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本科市级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
《上海高校本科市级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校本科市级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高校本科市级精品课程申报表(2017年度)学校名称复旦大学课程名称网络虚拟环境与计算机应用课程类型口理论课(不含实践)口J理论课(含实践)口实验(践)课所属院系、教研室软件学院课程负责人戴开宇申报日期2017年4月_3_B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填写要求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概况课程名称网络虚拟环境与计
2、算机应用课程性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课程对象全校本科生课程学时(学分)2选用教材及出版社网络虚拟环境:设计与实现(美SandeepSinghal和MichaelZyda)(ACMPressBooks)(出版社:Addison-Wesley)简述课程建设历史和获奖情况(1) 2007年作为复旦学院面向全校的综合教育类建设课程立项。(2) 2009年上半年入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开设的第一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属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7大模块中的“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模块。(3) 2010年,评为复旦大学校级精品课程。(4) 2011年,评为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课程近三年开课情况统计
3、(学校教务处填写)学期年级学生数学生评教校督导组评教其他评教填写排名情况(名次/总数)简述课程评教情况授课以来一直深受学生好评,比如2009秋季学期本门课程授课在URP系统中的评教分数获得4.96分的高分;2014-2015学年01学期获得4.914的高分,2014-2015学年02学期获得4.875分。2 .教学团队概况2-1课程负责人情况(其他主讲教师可参照填写,最多填写3人)基本信息姓名戴开宇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11学历/学位博士职称讲师职务业务教师E-mail电话手机所在院系软件学院研究领域网络虚拟环境,智能技术,Web技术授课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数);
4、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必总人数)等;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网络虚拟环境与计算机应用:通识教育核人开课1-2次。(2)程序设计:本科专业必修课;周学时4+2;年均开课。(3)高级Web技术:本科专业选修课;周学时3每年均开课。(4)Web高级开发与应用:工程硕士课程,)课;每个班80-100人。、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七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T课程;周学时2;每年均每届40-90人,5届;每;每届40-70人,5届;同学时6,每年均开1-2次承担的实践性教学(I)实验:网络虚拟环境与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高级web技术等课程均有课程实验环节,例如网络虚拟环境与计算机应用要求
5、每个学生完成从教师给定的课程实践题目给出的可选项中的实践题目,并进行课外2次左右的实践成果展示和讨论,以及课内1次的课堂讨论和分享;程序设计课程每周2学时的上机实践。高级web技术一个学期有两个课程设计,并占据40%的成绩比例。(2)课程设计:上述课程也都有课程设计以及课程论文。如本届网络虚拟环境与计算机应用课程设计和论文的选题为:(a)和网络虚拟环境相关技术的实践和开发,完成分析、设计,提交源代码。(b)对网络虚拟环境相关的科学问题,如群体智能的相关系统学习和实践。(C)学习并实践网络虚拟环境相关的理论、方法,并实践相关学术系统,如国外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项目的学习和已有源代码的部署和实践,提交
6、学习笔记。(d).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文问题:哲学心理法律政治、民主相关问题(可选择1到多个点),阅读相关论文作为参考文献,对该领域进行综述,提交课程论文。(3)毕业设计/论文:近五年来,每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2-8人;比如本年度指导2017年夏季毕业生8人,为学院带毕业设计最多的老师。每年2届指导MSE硕士毕业论文20-40人,曾被评为学院三位“金牌导师”之一。(4)指导学生科创活动:近5年来,指导的学生科创计划情况如下,大部分和网络虚拟环境相关:2013曦源计划(“结合语义的三维虚拟平台构建”,杨侃等两名同学)。2014作为学生社团建设的“星空映象”主讲嘉宾进行录像,介绍网络虚拟环境这一计算
7、机技术中的科学和人文问题。腾飞计划1项(“(三维)社交网络的构建和挖掘“,参与者:童仲毅等同学)。指导姬鹏飞等同学参加“2014年华为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指导姬鹏飞同学成功申请2014年复旦大学科创“望道计划”资助。于2016年顺利结题。2015腾飞计划2项“采用可穿戴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增强现实应用“,参与者刘履宏等5名同学;“基于实时消息流传输和动作反馈的智能眼镜研究一一人机交互方式的设计与实现“,学生:丁博文)。2016腾飞计划1项(”面向场景式协同学习的虚拟环境构建”,参与者:冯望,麻俊特等同学)曦源计划1项(“基于Web3D的智能家居控制平台”,参与者:夏
8、晏,文弈丁等同学)2017提出腾飞计划选题”采用LBS/VR技术的城市空间中人群行为的分析”,计划于2017年5月立项。教学研究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主编的规划教材(1)承担学院程序设计课程的重点课程建设并获得学院资助。(2)承担学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网络虚拟环境与计算机应用建设并获得学校资助。(3)作为合著者参与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Java语法及网络应用设计(负责前面部分共11章内容)。(4
