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护理3.docx
《康复心理护理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心理护理3.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概述一、定义康复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康复领域中有关心理问题的学科。它是与康复医学同时出现的一门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r也是康复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应用于康复医学的各个方面,主要研究伤、病、残者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心理因素对残疾的发生、开展和转归的作用等。康复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伴随康复医学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开展和残疾人事业的需要而在不断充实和开展。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局部,而心理康复护理(psychologicalnursing)又是康复护理的一个分支,面对由于小同原因所造成的心理疾患,心理康复护理者根据心理康复医疗方案要求,运用康复心理学
2、的根本理论于临床实践,与其他康复专业人员共同协作,对这类患者实施特殊的心理调试和护理,使患者摆脱心理困扰,提高生话质量,重新回归社会。二、心理康复的对象心理康复的对象十分广泛,其中包括:1残疾人。2临床常见病症患者疼痛患者、压疮患者、睡眠障碍患者、言语吞咽障碍患者、排泄障碍患者、性功能障碍患者。3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血管意外患者、脊髓损伤患者、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帕金森病患者。4运动系统疾病患者截肢后、骨折后患者。5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6代谢和营养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症患者。7其他疾病烧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这些患者在遭受身体病痛折磨的同时,心理方面也对抗着常人无法感受的
3、苦痛,所以无论是原发性的心理障碍还足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心理障碍,都是我们康复护理和治疗的对象。三、研究范围康复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行为、慢性病和伤残的关系包括心理行为因素对慢性病和伤残对人们心理行为的影响及其适应过程,例如研究哪些心理行为因素容易促使慢性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开展;研究慢性疾病和伤残患者的心理行为及其适应过程;研究如何转变心理行为障碍以减少疾病的并发症与伤残的发生和开展。从而及时正确地为这些患者提供心理学的帮助与指导。2对慢性患者和伤残者开展综合性的临床咨询工作这项一【二作的重点是给患者以心理支持,特别是帮助他们克服紧张、焦虑、抑郁等常见的心理问题,还
4、要帮助患者进行认识的重建,协调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使他们能在新的起点上适应工作、生活与环境,减少因疾病和伤残造成的痛苦和不安。3杆展各种心理行为治疗技术的应用各种心理行为技术几乎都可以在康复医学中得到应用,其中行为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例如,自我调整疗法、松弛训练、生物反响技术、运动疗法、气功疗法等。生物反响训练使患者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集体心理治疗在康复医学中有特殊的意义,许多具有类似问题的伤残者和慢性患者,定期集中进行心理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互相交流治疗经验和心得,将有利于提高疗效。由于每一个成员都有时机得到其他成员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使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坚决的
5、信念。此外,对于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的康复问题,集体治疗也具有同样的积极意义。4康复心理学还负责康复患者的心理评定工作这项工作要运用各种心理测量手段,包括行为类型、人格问卷、智力测验以及各种心理障碍(例如抑郁症、紧张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的测定。第二节康复心理学的起源与开展康复心理学起源于美国。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第22分会一一康复心理分会。其目的是宣传与残疾和康复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培养高素质的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提供临床效劳、研究、教学和管理等。随着社会的开展,心理康复效劳逐步从机构走向社区和家庭。心理康复工作者在工作巾主要研究残疾人及其家属的行为、经历、态度,评定康复治疗的有效性,
