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调研及建议.docx
《(完整word版)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调研及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调研及建议.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调研及建议引言:工业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对于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长。而人才培养相对滞后,日渐扩大的机器人专业人才缺口已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本专题将介绍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概况和人才需求,剖析我国机器人专业职业教育现状,继而对我国机器人专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提出建议。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我国的
2、机器人研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起步稍晚于发达国家。近些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拉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市场空间广阔,发展前景总体向好。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仍面临着不少严峻挑战。一、产业发展现状1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过40余年的技术积累,我国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技术水平获得较大提高,成果较多。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是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它们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机器人的性能、质量和价格。受市场强劲需求和国内政策大力扶持.国内一部分机器人核心部件供应商最近几年在产品性价比上取得一定的进步。部分企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化
3、生产能力。国产机器人本体制造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已经达到了国外近十年前的技术水平,能满足大部分行业的应用需求,只是在超大负载、超高精度方面还达不到国外同行的先进水平,但差距已经不大。机器人系统集成是利用机器人本体和附属设备实现特定应用功能的设备集成,其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机器人本体上和附属设备的技术水平。国内企业在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方面与国外基本处在同一水平。2 .应用范围持续拓展工业机器人主要是指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搬运、焊接、装配、加工、涂装、清洁生产等方面。起初,工业机器人在我国主要应用于传统的汽车制造行业,而今其应用范围已向电子、电气、化工、食
4、品、金属加工等诸多行业拓展。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攀升、产业转型升级,我国掀起了一股“机器换人”的热潮,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将会向更多领域拓展。表1工业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具体应用场景行业具体应用备注汽车及其配件电焊、装配、搬运、冲压、喷涂、激光切割等3C电子清洁、打磨、封装、搬运、检测、分拣、装配等.化工搬运、包装、码垛、切割、检测、高温恶劣环境作业等食品包装、码垛、检测等金属加工金锭搬运、切割、去毛刺、码垛等其他电力巡检、核反应堆检修、玻璃雕刻、航天器去刺、上下料等.3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相关统计数据(见图1)显示,我国工
5、业机器人市场从2010年开始加速增长,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2010年,我国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量为14978台,2016年增长至88992台,年均增长率高达34。58%o2013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此后,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售量稳居全球第一.图12000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资料来源: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4 .未来发展空间广阔虽然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工业机器人密度(即制造业中每万名生产工人所占有的各类工业机器人的数量)仍然很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的平均值为74.而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68
6、,略低于全球平均值。与工业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韩国(631)、德国(309)、日本(303)相比,差距更大。作为制造业大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攀升、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5o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为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陆续出台相关的战略规划和支持政策(见表2);“十三五”期间,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等多个项目都有涉及机器人的项目.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主动跟进,在发展规划、资金、税收、土地、人才、公共服务平台等多个方面,推出配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并纷纷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基地)。表2近年
7、来与机器人相关的战略规划、支持政策(部分)时间发布机构规划、政策名称主要内容2013o12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主机设计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在重要工业制造领域推进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化示范应用,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达到100以上,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2015o05国务院中国制2025把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