9、)作为合著者参与编著历史文化景观的时空物化(负责第7章,已出版)。(5)与人民邮电出版社签订高级Web技术的出版合同,正在撰稿中。(6) 2004年“高级Web技术”课程获得微软精品课程建设资助。(7) 2007年作为第2申请者成功申请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校精品课程建设。(8) 2009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成功申请程序设计校精品课程建设。(9) 2009年网络虚拟环境与计算机应用列入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10) 2010年作为第1申请者成功申请高级Web技术和网络虚拟环境与计算机应用校精品课程(11) 2010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2) 2011年网络虚拟环境与计算机应用评为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
10、。(13) 2011年高级Web技术被评为IBM-教育部精品课程。(14) 2012年,作为学院和上海开放大学合作建设网络教学课程中的第一批教师,负责“程序设计”课程。(15) 2014年,作为第2申请者成功申请严肃游戏设计校精品课程。(16) 2015年出版教材:(美)梁勇(y.danielIiang)(著)戴开宇(译);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篇)(原书第10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07-01;字数:32.9万字。(17) 2015年,“程序设计”课程获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第一批慕课课程立项。(18) 2016年出版教材:(美)梁勇(y.danielIiang)(著)戴开宇(译
11、);java语言程序设计(进阶篇)(原书第10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0-01;字数:约33万字。(19) 2016年,上海开放大学网络教学课程升级建设,程序设计课程。(20) 2016年,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签订网路虚拟环境教材出版合同,目前正在撰写中,预计今年出版。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1) “程序设计课程理念探讨以及采用RobC)CoeIe的案例教学”.已录用在计算机教育.2008.5.(2) KaiyuDai,YimingZhao,RonghuaChen,ResearchandPracticeonConstructingtheCourseofProg
12、rammingLanguage.ComputerandInformationTechnology,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andInformationTechno1ogy,2010,22(4):2033-2038,TP311o赴英国参加会议并做主题演讲。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承担部分);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近五年来承担和参与的学术研究课题1、面向多学科协作的数据世系建模及溯源关键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
13、学基金NSAF基金项目U1630115;2017.1-2019.12;参与人员,已通过立项。2、结合描述逻辑和霍恩规则的不确定推理算法;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2011;参与人员,已结题。近年来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仅列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英文论文)学术研究1) Alinearlyconvergentfirst-orderalgorithmfortotalvariationminimisationinimageprocessing.DangCD,DaiK,LanG.IntJBioinformResAppl.2014;10(1):4-26.doi:10.1504IJBR.2014
14、.058775.2) KaiyuDai,YimingZhao,RonghuaChen,rResearchandPracticeonConstructingtheCourseofProgrammingLanguage,cit,pp.2033-2038,2010IOth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andInformationTechnology,2010.3) DaiKaiyu,LiuGang,LuShengqi,Sunyi/ResearchonPathPlanningofIntelligentVirtualHumaninDistributedVirt
15、ualEnvironmentv,acceptedforpublicationinproceedingsof2009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lligentComputingandIntelligentSystems(ICIS2009).4) DaiKaiyu,LiYinsheng,etal.,“Aninteractivewebsystemforintegratedthree-dimensionalcustomization,ComputersinIndustry,Volume57,issues8-9,December2006.827837.5) DaiK
16、ai-yu,LiYin-sheng,ZhangShen-sheng,XuXi-qing:aThree-dimensionalOnlineCustomizationOrderingSystem,.PublishedbyProceedingsofThe8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WorkinDesign(CSCWD2004).VulumeIL588593.2-2教学队伍情况教学队伍概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戴开宇男1973.11博士讲师主讲教师和课程负责人姜忠鼎男1975.12博士副教授课程图