6、评估残疾人及其所处的环境,设计和实施康复方案,并控制整个实施过程。在临床康复心理实践中主要处理各种社会、心理和实际问题,诸如社会活动状态、情绪好坏、家庭关系、日常生活、就业和独立生活等.康复心理学是在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r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应用于康复医学的各个方面.康复心理学得以开展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诞生的重要历史背景。首先康复心理学是医学模式转变的结果,这就是说,根据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医学的效劳对象已经不仅仅是患者,还应包括健康人和艮久以来被遗忘、被无视r的残疾人。医学效劳的目的也不仅仅只是治愈伤痛,而还应保证人类的健康与幸福,以提高人
7、类的生存素质。健康时要防病、生病后要治病,对疾病后遗的残疾和不幸要给以康复处理。为此,在医学领域内便出现了健康医学、康复医学和健康心理学,康复心理学也就应运而生。20世纪50年代初期,随着康复中心的增加,康复心理学得到成认和开展。同时产生了康复心理学的组织,如美国心理学会成立的“失能的心理因素全国理事会后来开展成为美国心理学会的康复心理部。经过近20年的开展,康复医学从一个跨科性的学科变为一个学科群,康复心理学已成为康复医学学科群中一个相关学科.80年代全国各省部级医院、康复中心、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建立了心理康复病房,许多医务T作者在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病和精神病等康复领域进行了大量实践和研究
8、。1994年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康复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推动了我国的康复心理工作。虽然我同的康复心理学在学术观念、机构设置、从业人员、教学科研等方面与国外兴旺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康复心理学在我国具有很广阔的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和心理效劳领域的扩展(商业、婚姻与家庭、就业与职业开展、军事等社会各个方面),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康复必将进入职业化开展历程,具有我国特点的康复心理学亦将渐形成。第三节心理康复在全面康复中的意义心理康复是运用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角度出发发,对患者的损伤、残疾及社会问题进行心理T预,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患者的心理康复贯穿着患者
9、功能康复的整个过程,并且在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高层次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康复护理和康复治疗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患者的身体或心理原因,或多或少的会造成不同的人格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伴随其后的人生历程。它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躯体上的危机和精神危机,甚至包括生话危机,这样那么需要心理干预和护理才能使患者能够面对现实和未来的开展,使其到达全面康复、重返社会的目标,因此心理康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1心理康复与医学康复在康复治疗中通过各种康复手段使患者的躯体功能障碍得到恢复,以改善其生理上的缺憾。但是,患者在患有躯体功能障碍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不同程
10、度的心理障碍。两者通过神经、内分泌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扶而影响患者仝面康复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到达全面康复的目标,在开展医学康复的同时必须通过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措施进行心理康复,使患者的身心康复顺利进j。2心理康复与教育康复教育康复是通过各种教育和培训促进病、伤、残的康复,使他们重返社会并能自立。但是,患者受自身伤残影响,他们要想与其他人一样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既要克服躯体功能障碍,又要克服心理障碍,战胜自我。因此,心理康复是教育康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局部,康复人员存开展教育康复的同时通过帮助患者克服挫折感、树立自信心等措施解除其心理障碍,从而提高教育康
11、复的效果。实现全面康复和重返社会的最终目标,实现康复对象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真正意义-的权利平等。3心理康复与职业康复职业康复是帮助患者训练职业能力,恢复就业资格,取得就业时机,和健全人一样平等地参加社会劳动。这些对于发挥残疾者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取得独立的经济能力并奉献于社会等均有重要意义。但是,康复对象因其身心功能障碍,从事社会劳动受到多方面限制。因此,一方面,在开展职业康复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咨询;另一方面,在职业康复操作中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进行指导,可以使职业康复顺利、有效地进行,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4心理康复与社会康复心理康复在社会
