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考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言语高频成语和实词辨析.docx
《2021国考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言语高频成语和实词辨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国考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言语高频成语和实词辨析.docx(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易错近义词辨析50组1 .安定一安宁一安谧一安静一平静一清静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生活安定。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边境安宁。安谧:安宁,安静。主要指环境气氛。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平静: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2 .安顿一安放一安置一安排安顿:安稳。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是具体的动作。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3 .懊悔一懊恼一
2、懊丧一沮丧一颓丧都是形容词,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懊侮: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懊丧: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懊丧:着重指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4 .沮丧一颓丧沮丧:沮,气色败坏。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颓丧:颓,委靡不振。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5 .傲慢一高傲一骄傲都是形容词,都有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高傲:贬义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
3、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也可以作名词。如: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6 .把持一操纵一控制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操纵:中性词。指掌管、使用机器等。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大的事物。控制:中性词。只指不让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对象常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7 .把握一掌握都是动词。用自己能力,把某种事物抓住、控制住。对象可以是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把握:对象多是具体事物。有时作“有”的宾语,表示对事情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信心、力量或根据,是名词。如:有把握。掌握:
4、比“把握”多一层意思,即不仅能把握住,而且能充分支配运用并控制。对象多指抽象事物,如政策、命运、方法、知识、技术、专业、语言、情况等。8 .颁布一公布都是动词。公开发布。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颁布:着重指向下颁发。颁布者一般是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颁布的内容常是法令等。公布:着重指向公众发布。公布者除了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外,还可以是一般机关单位、团体。公布的内容,除了法令等以外,还可以是方案、草案、名单、账目、成绩、结果、数字、事实等。9 .包含一包括一包罗都是动词。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含:指“内里含有二着眼于事物的内在关系。对象常是抽象的事物。包容含有。包括:着重指“总括
5、二着眼在数量、范围上列举各部分或其中一部分。对象不限于抽象的事物。包罗:着重指网罗很多或一切,着眼于广大的范围、众多的事物。包涵:原谅、宽恕。10 .保持一维持都是动词。使事物继续存在下去,保住不变。保持:着重指使持续不变,时间延续较长,对象是水土、水平、传统、荣誉、警惕、联系等。维持:指有一定限度地或暂时维护,使不改变原样和现状。对象是秩序、现状、生活、生命、治安等。11 .保存一保留都是动词。存留下来,不使改变。有时可换用。如“李白的诗保存(留)下来的有九百多首”、“这座城市还保留(存)着一些古代建筑。”保存:着重于“存”,跟“亡”(无)相对,使继续存在,不使失去。保留:着重于“留”,跟“
6、去”相对,不去掉,不使离开原体。保留还有两个意义:暂时搁置,如“不同意见暂时下次再讨论”;不公开拿出来,如“教师亳不地教学生”。这跟“保存”有区别。12 .保卫一捍卫保卫:着重于“卫”:尽力防守住,使得到安全,不受侵犯。手段多指用武力或强大的力量。对象多是重大的抽象的事物,或者是重要人物、众人。捍卫:着重于“卫”:抵御各种外来势力,确保安全,比“保卫”语义重。色彩较庄重。对象不能是人。13 .宝贵一珍贵都是形容词。极有价值,很贵重,象珍宝似的。宝贵:除了可以形容某些具体东西以外,最常见的是形象抽象事物,如生命、经验、意见、贡献、遗产、财富等。珍贵:指宝贵、稀少、珍奇。可形容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友
7、谊等),常用来形容具体的东西,如纪念品、文物等。14 .饱满一丰满都是形容词。表示充实、充足、足够。饱满:饱满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精力、感情、情绪充足。有时形容风力充足,如“风力饱满,船就象生了翅膀一样”。丰满:常用于形容人体胖得匀称好看,有时形容鸟的羽毛齐全好看。15 .暴发一爆发都是动词。突然猛烈的发生。有时通用。如“我极力压住感情的爆发(暴发)”。暴发:暴发使用范围较窄,常用于洪水,有时指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与“户”字连用,或突然兴起。如山洪、流行病、雪崩。爆发:本义是弹药爆炸。比喻“象弹药一样突然、迅猛地发生二使用范围较广,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16
8、.残酷一残忍残酷:着重指冷酷无情。多形容敌人的行为。有时形容生活、环境、斗争、战争、战斗等,这时着重指环境恶劣、无情。残忍:着重指心肠狠毒、忍心。多形容敌人的本性及行为。17 .抱怨一埋怨抱怨:都是动词。因不满而责怪别人。抱怨责怪的程度较重。用于人时少用于自己对自己。埋怨:责怪的程度较轻。除用于人外,可用于事物。18 .卑鄙一卑劣卑鄙:都是言行恶劣,不道德。卑鄙比“卑劣”的程度轻,如卑鄙无耻。卑劣:卑劣比“卑鄙”程度重,即卑鄙而恶劣。19 .比赛一竞赛同为动词。互相比上下,比高低,比胜负的活动。比赛:比赛常用于文艺、体育、娱乐等方面。可以带宾语。竞赛:指竞争,力争优胜。常用于生产劳动、经济建设
