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复习清单.docx
《《燕歌行》复习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歌行》复习清单.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燕歌行复习清单一、了解作者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电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天宝八年(749年),进士及第,授封丘县尉。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把守潼关。天宝十五年(756年),护送唐玄宗进入成都,擢谏议大夫。出任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叛乱。讨伐安史叛军,解救睢阳之围,历任太子詹事、彭蜀二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入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册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时年六十二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笔力浑厚,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生动地反映了
2、当时的征战生活和他报效国家的热情。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著有高常侍集二十卷。二、了解背景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开元二十四年,张守珪让安禄山讨奚、契丹,安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的罗等人假借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三、题目释义“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也就是汉魏乐府钟一支曲调的名称,其词多写有关边地征戍之事,以咏征人思
3、乡、少妇怀远之情为主。“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可能就是那一带的民歌曲调。“歌行”是一种诗体,属“古诗”。句数及每句字数无定,音节格律也比较自由,易于叙事抒情,一般篇幅比较长。四、文体解读“边塞诗”盛唐国力强大,于是开疆拓土,雄心勃勃。不少人(包括军人和文人)因此搏击沙场,建功立业。当时诗人或多或少都写过一些边塞诗,而著名的则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等人。后世因此把他们称作一一边塞诗派。内容:建功立业;战争艰苦,征人思妇离愁别绪;边塞风光。特点: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五、字词理解(一)读准字音推(chung)旌旅(jingpei)逶迤(weiy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燕歌行 歌行 复习 清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47597.html