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期中检测(附答案).docx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期中检测(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期中检测(附答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期中检测(满分:50分,时间:30分钟)班级:姓名:一、填空题(7分)1 .经典常谈是作者在1942年受著名学者鼓励而写的一部著作。(2分)2 .经典常谈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放在首篇。(2分)3 .经典常谈所讲经典中,史记汉书属于“史”,周易尚书属于“”,离骚九章属于“,墨子吕氏春秋属于“(3分)二、选择题(12分)1.下列有关各种古典书籍的介绍,符合经典常谈主张的一项是(2分)()A.尚书包括夏商周三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尚书又有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两种。B.“诗言志”中的“志”关联着政治或教化。孔子以后,“
2、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这里的“志”也指教化。C.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大戴记。D.唐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2.下列对经典常谈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大部分是号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前发展的。B.诗的源头是歌谣,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两种,其中徒歌指的是跟随着伴奏唱歌。C.周易之所以成为儒家经典,是因为在战国末期儒家受到阴阳家和道家的影响。D.象形字的起源是图画,起初百姓经
3、常用画来记名、记事,这便是象形的由来。3.学习经典常谈后,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以下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述,请找出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2分)()A.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和周礼。礼古经已亡佚,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B.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C.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便是战国策记录的这一段时期。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的写作。4.今年四月,远航学校举行“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读书节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6分
4、)(D任务一:同学们最近阅读了名著经典常谈,下面对经典常谈诗经第四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言志”是一句古话,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B.孔子采取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C.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这种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颂、赋、比、兴,所谓“六义”OD.毛传只在有比的地方标出,不标赋、兴:想来赋义是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比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所以便特别标出了。(2)任务二: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诗经名句与理解相符。(3分)
5、诗经名句出处理解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天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A.以雎鸠的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B.用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好。C.现在化作成语“投桃报李”,用来比喻互相赠答,礼尚往来。D.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三、材料阅读IS(31分)1 .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6分)尚书包括虞及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说法,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应该分别地看。那些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典常谈 第三 单元 名著 导读 经典 期中 检测 答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51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