9、、军事等方面。不能带宾语。20 .必须一必需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作状语,后面可以跟上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也可以作于主语前面。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21 .庇护一袒护同为动词。偏向,掩护。庇护:指包庇,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掩护。语义较重。袒护:指偏袒、偏向,是出于私心或偏爱而无原则地保护、支持一方面。语义较轻。22 .辨正一辨证一辩证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二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10、23 .推弃一抛弃一放弃同为动词。丢掉不要。拣弃:指很坚决地排除、扔掉,语义较重。对象以抽象的事物居多,如思想、观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等。一般用于书面语体。抛弃:坚决扔掉。语义较“推弃”轻。对象除抽象的事物外,还常是具体事物和人。放弃:不要,不再保留。对象常是抽象事物(如主张、权利、机会等)和具体事物(如阵地、财产等)。24 .不免一难免一未免同由于某原因而导致不如意的结果。常换用,如“脱离实际,难免(不免)要犯错误二不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副词,一般作状语。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意思未变。形容词,除作状语以外,还可以作谓语(常放在“是的”中间)。未免:指人对过分的事
11、情不以为然,委婉地给以否定的评价。如“这样说未免太简单了”。25 .部署一布置同为动词。指安排人力、任务、活动、事情等。部署:一般指有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布置:多指具体安排、配置。布置还指在某个场所摆设、陈列东西。26 .不至一不致一不止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二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不止:表示数量范围超出“不只”;常同“还有”、“甚至”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同为形容词。形容做事的态度缺乏思考,粗心大意。草率:着重指在过短的时间里草草地了事,不细致、粗枝大叶。可以说“从事”。轻率:着重指不慎重,随随便便。常形容说话、行动
12、、对人的态度。28 .诧异一惊讶一惊诧一惊奇一惊异同为形容词。对不寻常的、意外的见闻感到很奇怪。有时可换用。诧异:常用于书面语体。惊讶:常用于口头语体。惊诧:虽然也常用于书面语体。但是程度比“诧异”等词都重。惊奇:口头语体与书面语体都常用。比其余的几个词更强调“奇”字,更突出奇怪的意思。惊异:虽然也常用于书面语体,但是比其余的几个词更强调“异”字,觉得异乎寻常。程度比“惊奇”重。29 .场合一场所同为名词。人们活动的处所或地点。有时可换用,如“在公共场合(场所)要遵守秩序”。场合:只指人们在一定情况下活动的处所。常说“公开场合”、“正式场合”、“外交场合”等。场所:只指具体的处所或地点,也可以
13、是人们活动的,也可以不是人们活动的。30 .苍茫一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31 .常常一时常一经常同为副词。屡次发生地,反复进行地。常常,多半是强调次数多。时常:不象“常常”那样强调次数多,指有一些时候常发生。经常:有时指“常常”、“时常”,因此用“常常”、“时常”的地方,多可以换用“经常”;有时还指接连地、有规律地,强调一贯性,常说“经常不断”;还可作形容词:日常地、非临时性的,如“经常的工作”、“经常费用”等。32 .陈规一成规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
14、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33 .撤消一取缔一取消同为动词。废除、去掉某种组织等。撤消:有时写作“撤销”,多指用命令撤掉;有时表示正撤回、取消。对象常是机构、单位、职务、决议、命令、处分、制度、意见等。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极少的情况下也可例外,如“他撤消了自己的意见二取缔:是强行除掉,用权力、法令禁止和限制。一般用于政府对不合法的言论、活动、书刊等。取消:泛指废除、去掉,不一定是通过命令,也不一定是强制的,也不限于上级对下级。色彩不如“撤消”郑重,多用于一般场合,对象较广,可以是办法、建议、资格、权力、限制等。34 .陈列一陈设同为动词。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陈列:着重指一定条理排列、展出,供人参观
15、。对象常是模型、纪念品、文物、展览品等。带有郑重色彩。陈设:着重指按一定审美观点摆设、布置、供人观看、欣赏。对象是家庭用品等,不带郑重色彩。35 .成果一结果一效果同为名词。好的成效、好的结局。成果:只指好的结果,常用“大、小、伟大、丰硕、巨大”等词来形容。范围较窄,一般指人们长期辛勤工作的收获。结果:中性词。兼指好的和坏的。可用“好”、“坏”等来形容。范围较广,可以指主观上所作所为的结局,也可以指客观上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结局。效果:中性词。但以指好的结果居多。坏的结果较少。可以用“好、坏、大、小”来形容。范围较窄,常指主观上所作所为的结果。36 .迟疑一踌躇一犹豫同为动词。拿不定主意。迟疑:
16、从时间角度说,在应该拿定主意的时候拿不定主意。踌躇:着重指行动,是在具体行动上拿不定主意。多用于书面语体。犹豫:泛指拿不定主意,多指内心活动,也指行动,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都常用。37 .充斥-充满-充溢同为动词。某间由不满(或空)到满的变化,填满,装满。充斥:贬义词,带厌恶色彩,指到处都塞满。充满:中性词,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对象较广,可指人、具体或抽象事物。充溢:比“充满”的程度重,装得满满的,或指充分流露出来。具有形象色彩,象水装得很满或过满那样。常用于文学语体。38 .充分一充足一充沛一充实一充裕同为形容词。足够,不缺乏。充分:着眼于程度或限度方面,有时指足够,常形容理由、信心等抽象事物
17、;有时指尽量、完全,常形容休息、利用等行动,多作状语。充足:着重指数量足够,能满足需要。常形容物品、资金、光线、空气等具体的东西;有时也形容理由、论据等抽象的事物。充沛:不仅足够,而且丰富、旺盛。一般形容精力、感情等。充实:着眼于内部,是“虚空”的反面。一般只形容内容、知识、力量、人员等。还可以作动词,使充实、加强之义。充裕:不仅足够,而且宽裕。一般只形容时间、资金、物资、经济等。39 .憧憬一向往同为动词。对某种事物或境界因爱慕而追求,渴望得到或达到。憧憬,褒义词,想象理想中的美好的事物。一般用于书面语体。向往:中性词,一心想着,充满希望。对象不一定是好的事物,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常用。40 .