12、康复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心理康复是社会康复的蘑要措施之一:社会康复的范畴相当广泛,涉及患者的家庭生活(婚姻、生育及衣食住行等)、升学就业、消遣娱乐、公共效劳及政治生活等方向。其中,每一个方而都有大量的心理问题存在,均需要开展心理康复。因此,心理康复是社会康复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2)心理康复是实现患者重返社会的关键环节:社会康复的日的是通过功能和环境条什的改善使患者回归社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同等对待,不受歧视,自主自立地参加参加社会和生活,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人,拥有同等的权益,履行社会职责,为社会的各项事业作出应有的奉献,实现自我完善和个体价值的表达,满足个体应有的需
13、要。然而,存满足这些需要时,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往往大于躯体功能的作用,只有在心理康复良好的状态下,个体才能体验到幸福、快乐、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如果心理健康得不到康复,个体难以适应社会,更谈不上重返社会。(3)心理康复能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康复对象生活在社会上,往往会受多种不良刺激的干扰,使其身心功能障碍加重。要想改变这种状态,一方面需要减少或消除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尽可能为患者营造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心理康复工作,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抵抗外界不是刺激的免疫力,并及时地解除心理障碍,以便患者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止匕外,心理康复还能使患者的高层次需要如自
14、尊、社会地位得到满足。第四节心理康复评定一,心理功能评估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assessment)是指评估者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做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即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的状态、特征和水平做出客观测量或描述。临床心理评估通常包括观察、访谈和心理测量j类方法。前两类方法多为定性,而心理测量包括心理测验、心理卫牛评定量表)那么多为一种定量的心理评估方法。三类方法各有特点和长处,在临床上作中通常根据需要将不同方法结合使用,互相取长补短,以便获得全面而准确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护士在对患者进行临床心理评估时,主要运用访谈法来了解患者的主观体验,与此同时,
15、观察患者的外显行为表现,获取信息补充或完善评估的内容。必要时也需要借助心理测量的方法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进行客观评定。(一)观察法观察是对被试者(包括患者)行为的观察。是通过对被试者外显行为的观察进行由表及里的推测,以对其心理活动进行评估。(二1观察法分类对心理活动进行评估的观察可分为两类:白然情境下的观察和特定情境下的观察。1自然情境下的观察自然观察是随时.可以发生的,是指在不加以控制的情况下对被试者的行为进行观察,真实、自然,包括以往和现在的行为以及外显和内隐(指心理活动)的行为。需要检查者有足够的根底和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深刻的洞悉力以及系统的训练和实践。通过对患者的外观、情绪表现、
16、言谈举止、对护士的态度等住院期间的口常生活起居活动和交往情况,进行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二自然观察可观察到的行为范围较广,护士与患者的互动过程中随时都在观察,所收集到的资料也最直接、最丰富,当然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接触,才能对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综合评估。2特定情境下的观察指在标准情景中进行的观察(或称为控制观察)。标准情景中的观察是经过预先精心设计的,是在特殊的实验环境下的观察,是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的,使每个被试者都接受同样的刺激,以观察预先确定的行为范畴。这样观察到的结果更具自可比性。主要有:直接观察、单向玻璃、录像技术、“金鱼缸技术等方法。(三)观察的内容护士与患者初
17、次见而就意味着观察的开始,患者的外貌、体位、步态、个人卫生、精神状态、情绪反响以及态度等都已映入护士的眼帘而留下印象。护士通过对患者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观察町以得到患者的意识状态、外表活动、行为能力的各种表现和体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侧重于观察以下方面的内容:1意识状态心理学中的“意识特指人类心理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人类适应环境、反映外部世界时总带有目的性或自觉性,这就是有意识的反响。我们埔人的意识活动的观察通常是通过对人的“注意力的观察所表达的。在医学中使用的“意识侧重于生理机制方面,临床上所谓“意识模糊、“深度昏迷等,是说大脑皮质的张力异常,无法正常地加工外来信息,无法对外界刺激进行正常反响
18、。护士对患者意识状态进行观察,可以从意识的清醒程度、定向力、注意力等方面着手。(1)意识清醒程度:观察患者能否与护士交谈,交谈时对言语刺激的反响及反响程度、反响方式;患者的各种感觉能力有无缺陷,感觉的自觉适应与主动代偿如何。(2)定向力:观察患者对自己的白知力,对熟悉的人、所在地点、位置的分辨力,以及对时间概念的准确性怎样。例如是否认识责任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是否清楚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当天是星期几等。(3)注意力:观察患者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无缺陷,与护士交谈时患者的注意力是否很难集中,或注意维持的时间过于短暂,或注意力难以转移等。2一般外表与活动从外观上来观察患者外表打扮是否恰当,衣着是否符
