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智慧医院建设指南(下册).docx
《2024智慧医院建设指南(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智慧医院建设指南(下册).docx(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慧医院建设指南(下册) 第1部分:技术体系框架; 第2部分:设计; 第3部分:施工及验收; 第4部分:运维; 第5部分:评价。图8DHCP功能测试结构示意图i)设备和线路备份功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试工具1持续向测试工具2发送流量100O包s,查看是否有丢包;2)人为关闭核心层网络主设备电源,查看网络备份设备是否启用,记录累计丢包数来推算亳秒级的主备模式切换时间;3)人为断开主干线路,查看备份线路是否启用,记录累计丢包数来推算亳秒级的主备模式切换时间;4)应对所有核心网络设备和主干线路的备份方案进行全面的遍历测试。测试工具1被测网络费试工具2图9设备和线路备份功能测试结构示意图j)组播
2、功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被测链路中开启两组不同的组播业务;2)在测试计算机1和测试计算机2上同时点播第一组组播业务,分析被测网络与组播服务器间的数据流;3)在测试计算机1点播第一维且播业务,在测试计算机2上点播第二组组播业务;分析被测网络与组播服务器间的数据流;4)对于测试计算机所连接用户端口的选择,以不低于接入层用户端口数量5%的比例进行抽样;抽样总数不足10个时,应全部测试。图10组播功能测试结构示意图5.6.2.8以太网系统网络性能检测a)系统连通性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将测试工具连接到选定的接入层设备的端口,即测试点;2)用测试工具对网络的关键服务器、核心层和汇聚层的关健网络设
3、备(如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10此Ping测试,每次间隔1s,以测试网络连通性。测试路径要覆盖所有的子网和VLAN;3)移动测试工具到其他位置测试点,重复步骤2),直到遍历所有测试抽样设备;4)以不低于接入层设备总数的10%的比例进行抽样测试,抽样少于10台设备的,全部测试;每台抽样设备中至少选择一个端口,即测试点,测试点应能够覆盖不同的子网和VLAN0图1系统连通性测试结构示意图b)链路传输速率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将用于发送和接收的测试工具分别连接到被测网络链路的源和目的交换机端口或末端集线器端口上;2)对于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测试工具1在发送端口产生100%满线速流量;对于半双工交换式以
4、太网,测试工具1发送端口产生50%线速流量(建议将帧长度设置为1518八位位组);3)测试工具2在接收端口对收到的流量进行统计,计算器端口利用率。测试工具1被测网络浦试工具2图2链路传输速率测试结构示意图C)吞吐率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若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位于同一机房,也可用一台具备双端口测试能力的测试工具实现。测试应在空载网络下分段进行,包括接入层到汇聚层链路、汇聚层到核心层链路、核心层间骨干链路、以及经过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的用户到用户链路。1)将两台或者多台测试工具分别连接到被测网络链路的源和目的交换机端口上;2)先从源测试工具1向远端测试工具2(或者同时向远端测试工具2,3N)发送数据
5、包;3)用测试工具1按照一定的帧速率(默认设置起始速率为最大速率的50%),均匀地向被测网络发送一定数量的数据包;4)如果所有的数据包都被测试工具2正确接妊IJ(如果是端到多端的多并发流测试,则要求数据包都被远端的多个设备正确收到),则增加发送的帧速率;否则减少发送的帧速率;5)重复步骤3)4),采用2分法,直到测出被测网络/设备在未丢包的情况下,能够处理的最大帧速率,测试需要遍历7中帧长:64八位位组、128八位位组、256八位位组、512八位位组、1024八位位组、1280八位位组、1518八位位组;也可结合现场环境和业务需求,采用FrameSizeMix(帧大小混合)测试,混合帧权重占比
6、可配置为:64八位位组占20%,128八位位组占10%、256八位位组占10%,512八位位组占20%,1024八位位组占10%,1280八位位组占10%、1518八位位组占20%;6)从测试工具2(或者与测试工具2,3.N一起)向测试工具1反向发送数据包,重复步骤3)5);7)对核心层的骨干链路,应进行全部测试;对汇聚层到核心层的上联链路,应进行全部测试;对接入层到汇聚层的上联链路,以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样测试;抽样链路总数不足10条时,应全部测试:对于端到端的链路(即经过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的用户到用户的网络路径),以不低于终端用户数量5%比例进行抽样测试,抽样需要覆盖所有VLAN至