17、形学和网络游戏部分内容建设和指导徐迎晓男1973.1博士讲师网络虚拟环境应用,严肃游戏部分内容建设李旻男1977.4博士讲师网络部分内容建设,辅助授课教师简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等教学队伍组成教师简介: 教学队伍中的4名教师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都与本课程密切相关。作为课程负责人的戴开宇老师研究方向之一是网络虚拟环境,博士论文题目是基于代理的分布式智能虚拟环境研究,发表多篇与之相关的论文(见前文),从指导复旦学院启航计划(题目为“基于Web技术的虚拟环境(社区)关键技术研究”),复旦学院腾飞计划(题目为“三维社交网络的构建与挖掘”
18、),以及本科毕业设计,都与本门课程密切相关;同时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对人文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中学是语文科代表,并且拿过市作文一等奖。 姜忠鼎副教授是图形学实验室的负责人,研究方向之一为网络虚拟环境,并且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一等奖,教授课程“图形学”; 徐迎晓老师授课“严肃游戏设计”,是网络虚拟环境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和课程负责教师戴开宇合作编写过网络相关教材,以及共同申请成功“严肃游戏设计校级精品课程。 李旻老师研究方向是网络技术,和本门课程内容密切相关。曾在课程负责人出国访问一学期内承担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教学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软件学院讲师3名,副教授1名,年龄在35-45之间,均
19、具有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以及讲授课程都和网络虚拟环境密切相关。另外,课程还配有一名研究生助教,进行相关的课程答疑,课外讨论课组织,资料收集等工作。包括助教在内的教师队伍,教师和学生的比例一般在1:6左右。简述近三年来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本课程属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国内外尚无同类课程,其重点是围绕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课程的建设目标,教学改革和研究主要围绕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来进行的。课程建设过程中,仔细体会了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并围绕其进行了课程的建设。教学效果可以从后文中学生的评价和反馈中反映出来。1、对通识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体会和了解的前提下,进行了课程的选题和主旨的
20、确定:从授课角度而言,实施通识教育有多种不同的途径,其一是通过分类必修课实施通识教育。分类必修是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以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做出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其二是以核心课程为主实施通识教育。基本必修课的主旨是在语言和数学方面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核心课程则较多地涉及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和价值探讨等方面。本门课程的重点:网络虚拟环境,侠义而言,是“利用计算机构造的一个真实世界的模拟,地理上分布的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该环境,并与周围的环境以及在相互之间进行交互。,从广义来说,是“一个通过人的认知、想象、思维等仿真和映射真实
21、社会以及其中人的身份、思想等内容的空间。甚至可以和真实世界进行相互影响。”计算机应用的本质是通过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映射到计算机的物理和数学结构中进行模拟,用计算机中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思维来解决现实问题。现实生活中各种存在的数字化,以及对这些存在关系模拟的计算机网络化,两者结合就是网络虚拟环境的内涵。所以,网络虚拟现实最大的模拟了现实生活,有人认为是终极的操作系统和人机界面,同时又需要综合应用人工智能、人工生命、认知和心理学,虚拟现实、网络和分布式计算、数据科学等计算机各个方向。所以,对网络虚拟环境的了解,可以对计算机学科的本质以及各个方向知识论的全面了解,又蕴含了社会人文内涵,是计算机前沿的研究
22、领域,非常合适作为通识核心课程。网络虚拟环境是虚拟环境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其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在远程教育和虚拟实验,电子商务,娱乐和虚拟社区,军事模拟,远程医疗,虚拟旅游,科学可视化,远程办公和计算机支持的协作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该主题具有深刻的社会和人文内涵,比如虚拟世界中的化身行为,体现了对自我、本我、超我的探讨;而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边界,更加是一个深刻的人的感知的问题,课堂就“何谓真实”这一话题,结合最新的一些宇宙物理学的观点,如霍金的大设计一书中认为实在不过是一套自洽的和观测对应的图景、模型或者理论,称其为依赖模型的实在论。甚至有科学家比如牛津大学的哲学家尼克博
23、斯特伦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电脑基于数学定律创造的模拟世界之中一一而不是我们通常视为“现实世界”的那个世界。他认为:“假设电脑模拟世界能够实现,那人类最终将获得同样的能力一一也许还能创造多个模拟世界。若这一假设成立,那么模拟世界的数量将大大超出非模拟真实世界。所以,就概率上来说,我们更可能生活在一个模拟世界中。”这些引人深思的话题,无不和自古就有的一些朴素的哲学和宗教密切相关,比如佛学的一切皆空,以及庄周梦蝶引发的什么是梦境,什么是真实的探讨;课程还引入了经典影视和文学作品,如黑客帝国,盗梦空间,源代码等电影,以及三体,我,机器人等文学作品,引发学生对宇宙与人生观的思索。另外,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高校 本科 精品课程 申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58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