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渎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docx
《反渎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渎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反渎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反渎职侵权工作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0当前,由于立法、执法及司法环境以及个体执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出现检察机关在行使渎职侵权侦查权时监督力度不够,办案成效不够明显等问题。鉴此,提出一些渎职侵权犯罪侦查活动监督措施,供司法实践中参考。一、制约反渎职侵权工作发展的瓶颈一是案源匮乏,案件线索发现难。反渎职侵权的案源主要是在一些重大事故发生后才上门查案的,具有较大的偶然性。加上渎职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其犯罪行为一般都是隐藏于“合法”的业务工作背后,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智能性,渎职侵权犯罪很难发现,存在“等米下锅”的现象,有的甚至出现长期“无米下锅”的情况,从而造成反渎职
2、侵权案源枯竭,直接影响了对渎职侵权犯罪的查处工作。二是办案干扰多、阻力大,导致案件查处难。由于渎职侵权犯罪是履行职责时发生的行为,与社会不正之风,违纪行为交织在一起,容易和“工作失误”和“处理不当”混为一谈,表面上“为公”的性质,也为发案单位领导和群众所“同情”,往往会瞒案不报,甚至内部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领导怕“拔出萝卜带出泥”,既损坏单位声誉,又影响个人政绩,因而,有的公开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说情,有的以种种理由不支持、不配合检察机关查处,挫伤了干警的办案积极性。三是成案率低,影响办案积极性的发挥。由于主客观原因,有的渎职侵权案件线索初查工作不到位,导致案件“搁浅”;有的因阻力和
3、干扰,案件不了了之。因而,在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案件的查而无果,以及成案率较低,直接影响了办案人员的积极性。四是案件处理偏轻,未能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由于渎职侵权案件涉及面广,案情复杂,有的案件虽已侦结,但大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被不诉,或被判缓刑,普遍存在着被从宽处理的现象,因此,在对案件处理上,检察机关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这种“只开花不结果”,或“轻描淡写”的处理结果,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人民群众对渎职侵权犯罪“没有社会危害性”的认同,而对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社会危害性问题,人民群众却是很少考虑。二、破解发展难题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大举报宣传力度,营造合力打击犯罪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宣传检察机关查处
4、渎职侵权犯罪的成效、在保护和奖励举报有功人员方面的做法,让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了解渎职侵权检察职能,掌握立案标准,主动向检察机关提供线索,激发人民群众的举报热情,营造全社会合力打击渎职侵权犯罪的良好氛围。要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根据不同时期渎职犯罪的特点,结合典型案例,有的放矢,因地制宜,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以案释法,扩大社会影响,提高检察机关的知名度,为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提供可靠的案源基础。二是畅通信息渠道,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源共享机制。要加强与公安、法院、工商、税务、审计、土地等司法、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协调、畅通、快捷的案件线索移
5、送、情况反馈、信息网络共享机制、协作配合机制。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的联系,发挥他们的特殊地位作用,通过他们的视察、考察、评议、检查等活动,从中获取渎职侵权犯罪线索信息。注意从新闻单位曝光、采访的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中发现涉嫌渎职侵权犯罪的线索,变坐等举报为主动出击。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沟通协作,完善信息沟通、案件移送、证据转换等工作机制,通过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广泛收集社情信息,从中挖掘渎职侵权犯罪线索,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情报信息联网。通过计算机联网,逐步建立起一定区域内渎职犯罪侦查部门的信息网络,实现情报信息资源的共享。三是强化内联外合,形成协同作战查办案件工作合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作 存在 问题 对策 思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8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