7、WLAr网段到网段间可能用到的连接。图3网络吞吐率测试结构示意图5. 6,2.9以太网系统应用性能检测系统应用性能指标应结合测试用户并发数进行判断,判断依据可参考设计要求,若委托方明确用户并发数则采用明确要求的并发数进行测试,若委托方并未明确用户并发数,则通过最大用户数的百分比设置并发用户,鉴于实际情况下并发用户数达到最大用户数5俄的概率非常低,可考虑选择10%超轻载情况、25%轻载情况、50%中载情况并发用户等多种情况进行单相判断和综合判断。a) DHCP服务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D将测试工具连接到被测网络的某一用户接入端口(网段);2)用测试工具仿真多个并发用户(根据前述原则确定并发用户
8、数)访问DHCP服务器,对访问过程中DHCP服务器响应时间进行测试;如果测试工具未收到DHCP服务器的响应,则认为一次测试失败;3)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如5min),重复2)步骤,共进行10次测试,记录10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存在DHCP服务器无响应的情况,则认为测试失败;4)移动测试工具到其他网段,重复步骤2)3),从而测试网络不同接入位置访问DHCP服务器的性能水平;5)对局域网内部的所有DHCP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工具的位置选择,以不低于接入层网段数量30%的比例进行抽样;抽样测试点数不足10个时,应全部测试。DHCP置务器*被测网络测试工具图IDHCP服务性能测试结
9、构示意图b) DNS服务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将测试工具连接到被测网络的某一用户端口(网段);2)用测试工具仿真多个并发用户(根据前述原则确定并发用户数)访问DNS服务器,对DNS服务器响应时间进行测试,如果测试工具未收到DNS服务器的响应,则认为一次测试失败;3)重复步骤2),对下一个DNS服务器进行测试,直到测完所有的为局域网提供服务的DNS服务器;4)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如5min),重复2)3)步骤,共进行10次测试,记录10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存在DNS服务器无响应的情况,则认为测试失败;5)移动测试工具到其他网段,重复步骤2)4),从而测试网络不同接入位置访问
10、DNS服务器的性能水平;6)应对局域网内部的所有DNS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工具的位置选择,以不低于接入层网段数量30%的比例进行抽样;抽样测试点数不足10个时,应全部测试。图2DNS服务性能测试结构示意图c) Web应用服务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将测试工具连接到被测网络的某一用户端口(网段);2)用测试工具仿真多个并发用户(根据前述原则确定并发用户数)访问被测Web服务器所提供的网页服务,对访问过程中各阶段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包括:TCP连接建立时间,HnP第一响应时间、HTTP接收速率;3)重复步骤2),对下一个Web服务器进行测试,直到测完所有的Web服务器;4)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
11、(如5min),重复2)3)步骤,共进行10次测试,记录10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5)移动测试工具到其他网段,重复步骤2)4),从而测试网络不同接入位置访问Web服务器的性能水平;6)对于局域网内部的所有Web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还可挑选35个国内、国际矢崎Web网站进行对比测试,以了解用户访问这些外部网站的感受;测试工具接入位置的选择,以不低于接入层网段数量30%的比例进行抽样;抽样测试点数不足10个时,应全部测试。文件服务器1文件服务器2文件服务器A被测网络测试工具图3Web应用服务性能测试结构示意图6. 6.2.10网络系统验收的条件a)系统验收文档的组成:1)工程技术合同;2)工程设计文
12、件(包括设计变更文件);3)与业主共同确认的网络系统验收方案(明确实际验收的时间、地点、人员、流程及表格等一系列可操作性因素);4)网络系统拓扑图;应明确整个网络结构、主要设备的连接图及端子编号:5)网络设备的布置图:应明确网络设备在机柜中的位置、数量及型号;6)网络设备维护表:应明确设备的管理IP、设备名、设备序列号、安装地点、设备之间连接的端口、设备与用户客户端之间连接端口;7)网络设备的清单、操作维护手册、产品样本及主要技术参数;8)网络设备配置文档:应明确网络规划的信息,如VLAN的信息、IP地址段的信息、网关信息、路由表项及访问控制列表等信息;9)系统调试记录(包括故障产生及排除记录
