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点.docx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点.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注册安全工程师一安全生产管理100考点考点I: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一)事故隐患1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义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 .事故隐患的分类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一)海因里希法则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未
2、产生人员伤害)的比例为1:29:300。1.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未产生人员伤害)的比例为1:29:300。3 .事故法则: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4 .启示: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三)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
3、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例如,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等。(四)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1 .失误一安全功能: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2 .故障一安全功能: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考点2:安全生产许可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
4、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矿山企业分为:煤矿和非煤矿山。考点3:事故致因原理(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因此,人员选择就成了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从众多的求职人员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而把企业中的所谓事故频发倾向者解雇。(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
5、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遗传及社会环境(M)人的缺点(P)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三)事故(D)伤害(八)o2.现代因果连锁理论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管理失误个人原因和工作条件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亡。日本北川彻三认为事故的基本原因:管理原因;学校教育原因;社会或历史原因。(社学管一设学馆)北川彻三认为事故的间接原因: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原因;精神原因。(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两类伤害:第一类伤害: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影响了
6、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中毒、窒息、冻伤、淹溺)影响因素:是否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能量的集中程度以及身体接触能量的部位。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如:用压缩空气动力代替电力,用水力采煤代替火药爆破等。(2)限制能量:即限制能量的大小和速度,规定安全极限量,在生产工艺中尽量采用低能量的工艺或设备。如:利用低电压设备防止电击,限制设备运转速度以防止机械伤害,限制露天爆破装药量以防止个别飞石伤人等。(3)防止能量蓄积:及时泄放多余能量,防止能量蓄积。如:通过接地消除静电蓄积,利用避雷针放电保护重要设施等。(4)控制能量释放
7、:如:建立水闸墙防止高势能地下水突然涌出。(5)延缓释放能量:缓慢地释放能量如:采用安全阀、逸出阀控制高压气体;采用全面崩落法管理煤巷顶板,控制地压:用各种减振装置吸收冲击能量,防止人员受到伤害等。(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如:安全接地可以防止触电,在矿山探放水可以防止透水,抽放煤体内瓦斯可以防止瓦斯蓄积爆炸等。(7)设置屏蔽设施:屏蔽设施是一些防止人员与能量接触的物理实体,即狭义的屏蔽。如:安装在机械转动部分外面的防护罩;安全围栏;人员佩戴的个体防护用品。(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防火门、防火密闭等(9)提高防护标准:如:采用双重绝缘工具防止高压电能触电
8、事故,对瓦斯连续监测和遥控遥测以及增强对伤害的抵抗能力,用耐高温、耐高寒、高强度材料制作个体防护用具等。(10)改变工艺流程:如:改变不安全流程为安全流程,用无毒少毒物质代替剧毒有害物质等。(11)修复或急救:治疗、矫正以减轻伤害程度或恢复原有功能;做好紧急救护,进行自救教育;限制灾害范围,防止事态扩大等。(四)轨迹交叉理论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通,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轨迹交叉理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
9、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五)系统安全理论主要观点:(1)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受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因素的限制,对于认识了的危险源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因此,只能把危险降低到可接
10、受的程度,即可接受的危险。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万一发生事故,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考点4:安全原理(一)系统原理(反动整封)(1)动态相关性原则。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2)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3)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注册 安全工程师 安全生产 管理 考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4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