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27《职业辅导》自考学习笔记.docx
《05627《职业辅导》自考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627《职业辅导》自考学习笔记.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生涯辅导概述第一节生涯发展与辅导的基本概念一、生涯及相关概念1 .工作:(1)台湾学者张添洲定义,工作是个人所从事的活动或任务,是为进行某种活动或完成某项任务需要扮演的某些角色及所分配的若干职位。(2)霍特定义,工作是有意识的努力,其目的在于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效益。(3)舒伯定义,工作是人们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或他人所希望的目标所做的系统追求过程,该过程是目标定向的、连续的,需要付出努力。(4)汉迪描述了5种类型的工作,分别是:工资工作:指依据时间和努力而取得报酬的工作,工资工作所得报酬的多少与工作的结果没有直接联系;报。工作:指依据工作结果取得报酬的工作;家政工作:指在家里从事的工作;志愿
2、工作:指志愿的或慈善的工作,是把工作当成馈赠的礼物;学习工作:指研习新技能。工作是有目的、有结果的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而且持续一定时间的。工作不仅仅具有维持生存的经济性功能,而且有满足心理需要、促进健康和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心理性功能、生理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2 .职业指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的某一类确定的工作活动。职业是在一个行业或者组织中存在,是独立于个人的。3 .职位(岗位)是指在一个组织中个人所从事的一组任务,有一系列重复出现或持续进行的任务相伴随的一个工作单元。一个任务是有起点和终点的一个工作行为单元,单元的执行以小时计而不是以天计。4 .生涯与生涯发展(1)生涯:愿意为两轮马车,引申为
3、道路,即人生的发展道路,指一个人一生所扮演的一系列角色与职位。舒伯认为:生涯满足人们3种需要:人际关系的为要、活动的需要、生活的需要,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对生涯的定义: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英国教育科学部对生涯的定义:个人在一生中将要承担的各种职业角色,包括,有偿工作、自顾职业、无报酬工作,持续一段时间或有部分时间失业的各种职业,如学生,志愿者或父母。金树人提出了生涯的6个特性,分别是:方向性:一个人的生涯发展是沿着某个路径前进的。时间性:生涯包括工作或职业等的变化,体现了个体的历史发展。空间性:生涯是一个综合了一个人方方面面的概念,是一个以工作和职业
4、为核心的概念。独特性:每个人的生涯都是独一无二的。现象性:生涯的存在是个人主观认定的存在。当一个人有生涯意识的时候,生涯才彰显出独特的意义。主动性:尽管生涯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人们仍然可以选择、规划、管理自己的生涯。(2)生涯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生涯发展的概念首先被金斯博格等人使用。普瑞欧认为,生涯发展是一系列连续的关于职业选择的决定。希尔思认为,生涯发展是所有心理的、社会的、教育的、生理的、经济的和机遇等因素结合对个体在整个生命全程的塑造。生涯发展是一个“全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选择、完善、前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受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生活发展是一个人终其一生的过程,在这样一个终身过
5、程中,各种各样的因素都可能在其中起作用。罗伊发现有12个因素因以用来解释一个人的生涯选择和发展过程。罗伊认为,在12个因素中,只是S(性别)没有校正系数,而目.性别是唯一影响其他全部11个因素的一般因素。二、生涯辅导及其相关概念1.生涯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和工作经验,系统地帮助学生和成人获得有关自我和工作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个体借此确认、选择、计划和准备工作及其他生活选择。生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熟悉工作取向的社会价值,并将这些价值与基个人价值系统相整合,通过把工作变成更有意义、更富有创造性、更满意的生活部分的方式贯彻实施自己的价值。生涯教育的理念强调将学校中所学的学科与探索自我,探索未来工作
6、的活动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教育的内容和机会与未来工作选择和工作适应的关系。生涯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涯觉察、生涯探索、生涯决定、生涯规划、生涯准备等不同阶段的生涯技能。2 .职业辅导:也称生涯辅导。是指政府机构、教育机构、顾问机构及咨询机构为个人或群体所提供的旨在促进其人生积极发展的一系列服务。3 .生涯咨询:是帮助在职业发展方面有问题的个人的沟通过程,所涉及的领域包括选择工作、进入工作、适应工作以及在工作中提升等方面。克莱兹认为,生涯咨询的重点在于帮助个体作出适当的职业决定的人际交往过程。4 .生涯干预:是指任何能够促进一个人生涯发展或帮助个体作出更有效的生涯选择决定的活动。斯伯肯将生涯干预分成5