19、合年龄和身份,修饰自己的能力如何,是否呈现出无精打采等。患者在活动时,步态、行动的姿势是否正常,动作是否协调、敏捷、灵活,是否动作过多,或有不安的表现,譬如不断地往门外看,不停地扭动手指等;与人握手是温和有力还是敷衍,其身段表情及面部表情身份是否得体,自理能力怎样等。3认识活动心理的认识过程,是人心理活动的根底,对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有着重要意义。所以,通过观察了解患者在认识活动和学习能力方面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1)记忆力:可观察患者是召有近期记忆障碍,例如不记得刚摘下的眼镜搁在哪儿,对刚刚说过的话或发生的事情随即遗忘,或是对近期的事情记不住,反而对过占的事情记忆犹新,或是有远期记忆障碍,记不起
20、过去的学校名称等。(2)言语能力:一个人的言语能力反映着其思维的表达能力。患者在报告健康史时,护士可以观察患者的言语特点,足经常保持沉默,还是滔滔不绝;说话形态很随意,还是很牛动或单词、沉闷;言语是否流畅,速度是快是慢或迟疑不决;语调是很温和、轻声细语,或是大声讲话;词语表达是否严谨、准确,条理是否清楚,有无言语交流障碍,还要观察患者的书写能力。(3)抽象理解力:患者的抽象理解力可通过r解患者对根本生活常识掌握的多少,对目前社会上大家关心的事情是否参与谈论,认识程度如何;还可以观察患者是否善于学习和积累生活常识,对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意义及预防疾病的知识是否熟悉;医务人员讲解的疾病知识是否能够接
21、受并理解,以及认识到什么程度;其行为表现是否符合教育背景等。(4)判断力:可从患者对社会标准的接受情形来推测,因为判断力是一种比拟、评价和抉择的过程,护士可以从患者对一般性常识的表达,对护十的指导是否愿意服从,是否伴有情绪波动等反响来进行观察。4情绪方面情绪活动既是-种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或背景,始终伴随着患者的心理活动患者的情绪体验是主观感受,难以用客观方法记录,但是他的情绪表现,即在情绪状态下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来进行区分的。患病作为一个生活事件,必定会引发患者的情绪活动,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患者不管是情愿或不情愿,是主动还是被动,是会逐步适应疾病过程的。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可观察患者是否表现
22、出合作、友善、坦诚,还是警戒性很高,疑心心很强,或害羞、不安;或者有的患者会因为情绪波动时而感到悔恨(害羞、怨恨、自责),时而易于冲动(不满、生气、愤怒),或被恐惧(不安、担忧、忧虑)、悲哀(失望、难过、伤心)控制着,在评估时护士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情感表达是否适宜,患者内在的感受与外在的表达是否一致,言语性表达与非言语性表达有无矛盾:焦虑是人们对环境中的一些刺激预感到威胁而又无能为力去应付,体验着孤独(SmUde)和无助感的期待情绪,足由紧张、自责、焦急、担忧、忧虑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的情绪反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矛盾和挫折后广泛出现的不愉快的心理体验。护士在评估患者的焦虑时,要分析诱
23、发患者焦虑体验的刺激因素可能是一个还是几个;患者所感受到的“威胁可能是真实存在着,还是想象中的;患者对焦虑的应对反响可能是有效的,是能够适应的,还是无效的。护士通过对患者反响程度的观察,评估其焦虑程度是轻度、中度或重度的。这些对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制订都是十分重要的。5个性表现性格特征对患者的心理反响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性格开朗、逞强者,对疾病所致痛苦的耐受性较强,对医院牛活的适应较快,遵医行为较好;性格懦弱者那么易出现情绪消沉、抑郁,对病痛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较差,依赖性较强。所以,护士通过观察掌握患者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分析其性格特征,了解患病后态度特征的改变等是必要的。(四)观察的方法1访
24、谈法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时所进行的访谈,是护士有目的、有方案地收集评估资料的主动行为。它是临床工作中最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也是临床心理评估的一种根本技术,简便易行。在首次接触患者时,护士必须依据患者能够理解的程度介绍自己,要强调自己在了解患者、照顾患者方面的责任,随时保持尊重患者的态度,并创造条件鼓励患者发问。鼓励交谈的前提是关系问题,患者感到护士表情、态度、言语好,有为患者效劳、为患者解决问题的心,关心、体贴患者,就会主动交谈。2倾听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谈,应本着少说多昕的态度倾听被访者的谈话,既要让他自由陈述,叉要有中心内容,防止漫无目的的赘述,同时积极地联系、综合和分析,以便综合评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复 心理 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6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