8、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明确了我国未来十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为两个方向:一是开发工业机器人本体和关键零部件系列化产品,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及应用,满足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切需求;二是突破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智能机器人,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2016.03工信部、机器人产业提出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经发改委、发展规划(2016过五年的努力,形成较为完善的机财政部一2020年)器人产业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满足市场需求。明确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五项主要任务:推进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大力发展
9、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强化产业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应用示范、积极培育龙头企业。2016o04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制造业创新中心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的通知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20162020)把工业机器人列为“十三五”期间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装备;要求性能稳定性和质量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实现工程应用和产业化.2017o03中国人民关于金融支指出金融部门要紧紧围绕中国制银行、工持制造强国建造2025重点任务和“1+X”规划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设的指导意见体系,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制造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由大变强.2017.07工信部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管理
10、实施办法对相关企业做出规范性要求,旨在进一步促进工业机器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产业链体系不完善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其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部分。上游主要是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尤其是核心零部件;中游主要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下游则是机器人系统集成、行业应用和维护服务。一般而言,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平均占机器人单体成本的70%左右;本体制造是机器人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本体制造商在产业链中处于主导地位,可以向上游、下游延伸,整合上游零部件厂商和下游系统集成商;而机器人系统集成和应用配套服务的总市场规模是机器人本体制造市场的3倍左右.当前,我国机器人企业多
11、是在发展机器人的系统集成与行业应用,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下游,核心零部件研制和本体制造还比较落后.整个机器人产业链体系不完善.同电机W 感S控制芯片城8境外巨大Bl技术优替、尢 发牝和蛇根化母所在上 游、中游做先机器人软件核心零部件速 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SCARA 机S人 名美竹机S人 并我机8人 N柱坐标机器人ft角坐标机S人本体;机应统人交系行业应用机器人 系统集成本土企业大多条中在下 海,尺段工程弹红利、贴 近市场和定制履务而依先图2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链体系资料来源:长城证券研究所。2o技术水平相对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国产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的性能,与国外
12、品牌产品的技术差距还比较大;国产机器人本体尚难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由此可能导致我国机器人产业陷入一种“魔咒”,即高端能力不足,低端产能过剩,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成本高于国外同类产品,综合竞争力不强。3 .发展模式尚不明确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日本机器人产业采用产业链分工发展的模式,各司其职,分层面完成。机器人制造厂商以机器人本体及其零部件研发和生产为核心,由子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设计制造各行业所需要的机器人成套系统。欧洲的模式则类似于“一揽子交钥匙工程”,即机器人的生产与用户所需系统的设计制造,全部由机器人制造厂商自己完成。美国的模式则是零部件采
13、购与应用系统集成相结合,机器人通常由系统集成商进口,再自行设计、制造配套的外围设备.与美日欧相比,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模式。4 .产业发展有失规范一个产业的发展,如果要形成完整的上、中、下游链条,就必须具备与之相匹配的行业标准体系。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行业标准是沿用1996年制定的机械行业标准,国内也尚无专门针对机器人质量的检验检测机构。标准体系的缺失会导致产学研各自为战,我国难以形成机器人研制、生产、制造、集成、销售、服务等有序、细化的机器人产业链.作为高端智能装备,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从事简单、重复、繁重的工作,还可以完成信息收集、情况反馈、分析处理、决策判断等工作,将人
14、的部分智慧通过机器来实现。但机器人始终需要由人来设计、操作、维护、保养,人和机器人的关系属于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只有人与机器协同合作,才能达到人机合一的效果,创造更高的价值,整个行业也才能更好地发展.所以,尽管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会导致一些职业岗位被替代,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壮大又需要一批相关的技术研发人才和技术应用人才作为支撑。从业人员现状机器人本身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只要事先输好程序就能正常运行。如果单从操作一般的机器人而言,高中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就能熟练上岗。从事机器人原理研究、技术研发、本体开发等的相关人才主要来源于本科及其以上层次的高等学校,但供给不足.尤其是高层次机器人软件开
15、发人才的供给更加不足,在人才市场上极为抢手。据悉,有的机器人企业为了招揽软件工程师,开出的月薪可以高达数万元。从事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等方面的人员主要来自于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毕业生。他们进入企业后会接受短期的二次培训,但是短期培训难以使他们获得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特定专业技能.而在制造业“机器换人”的过程中,众多企业遭遇了“机器人易购、技工难寻”的新难题。机器人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高新技术于一体,汇聚了机器人专业知识、一般学科知识与特定领域知识,是典型的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安装调试、日常维护与保养、故障排查与维修