7、个类别,分别是:教育性的:(1)提供信息。(2)自我指导性活动。(3)各种教育课程或工作坊。治疗性的:(4)团体辅导。(5)个体辅导。5 .生涯规划:梁湘明2006年对生涯规划定义,生涯规划是有关一个有意识地计划个人整个生活的过程,包括工作、学习、闲暇及各种关系等主要生活领域,并且积极采取行动步骤,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实施这些计划。他提出了有关生涯规划的8个假设:(1)每一项职业对社会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重要性;(2)生涯规划相信人生可以有梦想和理想;(3)生涯规划要求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全面探索;(4)生涯规划要考虑个人一生中的不同角色;(5)生活规划相信,生命的意义和目标可以在不同的
8、活动领域达成;(6)生涯规划的起点是探索和认识自己;(7)生涯规划要在社会环境中实施,因此需要仔细思考和妥协;(8)规划人生的方法可以从辅导和教育的途径学习得到。综上所述,生涯发展是指一个人一生中与职业有关的发展过程,其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生涯干预包括生涯教育、生涯规划和生涯辅导。个体的生涯发展是生涯教育、生涯规划和生涯辅导的目标。三、生涯咨询与心理咨询的关系生涯咨询实际是个人咨询的特定方面,主要是帮助那些有生涯发展问题的人。其焦点是与选择工作、进入工作、适应工作和在工作提升等过程有关的问题。生涯咨询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咨询员和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系列探讨,而不是就
9、是论事。来访者在咨询中首先呈现的问题是生涯问题,也有可能是个人问题。第二节生涯发展与生涯辅导的历史一、美国生涯发展与辅导的历史1 .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创始人,他的著作职业选择F1905年5月出版,标志着职业发展理论的出现。帕森斯对职业指导的最重要贡献是,提出了帮助个体选择职业的概念框架。他认为,职业选择有3个主要因索:(1)清楚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潜能、能力、兴趣、资源、限制等。(2)清楚了解工作环境,成功的条件与所需要的知识、优势与不足、报酬、机会与未来展望。(3)把握自己与工作的关系,帕森斯的模式实际上是将职业辅导分成了“知己、知彼和决策”三个阶段。人们把帕森斯视为生涯辅导的奠基人。2
10、 .专业会议、专业组织与专业期刊。1910年,美国在波士顿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职业指导会议。1912年,在纽约召开了第二届全国会议。3 .心理学的发展对职业发展理论的影响差异心理学特别是心理测量的发展对生涯辅导有着直接的影响。与差异心理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特质-因素”职业理论。4 .重要的联邦法令。二、中国生涯发展与辅导的历史与现状。1 .职业指导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生涯辅导的发展分为6个阶段:开始阶段;职业教育和指导的再定向阶段;职业指导的荒废期;职业指导的过渡阶段;职业指导的实验阶段;职业指导的发展阶段。朱启臻将职业指导简单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两个阶段,其中解放前教育部门的职业指导是以清华大
11、学为代表,社会职业指导当属中华职业教育社”。1917年中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在上海创立了第一个职业指导教育社会团体,提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社训O2 .中国生涯发展与辅导的现状教育部在1994年颁布的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中规定了职业指导的4项内容: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培养选择专业或职业的决策能力。纲要还规定,初中阶段职业指导的教学课时不低于15课时,高中阶段不低于20课时。第二章生涯发展与辅导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特质取向的生涯理论特质取向的理论是典型的强调生涯选择的内容的理论,它强调人与环境的匹配包括:特质-因索理论、工作适应理论、人格类型理论。
12、一、特质-因素理论帕森斯特质-因索论是一种强调人与环境匹配的理论,最早出现。弗兰克帕森斯提出职业选择的3个主要因素可以说是特质取向理论的起点。进行职业决策的关键因索包括:特质-因索理论的生涯咨询三部曲第一步,了解自己,要“对你自己有清醒的了解,你的态度,能力、兴趣、抱负、资源局限和奋斗目标。”第二步,了解职业环境“获得职业成功所需要条件和要求的知识,、优势与不足、报酬、机会和不同类型职业的发展前景。”第三步,人一职匹配。则是在此基础上合理决策。使用特质-因素方法帮助来访者:1.是对特质进行评估。访谈是了解来访者的最好方法。无论是测验或者访谈,使用特质-因素的理论帮助来访者,通常都要让来访者对自