13、)、系统检测报告和系统试运行记录。b)系统的验收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网络系统应先进行网络单体设备的验收、网络基本性能的验收和网络基本应用服务性能的验收,检测验收方法参照现行国家标准GB50339-2013;2)在上述项目验收通过以后,可进行额外的路由、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功能检测验收;3)路由性能验收可采用测试命令进行测试,或根据要求使用网络测试仪器测试网络路由设置的正确性;4)网络安全功能验收可根据设备的访问控制列表来做基本的网络安全功能检查,如果网络环境中有专业的安全设备,应按照工程设计文件来进行安全功能的检查;5)网管系统应能够检索到整个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和网络设备连接图;6)网络系
14、统应具备自诊断功能,当某台网络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后,网管系统应能够及时报警和定位故障点;7)应能够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配置和网络性能检测,提供网络节点的流量、广播率和错误率等参数;8)检查验收文档是否完整,技术文件是否满足合同要求;9)对在验收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意见;10)对工程进行评定和签收。c)系统的验收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验收应安装合同或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2)对系统的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等进行全面的鉴定,并按合同的要求进行判定;3)应抽样验证设备的验收结果;4)应审查技术文档的完整性和标准化程度;5)应现场考察系统当前运行情况。5.6.3无源光网络(PoL
15、)5.6.3.1无源光网络系统工程施工的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应包括室内外线缆敷设、设备安装、软件安装、接口及系统调试、试运行等。5.6.3.2无源光网络系统工程的施工参照综合布线系统相关内容进行。5.6.3.3POL系统调试前应制定调试方案、测试计划,并应经过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会审批准。5.6.3.4测试软件应检查软件版本包中相关文件、版本、软件调试工具师傅符合测试要求。5.6.3.5调试前应根据工程文档收集调试设备的硬件配置、组网、数据规划等信息,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a)检查主控板、业务板类型及槽位分布,确定上行端口类型、业务端口类型以及物理位置,完成硬件配置准备工作;b)检查组网方式、
16、IP地址分配、VLAN划分,核实是否符合组网及数据规划。5.6.3,6设备的单点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a)调试主机软件版本、补丁版本、单板软件版本和单板状态是否符合调试方案要求;b)调试OLT系统名称是否修改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值;c)调试OLT设备增加的系统操作用户属性是否符合调试方案要求;d)调试添加后的单板运行状态是否正常;e)调试上行端口状态及业务端口状态是否正常上线;f)调试OLT手动与自动保存备份数据的功能是否正常。5.6.3.7OLT设备与其他设备对接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检测OLT设备与网管系统的对接功能,满足管理员通过网管系统对OLT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的要求;b)应检测OLT设
17、备与上层设备通信状态;c)应检测OLT设备到MDU的管理通道状态,满足维护人员通过OLT设备到MDU的登录要求;d)应检测OLT0NU的上线状态,并对未上线的ONU进行定位及处理;e)配置网关服务器时应检测网管中的PON功能,PON功能应满足监控PON设备指标的要求;f)应检测系统覆盖业务的畅通程度。主要包括IP数据、VOIP电话、AP、视频监控以及智能化等业务。5.6.3.8应对设备的可维护性、可靠性进行验证,维护管理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a)通过执行各种操作触发对应的警告和事件,验证设备上报警告和事件的功能是否正常;b)通过检查日志信息确定设备是否故隙:c)通过执行相应动作,验证主备切换的功
18、能及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6.3.9初验通过后,建设单位应安排试运行。试运行应从工程初验合格、网络割接后开始,试运行时间应有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确定,一般应不少于120h05.6.3.10POL工程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前进行自检和竣工验攵检测,且应由有资质的笫三方检测单位检测。5.6.3.11ODN测试应对端到端的全程光信道损耗进行测试,并满足下列规定:a)应根据不同系统采用相应的上行和下行波长测试ODN的衰减,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b)同时在网管或OLT设备上读取对应的OLTPON口和ONUPON口的接收/发送实时光功率值,上述实际测量值应和设计值基本保持一致;c)检测时应确保环境温度、