18、品立一耸立一屹立同为动词。高高地立起。矗立:着眼于直。是直而高地立着。一般用于物,不用于人。耸立:着眼于高。高得突出地立着。屹立:着眼于稳固。原指山稳固而高高地独立着,后来比喻其他东西或人坚定不动地独立着,因此常说“屹立不动二可以用于物,也可以用于人。41 .创建一创见创建:动词,创立。创见:名词,独到的见解。42 .创立一建立一树立同为动词。造成新的事物。创立:创造性的建立,着重指开创,造成前所未有的事物。一般用于褒义。对象常是抽象的、重大的,如国家、政权、组织、学说、体系、事业等。建立:泛指造成新的事物。用于抽象意义,是“使产生、使形成;用于具体意义是“建造二对象较广,可以是抽象的重大的,
19、也可以是友谊、联系、威信等。还可以是具体的,如厂矿、电站、基地等。树立:着重指积极地使形成、确立起来。多用于褒义,少用于贬义,对象常是某些抽象的事物,除了思想、信心、威信等之外,多是风格、作风、典型榜样、旗帜等。43 .窜改一篡改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常常指错误地改易、变更。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学说、精神、指示、经典著作(的精神)等。常指用假的、错误的,取代或曲解真的、正确的东西。44 .叮咛一叮嘱一嘱咐同为特意告诫对方记住。叮咛:词义比“嘱咐”重,是反复嘱咐。叮嘱:词义更重,是反复多次嘱咐,语重心长,多用于长对幼、上对下,嘱咐:告诫对方记住。比“叮咛”、
20、“叮嘱”词义轻。45 .度过一渡过度过:经过、通过一段时间,用于时间方面。如青年时代、季节、节日、岁月等。渡过:常用于有水面的空间。如江、河、湖、海或难点、难关、危机、困难时期等。46 .断定一确定断定:着重指由推理、判断而下结论。确定:着重指毫不含糊地、明确地决定。47 .对比一对照对比:多指比高低、上下、大小、优劣等,在这一个意上,既可以用于相反或相对的事物(如男女、新旧、大小、强弱、轻重、长短、冬夏、今昔等),也可以用于并列的事物(如产品、速度、效果、力量、人心等)。对照:有时表示相对、映衬,在这个意义上,多用于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有时表示互相比照、参看、参照,在这个意义上,用于相关联的事
21、物(如文白对照、言文对照等)。48 .恶果一后果恶果:贬义词。专指坏的结果和坏的下场。程度比“后果”重。后果:中性词。有时泛指将来产生的结果,但更多的时候是指坏的结果。这时它的前面常加贬义形容词。49 .遏止一遏制遏止:着重于“止”,使停止,不再进行。对象常是来势凶猛而突然的重大事物。如战争、进攻、暴动、潮流等。遏制:着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或不使随便活动。对象常是自己的某种情绪(喜怒哀乐等),有时是敌人或某种力量。50 .法制一法治法制:名词,法律制度。法治:名词或动词,依法治国的思想、方法。容易混淆的成语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有凭空捏造之意。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
22、没有,语气较重。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形容狠毒残酷。前者指非常凶狠,毫无人道。后者指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语意较重。孤注一掷破釜沉舟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前者偏重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贬义;后者偏重在下决心决一胜负,褒义。鱼龙混杂鱼目混珠都有两种东西混在一起,难以分辨的意思。前者适用的对象是人,指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后者适用对象是物,指假的事物冒充真的事物。陈词滥调老生常谈都指讲惯了、听厌了的话。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滥,空泛,不合实际)贬义;后者谈的虽是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中性。苟且偷安苟且偷生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不同点是前者偏重在贪图安逸,后者偏重在贪图
23、生存。无人过问无人问津都有没有人来问的意思。前者指没有人干涉,没有人管的意思,后者原指没有人来问渡口,比喻没有人尝试、询问、参与等。深孚众望不负众望前者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后者意思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易误用成语(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如:例1: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公务员 考试 事业单位 言语 高频 成语 实词 辨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76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