13、己5个方面的特质进行了解,这5个方面是:能力倾向、成就、兴趣、价值观和人格。2 .是获得职业信息。了解以下三个方面职业信息的知识最为重要:一是信息的来源和类型,即信息是谁提供的,以什么形式提供的。二是信息分类系统。三是来访者所要考虑的各种职业条件与要求方面的信息。3 .着眼点是将个人的能力、成就、兴趣、价值观与职业条件和要求进行匹配,从而满足个人的需要,同时,其工作表现也能够令人满意。特质-因素理论是最早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理论。该理论对职业咨询的贡献在于其发展了许多评价方法和技术,同时重视对职业信息的收集。二、工作适应理论工作适应理论是由明尼苏达大学的整g、受圭斯酸及同事们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
14、的,该理论的主要目的是预测工作适应。工作适应是以工作的时间长度以及是否在一种工作上一直进行下去为指标的。工作适应理论假设:作为生物体的人有很多需要满足,人有能力使其满足需要。工作者的满意度可以通过他们工作结果、工作绩效、工作的投入程度以及工作的士气进行判断。三、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霍兰德的理论主要基于以下4个基本假设:1 .在美国文化中,大多数人都能被归类为6种(RTASEC)人格类型中的一种。霍兰德6种人格类型是: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2 .环境也可以分为同样的6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每种环境由某种特定人格类型的人占主导地位。3 .
15、人们将寻找可以让他们施展才能、表达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解决他们愿意解决的问题、并承担适合他们角色的工作。4 .人的行为是由其岫类型和坯境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认为只有职业人格和职业环境相互匹配,个体才能有更高工作的满意度和工作业绩。可以用六角形图表示霍兰德的人格类型彼此之间的关系,判断类型之间的关系和人格类型与环境类型之间的关系。具有以下特征:(1)内部一致性;指人格类型或环境类型之间彼此的相关程度。(2)分化性;批一个人的人格类型或环境类型的单纯性的量度。(3)适配性。指一个人的人格类型与工作环境类型的匹配程度。上述三个特征其重要性的相对顺序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适配性最重要,人或环境的分化性
16、其次,人或环境的一致性最次。四、特质取向理论在辅导中的应用特质取向的理论用于生涯咨询,主要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自我了解;2.职业环境知识;3.人一职匹配。特质-因素理论是最早出现的生涯辅导理论,而且也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特质-因素理论注重测验,强调标准化测验的使用以及选择恰当的评估工具。第二节发展取向的生涯理论发展取向的理论是强调过程的理论是关注职业角色与其他生活角色互动的理论,包括:金斯博格的发展理论;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戈特福瑞德森的限制-妥协理论、发展取向理论在生涯辅导中的应用.一、金斯博格的发展理论金斯博格等人提出的理论,被认为是第一个从发展观点看待职业选择问题的理论。1951
17、年,金斯博格提出,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始于童年,经过3个阶段,到成年早期完成,这3个阶段是:11岁之前的幻想期、11-18岁之间的试验期、18岁到成年早期的现实期。金斯博格的理论是人与环境相匹配的理论、发展理论和背景理论三者的结合。他提出了“职业选择的制约”,包括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受教育水平和价值观、偏见与歧视、教育的不恰当以及职业信息获取的渠道。二、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认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有不同的职业需要,他把生涯发展分为5个阶段: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每个阶段又可以分成亚阶段。成长阶段(4-13岁),包括4个主要任务:关心未来;增加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在学校和工作中取
18、得成绩;获得胜任工作的习惯和态度。探索阶段(14-24岁),这一阶段是职业认同阶段。发展任务是:结晶化、特定化、实施主要选择。结晶化是指个体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职业目标的认识过程。特定化是将个人的职业自我概念转化成特定的教育选择或职业选择;实施是个体通过完成必要的训I练和开始就业的过程。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计划、准备和实践的过程。建立阶段(25-44岁)任务包括:工作的稳定、巩固和提升。稳定是指通过同化组织文化和履行工作职责,发展在机构中的安全感;巩固是指通过表现积极的工作态度培养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工作习惯,巩固一个人在工作中的位置;提升是指可以升至机构中的高一级水
