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二次衬砌背后脱空防治全套.docx
《隧道二次衬砌背后脱空防治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二次衬砌背后脱空防治全套.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隧道二次衬砌背后脱空防治全套脱空治理必要性围岩、初支和衬砌之间依次较紧密接触是地下结构区别于地面结构的主要特征。对于新奥法施工、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初支与围岩共同变形、共同承载,在n、In坚固地层中,二次衬砌约承受30%围岩松散荷载,主要作为安全储备。但在IV、V软弱围岩中,二次衬砌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安全储备,而是受力结构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承受着50%70%围岩松散荷载及较大的后期围岩变形压力。由于二衬承载着较大的围岩松散压力,隧道衬砌背后是否存在脱空将直接影响隧道的安全性能。若有脱空存在,则使围岩初支体系施加于衬砌的荷载不连续,而出现变形增大或裂纹(裂缝)破坏。只是由于结构的设计承载能力余量
2、和初支的过度承载,延迟和减缓了危害发生的时间和程度,鉴于此隧道二衬背后脱空防治就显得尤其重要。脱空检测隧道属于地下隐蔽工程,一旦建成存在的问题将很难发现和处理,故在每施工完一段里程后,对隧道衬砌质量进行检测很有必,及时发现施工工艺缺陷,通过调整参数进行处理,最大限度的保证质量。对于衬砌背后脱空,检查的方法有钻孔检查法和无损检测法。钻孔检查法:采用混凝土取芯钻机进行钻孔检查,属于传统的检验方法,特点是效率低,偶然性大,代表性差,而且破坏了衬砌的整体性。无损检测法:地质雷达法。特点是连续、高效、无损,具有分辨率高、图像直观、对场地条件要求低等优点。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找出隧道衬砌质量
3、隐患,有效地解决传统方法对衬砌的破坏问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普遍应用。地质雷达(GrOUndPenetratingRadar)是利用高频电磁波在岩体传播中遇到地质界面产生反射的特性,探测异常地质体的一种方法。隧道二次衬砌的常见结构为30-45cm厚的素混凝土体,中心频率为100OMHz天线地质雷达GPR的可探测深度为050cm0二次衬砌的脱空,在图像上表现为雷达波的多次高频反射,三振相明显,两组信号时程差较大。脱空成因分析隧道二衬背后脱空主要集中在拱顶和侧壁拱腰等部位。从二衬背后脱空部位分析,总结得出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1)光面爆破效果不好,造成隧道局部存在较深的
4、凹坑,初支喷砂平整度达不到规范要求,防水板挂设后形成一个空腔,因防水板松弛度所限,在混凝土浇筑后形成空洞。(2)端头模板封堵不密实,浇筑完成后在等强度过程中从接缝里漏浆、跑浆,使拱部混凝土下落,形成空洞。(3)施工时对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砂粒过细,施工配合比水灰比偏大、混合料坍落度过大,浇筑后混凝土收缩徐变,形成空洞。或隧道处于较陡纵坡上(20%。),浇筑后混凝土收缩徐变,在上坡端出现脱空。(4)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密实,内部存在气孔、空洞等,上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自重作用下下沉,在拱部造成空洞。(5)衬砌台车底座支撑不牢固。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台车多采用方木支垫行车轨道,由于衬砌台车附近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二次 衬砌 背后 脱空 防治 全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7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