19、湿度都在产品支持的政策范围内;d)最大光信号损耗和最小光信号损耗应符合表6.3.11的规定。表6.3.11全程光信道损耗要求类型GPONGPONIOGGPONIOGGPONEPONEPONEPONClassB+ClassC+NlN2aPXlOPX20PX20+最大光链路损耗(dB)28322931212428最小光链路损耗(dB)13171416510105.6.3.12系统功能及性能检测应验证基本业务的支持度和连通性。5.6.3.13网管功能测试应包括拓扑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等,具体检查项目应遵循合同和设计要求。5.6.3.14POL工程中光纤信道应全部检测,衰减指标
20、值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计算要求全程光信道衰减ANnLA+XA+NXA+L+M1=1i1-懦Cr=I分C式中:A一全程光信道衰减值;EnL0LT至单个ONU之间光信道中各段光纤长度的综合(km);Af1设计中规定的光纤(不含接头)衰减系统(dBkm);X0LT至单个ONU之间光纤信道中光纤熔接(含光缆接续、尾纤熔接)接头数(个);A饰一设计中规定的光纤接续(熔接方式)平均衰耗指标(dB)N-OLT至单个ONU之间光信道中活动接头数量(个);Ac一设计中规定的活动连接器的根耗指标(0.5dB个);EmLOLT至单个ONU之间光信道中所有光分路器插入损耗的总和(dB);i=lBOLT至单个ONU之间光信
21、道中存在模场直径不匹配的光纤连接时所引入的附加损耗(dB),例如,G.652D光纤与模场直径不匹配的G.657B光纤连接时引入的附加损耗可取0.2dB连接点;及一线路维护余量(dB)o5.6.3.15OLT至配线箱之间的光纤信道应全部检测,测试方法宜采用插入损耗法,衰减指标值应符合设计要求。5.6.3.16线缆敷设和保护方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a)线缆敷设和保护方式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GB/T50312的规定;b)一个技术参数测试不合格,则测试项目应判定为不合格;c)线缆敷设和保护方式检测不应少于10处或抽检比例不应低于10%,智慧医院各科室区域应全部检测。5.6.3.17POL工程的质量评
22、判应符合下列规定:a)工程质量评判指标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b)OLT.ONU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c)通信管道的管孔试通、封堵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374的有关规定;d)暗管、桥架等建筑物内配线管网的位置及大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50312的有关规定;e)建筑物外通信光缆的敷设安装及成端接续测试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1171的有关规定;f)建筑物内缆线布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50312的有关规定;g)工程系统性能测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21671、GB/T50312及现行行业标准YD5207的有关规定;h)验收提出抽检要
23、求时,POL网络系统、布线系统应按不低于10%的比例抽查和测试,满足评判指标要求时,被检项检查结果为合格;被检项的合格率为100%时,工程分部分项质量应判定为合格;i)工程被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时,工程质量判定为合格。5.6.3.18验收资料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GB50339-2013的相关要求,且性能测试的各项测试结果应有详细记录,测试记录应作为文档资料的一部分。5.6.4无线传输网5. 6.4.1无线传输网系统工程施工的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应包括室内外线缆敷设、设备安装、软件安装、接口及系统调试、试运行等。6. 6.4.2AP设备安装a) AP安装于室内时,应满足下列规定:D安装位置必须保证无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智慧 医院 建设 指南 下册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89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