的学习现象是()A学习定势B学习迁移C学习兴趣D学习习惯参考答案:B36 .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法的效力层次最低的是O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单行法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行政规章参考答案:D37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实行()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C.只能教育,不能惩罚D.严厉惩罚,并从学校开除参考答案:A38 .道德行为
19、选择的意志自由表现了人的OA.创造性和自主性B.能动性和发展性C.能动性和自主性D.能动性和创造性参考答案:C39 .在教育权利中最基本的教育权利是()A.家长的教育权利B.国家的教育权利C.学校的教育权利D.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参考答案:D39,下列属于最严重的行政处罚的是()。A.财产罚B.申诫罚C.人身罚C.行为罚参考答案:C40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学校、教师不得按学生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A.财产权B.隐私权C.受教育权D.姓名权参考答案:B41 .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权利是OA.学术研究权B.教育教学权C
20、.获取报酬权D.参与学校管理权参考答案:B42 .教育法律救济的主要方式是OA.行政渠道B.司法渠道C.仲裁渠道D.调节渠道参考答案:A43 .师德的灵魂是OA.关爱学生B.加强修养C.认真教学D.提高业务水平参考答案:A44 .李老师在教师节收了学生家长送给他的一盆盆栽,李老师的行为所违背的教师师德规范是OA.依法执教B.关爱学生C.爱岗敬业D.廉洁从教参考答案:D45 .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陶冶、自我改造的方法属于OA.宣传演讲法B.榜样教育法C.自我修养法D.对话教育法参考答案:C三.判断简析题(共6小题,1、3、5题每题1分,2、4、6题每题2分,
21、先判断,正确的选“4”,错误的选“x”,然后选择支撑你观点的选项。2、4、6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根据下面资料,作答1、2题。【资料】鉴于班级授课制忽视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我国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应重新回归到个别教学。1.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参考答案:错误46 .为什么?A.我国人口众多,目前还不能广泛采用个别教学B.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该回归个别教学C.我国人均教育资源并不丰富,班级授课制能节约教育资源D.个别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E.班级授课制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参考答案:ACE根据下面资料,作答3、4题。【资料】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所
22、以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47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参考答案:错误48 为什么?A.从事较容易的学习活动时,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果好B.从事高难度的学习活动时,动机太强,学习效果反而差C.学习动机越强,期望值越高,学习效果越好D.学习动机与效果的关系因个体及材料的不同而不同E.学习动机、学习效果、学习材料之间呈现U形曲线参考答案:ABD根据下面材料,作答5、6题。【资料】某校学生成功,性格内向,一次教学考试不及格,班主任王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你还成功呢,你干脆改名叫失败吧,叫失败多好,还是成功之母。”49 .王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参考答案:错误50 .为什么?A.王老师的语言诙谐幽
23、默B.王老师的言语有失规范C.王老师不尊重学生,伤害了学生的心灵D.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要因人而异E.王老师严格要求学生是对的参考答案:BCD四、案例分析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根据下面资料,作答1、2题。【资料】某小学语文老师教瑞雪图,是这样教学的:在背景音乐声中,屏幕上显示大雪纷飞的图景,导入课题后,教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设问:“雪花是什么形状呢?请同学们观察。”随即将雪花投影在屏幕上。接着教师范读,学生默读,并要求学生找出描写雪景的词语和句子,教师作解析,对写雪景的段落,点了几个学生来读,都读得声情并茂,得到了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教师 招聘 考试 模拟 答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9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