19、平上去。保持阶段(45-65岁)任务包括:保持、继续和创新。衰退阶段(65岁以上)主要任务是:减轻工作负担、退休安排和开始退休生活。三、戈特福瑞德森的限制-妥协理论戈特福瑞德森的理论是有关职业抱负的内容及其发展过程的理论。限制-妥协理论认为个体对职业选择的范围限定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小和力量导向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对成人的意义有了一定了解,意识到职业是成人的主要任务;第二阶段是性别角色导向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性别角色意识;第三阶段是社会评价导向阶段.在这个阶段,形成更抽象的概念,更关心他人的意见;第四阶段是内在的、独特的自我导向阶段四、发展取向理论在生涯辅导中的应用以发展取
20、向的理论进行辅导通常通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聚焦于来访者的忧虑,并对来访者的信息进行收集;2 .考虑和评估来访者工作角色与其他生活角色的关系,以及工作角色的重要性;3 .是确定来访者的生涯忧虑,找出作出选择和执行选择的资源,下一步用质性评估方法来评估来访者的自我概念和生活主题;4 .把评估和访谈数据进行整合,并将整合后的故事与来访者的职业忧虑进行比较,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规划。第三节社会学习取向的生涯理论包括: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一、克朗伯兹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影响职业道路发展有4类因索:1.遗传天赋与特殊能力;5 .环境条件;6 .学习经验;7 .任务取向技
21、能。综上所述,4种影响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产生4种结果:自我类推、世界观类推、任务取向技能和行动。二、克朗伯兹社会学习理论在辅导中的应用能力、兴趣、信念、价值观和人格是社会学习理论在生涯辅导过程中比较重视的几个概念。该理论认为,能力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习得的,是帮助他们确定新的学习目标的方法。兴趣是习得的,并且可以在一生中继续习得。还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有影响生涯发展的错误和消极的的信念,这些信念会阻碍人们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必要行动。社会学习取向理论认为,在生涯辅导中重点要帮助来访者为适应现代化发展做好准备,包括以下4方面的内容:扩展自己的能力与兴趣;面对不稳定的经济环境,准备变换工作;建立自
22、信,采取行动;处理不同的职业有关的问题。生涯辅导的目标是“促进来访者的技能、兴趣、信念、价值观、工作习惯和个人素质的发展,使每个来访者都能够在不断变换的工作环境中创造出一种令人满意的生活。”三、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基本观点该理论是建构在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基础之上。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高度动态的,其结果是人既受环境影响但同时人也影响环境。与生涯有关的行为除了受遗传特征的影响外,还受其他4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人的行为、自我效能、对结果的期望和目标。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中有3个基本概念最重要:1 .自我效能信念:人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组织和实施一系列所要求的行为以达到指定绩效的
23、判断。自我效能信念要问答的问题是:我做某件事做得怎么样?2 .结果预期:”个体对于可能出现的结果的信念”3 .个体变量:涉及到一些个体差异的变量,包括遗传或继承的特质以及背景和环境因素。四、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在生涯辅导中的应用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作用。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兴趣的发展。低自我效能常常会导致个体的选择目标和选择行动受阻。因此:(1)强调提高来访者的自我效能感,提供支持和减少障碍足生涯咨询中的重要任务和主要目标。(2)在咨询过程中提供准确的无偏差的职业信息。(3)强调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强调咨询师的支持导向作用。第四节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辅导 05627 职业 辅导 自考 学习 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7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