16、等方面的工作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相关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系统的教育、培训,很难掌握其中的技术诀窍。此外,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广泛,而各个行业对机器人的要求又不同,机器人应用很难从一个行业直接推广到另一个行业.因此,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对相关人才的技术技能要求较高,合格的人才不但需要有理论支撑,也需要有实践经验。综上可以看出,我国机器人行业的从业人员整体质量不高,这成为了制约我国机器人行业及相关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人才需求规模目前,全球每销售5台机器人,就有1台在中国安装。按照这样的安装量增长速度,我国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储备数量与质量显得捉襟见肘。按照工信部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
17、达到100万台,大概需要20万工业机器人应用相关从业人员。这就意味着,在2020年之前,我国平均每年就需要培养4万名左右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根据ABB、首钢莫托曼和发那科三家机器人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仅苏锡常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就已达3000家以上,工业机器人相关技术人才缺口超过2000人。2014年,重庆市在机器人领域的专业人才缺口超过5000人,工业机器人产业工人的缺口则高达7万人;深圳市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人才缺口达到几万人。这一系列数字反映出我国机器人专业人才的贫瘠以及对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人才需求类型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位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企业及其岗位对机
18、器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尽相同.位于产业链上游、中游的机器人技术研发、本体制造企业,主要需要掌握先进系统控制软件、装备机械、工业自动化系统工程集成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技术研发人才。而位于产业链下游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和应用企业主要需要技术应用人才。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主要需要机器人工作站的开发、安装、调试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人才;机器人应用企业则需要机器人工作站安装、维护、保养、检修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人才。1o机器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分布项目经理从人才的需求分布来看,按照层次、水平划分,根据深圳市连硕机器人职业培训中心的分析,项目经理占12%,系统集成开发工程师占13%,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占25%,剩下
19、的50%则是安装、调试、维护工程师。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机器人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层、基层的技术应用人才方面。这既与机器人系统集成和应用配套服务的总市场规模相对较大有关,也与当前我国本土绝大多数机器人企业更多地是在发展机器人的系统集成与行业应用的行业发展现状相关。负责工厂的适自动化的推行,根据产品的制造工艺渣技,站合工业工程知识提出自动化解决方案,并组仅实渔系统集成开发工程师施靖深划理解生产渡程及产品制造工艺,完成机25人自幼化式的设计和升级改造工作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安装、调试、维护工程师能独立从事大型机电设备、工业机叁人的安兼、编程、调试、推修、运行和管理多方面的工作客
20、要其有工业机胃人原理、操作、示假编程、变现与调送答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图1工业机器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分布(按照层次、水平)资料来源:深圳市机器人职业培训中心2.机器人开发企业的技术应用人才需求根据岗位职能来划分,一般机器人开发企业内部技师级员工,大概分为四个工种。1、工程师助理。主要是协助工程师绘制图纸、设计简单工装夹具、制作工艺卡片、指导工人按照装配图进行组装等。2、产线操作员。以水龙头打磨抛光为例,此类岗位要根据水龙头打磨抛光工艺,对机器人系统进行示教操作或离线编程,并调整打磨抛光系统各项参数,使机器人系统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3、调试专业人员。其主要职能是在装备生产企业根据调试文件完成机
21、器人单轴闭环参数调整、机器人标定、运行演示程序并调整相关参数,最终使得机器人能达到理想的使用状态。4、维护工程师.引进机器人的企业常常缺乏维修能力,因而高端维修或售后服务人员也必不可少。在机器人系统发生故障时,这一岗位的员工需要根据故障提示代码进行初步检修,能清晰汇报现场情况,并在技术人员远程支持下解除故障,能按照流程进行机器人系统标准配件的更换。3o机器人应用企业的技术应用人才需求伴随着“机器换人”的推进,机器人应用企业对专业人才提出了自己的需求。根据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调查,机器人应用企业对相关技术应用人才有四大需求:一是急需能操控智能制造、自动化设备的专业技能人员;二是增加电
22、子工程、信息技术、机械等专业复合型人才;三是智能制造的多学科、跨领域和大数据特性,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需要大量的高端服务业从业人员从事智能制造的配套工作。表1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类型及能力要求(*)行业适用能力取业将走16%典型二件任务器人示-(D典乩0电子处珞Bi的识&和工业机器人系统观角V、篇娱编尊能力1工出K6人粮停水意;(2)工业乐器人期序收证;代革尊(3)N止汽塞人现行,生高也璃也工叱机(1)功先机器人?、统谢大死建人可*糠*Bifr.;(2)礼检保外装*力;(3)常足液氏、3*无停为势A*5.4l统爰正调试能(2)站绘机叁人东统示教旃理能力;(3)种除机静人掂
23、雄非就力(1)IHMlUB人,境支K与帮说;(2)叫绿8人累版曲值室;(3)工业5入元收程盘人帔雄a一(1)定就机器人乐婕调忆能力;(苗拴九盘人乐施东及与建认;AM(2)母检机器人系统示代华(2)博骤电声与某&况;(4)需用乩构工停原.结构修能力;(3)EJt机器人参裳设定;施护(3)短幡机叁人系胡绿必跳力:4)四餐礼令人联就埠抉偃臬Ma、8次眩子.-.-9r.加(5)常用电子工业机序人上U)上下传机器人毛统蠲博能力;Q)上下料机器人系就示敏WV跳才;G)上下*机人)帔,纷。上下料机叁入系统安装当调发;(2)礼叁人上下料机0城体护依度:(3)上业礼令人参效程;人昼仅表的使(4)机嚣人上不科泉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word 职业院校 工业 机器人 专业 建设 调研 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7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